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13)
2023(16350)
2022(14385)
2021(13401)
2020(11192)
2019(26006)
2018(25497)
2017(49793)
2016(26435)
2015(29569)
2014(29403)
2013(29052)
2012(26670)
2011(23936)
2010(23998)
2009(22076)
2008(21137)
2007(18538)
2006(16540)
2005(14706)
作者
(75383)
(63042)
(62568)
(59672)
(40167)
(30246)
(28395)
(24724)
(24012)
(22322)
(21349)
(21231)
(19956)
(19761)
(19495)
(19271)
(18639)
(18290)
(18077)
(17817)
(15578)
(15410)
(15121)
(14453)
(14103)
(13999)
(13726)
(13590)
(12756)
(12231)
学科
(124266)
经济(124130)
管理(75271)
(72081)
(58128)
企业(58128)
方法(51445)
数学(44535)
数学方法(43908)
(31965)
中国(28890)
(27789)
地方(27230)
业经(25567)
(25224)
农业(22372)
(20351)
理论(18981)
(18931)
贸易(18922)
(18272)
(17503)
环境(17163)
(16956)
财务(16879)
财务管理(16841)
地方经济(15946)
企业财务(15944)
(15736)
金融(15733)
机构
大学(378578)
学院(377013)
(158887)
经济(155520)
管理(148820)
理学(128878)
理学院(127433)
研究(127364)
管理学(125068)
管理学院(124392)
中国(94113)
(79902)
科学(77092)
(71371)
(63328)
中心(57596)
研究所(57420)
(57382)
财经(57222)
(54529)
业大(54149)
(51951)
北京(50380)
(50316)
师范(49894)
经济学(48744)
(46286)
(44443)
农业(44290)
经济学院(43576)
基金
项目(256469)
科学(201975)
研究(188881)
基金(186428)
(161690)
国家(160354)
科学基金(138145)
社会(120106)
社会科(113732)
社会科学(113703)
(99183)
基金项目(98705)
自然(88866)
教育(86894)
自然科(86751)
自然科学(86732)
自然科学基金(85138)
(83176)
编号(77062)
资助(76893)
成果(62331)
重点(57282)
(56728)
(55142)
(52741)
课题(52741)
国家社会(49504)
创新(49225)
教育部(49172)
科研(48754)
期刊
(179231)
经济(179231)
研究(114666)
中国(68653)
学报(57105)
管理(55286)
(54867)
科学(53463)
(52479)
大学(44183)
学学(41687)
教育(40805)
农业(36013)
技术(33986)
(31273)
金融(31273)
财经(28669)
经济研究(28620)
业经(27536)
(24660)
问题(23118)
技术经济(19496)
图书(18175)
理论(18038)
统计(17217)
(17182)
科技(16818)
(16803)
(16730)
现代(16553)
共检索到555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万明  崔静  张建伦  
本文运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探讨政府有关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对贫困人口发生率的影响程度。利用1995~2004年之间和田地区各县的面板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评价不同类型政府投入的效果。分析表明,政府提高人力资本的投资,如在公共医疗、信息化、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对推动地区经济增长,打破贫困与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效果显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阿卜杜伟力  
本文阐述了国家级贫困地区和田地区的贫困现状 ,其次论述了这个典型贫困地区造成贫困自然、社会、经济因素 ,再次分析了本人所调查的典型贫困户的生活和生产状况 ,最后讨论了这样一个“少、边、穷”地区反贫困的措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朝辉  王太祥  
生态退化与经济贫困是荒漠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障碍与主要矛盾。通过对新疆和田地区的考察,建立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AHP与EVM方法确定指标的综合权重,设计了和田地区县级尺度的生态脆弱性与社会经济贫困耦合协调模型,显现了和田荒漠干旱区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生态脆弱区与经济贫困区高度重叠,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显著负向耦合,和田地区生态治理与贫困消除陷入厄运循环;(2)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的耦合态势揭示了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融合发展的现实价值与实践依据,为和田地区精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玉喜  
始于80年代中期的中国反贫困一揽子计划的实施与农村改革双重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国绝对贫困人口的比例在1978~1985年期间从1/3下降到不到1/10,农村收入增加130%。但是,从1985至1990年脱贫的进展并不显著,1990年绝对贫困人口仍达9800万,截止到1995年底还有6500万贫困人口未解决温饱问题。这一严峻现实促使政府在制定并实施反贫困战略时,不仅要从过去的扶贫实践中总结成功的经验,而且更要从中寻找政策的偏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曦  
20世纪 90年代以后中国城市贫困率呈上升趋势 ,本文系统地分析和阐释了城市扶贫战略的社会意义、城市贫困与可持续发展、城市扶贫制度创新 ,认为在城市反贫困战略中 ,应选择以绝对贫困人口为对象、满足贫困人口基本需要为核心的城市扶贫战略。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向鹏飞  张莹  
本文基于2000—2015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对省际加权实际有效汇率的测度,构建关于实际汇率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利用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方法,分别从全国和区域层面上考量了中国实际汇率升值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实际汇率的变动对地区贫困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省市实际汇率的变化趋势存在显著的差异化特征,实际汇率升值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负的直接效应,但是这种负面效应也因区域而呈现差异化。与此同时,基于实际汇率变动对贫困问题的考察发现,经济增长对减轻贫困的影响随实际汇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颖  
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开发式扶贫以增长减贫困的农村反贫困战略取得辉煌的成绩,然而新世纪以来却出现经济依然持续增长但贫困下降趋缓的态势,如何调整战略更好地反贫困成为中国面临的新挑战。本文通过贫困指数的分解,实证分析2002—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对贫困的影响,在通过贫困弹性和贫困减少指数的计算分析我国目前开发式扶贫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对农村反贫困依然有效,但是收入分配恶化在不断抵消增长的减贫效应。收入分配恶化不仅在城乡间存在而且在农村内部更为突出,如何改善收入分配成为新世纪中国农村反贫困工作成败与否的关键所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守春  马志正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兵  赖景生  胡宝娣  
基于是否有利于穷人,结合收入分配状况和贫困水平的变化来审视中国经济增长,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政策含义。本文在建立农村居民收入Lorenz曲线的基础上,利用贫困指示增长曲线的实证分析揭示,1985~2003年间中国的经济增长不是有利于穷人的增长,农村穷人在经济增长中的获益少于富人;对农村贫困变动的测度和分解表明,经济增长使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大幅度减少了贫困,但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收入不平等加剧部分地抵消了经济增长的减贫成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毕鹤霞  
高等职业院校贫困大学生是当今社会弱势群体的典型代表。对其家庭地域、家庭经济、个人消费、学习、人际交往、思想行为活动、心理自评、就业期望和心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贫困慢慢从贫困生心理淡化,不再是贫困生的主要心理障碍,取而代之的是学习成绩、人际交往、心理调节和择业问题所带来的困扰。建议要因势利导,做好家庭教育工作;要防治结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发展,完善心理救助体系;要明确自我认知,提高抗挫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冬民  韦苇  
贫困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世界性难题之一。围绕贫困理论中贫困的定义、贫困线的确定、总体贫困程度的测定以及反贫困战略及政策的选择等问题,中外学者的研究具有不同特色。分析比较这些理论成果,对推动我国西部反贫困的进程具有启示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秀艳  潘云  
贫困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主要关注的社会民生问题,从收入贫困到包括健康、教育、医疗、住房等非货币因素的多维贫困,贫困内涵不断深化。目前多维贫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贫困的主要方面,通过对贫困概念及分类、贫困测量方法以及我国相应的反贫困政策进行系统梳理,总结贫困理论的演变和进展,从而揭示多维贫困理论对于我国政策制定的导向作用,为更好地研究我国的贫困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伊敏  
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贫困问题就一直存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比,我国的统治者及知识分子早在先秦时期就开始关注贫困问题,而我国对于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的研究也在历史发展中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目前,国内对于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中国古代扶贫思想的研究,二是对中国近现代贫困与反贫困思想的研究,三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贫困与反贫困思想的研究。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反贫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的反贫困理论是当前学术界重点关注的话题。本文以中国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研究为核心,系统梳理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研究的历史进程及主要内容,以此来对中国贫困研究的现状有一个更加清晰和全面的了解。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秀艳  潘云  
贫困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主要关注的社会民生问题,从收入贫困到包括健康、教育、医疗、住房等非货币因素的多维贫困,贫困内涵不断深化。目前多维贫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研究贫困的主要方面,通过对贫困概念及分类、贫困测量方法以及我国相应的反贫困政策进行系统梳理,总结贫困理论的演变和进展,从而揭示多维贫困理论对于我国政策制定的导向作用,为更好地研究我国的贫困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