- 年份
- 2024(8376)
- 2023(12267)
- 2022(10449)
- 2021(9873)
- 2020(8128)
- 2019(18285)
- 2018(17959)
- 2017(34586)
- 2016(18664)
- 2015(20537)
- 2014(20063)
- 2013(19653)
- 2012(18253)
- 2011(16658)
- 2010(16690)
- 2009(16016)
- 2008(15636)
- 2007(13835)
- 2006(12414)
- 2005(11522)
- 学科
- 济(70987)
- 经济(70885)
- 管理(55492)
- 业(49265)
- 企(40196)
- 企业(40196)
- 方法(28216)
- 数学(25072)
- 数学方法(24813)
- 中国(23984)
- 财(22092)
- 制(21562)
- 农(21477)
- 贸(18251)
- 贸易(18240)
- 易(17947)
- 业经(16105)
- 银(14534)
- 银行(14522)
- 行(13986)
- 体(13542)
- 融(13303)
- 金融(13300)
- 策(13276)
- 农业(12957)
- 务(12283)
- 财务(12251)
- 财务管理(12222)
- 学(11743)
- 环境(11626)
- 机构
- 大学(257790)
- 学院(256952)
- 济(117501)
- 经济(115145)
- 管理(95787)
- 研究(93303)
- 理学(81106)
- 理学院(80262)
- 管理学(79117)
- 管理学院(78619)
- 中国(73996)
- 财(58049)
- 京(54088)
- 科学(49214)
- 所(45325)
- 财经(44549)
- 中心(41719)
- 经(40626)
- 研究所(40274)
- 江(38730)
- 经济学(37943)
- 农(36358)
- 北京(34777)
- 经济学院(33983)
- 院(33842)
- 财经大学(33088)
- 范(32692)
- 师范(32449)
- 业大(31259)
- 州(30219)
- 基金
- 项目(162904)
- 科学(130366)
- 研究(125788)
- 基金(120583)
- 家(103215)
- 国家(102380)
- 科学基金(88213)
- 社会(82775)
- 社会科(78618)
- 社会科学(78609)
- 基金项目(61364)
- 省(60378)
- 教育(58797)
- 自然(53123)
- 自然科(51890)
- 自然科学(51874)
- 划(51476)
- 编号(51124)
- 自然科学基金(50976)
- 资助(50256)
- 成果(43343)
- 部(38608)
- 重点(36991)
- 制(36473)
- 课题(36326)
- 发(35370)
- 国家社会(35261)
- 创(34284)
- 教育部(34124)
- 性(33571)
- 期刊
- 济(134979)
- 经济(134979)
- 研究(88195)
- 中国(57142)
- 财(44963)
- 管理(37520)
- 农(34734)
- 科学(32940)
- 学报(32530)
- 融(32068)
- 金融(32068)
- 教育(31767)
- 大学(26324)
- 学学(24588)
- 农业(23536)
- 经济研究(23140)
- 财经(23021)
- 技术(20892)
- 业经(20446)
- 经(19914)
- 贸(17503)
- 问题(17106)
- 国际(15867)
- 世界(14574)
- 业(12199)
- 理论(11597)
- 技术经济(11561)
- 现代(11475)
- 坛(10888)
- 论坛(10888)
共检索到406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颖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出发,以中国金融体系为背景,建立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模型,并从理论和经验事实两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内生货币供给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孙国峰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导师尚福林教授研究生孙国峰本论文致力于探讨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中的传导过程和内在机制,试图建立一个新的体系,完善货币政策基本理论,也为中国现实情况的研究提供一个完整的理论基础。第一章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导论。首先区分了两个层次的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召
我国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之所以存在障碍 ,主要是因为传导链条中间利率出了问题。 ( 1 )采用年度数据的固定资产投资、利率和 GDP的计量结果显示 ,在1 978- 1 988年和 1 989- 2 0 0 0年这两个时间区间 ,对实际投资作用方式有明显不同 :在前一个时期 ,实际投资主要由收入来决定 ,而对利率的弹性不显著 ;而在后一个时期 ,实际利率对投资具有反向刺激作用 ,尽管弹性非常微弱 ,但是与典型市场经济规律相符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利率水平对投资的作用是向着市场化方向发展的。同时 ,利用误差纠正模型 ( Error Correction Model)在两个时期中间都可以发现投资...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利率 市场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颖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之一,也是货币政策理论的核心内容。它是分析和说明进行货币政策调整之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如何诱发和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消费和投资行为,从而导致宏观经济总量发生变化的一整套机制的理论。简单地说,就是如何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整来影响经济的手段和渠道。为制定切实可行的货币调控政策,货币当局必须了解和把握货币政策在实体经济中的传导途径。近年来为治理通货紧缩,我国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效果并不十分显著,甚至出现了政策效应递减。①对此,国内学者进行了广泛研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成思 孙宇辰
本文构建了一个含有货币政策指标、信心指标、通货膨胀及真实经济产出增长率的SVAR模型,运用反事实对比仿真实验方法获得中国企业家信心指标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实证结果发现,宽松货币政策能够促进产出增长,然而一旦企业家信心的桥梁作用被移除,货币政策对产出的提升效果则大幅下降。这表明,如果货币政策不能有效增强企业家信心,其最终调控目的将难以实现。有意思的是,基于同一调查问题的银行家信心指数在货币政策传导中没有发挥明显作用。我们进一步考虑了不同的货币政策度量方式、企业定价行为及企业投资行为,结果均保持稳健。
关键词:
信心 货币政策 反事实SVAR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维 张欣 孔艳丽 景国昌 张捷 贾伟 勾京成 梁叔翔 宋新红 庄岁林 李玲 董翠玲 孙长
中国近几年的货币政策操作及传导作用似乎不太明显,其原因就在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特别是一些环节受阻。因此,减少货币政策传导环节,尤其是减少货币政策执行中误导环节,制定可操作性的实施货币政策传导畅通工程,不仅是基层央行面临的任务,更是中国央行总、分行不得不关注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中介目标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夏斌
中国当前货币政策调控需要探讨的是,中央银行调控的政策意图如何有效地传导并实现货币、信贷的预期调控目标。该文介绍了近年来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无法有效传导的表现,分析了传导机制失效的原因,并指出了央行近期和中期的努力方向。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调控目标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许云霄 秦海英
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认为 ,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供给并非是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的外生变量 ,而主要是由商品流通及经济活动所内在决定及制约的内生变量 ,并由此决定了在市场化金融体制下 ,应采用以利率为中间目标 ,着眼于货币需求的间接货币调控模式。本文首先阐述了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利率型传导机制的主要内容 ,然后在此视野内 ,分析了我国基础货币供给的内生特性 ,最后建议中央银行采用“盯住利率型 "的货币调控模式以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当然 ,这有赖于首先建立起良性的利率市场形成机制
关键词:
货币供给 内生性 货币政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秦海英
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认为,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供给并非是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的外生变量,而主要是由商品流通及经济活动所内在决定及制约的内生变量,并由此决定了在市场化金融体制下,应采用以利率为中间目标,着眼于货币需求的间接货币调控模式。本文首先阐述了内生货币供给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利率型传导机制的主要内容,然后在此视野内,分析了我国基础货币供给的内生特性,最后建议中央银行采用“盯住利率型"的货币调控模式以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当然,这有赖于应首先建立起良性的利率市场形成机制。
关键词:
内生性货币供给 货币政策 货币供给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孟亮 李明贤
在介绍货币政策内部传导机制的基础上,从两方面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内部传导机制的区域差异,第一是当地金融体系所吸收基础货币多少,第二是当地金融体系的信用创造能力,得出我国货币政策实施应该注重区域结构性调节的结论。
关键词:
货币政策内部传导机制 基础货币 货币乘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潘丽丽 韩继云
实现货币政策有效性是各国中央银行努力达到的政策目标,而货币政策传导的灵敏有效与协调运行则是取得政策效果的关键。本文对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中非协调性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一些工作思路。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金融调控 协调运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正新 舒芳
文章基于最新统计数据,运用较新的研究方法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对中国货币政策实际基准利率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中国利率中介前向传导具有一定的刚性,但弱具后向传导作用。(2)投资和消费对利率的弹性低,对收入的长期反应大,但短期内主要受自身前3季的影响。(3)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有效性低且存在3-5个季度时滞效应。由此表明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尚未真正形成,现行利率传导机制效应并不显著。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林梦瑶
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常常发现一些"异常现象",被经济学家们总结为"流动性之谜""价格之谜""汇率之谜"和"远期贴现偏向之谜"。本文采用Kim and Roubini(2000)的非递归当期约束的结构型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利用2000年1月至2017年11月的月度数据,建立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模型,分析了新世纪以来中国货币政策不同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利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作为时间间隔点,本文进一步区分了总样本和2008年9月至2017年11月的全球金融危机后子样本,对比分析了两个时期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政策有效性的变化。
关键词:
货币政策冲击 有效性 SVAR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郡 阳洁
文章总结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三种有代表性的理论,阐述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生成背景,以及在目前买方市场条件下强调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必然性。文章着重分析了近期货币政策时滞延长、效力受损的具体原因,分析了传导机制不顺畅的制约因素,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有效性 分析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