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49)
- 2023(13193)
- 2022(11419)
- 2021(10491)
- 2020(8711)
- 2019(19966)
- 2018(20020)
- 2017(38595)
- 2016(20576)
- 2015(23179)
- 2014(23396)
- 2013(23310)
- 2012(21521)
- 2011(19434)
- 2010(19531)
- 2009(18094)
- 2008(17370)
- 2007(15241)
- 2006(13604)
- 2005(12209)
- 学科
- 济(105172)
- 经济(105077)
- 管理(62447)
- 业(58785)
- 企(49280)
- 企业(49280)
- 方法(42847)
- 数学(36641)
- 数学方法(36278)
- 中国(23108)
- 地方(22867)
- 农(22588)
- 学(21832)
- 业经(21055)
- 财(19996)
- 技术(17526)
- 理论(16207)
- 农业(15994)
- 和(14983)
- 贸(14958)
- 贸易(14950)
- 制(14513)
- 地方经济(14486)
- 易(14397)
- 环境(14396)
- 融(12587)
- 金融(12586)
- 银(12211)
- 划(12200)
- 银行(12170)
- 机构
- 大学(306693)
- 学院(303749)
- 济(130866)
- 经济(128210)
- 管理(122113)
- 理学(105980)
- 理学院(104821)
- 研究(104074)
- 管理学(103099)
- 管理学院(102540)
- 中国(75313)
- 京(65165)
- 科学(62984)
- 财(56364)
- 所(52011)
- 研究所(47330)
- 财经(45601)
- 中心(45532)
- 农(44590)
- 业大(43489)
- 江(43270)
- 经(41404)
- 北京(41400)
- 经济学(40190)
- 范(39931)
- 师范(39606)
- 院(37524)
- 经济学院(35897)
- 州(35114)
- 农业(34635)
- 基金
- 项目(205369)
- 科学(161877)
- 研究(151373)
- 基金(149580)
- 家(129531)
- 国家(128473)
- 科学基金(110748)
- 社会(96445)
- 社会科(91464)
- 社会科学(91438)
- 省(79303)
- 基金项目(79221)
- 自然(71003)
- 自然科(69299)
- 自然科学(69288)
- 教育(68633)
- 自然科学基金(68069)
- 划(66193)
- 资助(61776)
- 编号(61009)
- 成果(49278)
- 重点(45613)
- 部(45401)
- 发(44230)
- 创(42801)
- 课题(41845)
- 创新(39901)
- 国家社会(39734)
- 教育部(39251)
- 科研(38625)
- 期刊
- 济(147511)
- 经济(147511)
- 研究(94263)
- 中国(54655)
- 管理(46341)
- 学报(45723)
- 科学(43460)
- 财(41855)
- 农(39947)
- 大学(34768)
- 学学(32764)
- 教育(32250)
- 技术(28992)
- 农业(28149)
- 经济研究(24424)
- 融(23079)
- 金融(23079)
- 财经(23015)
- 业经(21553)
- 经(19761)
- 问题(18717)
- 技术经济(17830)
- 图书(15587)
- 科技(15278)
- 理论(15258)
- 现代(14063)
- 业(13900)
- 实践(13672)
- 践(13672)
- 统计(13311)
共检索到447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闵宏 王罗汉
文章从内生增长理论的根源、内容和最新进展三个方面进行综述:首先,内生增长理论源于对技术进步外生性假定的摒弃;其次,由于市场结构不同,内生增长理论可分为完全竞争型内生增长理论和垄断竞争型内生增长理论;最后,内生增长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大多是基于对生产技术、市场结构和偏好等假设的修正。未来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仍将建立在放松对生产技术、资源禀赋、市场结构、消费者偏好这四类理论假设的基础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闵宏 王罗汉
文章从内生增长理论的根源、内容和最新进展三个方面进行综述:首先,内生增长理论源于对技术进步外生性假定的摒弃;其次,由于市场结构不同,内生增长理论可分为完全竞争型内生增长理论和垄断竞争型内生增长理论;最后,内生增长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大多是基于对生产技术、市场结构和偏好等假设的修正。未来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仍将建立在放松对生产技术、资源禀赋、市场结构、消费者偏好这四类理论假设的基础上。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平 郑海莎
本文分析归纳了经济增长理论中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方法研究的发展进程。在分析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方法与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关系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生产函数计量估计方法、增长核算方法和基于信息技术的增长核算方法这三种主流测度方法,概述了其计算原理、计算公式和适应性,并指出测度方法需要进行新的探索的必要性。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测度方法 研究进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劲松
本文研究了开放条件下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进展。本文首先阐述新古典理论开放模型的困境,进而说明了内生增长理论中,熊彼特理论在时间和逻辑上对AK理论的继承性;比较分析了两者在跨国增长差异、跨国技术扩散等问题上认识的异同。前者一般支持国际间收入水平和增长速度趋异的观点。但后者则在一个统一的多国模型中提出了"俱乐部趋同"的概念;通用技术的出现,可能导致不同的国家集团之间出现起飞、停滞、衰退等增长模式的分化。而且一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位置是重要的;制度变化、开放政策,对于经济增长也起着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继勇 梁柱
关于贸易开放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在经济学界一直存在分歧,尤其表现在Rodriguez和Rodrik(2000)的评论中。在过去的十年中,数据的丰富和数据质量的提高,新的工具变量的发现以及新的计量方法的运用,使得该领域成为国际经济学的热点领域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贸易开放的内生性表现,然后从工具变量法、倍差法、配对法和其他识别方法等四个部分展开介绍近年来在这些领域中控制贸易开放的内生性方法,重点关注新的工具变量的构造。应用这些控制内生性方法的研究表明,贸易对于人均收入具有显著地正效应,并且实证结果具有稳健性。全球化对收入的总体影响中,约有一半的效应是来自于纯粹的货物贸易的影响,另一半是来自于全球化的其...
关键词:
贸易开放 经济增长 内生性 工具变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迟巍 周龙
传统的认识是我国高速经济增长主要由固定资本投资拉动。本文针对这一观点做出深入考证,利用最近9年各省经济发展的数据,使用比前人更加严格实证分析方法,探讨了人力资本、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与传统认识大相径庭,虽然简单的回归分析发现固定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确有重大影响,但是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发现人力资本才是根本因素,初始人力资本存量较高的地区吸引流向该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通过这种间接作用,推动地区经济的增长。在考虑了人力资本这一作用后,固定资本投资的作用不再明显。这一发现证明我国最近几年的经济增长的质量已有很大提高,在走向内生性经济增长的模式,即以人力资本为根本动力的增长,固定资本投资具有内生性。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固定资本 内生性 经济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门熙新 黄擎明
第二部分软技术作用下生产函数的理论模式与评价一、软技术进步的含义与度量 (一) 软技术进步的含义 1.软技术进步体现在数量上的增加即根据某一系统目标任务的需要,原来没有采用的软技术,现在已有若干种软技术被采用,这从采用软技术数量上表明其进步。 2.软技术进步体现在质量水平上的提高软技术质量水平的高低,包括二重内容:其一,就某一种软技术的应用来说,其本身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门熙新 黄擎明
第一部分软技术的特点、功能与作用一、什么是技术技术是一个受时间制约的相对概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技术有着不同的内涵,人们对技术也有不同的理解。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扩大到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技术中的科学知识因素增加了,技术活动中的物质手段不仅指原来意义上的工具和设备,即硬件,而且包括标明工具设备互相作用方式、活动程序和过程的软件,以及各种方法和手段。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高永刚 李海瑛
经济增长和就业是我国面临的两大难题 ,技术进步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 ,可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 ,会造成工人的失业。如何调节这一矛盾呢?本文认为只有“有选择”地发展技术 ,才能实现“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目标。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就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吉川洋
按照经济学的标准理解 ,经济增长是个“长期性”的问题 ,所以是由供应方这个主要因素来决定的。但是 ,本文中介绍的模型说明了制约经济增长的原因是现有的产品、产业、部门的需求的停滞。如果需求成长的话 ,资本就能进行积累 ,经济就会增长。已有的产品、部门的需求可以描绘成 S型的减速曲线 ,所以要维持经济增长的话 ,就必须创造出新产品、新部门来让需求高速成长。这种能创造需求的技术革新力量才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说 ,在“长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 ,认为“需求”的问题是有双重含义的标准理论并没有成功地把握住经济增长的本质。
关键词: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平 殷明明 王伟
本文在1960—2014年间112个主要国家与地区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的基础上,从技术进步的视角出发,对技术进步在汇率错位影响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中介作用进行了全面考察,并通过改变汇率错位的测度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对基准模型结论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汇率低估对技术进步和人均GDP增长率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汇率低估带来的技术进步显著促进了人均GDP增长率的提升;汇率低估除对经济增长有直接影响外,还通过技术进步渠道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影响,技术进步的中介作用显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样本下技术进步在汇率错位
关键词:
汇率错位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中介效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志铭 郭惠武
Aghion和Howitt把熊彼特主义的"创造性破坏"模型与劳动力市场搜寻匹配理论结合起来建立了一个分析经济增长与失业关系的框架。在该框架中,经济增长存在着加重失业的"创造性破坏"效应和缓解失业的资本化效应。一些学者在此框架基础上讨论了劳动力市场不完全情况下经济增长与失业的关系以及就业政策对经济增长和失业相互关系的影响。"创造性破坏"的框架,把技术进步作为切入点,为认识增长与失业的相互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分析视角。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创造性破坏 经济增长 失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邵帅 杨莉莉
本文通过一个产品水平创新的四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对自然资源开发活动如何影响区域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进行了理论阐释,讨论了资源诅咒效应的发生条件和作用机制,并利用我国省际层面的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理论命题进行了实证检验。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烨卿
本文利用资本产出比这一指标衡量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并对影响资本产出比的因素进行探讨。利用中国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内生增长模型比新古典模型更适用于解释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投资率在中国经济转轨的两个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长期来看,投资率的变化不会影响中国的资本产出比,FDI的增长提高了资本产出比,而人力资本的增长有助于促进资本产出比的下降,从而得出了:维持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源泉在于人力资本和自主创新的内生技术力量的结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白秋菊 陈建
文章对日本能源消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带动经济增长的是技术进步而非能源消费。因此,为了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需要增大技术进步投入的力度,还需通过技术进步来提升能源效率、研发新能源,以适应经济和社会持续不断对能源的需求。
关键词:
日本能源消费 日本技术进步 日本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