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85)
- 2023(5649)
- 2022(4801)
- 2021(4474)
- 2020(3614)
- 2019(8201)
- 2018(7931)
- 2017(15209)
- 2016(8057)
- 2015(9049)
- 2014(9116)
- 2013(8951)
- 2012(8545)
- 2011(7780)
- 2010(8219)
- 2009(7406)
- 2008(7464)
- 2007(6809)
- 2006(6312)
- 2005(5743)
- 学科
- 济(31475)
- 经济(31453)
- 业(26228)
- 管理(26209)
- 企(21158)
- 企业(21158)
- 贸(18620)
- 贸易(18611)
- 易(18125)
- 方法(12935)
- 技术(12451)
- 数学(10947)
- 数学方法(10793)
- 农(10607)
- 中国(8743)
- 财(8008)
- 策(7784)
- 制(7521)
- 出(7489)
- 技术管理(6889)
- 教育(6836)
- 业经(6758)
- 地方(6636)
- 农业(6512)
- 关系(6239)
- 口(6217)
- 出口(6197)
- 出口贸易(6197)
- 及其(5707)
- 理论(5576)
- 机构
- 学院(120312)
- 大学(119231)
- 济(56132)
- 经济(54821)
- 管理(45579)
- 研究(44709)
- 理学(38473)
- 理学院(38095)
- 管理学(37514)
- 管理学院(37281)
- 中国(31591)
- 京(24964)
- 财(24254)
- 科学(23657)
- 所(21925)
- 江(19961)
- 研究所(19513)
- 中心(19487)
- 农(18666)
- 财经(18447)
- 院(16932)
- 经济学(16792)
- 经(16675)
- 业大(16170)
- 北京(15973)
- 范(15622)
- 师范(15505)
- 州(15263)
- 经济学院(15230)
- 贸(14684)
- 基金
- 项目(75261)
- 研究(59400)
- 科学(59114)
- 基金(53130)
- 家(45469)
- 国家(45089)
- 科学基金(38071)
- 社会(36539)
- 社会科(34851)
- 社会科学(34847)
- 省(29679)
- 教育(28002)
- 基金项目(26631)
- 编号(25061)
- 划(24651)
- 自然(23222)
- 自然科(22672)
- 自然科学(22666)
- 资助(22628)
- 自然科学基金(22259)
- 成果(20615)
- 课题(18215)
- 部(17479)
- 发(17447)
- 重点(17194)
- 创(16774)
- 创新(15749)
- 性(15238)
- 教育部(15046)
- 策(14918)
共检索到193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殷德生 唐海燕
文章首先回顾了内生技术进步理论,然后试图在Li(2001)、Dinopoulos和Segerstrom(2003)模型的基础上扩展Grossman和Helpman的南北贸易与产品周期模型,将北方的激进式创新行为和南方的非激进式创新行为同时纳入Dinopoulos和Segerstrom的南北贸易模型,并在内生技术进步与南北贸易框架下分析北方创新和南方模仿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阐述政府R&D补贴、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等干预政策对北方创新和南方模仿行为的经济效应。
关键词:
内生技术进步 南北贸易 创新与模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殷德生 唐海燕
本文试图将技能型技术进步与产业内贸易置于一个框架中对工资不平衡现象进行理论解释。自由贸易通过促使发达国家产品质量阶梯提升型的技术进步而加剧了该国的工资不平衡程度;同时,自由贸易通过促使发展中国家产品种类数增加型的技术进步而加剧了该国的工资不平衡程度。南北贸易在拉大相对工资差距的同时促进了技能型技术进步。
关键词:
工资不平衡 技能型技术进步 南北贸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飞
文章通过理论模型和经验检验研究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出口商品对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进口通过竞争效应促进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由于发展中国家缺乏产权保护,出口通过价格效应促进了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计量结果还表明,中国相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对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边际效应更大,进口相对于出口对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边际效应更大,南北贸易还提高了发达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
关键词:
南北贸易 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 中国进出口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曹玉平
已有关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研究大多是从利润转移视角进行的,而本文立足LDCs的国情,从外部经济视角出发,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与内生技术增长理论相结合,构建了南北R&D补贴博弈与内生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型,探讨了政府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如何在国际博弈背景中帮助技术落后国企业赢得技术创新的竞争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适应于LDCs国情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实施目的、手段、结果和策略原则上与利润转移理论的差异。这一新的研究视角更切合LDCs的现实约束和产业发展目标,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俊玲
以Baldwin (2015)对贸易的划分方式为基础,对其进行相应的改进和深化,构建适宜研究需要的全贸易分解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模型考察了国际贸易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发现:最终消费品的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和代加工类中间品进口贸易对中国技术进步存在明显的正向作用,中间品出口贸易和非代加工类中间品进口贸易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阻碍效应。这不仅说明贸易结构调整的正向溢出效应正逐步显现,同时也说明参与全球化生产活动对中国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需对不同类型贸易间的差异给予必要关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云虹 封福育
本文利用我国制造业部门13个行业1993—2005年的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和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贸易政策和研发投入对技术进步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贸易保护程度、研发投入和技术进步三者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的均衡关系:贸易开放程度越高,研发投入越大,则技术进步越快。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平 钱学锋
技术进步与贸易条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传统理论和实践往往从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和提高出口品技术含量方面去研究改善贸易条件途径,却忽略了技术进步的类型与偏向性选择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本文从开放经济条件下技术进步偏向性出发,分析不同类型技术进步对一国贸易条件产生的影响。其基本结论是,我国长期采取出口偏向型技术进步已成为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根本原因,并提出我国鼓励技术进步的政策应该倾向于进口偏向型的中高级技术。
关键词:
贸易条件 进口偏向型技术进步 技术政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贝小为
贸易条件和技术进步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本文在阐述贸易条件的内涵和技术进步类型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技术进步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并指出我国现阶段应采取的鼓励技术进步的产业政策导向。
关键词:
贸易条件 技术进步 产业 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倪海青 张岩贵
本文首先利用数据包络技术(DEA)测度了1994~2005年期间中国29个省区以及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37个国家和地区的技术进步指数,然后利用此指数对贸易影响技术进步的理论假设进行了经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外贸易的确通过多种机制对中国各区域的技术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东部地区的贸易引致技术进步的作用最大,中部次之,而西部地区的贸易对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作用机制表现出较强的区域差异性。另外,本文还发现技术进步的路径依赖是造成区域技术进步差异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贸易 技术进步 区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史恩义 周颖
汇率升值可以通过降低一国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而影响进口总量和进口商品结构,进而影响一国的技术进步。从全国层面来看,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可以引致技术进步,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可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外商直接投资以及金融发展水平对其具有负向影响;从区域层面来看,汇率变动可以推动中西部的技术进步,但对东部产生了负向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部的技术进步具有积极作用,却不利于中西部的技术进步,中东部的人力资本水平可以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但西部地区却相反。因此,我国应增加研发投入,合理发挥汇率的进口贸易效应,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推动金融的发展,以实现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飞 程瑶
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是发达国家工资变化的主要原因,而发展中国家产权保护的强弱程度决定了南北贸易促进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方向,进而影响发达国家的工资变化,即产权保护具有门槛效应。文章通过建立内生技术创新模型研究了产权保护在南北贸易促进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过程中的门槛效应。研究发现,当产权保护程度达到门槛值之前,南北贸易将促进高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当产权保护程度达到门槛值之后,南北贸易将促进低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利用1995-2007年的数据验证了理论模型中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产权保护程度存在3个门槛值,随着产权保护程度的增强,南北贸易对促进技能增强型技术进步的影响先上升后下降,技能增强型技术进步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尹今格
本文以两个国家、单部门理论模型为基础,从种类增加型创新与质量提高型创新两个角度,分别推导封闭经济、仅存在知识的跨国溢出和知识溢出与产品市场一体化同时存在三种情况下的创新增长率及消费指数的增长率,并将这三种情况下的增长率加以比较,结果表明,知识溢出与产品市场一体化同时发生条件下的创新增长率和消费指数增长率最高,其次是仅有跨国知识溢出时的增长率,最后是封闭经济的增长率。
关键词:
水平创新 垂直创新 技术溢出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曙光 郭凯
尖端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是我国在大国崛起过程中技术创新和技术贸易战略中遭遇的最大问题。技术贸易是欠发达国家实现技术进步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构建技术贸易体系决策不仅需要考虑各类引进技术对欠发达国家技术进步转化效率的影响,也需要考虑作为技术输出国的发达国家对欠发达国家技术引进的干预。本文通过构建国家干预下的技术贸易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欠发达国家的技术引进在发达国家干预下的制约因素以及依赖技术贸易体制下的技术进步必然存在的瓶颈。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70年技术贸易的历史经验,从技术引进的层次性、有效利用市场换技术的方法以及技术贸易体制的转型这三个方面对技术贸易体制的建设进行了探讨。针对技术贸易体制必然存在技术增长瓶颈的问题,从国企、中小企业以及技术贸易模式转变三个层面对我国如何实现技术进步路径由依赖技术贸易向自主研发提出了战略思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邓翔
论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内生增长理论的两个主要模型,产品品种增加模型和产品质量升级模型在生产率测算中的应用,特别是分析了两个模型的生产函数和生产率测算公式。两种模型都揭示出经济中的研究与开发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为政府有关R&D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启示。论文还认为,在测算TFP增长率时,传统新古典增长理论与内生增长理论的测算方式可以互为补充。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欢 王燕
技术进步方向是影响要素收入份额的重要原因,但技术进步方向的影响因素却被忽略了。本文利用1980-2011年中国制造业分行业面板数据,采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测度了技术进步方向,并考察了技术进步方向的动态演进过程。研究发现:大多数制造业行业技术进步方向都是偏向资本的,1996年是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方向的转折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1996-2011年技术进步偏向资本的原因,并重点考察了国际贸易的作用。结果表明:国际贸易是中国技术进步偏向资本的主要因素,这是因为国际贸易使中国复制了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方向。致使中国技术进步方向有偏的影响因素还包括资本深化、国有经济比重降低、研发投入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