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85)
2023(15528)
2022(12962)
2021(11769)
2020(9672)
2019(21565)
2018(20954)
2017(39508)
2016(20990)
2015(23530)
2014(23169)
2013(23029)
2012(21271)
2011(19366)
2010(19417)
2009(18317)
2008(18332)
2007(16298)
2006(14680)
2005(13624)
作者
(59720)
(49778)
(49430)
(46702)
(31592)
(23489)
(22431)
(19161)
(18786)
(17709)
(16960)
(16474)
(15999)
(15593)
(15453)
(15138)
(14814)
(14467)
(14175)
(14109)
(12448)
(12186)
(11984)
(11215)
(11090)
(11071)
(11067)
(11054)
(9913)
(9901)
学科
(104846)
经济(104733)
(85909)
(81892)
企业(81892)
管理(78042)
方法(40857)
业经(31970)
数学(31729)
数学方法(31544)
中国(30574)
(30172)
(25045)
地方(23241)
技术(22540)
(21472)
财务(21441)
财务管理(21420)
(20846)
企业财务(20345)
(19858)
贸易(19841)
(19323)
(17778)
农业(17098)
(17003)
(16634)
银行(16614)
(16594)
理论(16232)
机构
学院(307877)
大学(301232)
(141093)
经济(138720)
管理(122728)
研究(104883)
理学(104391)
理学院(103365)
管理学(102215)
管理学院(101610)
中国(84092)
(64387)
(64259)
科学(58222)
(51896)
财经(50460)
中心(47157)
(47079)
研究所(46422)
(45819)
经济学(43748)
(43155)
北京(41184)
经济学院(39405)
业大(38765)
(37641)
(37587)
(37541)
师范(37200)
财经大学(37177)
基金
项目(195834)
科学(157813)
研究(148363)
基金(144060)
(123428)
国家(122339)
科学基金(107128)
社会(99130)
社会科(94379)
社会科学(94360)
(76864)
基金项目(74936)
教育(66812)
自然(65323)
自然科(63923)
自然科学(63911)
(63037)
自然科学基金(62874)
编号(58669)
资助(58628)
(47770)
成果(46232)
重点(44037)
(44028)
(43660)
国家社会(41874)
课题(40971)
创新(40748)
发展(39682)
(39038)
期刊
(164068)
经济(164068)
研究(95816)
中国(65139)
管理(53218)
(53016)
科学(40975)
(39914)
学报(38076)
(31870)
金融(31870)
技术(31109)
教育(30550)
大学(30131)
学学(28509)
业经(27811)
农业(27785)
经济研究(27444)
财经(26161)
(22896)
问题(20761)
技术经济(19165)
(18701)
(17353)
国际(16663)
世界(16587)
商业(15523)
现代(15313)
科技(14397)
经济管理(14349)
共检索到480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中  周勤  
基于动态内生性的视角,运用系统GMM估计考察了研发投入、研发效率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研发投入与研发效率有显著的正相关,但研发存量资本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存在明显不足;研发效率处于较低水平,但对企业绩效的贡献已经显现;在研发投入、研发效率与企业绩效框架中,研发效率处于中介变量的地位,企业的研发投入改善了研发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绩效,而企业的绩效又对研发投入存在明显的反馈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古耀杰  
文章构建了修正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运用中国18个高技术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各投入要素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值的贡献程度;并运用状态空间模型检验了剔除掉科研人员工作量后,各投入要素对新产品产值的贡献程度。研究结果显示:科研人员的工作量对新产品产值的贡献度最大,R&D经费投入量次之,研发资金投入量和专利申请量的贡献程度较小,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驱动力主要来源于科研人员的劳动,R&D项目的拉动作用有待提升,研发资金和专利的使用效率亟待改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原玲玲  褚婷婷  来泉霖  
本文利用高技术产业21个细分行业2012-2016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自主研发、出口从生产率、收益两个角度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影响的行业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一是自主研发、出口能够提高高技术产业生产率、扩大其主营业务收入,推动产业发展;二是自主研发、出口对五大类别高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存在差异,自主研发与出口双驱动能够显著促进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自主研发是医药制造业发展重点,但出口干中学、竞争效应带来的技术进步能够提升行业生产率水平,出口导向是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发展重点,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短板,未能形成内在研发或外向出口的发展动力;三是资本投入、市场竞争能够促进高技术产业整体发展,劳动投入对高技术产业发展未能形成推动效应。据此,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朱有为  徐康宁  
本文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并考察了企业规模、市场结构和所有权结构等因素对研发效率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是: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整体偏低,但呈现稳步上升状态,行业间效率差异有逐步缩小趋势。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程度与研发效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比重对研发效率也有正向影响,但外商投资企业对研发效率的贡献程度更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代明  刘可新  陈俊  
本文利用双前沿面数据包络法,将评价单元分别同"最优"和"最差"的决策单元相比,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乐观效率和悲观效率进行测量,综合结果由几何平均效率表达。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普遍偏低,22个分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差异较大。中国高技术产业在保持投入的同时,应着重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彬燕  王士君  田俊峰  程利莎  浩飞龙  
采取熵值法对1995—2014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及其细分行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运用相对发展率指数和基尼系数对区域发展差异与空间集聚程度进行分析,并对各细分行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别探讨。研究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围绕"T"字形高发展水平单元区向外围逐渐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2005—2014年相对发展率指数差异程度较1995—2005年降低,且各单元间综合发展水平差异先增后减;各细分行业虽均有发展,但发展进程不同,分别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在各时段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形成了三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波  
自主研发投入是高技术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文经过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的分析,认为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研发(R&D)投入的影响主要来源于内外两个方面,对内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是产品出口需求下降,而外部融资环境中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主要是科研活动经费外部资金来源的变化,全球剧烈动荡的经济和金融环境也使高技术产业面临更大的风险,对高新技术产业R&D投入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实证研究采用与高技术行业科研外部资金来源、企业规模、经营管理水平相关的7个涉及以上两个路径的指标,根据高新技术产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向东  李南  白俊红  谢忠秋  
以1995-200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17个细分行业的研发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随机前沿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两种方法实证测算了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主要的发现有:考察期内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整体偏低,但其时间演变基本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良好态势;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的效率高于随机前沿分析法,但后者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虽然两种方法测算的效率在均值上具有显著差异,但在排序方面却显示出高度的一致性;提高研发创新效率对提升高技术产业的经济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魏洁云  江可申  李雪冬  
利用1997—2007年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研发投入数据以及1999—2009年研发产出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了我国29个省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结果表明:11年间我国高技术产业年均技术效率只有0.4;三大地区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省份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水平相当;三大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长,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慧勇  章仁俊  
本文选取2002~2011年十年的行业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各行业的研发效率变动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显示:从年份来看,整个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达到4.7%,TFP和TC(技术进步指数)变化曲线高度相似;技术进步是促进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源泉;从行业来看,不同行业近10年的TFP、TC值均大于1,不同行业的综合技术效率(EC)和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不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曹翔  李慎婷  郭立萍  
本文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首先评估自贸试验区对政府和企业在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然后考察自贸试验区通过哪些路径影响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结果发现:(1)自贸试验区显著促进了政府对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但未能有效刺激企业对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2)自贸试验区对政府在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仅在东部地区显著存在,而在中西部地区不明显;(3)自贸试验区显著促进了政府研发投入从非自贸试验区省份向自贸试验区省份转移,未能促进政府研发投入从非高技术产业向高技术产业转移;(4)自贸试验区显著促进了东部地区政府研发投入从非自贸试验区省份转向自贸试验区省份,但这一效应在中西部地区不明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佳伟  王美强  李丹  
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两阶段视角,考虑共享资源在两个子系统间的分配结构,构建包含共享投入在内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共享投入两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9个省份2010—2014年的研发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综合效率水平不高,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效率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研发创新综合效率基本呈现倒"U"型变化特征,省际间高技术产业效率差距较大;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效率显著高于成果转化效率,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利用模式属于"高技术开发,高成果转化"型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姬中洋  李彦龙  
根据2009—2016年中国28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研究了非研发创新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非线性影响,从全国和地区两个层面分析非研发创新对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差距的影响,最后采用反事实计量研究方法对非研发创新影响创新绩效的水平和收敛性进行定量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政府R&D资助不利于非研发创新效果的提高,而企业规模和出口强度有利于提升非研发创新效果;从全国层面看,非研发创新在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在西部地区最小,从而显著扩大了创新绩效的差距;从地区层面看,非研发创新也拉大了东中西内部地区创新绩效的差距,其中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最大,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最小;非研发创新对东部和中部的贡献为上升趋势,近年来非研发创新增长大约使东部和中部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大约增长了5%。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楠  张立艳  李思晗  
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5—2007年四个高技术行业4556个企业层面的数据为样本,本文采用修正的标准差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研发投入、市场结构对高技术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会对企业绩效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在集中度较低的市场中竞争程度的减弱会强化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然而在集中度较高的市场中市场结构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本文深化了市场结构与中国高技术企业研发绩效关系的认识,为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提升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楠  张立艳  李思晗  
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2005—2007年四个高技术行业4556个企业层面的数据为样本,本文采用修正的标准差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研发投入、市场结构对高技术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会对企业绩效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在集中度较低的市场中竞争程度的减弱会强化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然而在集中度较高的市场中市场结构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本文深化了市场结构与中国高技术企业研发绩效关系的认识,为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提升提供理论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