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79)
- 2023(16036)
- 2022(13791)
- 2021(13269)
- 2020(10925)
- 2019(25254)
- 2018(24987)
- 2017(47606)
- 2016(25989)
- 2015(29417)
- 2014(29283)
- 2013(28791)
- 2012(26269)
- 2011(23852)
- 2010(23542)
- 2009(21759)
- 2008(20945)
- 2007(18268)
- 2006(15898)
- 2005(14151)
- 学科
- 济(101775)
- 经济(101655)
- 管理(71106)
- 业(65454)
- 企(54123)
- 企业(54123)
- 方法(46897)
- 数学(41090)
- 数学方法(40697)
- 中国(30379)
- 农(26891)
- 财(25298)
- 学(21995)
- 制(21494)
- 业经(21474)
- 贸(21129)
- 贸易(21115)
- 易(20588)
- 理论(17803)
- 银(17646)
- 地方(17637)
- 银行(17593)
- 融(17376)
- 金融(17367)
- 农业(17042)
- 行(16864)
- 和(15809)
- 务(15787)
- 财务(15709)
- 财务管理(15686)
- 机构
- 大学(365366)
- 学院(362074)
- 济(149730)
- 经济(146547)
- 管理(139753)
- 研究(127191)
- 理学(120333)
- 理学院(119016)
- 管理学(116944)
- 管理学院(116313)
- 中国(98191)
- 京(78511)
- 科学(76650)
- 财(68073)
- 所(64215)
- 研究所(58562)
- 农(58212)
- 中心(56863)
- 财经(54836)
- 业大(52708)
- 江(51763)
- 北京(50164)
- 经(50134)
- 范(47478)
- 师范(46995)
- 经济学(46390)
- 院(46057)
- 农业(45745)
- 经济学院(41759)
- 州(41754)
- 基金
- 项目(245939)
- 科学(192838)
- 研究(180582)
- 基金(179124)
- 家(156650)
- 国家(155393)
- 科学基金(132381)
- 社会(113741)
- 社会科(107704)
- 社会科学(107679)
- 基金项目(94017)
- 省(93250)
- 自然(85511)
- 自然科(83541)
- 自然科学(83515)
- 教育(83447)
- 自然科学基金(82024)
- 划(79698)
- 资助(74950)
- 编号(73323)
- 成果(60346)
- 部(55232)
- 重点(55044)
- 发(51698)
- 课题(51001)
- 创(50799)
- 教育部(47570)
- 创新(47420)
- 国家社会(47080)
- 科研(46950)
- 期刊
- 济(163509)
- 经济(163509)
- 研究(110995)
- 中国(73803)
- 学报(58444)
- 科学(53559)
- 农(52737)
- 管理(51519)
- 财(50919)
- 大学(44088)
- 教育(42247)
- 学学(41388)
- 农业(36664)
- 融(36460)
- 金融(36460)
- 技术(30258)
- 经济研究(27597)
- 财经(27466)
- 业经(25199)
- 经(23585)
- 问题(20802)
- 业(19466)
- 贸(18560)
- 图书(18366)
- 理论(17743)
- 国际(16686)
- 世界(16644)
- 技术经济(16528)
- 科技(16402)
- 版(16364)
共检索到540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全
在宏观经济中,资本市场的作用已不可或缺,同时,离开内生的货币供给和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资本市场难以维系其二级市场的价格,而中国的资本市场受政策影响的权重颇大,其波动就越发不规则,国内资本市场的走势就是一个恰当的例证。当然,就长期而言,“资本市场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是一个趋势,我们试图分析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内部的运行规律及互动,进而为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内生货币 资本市场 波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新辉
利率与汇率是市场经济中两个最重要的价格变量,两者的波动都会对国内的资本市场产生影响。本文运用利率平价理论、资本流动理论以及经典的IS-LM模型,从理论与实证方面对人民币利率、汇率和证券价格之间的复杂变动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探讨。研究表明,我国的外汇市场、货币市场与证券市场三者之间存在较强的关联性,人民币加息与升值的双重压力所产生的资金效应和股票资产的价值重估效应将共同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总体价格水平上升,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所形成的国际热钱内流趋势不可忽视,我们应对由此可能形成的经济泡沫保持高度警惕,特别应谨慎处理好人民币加息与升值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乔发栋 王铮 薛丽蓉
资本市场的波动性一直是金融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笔者分别使用GARCH、非对称GARCH和SV模型研究中国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的波动性特征,并利用多种准则比较分析了上述模型对于反映中国股指期货波动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存在较大的投机性。
关键词:
股指期货 市场波动性 MCMC方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丁晨 屠梅曾
在内生货币体系下,房价上涨导致我国内生货币扩张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基于房地产抵押信贷需求膨胀引致的商业银行内生货币供给的扩张;二是被房价持续上涨及人民币升值预期所吸引的外汇流入导致央行大量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这样会对货币供应量目标有效性带来影响。因此应将房地产市场监测数据列入当前货币供应量调控的参照指标。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货币供求 内生货币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蒋振声 金戈
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有机互动有利于利用价格信号引导社会资源有效配置 ,并促进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表明 ,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和股票市场之间已有一定的联动关系 ,但是均衡机制并不完善。同业拆借利率接近均衡 ,对偏离均衡的调整十分迅速。股票价格表现出大幅起落 ,趋向均衡的调整比较缓慢。资产价格信号从股票市场向货币市场的传递是灵敏的 ,而相反方向的传递比较迟缓。我国应规范股票市场行为 ,引导理性投资理念 ,进一步发展货币市场 ,拓宽投资渠道 ,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
关键词:
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援成 程建伟
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检验方法,对中国货币政策实施与资本市场传导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到资本市场的传导机制是顺畅的。相对于利率而言,货币供应量对资本市场有较大的影响,M_0和M_1都对资本市场存在着正向的因果关系。在从资本市场到货币政策目标的传导机制中,资本市场的变化通过财富效应和“q”效应等途径影响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进而对总产出或国民收入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作用并不明显。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武志
尽管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所改善,但目前并不是十分畅通,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梗阻,对宏观经济的加速推动作用也没有能够完全发挥。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华 崔婧
本文运用三变量VAR-MGARCH模型分析了不同期限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候选者──国债回购利率、Shibor以及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研究发现,所有期限Shibor的波动性均小于回购利率和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不同期限的利率之间的溢出关系不同。其中,在短期货币市场利率中存在从回购利率到Shibor和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均值和波动溢出,回购利率在均值和波动溢出上均具有主导作用。在中期货币市场利率中,存在从Shibor到回购利率和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均值溢出效应,而回购利率仅在波动溢出中起主导作用。在长期货币市场利率中,存在从回购利率到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均值和...
关键词:
基准利率 波动溢出 货币市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闫先东 朱迪星
金融危机的实践表明,资本市场震荡可能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影响。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国外理论研究成果,并结合中国现实情况,采用MSVAR和滚动回归两种方法对1996-2015年我国资本市场波动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以及货币政策的介入效率等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市场繁荣阶段,泡沫形成主要源自政策干预和流动性驱动,但其对实体经济的正面意义较小。相反,在萧条阶段,其价格下滑对经济有显著负面影响,而货币态势调整却难以改变这种趋势。基于此结论,本文对我国货币政策如何权衡应对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波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本市场 经济波动 货币政策 逆风策略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闫先东 朱迪星
近两年我国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和央行的救市效率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对金融危机后国外相关理论演进的逻辑以及国内外央行决策实践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围绕"资本市场波动对经济有何影响"以及"货币政策调整影响资本市场波动的效率"两个核心问题,梳理了学者们对货币政策介入资本市场的必要性、调整效率以及存在障碍等问题提出的不同观点,以及相互批判的逻辑框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实际制度特征给出了我国央行介入资本市场的基本思路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资本市场 金融稳定 逆风策略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运
中国资本市场目前的诸多问题都与其监管体制的缺陷有关。本文通过对中国资本市场监管体系中的法律监管系统、行政监管系统和行业自律系统三个子系统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监管效率的八大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强化法律监管,改革行政监管体制,发挥自律机构的自律功能的建议。
关键词:
资本市场 监管体制 会计监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振信 许宁
本文引进了各因素对市场波动影响的效应值,对影响市场波动的需求和供给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市场供给效应比较明显,即上市公司融资量与股票指数的变化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指数上涨,融资量增加,反之融资量则减少。但市场需求效应不明显,即入市资金量对指数的影响比较小,远不及融资量的变化对指数的影响。
关键词:
资本市场 指数 需求 供给 效应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贾甫 谢铭庭 郑琛 董笑蕊
本文以中国资本市场的18只可转债及其标的股票为例,研究了可转债发行与标的股票价格波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可转债的发行与否对于标的股票价格的波动性影响并不显著,解释力度不足5%。当对股本(流通股本)以及平均交易量进行控制后,发现解释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可达到15%,说明股本对股票价格的波动有一定影响。但是无论在哪种情况下,描述性统计分析的结果、方差分析的结果都不足以说明可转债发行与股票价格波动之间的关系是显著的。
关键词:
资本市场 可转债券 标的股票 波动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岳欣 闻歆
随着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其对货币政策的传导功能日趋重要。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资本市场中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两个阶段,进而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程度,以及q值渠道、财富渠道、流动性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的传导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目前资本市场中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并不是十分畅通,对宏观经济的加速推动作用仍然有限,并且抗外界环境干扰的能力有待提高。为了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传导机制,本文最后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资本市场 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 加速机制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天顶 方志远
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及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美国都曾进入零利率下限(ZLB)时期,为判断美国的货币政策立场带来了困难。本文使用多因素影子利率期限结构模型,以经改进的货币政策立场度量方法,测量出ZBL时期包含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融资条件的影子利率,并结合非ZLB时期的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判断1990—2022年美国的货币政策立场。在此基础上,从金融溢出渠道,使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探析美联储货币政策立场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美国货币政策转向对中国资本市场以负向溢出效应为主,但程度不高。该研究结论的政策蕴含在于,中国存在继续扩大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