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18)
2023(11303)
2022(9398)
2021(8719)
2020(7347)
2019(16139)
2018(16111)
2017(29606)
2016(16352)
2015(18391)
2014(17825)
2013(16709)
2012(15080)
2011(13536)
2010(13955)
2009(13193)
2008(13192)
2007(12150)
2006(10514)
2005(9495)
作者
(44292)
(37100)
(37011)
(34992)
(23673)
(17656)
(16755)
(14218)
(13995)
(13285)
(12552)
(12477)
(12083)
(11745)
(11413)
(11231)
(11099)
(10823)
(10650)
(10642)
(9315)
(9015)
(8929)
(8497)
(8446)
(8306)
(8302)
(8245)
(7432)
(7305)
学科
(62080)
经济(61987)
管理(59092)
(51685)
(47109)
企业(47109)
方法(27669)
数学(23603)
数学方法(23120)
(17616)
技术(17293)
中国(16885)
(16294)
业经(15625)
(14313)
技术管理(12536)
理论(12353)
地方(12051)
(11777)
(11619)
(10954)
银行(10933)
(10918)
财务(10878)
财务管理(10850)
(10809)
(10415)
(10290)
金融(10288)
企业财务(10276)
机构
大学(227012)
学院(224136)
管理(89196)
(88556)
经济(86654)
理学(77009)
理学院(76249)
管理学(74559)
管理学院(74141)
研究(69911)
中国(53821)
(46684)
(44361)
科学(41206)
(34734)
财经(34167)
(33407)
中心(32395)
(30850)
(30806)
业大(30686)
研究所(29855)
北京(29133)
(29031)
师范(28735)
(27872)
经济学(26881)
(25934)
财经大学(25381)
商学(23969)
基金
项目(150625)
科学(120791)
研究(113187)
基金(108945)
(93372)
国家(92607)
科学基金(81862)
社会(72941)
社会科(69221)
社会科学(69206)
(61110)
基金项目(56747)
教育(54546)
自然(51670)
自然科(50608)
自然科学(50599)
(50232)
自然科学基金(49695)
编号(45204)
资助(43810)
成果(38157)
(37054)
重点(33950)
创新(33664)
(33219)
(33002)
课题(32840)
(31581)
国家社会(30165)
大学(29378)
期刊
(98658)
经济(98658)
研究(66560)
中国(53051)
管理(38545)
(36474)
教育(33329)
学报(31748)
科学(30313)
(28194)
大学(25829)
学学(23381)
技术(22493)
(19421)
金融(19421)
农业(18728)
财经(17196)
经济研究(15331)
业经(15294)
(14844)
科技(13250)
图书(12783)
技术经济(12330)
(12130)
问题(12102)
统计(11757)
(10537)
(10519)
会计(10240)
(10198)
共检索到342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筱  郭平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西部应用型高校可挖掘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比较优势,以协同创新体系的自组织逻辑催生与激发利益共同体及各主体的内生动力与活力,积极践行产教融合。基于系统科学和自组织理论,解析西部应用型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自组织特性,透视协同创新系统的自组织演化过程,明晰动力机制,以期为西部应用型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进富  赵慧  张颖颖  
协同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全新组织模式,受到各国创新理论家和创新政策制定者的高度重视。文章基于协同学理论的自组织、序参量和控制参量原理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内外部动力及其在协同创新自组织过程中的作用,运用绝热消去法、伺服原理和系统演化方程分析内外部动力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自组织作用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梦丹  朱桂龙  马文聪  
在自组织特征约束下,基于创新过程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各合作主体的合作关系分为研发阶段和生产与商业化阶段均不合作、研发阶段合作但生产与商业化阶段不合作、研发阶段不合作但生产与商业化阶段合作、研发阶段和生产与商业化阶段均合作四种情形。以企业、学研机构等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动力在于博取收益为假设,对四种情形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构建了四个博弈模型,探寻了其纳什均衡,并对在四种情形下各主体合作程度对收益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合作主体搏取收益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只有有益于获得稳定的收益,其合作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梦丹  朱桂龙  马文聪  
在自组织特征约束下,基于创新过程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各合作主体的合作关系分为研发阶段和生产与商业化阶段均不合作、研发阶段合作但生产与商业化阶段不合作、研发阶段不合作但生产与商业化阶段合作、研发阶段和生产与商业化阶段均合作四种情形。以企业、学研机构等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动力在于博取收益为假设,对四种情形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构建了四个博弈模型,探寻了其纳什均衡,并对在四种情形下各主体合作程度对收益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合作主体搏取收益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只有有益于获得稳定的收益,其合作关系才会更加深入和稳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梦丹  朱桂龙  马文聪  
在自组织特征约束下,基于创新过程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各合作主体的合作关系分为研发阶段和生产与商业化阶段均不合作、研发阶段合作但生产与商业化阶段不合作、研发阶段不合作但生产与商业化阶段合作、研发阶段和生产与商业化阶段均合作四种情形。以企业、学研机构等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动力在于博取收益为假设,对四种情形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构建了四个博弈模型,探寻了其纳什均衡,并对在四种情形下各主体合作程度对收益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合作主体搏取收益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只有有益于获得稳定的收益,其合作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程强  石琳娜  
基于自组织理论,研究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协同演化机理。结果发现,产学研协同演化的前提条件是开放与非平衡,动力是非线性相互作用,诱因是随机涨落,路径是相变与分叉,形式为超循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吴中超  
与区域企业等其他创新主体在产业链与创新链进行深度融合对接协同创新,已成为应用型大学作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者解决区域嵌入不足的现实问题。为解决学术知识与直接促进经济发展的生产知识之间不匹配的创新悖论,应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应用型大学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建设,同时,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具体实施路径:产教融合推进应用型大学产业学院建设,围绕大学打造产学研知识经济圈,注重大学科技园在技术转移中的角色定位及服务模式优化,推进"双链融合"应用型大学特色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杰  李雪梅  宋焰  
从特色高质量发展以畅通内循环、区域内循环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以提升内循环质量三个方位论析了内循环视域下协同创新的现实逻辑,提出构建跨区、跨业、跨界的“三跨”协同创新机制,并从成本节约、效率提升、协调发展、共享红利等方面分析了协同创新效应。完善国内价值链、生态链、要素链“三链一体”协同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体现技术导向,提出按“三位一体”的综合标准重新衡量,以提升内循环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松  
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与研究型大学共同构建协同创新发展机制,其基本架构包括驱动机制(激励机制和动力机制)、运行机制(运行方式与运行手段)、调控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保障机制(供给机制与组织机制)。保障高校协同创新机制顺利运行,合作双方应提高认知,做好顶层设计与模块构建;确立双方的权利及义务,完善评价体系;构建信息对接、事务协商的部门与平台;政府加强引导,协调促成,积极扶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刚  
对于客户提出的日益苛刻的金融创新需求,单个金融企业的知识和能力往往难以充分满足,这既是金融集团这一组织形式存在的合理性,也是对金融集团进行业务协同创新的必然要求。金融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行业,金融集团业务协同创新过程可以看做是金融集团内外知识整合并释放出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六大协同创新机制在发挥作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郝丽风  章仁俊  叶彩霞  
现代组织要持续发展必须同时具备控制与创新能力,然而控制与创新之间的对立却为组织同时拥有这两种职能带来了困难。自组织团队作为一种特殊的系统,具有强大的创新和适应能力,由于其独特的控制模式不再与创新对立,该类团队能够实现组织中控制与创新的协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佳瑜  
高职协同创新体是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系统,由牵头高校、协同企业、研究机构、目标用户企业和行业指导委员会等子系统构成。结合自组织机理,高职协同创新体应建立供需对接机制、愿景规划机制、司职关联机制、平台共享机制和文化融合机制,以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创新大生态。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韩树杰  
自组织概念最早来源于热力学研究,是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普里高津在其耗散结构理论中正式提出的;之后引发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更深入广泛的关注。简言之,自组织是在简单规则下,依据统一愿景而演化出来的开放系统。自组织符合互联网时代平等、民主、开放、共享、去中心、网络化的时代精神,具有广阔的想象空间。传统组织主要是以纵向管控为主要特征的"他组织"体系,资源和权力类似金字塔一样向上集中。自组织由许多平等的分布式的个体单元组成,其最大魅力在于不需要一个固定中心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园  张宁  陈伟  
产学研合作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举措,是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深化产学研合作体系改革面临创新要素汇聚不足、产学研合作动力不足、人才和成果转移机制建设尚未完善、配套政策仍未到位等问题。本文在分析产学研合作内涵、瓶颈等基础上,提出以实施协同创新计划为契机,依托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推进管理创新,构建新格局等途径,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劲  阳银娟  
分析了协同创新的驱动要素,对协同创新的驱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索。从构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推动科技体制改革、构建适宜协同创新发展的文化氛围等方面,对协同创新的实现路径进行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