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21)
2023(6008)
2022(4998)
2021(4509)
2020(3741)
2019(8191)
2018(7611)
2017(13704)
2016(7907)
2015(8350)
2014(7858)
2013(7777)
2012(7145)
2011(6397)
2010(6202)
2009(5605)
2008(5443)
2007(4591)
2006(3832)
2005(3173)
作者
(28188)
(23557)
(23507)
(22049)
(15017)
(11902)
(10294)
(9472)
(9049)
(8207)
(8079)
(7791)
(7776)
(7774)
(7527)
(7316)
(7255)
(7022)
(6795)
(6666)
(6482)
(5888)
(5745)
(5425)
(5254)
(5244)
(5243)
(5203)
(5009)
(4885)
学科
(25165)
经济(25132)
管理(20103)
(19849)
(14913)
企业(14913)
方法(12781)
数学(11629)
数学方法(11531)
(9429)
(8224)
(7167)
(6963)
贸易(6963)
(6817)
中国(6549)
业经(5837)
农业(5827)
(5799)
教育(5134)
技术(4953)
环境(4799)
研究(4655)
(4521)
财务(4520)
财务管理(4515)
企业财务(4313)
(4194)
(4003)
产业(3935)
机构
大学(115514)
学院(112435)
研究(45492)
(40980)
经济(40086)
管理(38775)
(36778)
理学(34982)
理学院(34442)
科学(34062)
管理学(33620)
管理学院(33456)
农业(30010)
中国(29247)
业大(28268)
(25647)
研究所(24343)
(24115)
农业大学(20334)
中心(18781)
(17335)
(16986)
(16951)
(16647)
实验(16138)
(15963)
(15710)
实验室(15479)
重点(14688)
科学院(14673)
基金
项目(89344)
科学(67541)
基金(64954)
(63018)
国家(62511)
研究(52506)
科学基金(50613)
自然(37443)
自然科(36619)
自然科学(36596)
(36042)
自然科学基金(35995)
基金项目(35100)
社会(32924)
(31408)
社会科(31224)
社会科学(31215)
资助(25872)
教育(24066)
计划(21844)
重点(21190)
科技(20681)
(19144)
(18834)
科研(18804)
(18454)
(18429)
创新(18039)
编号(17881)
(17469)
期刊
(38422)
经济(38422)
学报(34647)
(31540)
研究(27473)
科学(26899)
大学(23884)
学学(23356)
中国(21924)
农业(21463)
(11829)
管理(11490)
(11288)
业大(11226)
农业大学(9693)
教育(9627)
(8550)
林业(7503)
科技(7472)
经济研究(6825)
(6793)
业经(6635)
中国农业(6544)
自然(6425)
(6401)
金融(6401)
财经(6391)
技术(5836)
自然科(5578)
自然科学(5578)
共检索到150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凯  王伟林  王豪邦  裴天悦  董鑫  蔺伟虎  田沛  
本研究以分布于青海、四川的6个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地理种群及其Epichlo?内生真菌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了带Epichlo?内生真菌(E+)和不带内生真菌的(E-)种群,比较了其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分蘖、茎粗、叶宽、株高、鲜重和干重)和营养成分(粗脂肪、粗蛋白、粗灰分和叶片含水量),旨在探明内生真菌和寄主基因型对中华羊茅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内生真菌对部分地理种群中华羊茅的株高、分蘖、茎粗、鲜重、粗脂肪(ether extract,EE)、粗蛋白(crude protein,CP)和叶片含水量有显著影响(P<0.05)。2)不同地理种群的E+和E-植株分蘖、茎粗、株高、鲜重和粗脂肪、粗蛋白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且各种群表现不尽相同。6个地理种群E-植株,种群57的分蘖数显著高于种群84和99(P<0.05),种群57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5个地理种群(P<0.05),种群111的株高显著高于种群84和99(P<0.05),种群111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种群41和99(P<0.05);6个地理种群E+植株,种群111的分蘖数和茎粗均显著高于其他5个种群(P<0.05),种群141的鲜重和干重均显著高于种群41和84(P<0.05),种群111和141的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种群41、84和99(P<0.05);综合分析生长和营养指标,6个地理种群E-植株,种群57和111表现最好,6个地理种群E+植株,种群111和141表现最好。综上,内生真菌促进了部分地理种群(84)植株的生长,提高了部分地理种群(41和141)的营养品质,抑制了部分地理种群(99)植株的生长,降低了部分地理种群(57)的营养品质;寄主基因型对中华羊茅共生体的生长和营养品质显著影响(P<0.05)。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普玥   田沛   吴涵  
为明确青藏高原不同地理位点采集的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种带真菌的种类和分布,并了解内生真菌感染率是否影响其多样性,本研究选取从青海、西藏等不同地点同一生长季采集的11份中华羊茅种质资源,对种带真菌进行分离纯化,通过传统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进行鉴定,并分析种子采集地环境因子对真菌多样性指数的影响。从11份中华羊茅种质资源中共分离得到199株真菌,经过初步形态学分类为92种真菌,其中对50种真菌进行了鉴定,共鉴定出20属14种,种带真菌主要由枝孢属(Cladosporium)、镰刀菌属(Fusarium)、亚隔孢壳属(Didymella)、毛座球腔菌属(Trichometasphaeria)和异壳二孢属(Neoascochyta)组成,其中枝孢属(Cladosporium)为优势属;不同种质间的真菌菌种分布和真菌多样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冗余分析表明,生长季月平均降水量是推动种带真菌群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而内生真菌感染率对中华羊茅种带真菌多样性无显著影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美宁  蔺伟虎  马碧花  李苗苗  田沛  
本研究以Epichlo?属内生真菌侵染(E+)及未侵染(E–)的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为材料,通过Zn和Cd处理,探究两种重金属处理下内生真菌对中华羊茅生长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K相比,Zn处理增加了中华羊茅E+和E–的株高与生物量(P <0.05)。研究表明,在Zn与Cd处理下内生真菌能通过调控植物内源激素合成以提高中华羊茅对重金属胁迫的适应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袁扬  王胤晨  曾兵  张锦华  韩玉竹  
在盆栽条件下,分析了5株木霉菌[3株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1株长梗木霉(T.longibrachiatum)和1株里氏木霉(T.reesei)]对鸭茅(Dactylis glomerata)生长及其营养成分的影响,发现5株木霉菌株对鸭茅植株均有显著的促生长作用。各处理与不接种木霉菌的对照组相比,地上干重、地下干重、分蘖数及叶宽等均有所增加,各指标平均分别增加2.88 g、0.40 g、2.22、0.31 mm;株高及叶长较对照稍有降低,平均分别降低6.31、7.19 cm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俊英   许文博   田沛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羊茅属(Festuca)内生真菌,筛选适于内生真菌生长的培养基并比较不同菌株的生长速度,本研究设置了不同的生长培养基,包括不同酸碱度(pH=4、5、6、7、8、9、10);不同碳源(葡萄糖、麦芽糖、乳糖、D-木糖、D-山梨糖醇、可溶性淀粉);不同氮源(蛋白胨、胰蛋白胨、硝酸钠、硝酸铵、尿素、草酸铵、硝酸钾)和不同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agar,PDA)、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otato sucrose agar,PSA)、察氏培养基(Czapek agar)、玉米粉琼脂培养基(Corn meal agar,CMA)和水琼脂培养基(Water agar,WA)},选择11株从羊茅属植物分离的香柱菌属(Epichlo?)内生真菌(菌株ID:G1、G2、G3、G4、291-4、291-14A、1、2、9、57A、84F)在这些不同培养基进行培养,探究上述菌株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生长速度的差异。结果表明,培养基种类和pH对内生真菌的生长速度和产孢速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内生真菌的最适生长的pH范围为4~7,利用能力最强的碳源为D-山梨糖醇,氮源为蛋白胨,菌丝生长较适宜的培养基为PDA和PSA培养基,其中生长速度最快的是菌株G1,生长速度最慢的菌株是291-4和菌株291-14A。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许文博  王美宁  田沛  
本研究以分离自甘肃(菌株1)、青海(菌株41D)、四川(菌株111)的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种子中内生真菌菌株的发酵液为材料,通过研究不同浓度(20%、60%、100%)发酵液处理下未带菌(E-)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种子的萌发情况以及胚根、胚芽的生长状况,以探寻中华羊茅内生真菌对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发酵液对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作用不同,同时其促进或抑制作用与发酵液浓度有关。浓度为20%时,菌株111发酵液处理对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浓度为60%和100%时,3株内生真菌发酵液处理对垂穗披碱草种子萌发均有促进作用,发芽势、发芽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P <0.05)。结果表明,随着内生真菌发酵液浓度的变化,其作用不同,对非宿主垂穗披碱草种子的萌发及生长有促进作用,且分离自不同地理区域宿主的菌株的作用表现不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纪燕玲  王志伟  于汉寿  王世梅  
从苇状羊茅植株中发现了与Neotyphodiumcoenophialum不同的内生真菌 ,经过分离、培养 ,分离菌株被鉴定为Neotyphodiumuncinatum (W .Gams ,Petrini&D .Schmidt)Glenn ,Bacon&Hanlin。通过对苇状羊茅植株各部位的调查 ,确认该菌在植株的地上部分有较为系统的分布。所发现的Neotyphodiumuncinatum -Festucaarundinacea这一内生真菌—宿主植物的新组合将成为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研究的宝贵材料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庆华  黄姝  岳武成  陈晓雯  彭智文  王军  王成辉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佳岚  李春杰  
为探究不同水分条件和内生真菌互作对牧草型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采用温室盆栽法模拟田间最大持水量(FWC),共设6个水分梯度(50%、60%、70%、80%、90%和100%FWC),对带内生真菌(E+)与不带内生真菌(E–)的乡土草新品种‘河西’野大麦和东北地区优质品种‘萨尔图’野大麦(SA) 3种材料进行试验处理。结果表明:1)野大麦的株高、分蘖数、叶长、茎粗、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根长、干重等农艺指标随着水分含量增加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各材料在80%FWC处理下获得最大值,整体与70%FWC差异不显著(P>0.05)。2)同一水分处理下不同材料的分析表明,‘河西’野大麦的茎粗、分蘖数、株高、叶长、叶面积及地上干重等牧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萨尔图’野大麦,且‘河西’野大麦品种中E+各指标均显著高于E–(P <0.01)。研究发现,70%和80%FWC为野大麦生长适宜含水量,80%FWC在农艺性状上效果最优,70%FWC节水高效,且野大麦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一定耐涝能力;带有内生真菌的‘河西’野大麦为此次试验中生长发育更具优势的牧草品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邓勋  宋小双  尹大川  宋瑞清  
采用菌物学、生物化学等方法,对樟子松根部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D011和D014的分类地位进行分子验证,并从菌株生长和营养代谢的角度研究了DSE对盐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1)菌株D011和D014的ITS序列分别与Phialocephala.fortinii(D011)和P.helvetica(D014)相似度达到95%,Gen Bank登录号分别为KF973 196和KF973192;2)在Na Cl和Na2SO4胁迫条件下,DSE菌株D011和D014的生长和营养代谢与盐浓度呈明显的相关性,不同盐浓度条件下差异显著(p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雄  彭克勤  杨毅  
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在等氮(12 mmol/L)条件下不同铵硝比对富贵菜、人参菜、紫背菜3种野菜的生长、安全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铵态氮的降低,3种野菜地上部鲜重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富贵菜、人参菜在铵硝比为25∶75时鲜重达最大值,紫背菜在铵硝比为0∶100时鲜重达最大值,人参菜、紫背菜在铵硝比为25∶75时干重达最大值,富贵菜在铵硝比为0∶100时干重达最大值。②不同铵硝比显著影响野菜茎叶中硝酸盐的含量。随着铵态氮的降低,3种野菜茎叶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适当增施铵态氮有利于降低野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含量。③3种野菜在铵硝比75∶25和50∶50两种处理下,V-C、可溶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任旭妍  张婵  张亚  苏玉静  张涛  孙凯乐  孙治强  
为了探索不同红蓝LED光照强度对紫叶生菜生长及营养品质的影响,以紫罗莎品种紫叶生菜为研究对象,在红蓝光比值1∶1不变的条件下研究50μmol/(m~2·s)(RB50)、100μmol/(m~2·s)(RB100)、150μmol/(m~2·s)(RB150)和200μmol/(m~2·s)(RB200)4种光照强度对紫叶生菜生长、营养品质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RB150处理下,紫叶生菜生物量最大,具有较高产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在定植后25 d,SOD、CAT和POD活性最高,抗氧化能力最强;在RB200处理下,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比RB50和RB100处理分别增加80.30%和40.64%、叶片花青素含量比RB50处理增加51.5倍,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硝酸盐含量最低,RB200处理可促进紫叶生菜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的提高,从而促进光合色素的积累和光合作用的进行。因此,在红蓝光比值1∶1的条件下,光照强度较高时有利于紫叶生菜品质的提高,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可提高紫叶生菜的生物量以及改善营养品质,可根据生产过程中的不同需求,通过控制植物工厂中光照强度,使得紫叶生菜的光合速率较高并具有优良品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瑛瑛  黄丽  唐明  
【目的】明确不同碳源及氮源对4种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生长的影响,确定4种Dse生长的最适碳源和氮源,为深色有隔内生真菌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沙门外瓶柄霉(exophiala salmonis)、甘瓶霉(phialophora mustea)、菊异茎点霉(paraphoma chrysanthemicola)和枝状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4种深色有隔内生真菌为材料,在固体和液体条件下培养,研究不同碳源(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甘露醇、果糖、乳糖、可溶性淀粉和山梨醇)和氮源(磷酸氢二铵、草酸铵、...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涛  李杏辉  王杨  王贵英  王志伟  
2010年在南京紫金山地区采集小颖羊茅(Festuca parvigluma Steud.)的完整植株和成熟种子,通过染色、分离、特异性基因片段检测等方法探究内生真菌Neotyphodium sinofestucae Chen,Ji et Wang在其体内的分布和种传特性。从植株茎秆、叶鞘、叶片和种子稃片及颖果等部位分别检测和分离到具有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特征的真菌。同时,从含有内生真菌的种子培育实生苗,并从实生苗中检测和分离到类似的内生真菌。通过对tubB基因片段的PCR扩增和检测,证明分离自小颖羊茅的样品与其实生苗的分离菌株是相同的N.sinofestucae。上述结果表明:N.sinofe...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天龙   李慧奇   宁瑞渊   刘博文   张满让  
【目的】探究在野外大田环境下丛枝菌根真菌(AMF)对嘎啦和富士苹果树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AMF促进苹果树体生长及提升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年生自根砧为T337的嘎啦和富士苹果为试验材料,在根系生长高峰期和幼果期接种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以未接种菌剂为对照,研究在野外大田环境下丛枝菌根真菌对苹果树叶片叶绿素含量、营养元素(N、P、K)含量、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在大田环境下丛枝菌根真菌对嘎啦和富士的接种效果较好,接种后富士根系的菌根侵染率较嘎啦根系显著提高25.49%。与对照相比,接种AMF处理嘎啦和富士苹果树叶片的总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5.62%和8.12%,营养元素N、P、K含量分别提高5.13%,8.27%,16.9%和5.36%,5.11%,16.79%,SOD、POD和CAT活性分别提高12.12%,7.69%,17.3%和16.67%,15.62%,31.14%,果实的单果质量、红色饱和度、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8.12%,6.17%,16.24%,5.92%和9.10%,6.18%,6.20%,7.48%,而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分别降低7.89%和11.76%。【结论】在野外大田环境下,丛枝菌根真菌与嘎啦和富士苹果树可以形成共生体,促进了嘎啦和富士苹果树体生长及果实品质的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