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34)
2023(20879)
2022(17843)
2021(16585)
2020(13666)
2019(30846)
2018(30663)
2017(57465)
2016(31864)
2015(36106)
2014(35770)
2013(35097)
2012(32654)
2011(29739)
2010(29951)
2009(27383)
2008(26358)
2007(23583)
2006(21102)
2005(18764)
作者
(93596)
(78001)
(77454)
(73452)
(49555)
(37543)
(35089)
(30476)
(29764)
(27984)
(26503)
(26436)
(24894)
(24659)
(24130)
(23967)
(23542)
(23005)
(22508)
(22267)
(19692)
(19552)
(19057)
(18070)
(17678)
(17598)
(17361)
(17233)
(15913)
(15621)
学科
(126265)
经济(126142)
(85991)
管理(82692)
(62070)
企业(62070)
(52283)
方法(48738)
数学(41706)
数学方法(41185)
中国(39095)
农业(35039)
地方(32881)
业经(31165)
(28650)
(27201)
(23861)
技术(23436)
(22555)
贸易(22538)
理论(21903)
(21800)
环境(20269)
(19575)
银行(19494)
教育(19300)
(19211)
(18960)
(18898)
金融(18893)
机构
学院(445983)
大学(441356)
(171074)
经济(166949)
管理(165846)
研究(158541)
理学(142326)
理学院(140572)
管理学(137839)
管理学院(137064)
中国(117374)
科学(101733)
(96002)
(92674)
(82037)
(75323)
研究所(74709)
业大(74127)
中心(72512)
农业(71802)
(70448)
(64561)
师范(63869)
北京(60511)
财经(59004)
(57477)
(56270)
(53605)
技术(53498)
(52460)
基金
项目(302438)
科学(235591)
研究(223018)
基金(213164)
(187666)
国家(185954)
科学基金(156880)
社会(136628)
社会科(128865)
社会科学(128831)
(123022)
基金项目(112955)
教育(104075)
(102823)
自然(101213)
自然科(98738)
自然科学(98713)
自然科学基金(96910)
编号(93903)
资助(86571)
成果(76607)
重点(69238)
(69026)
课题(66634)
(65305)
(63086)
创新(58780)
科研(57022)
国家社会(55098)
项目编号(55003)
期刊
(200407)
经济(200407)
研究(131001)
中国(101842)
(90100)
学报(76933)
科学(69694)
教育(65335)
农业(61373)
管理(59662)
大学(57766)
(54927)
学学(54086)
技术(44035)
(40862)
金融(40862)
业经(37161)
(30904)
经济研究(29618)
财经(27547)
问题(26694)
图书(24846)
(23700)
科技(23551)
(23385)
技术经济(21750)
资源(21340)
业大(21312)
职业(20572)
(20561)
共检索到6817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宣  桂敏  陆海峰  
高职院校作为开展职业教育主要机构,在培育高素质农民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当前高素质农民培育中农业生产社会认可度低,农村青壮年离农去农现象明显;培训手段单一,培训时间不完全符合农业生产要求;培训内容老旧,师资水平偏低,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以东部一所高职院校的实践举措为案例,基于内生性发展理论,着力提升农民学习的内生动力,提出加大投入拓宽农民学历教育渠道、增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适应性、依托职教优势完善高素质农民培育内容与模式、搭建适应农业产业需求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瞄准培育后续抓培育后跟踪服务等解决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芙  高珍妮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时代背景下,高素质农民培育成为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在高素质农民培育问题上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仍然存在教育资源较为分散,培育内容、方式不尽合理,保障措施不够健全等问题亟需进一步优化完善,这就需要通过各部门机构分工协作,制定培育目标,完善培育内容,创新培育方式等路径才能实现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有效推进,从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悦  金满文  钟品妍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工作进入新发展阶段,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全面加强和提升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当下,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中,仍存在现实的问题屏障,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和理论支撑,探究其培育工作的优化路径,能够加快补齐短板,推进培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云清  
培育高素质职业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县域职教中心是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主体与核心力量。选取溧阳职教中心为典型样本进行案例研究,发现县域职教中心在培育高素质职业农民过程中存在培育目标定位模糊化、培育方案制定薄弱化、培育主体资源分散化、培育内容设计趋同化等现实困境,这些问题制约着高素质职业农民培育。基于此,探索并实践基于“1+N”融合行动计划培育高素质职业农民的新模式,提出准确定位人才培育目标、强化资源内在整合驱动力、架构“农教深度融合、分类分级分段”联动培育方式、建立立体化保障网络等培育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唐开鹏   张军  
高素质农民是新兴的“绿领”阶层,培育高素质农民是基于我国乡村振兴发展的实践基础而作出的科学决策,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高素质农民要适应时代需求,必须把绿色安全的责任意识、科学发展的现代理念、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作为神圣的职业使命,致力把高素质农民这个新兴职业从“飞鸽牌”打造成“永久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唐开鹏  
高素质农民是新兴的“绿领”阶层,有严谨的科学内涵和职业性、现代性的基本特征。培育高素质农民是基于我国乡村振兴发展的实践基础而作出的科学决策,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高素质农民要承担起乡村振兴宏伟战略的职业使命,既需要足够的知识技能,更需要强烈的职业精神。在新时代,要把亲农爱农的职业情感、尊农敬农的职业道德、兴农强农的职业理想作为高素质农民职业精神培育的关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敏  
新时期,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对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提高、需求提升。面对高素质新兴职业农民培育在针对性、有效性、规范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培育体系、创新培育模式、提高培育保障能力等方面探索性提出培育路径,以期提升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成效,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夯实人才基础。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德文  许金波  
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普遍得到提高,但就业质量和就业后的发展却受到职业素养的严重制约。当前高职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存在认识不统一、载体不到位、教育队伍不合拍等困境。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构建有引领力的培养方案、开发有鲜活力的素养课程、创设有感染力的教育载体、搭建有凝聚力的校企平台和打造有执行力的育人队伍等途径,切实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养,使毕业生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纪伟  
当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培育工匠精神,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主流。高职院校只有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找准目前影响工匠精神培育的关键问题,准确把握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本质,在转变观念、加强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统筹着力,全员、全部门、全过程融入工匠精神的教育,才能切实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陆宇正  汤霓  
培养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现代职业教育重要的时代使命。技能型社会建设离不开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的有机融合,这就要求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必须确保人才梯队结构对接产业与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嵌合生产需求,人才发展层次融入技能类型。然而,当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仍面临着培养质量和结构失衡、职业教育资源滞后、校企间共育机制失活等现实困境。基于建设技能型社会的远景目标,我国要打破“学历至上”导向,助力技能型社会经济发展;构筑“类型特色”体系,推动技能型社会人才进阶;弘扬“工匠精神”价值,营造技能型社会良好氛围,推动技能强国步入新征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杰  曹克亮  王新辰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事关乡村振兴战略大局的关键之举,高职院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目前高职院校在教师队伍、课程设置与专业建设上存在的困境,直接制约了其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效能发挥。面对困境,高职院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应致力于实现技能提升与文化重塑的有机融合,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区本课程"实践优势,主动构建大类专业集群,提升涉农技能多元融合的方式彰显自身的价值担当,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做出更大贡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晓倩  欧阳常青  
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学生创新创业的心理现状,并结合高职院校特点,从三个方面探索高职生创新创业心理的培育路径:以教学为中心,构建高职生创新创业心理素养培育课程体系;以实践为载体,拓展高职生创新创业心理素养培育实践体系;以能力为导向,完善高职生创新创业心理素养培育体系。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翟炎杰  
职业农民出现是农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接轨,职业农民的培养要立足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职业农民培养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和教育,通过采取完善涉农配套政策优化外部环境、构建农业职业化的氛围有序引导农民职业化、强化科教兴农战略加快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夯实职业农民基础和构建开放的职业农民教育体系等路径措施,实现职业农民培养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芮明珠  
以“五育”为导向的综合素质体系构建是符合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针对高职学生成长特点,以“五育”为导向,紧扣综合素质培养重点、顶层设计保障评价体系构建、合理设置评价内容,量化评价过程、统一评价标准以及实现数字化改革迭代升级等路径,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发展。文章为高职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宣   桂敏   王赛月  
在综合数字素养概述、我国高素质农民数字素养现状的基础上,参考《欧洲公民数字素养框架2.2》,构建了包含数字化素养基础、数字化核心素养和数字化道德素养三个维度的我国高素质农民数字素养框架。据此提出高素质农民数字素养培育路径:以厚植数字化意识为基座,激发学习内生动力;以塑造数字化学习能力为前提,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以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为基座,打造数字化培育环境;以数字化核心素养为重点,培育关键技术技能;以内化数字伦理为保障,绘就道德规范图景;以完善全过程监督为目标,健全培育评价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