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66)
2023(6026)
2022(4988)
2021(4385)
2020(3415)
2019(7708)
2018(7417)
2017(14186)
2016(7446)
2015(8264)
2014(8525)
2013(8776)
2012(8645)
2011(8057)
2010(8510)
2009(8121)
2008(7794)
2007(7125)
2006(6700)
2005(6424)
作者
(23032)
(19575)
(19561)
(18724)
(12681)
(9221)
(8816)
(7684)
(7512)
(7031)
(7010)
(6523)
(6378)
(6291)
(6214)
(6155)
(5731)
(5568)
(5530)
(5199)
(5156)
(4766)
(4718)
(4589)
(4489)
(4404)
(4186)
(4074)
(4029)
(3806)
学科
(58348)
经济(58310)
管理(20340)
方法(16932)
(16787)
地方(15284)
数学(13943)
数学方法(13843)
(13675)
企业(13675)
地方经济(11915)
(11601)
中国(11534)
业经(10133)
(8756)
(8085)
(8074)
理论(8069)
经济学(7426)
教育(7339)
(7016)
金融(7016)
(6741)
农业(6555)
环境(6551)
(5995)
(5937)
(5854)
银行(5843)
产业(5748)
机构
大学(126802)
学院(122511)
(63735)
经济(62445)
研究(48979)
管理(43343)
理学(36739)
理学院(36274)
管理学(35716)
管理学院(35478)
中国(34563)
(28067)
(26775)
科学(25426)
(24192)
财经(21971)
经济学(21731)
研究所(21518)
(19880)
中心(19629)
经济学院(19102)
(18933)
(17437)
北京(17367)
(17113)
师范(17008)
财经大学(16121)
(15468)
(14566)
师范大学(13972)
基金
项目(71311)
科学(56539)
研究(53921)
基金(52729)
(44951)
国家(44598)
科学基金(38116)
社会(36905)
社会科(34986)
社会科学(34978)
基金项目(26747)
(26321)
教育(24953)
自然(22153)
资助(21836)
(21792)
自然科(21600)
自然科学(21594)
自然科学基金(21228)
编号(20690)
成果(17898)
(16695)
(16563)
重点(16430)
国家社会(15860)
课题(15034)
教育部(14780)
(14621)
经济(14473)
(14229)
期刊
(82130)
经济(82130)
研究(48787)
中国(25742)
(21637)
管理(19126)
学报(16095)
科学(15505)
教育(15240)
经济研究(14209)
(13724)
大学(12904)
财经(12469)
学学(12066)
(11050)
(10828)
金融(10828)
技术(10428)
问题(9962)
业经(9258)
农业(9056)
技术经济(7885)
(7562)
(7557)
世界(7151)
统计(6750)
经济学(6685)
国际(6596)
经济问题(6379)
经济管理(6055)
共检索到201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炳志  储诚忠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述评胡炳志储诚忠一、关于索洛新古典增长模型的简要回顾索洛(Solow)在1956年提出的经济增长模型,假定了一个效益为常数的两要素生产函数:Y=F(K,L)(1)其中K为资本,L为劳动,Y表示产出。从(1)式可以看出,索洛没有考虑技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炳志  
从8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出现,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发生了深层的变化。罗默(Romer)的模型,被誉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模型。 一、罗默的第一个模型 罗默在建立他的第一个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时,引用了罗歇尔关于“外部经济效果”(externalities)的概念。罗默在1986年提出他的第一个模型时,认为正向外部经济技术效果来源于资本要素K的积累,这个资本要素不一定是有形资本。罗默在建立他的模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宾  曾志雄  
尽管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突破了早期增长理论与周期理论相互独立的隔阂,但是,它的理论论断和工作方法都遭受了严厉的质疑。近年来,由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与内生增长理论结合形成的内生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从内生增长理论出发去解释经济周期,并越来越受到理论界的重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小川  
一、新古典两部门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最流行的Solow-Swan模型是以总生产函数的形式展开的。该模型假定人们生产的产品既可以作为消费品,又可以作为资本货物,或者消费品和资本货物之间的价格比率是不变的。假定经济当事人能够准确地掌握未来,并具有明确的效用函数,那么,一个社会的基本问题就成为该经济当事人如何选择最优的储蓄水平,使无穷未来效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凌  
关键词: ~~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军  
经济增长理论是以如何增大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研究内容的理论。长期以来,它的发展沿四条主线展开:“资本决定论”、“技术决定论”、“人力资本论”和“收益递增论”。研究经济增长理论的学者认为,从发展趋势看,资本积累论声势渐小,技术进步论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人力资本论逐渐渗透和融合于其它理论,而强调特殊的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能引起的递增收益对经济增长重要作用的“新增长理论”正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主流。而诺斯却大胆创新,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依托,提出了全新的经济增长理论。他指出,以往能认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虎涛  陈国涛  
由萨维奥蒂和皮卡所提出的演化增长理论(SP模型)既不同于主流的宏观增长理论,也与大多数演化增长理论有所差异。它克服了传统演化增长理论无法度量质变的缺陷,并从质变推动经济发展这一论点出发,在整个宏观经济的层次上,分析了新部门创生所导致的结构变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该理论构建了一个新部门创生的模型,模拟了企业数量、需求、就业等一些经济发展的主要变量的曲线,并描述了模型参数变化对这些曲线的影响,其结论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易风  朱勇  
新增长理论,又称内生增长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新兴理论分支。西方学者一般认为,P.M.罗默1986年的论文《递增收益与长期增长》和R.E.卢卡斯1988年的论文《论经济发展机制》的相继发表标志着新增长理论的正式产生。新增长理论家持有的共同观点是:经济增长是经济系统内生因素作用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汤为本  
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一些西方学者运用制度分析方法来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论,已经引起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同。奈特这样谈到西方发展经济学的这一新进展:“发展经济学家以往共同接受的观点是,制度与发展有关,但都是外生的,而且往往因为它们不善于适应,甚至机能失调而阻碍进步。最近在发展经济学家中间流行一种相反的观点是,制度不应被看作是既定的,它们是内生的,能够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玲玲  
发生在中等收入水平阶段的增长放缓与经济增长停滞,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难题。本文梳理主要文献,总结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入中等收入水平阶段之后出现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并对越过中等收入陷阱的代表性国家的再次增长经验进行总结。现有文献表明,经济增长放缓是经济体系内部各要素作用冲突的结果,是否能通过协调各要素作用,以及在经济结构、经济制度以及技术进步中获取持续收益是经济能否再次增长的关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少军  
一、“趋同”问题的提出 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发达国家由于积累了大量资本,其经济增长速度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将会减缓,不发达国家则相反,增长速度较快,最终,不同国家的人均产出增长率均“收敛”于稳态的均衡增长路径。在没有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均衡增长为零;在存在技术进步且该技术因素由于国际市场的融合而各自共享的情况下,均衡增长率等于技术进步率。更一般地,不同的国家的人均产出增长率与各国的起始条件无关,最终将发展到相同的水平,经济增长表现为“非历史决定性”与“政策无关性”。“新”增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彭芳梅  赵娇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彭芳梅  
城市增长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重要内容。城市增长理论可划分为内生城市增长理论和外生城市增长理论。本文重点阐述三个城市内生增长模型即外部性城市增长模型、新经济地理城市增长模型和超边际城市增长模型及其主要思想;围绕"人力资本积累"和"产业聚集"对城市增长的影响,综述相关经验研究;简单总结和评述内生城市增长模型,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城市增长提供理论借鉴和经验参考。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剑波  郭小群  
梳理和评论 R&D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实证的发展脉络,总结和评述 R&D 与创新、生产率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于我国经济增长逐步实现由要素驱动型、投资驱动型向 R&D 创新驱动型转变,对于在15年内实现把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