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62)
2023(19832)
2022(16439)
2021(15040)
2020(12722)
2019(29043)
2018(28543)
2017(54659)
2016(29441)
2015(33428)
2014(33034)
2013(32554)
2012(30062)
2011(27173)
2010(27295)
2009(25311)
2008(24910)
2007(22485)
2006(19820)
2005(18186)
作者
(86622)
(72332)
(71854)
(68401)
(45790)
(34679)
(32883)
(28075)
(27626)
(25983)
(24553)
(24191)
(23195)
(22997)
(22505)
(22486)
(21619)
(21597)
(20900)
(20847)
(18071)
(17997)
(17805)
(16638)
(16351)
(16223)
(16199)
(15994)
(14797)
(14479)
学科
(127745)
经济(127617)
管理(85559)
(84870)
(69416)
企业(69416)
方法(51887)
数学(44358)
数学方法(43764)
中国(37088)
(35741)
业经(30492)
地方(30221)
(29667)
(26416)
农业(23908)
(23392)
(22909)
贸易(22892)
技术(22822)
(22136)
理论(21266)
(20637)
银行(20573)
(19891)
金融(19888)
(19753)
(18966)
环境(18503)
(18025)
机构
学院(420526)
大学(419217)
(172663)
经济(169100)
管理(159360)
研究(146688)
理学(136171)
理学院(134648)
管理学(132086)
管理学院(131314)
中国(110844)
科学(90415)
(90084)
(78647)
(74871)
(74777)
研究所(67812)
中心(67357)
(66116)
业大(63655)
财经(61625)
农业(58557)
北京(56895)
(56586)
师范(55947)
(55771)
(53092)
(52724)
经济学(52505)
技术(47162)
基金
项目(278726)
科学(219261)
研究(202312)
基金(200231)
(176021)
国家(174534)
科学基金(149225)
社会(128134)
社会科(121420)
社会科学(121388)
(111575)
基金项目(104693)
自然(96497)
自然科(94297)
自然科学(94268)
教育(94116)
(93359)
自然科学基金(92580)
资助(82102)
编号(81932)
成果(66441)
(64335)
重点(63647)
(60628)
(59682)
课题(57970)
创新(55867)
科研(53272)
国家社会(53140)
教育部(51730)
期刊
(194008)
经济(194008)
研究(123817)
中国(90909)
(68672)
学报(67883)
科学(62340)
管理(62135)
(61980)
大学(51510)
教育(51439)
学学(48080)
农业(46576)
技术(40800)
(39863)
金融(39863)
业经(33122)
经济研究(31351)
财经(30514)
(26416)
(26324)
问题(25632)
图书(22146)
技术经济(21808)
(20457)
(20266)
统计(20171)
科技(20163)
商业(19417)
(18871)
共检索到642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克  曲祉宁  洪德芳  张超群  李松林  方勇  
文章以内生性的专业化和分工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内生性产业集群和产业分工网络发展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产业集群、产业分工网络和专业化生产之间的内在关联和作用规律。模型的结论认为,国家(产业)间的制度效率与竞争强度之间存在着循环效应,而这种循环效应能够决定产业集群的布局和配置,决定各国在产业价值链上的位置,并最终决定经济增长的状态。尤其是,一国技术(经济)系统的制度效率的进步将会增加市场交易的需求,进而扩展产业分工的网络规模;而这又将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扩大产业网络的范围,提升该国在产业生产价值链上的位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毅  陈雪梅  
新兴古典经济学文献认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分工演进的过程。通过实证案例,我们认为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同样是一个分工演进的过程。然而,分工的深化又受到交易效率的制约。于是,我们探讨了集群特有的社会资本对于提高交易效率、从而推动分工演进、促进集群发展这一作用的过程。因此,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创造鼓励诚信、鼓励合作的制度环境,便于社会资本的积累,以促进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杰  刘东  
本文从对我国地方产业集群的四种基本形态——蜂窝型、专业市场领导型、主企业领导型和混合型一定抽象意义上的划分和特征分析入手,推演基于不同组织架构和分工协作体系视角下,现阶段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途径与产业升级可行路径。以中国戴南不锈钢制品产业集群为例,从实证角度剖析了主核心企业领导型企业网络对地方产业集群升级的有效推动作用和重要性。指出,地方产业集群的转化和升级是组织架构、外向关联度、社会资本和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协同转化进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迎新  刘学智  
国际分工是产生国际贸易的基础。本文从评析国际分工、产业价值链及国际产业转移的研究成果入手,回顾和评述了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国际分工下产业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交集的研究成果;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国际分工新格局,探讨了国际分工下产业价值链的特征,提出世界制造业的战略性重组致使制造业中心呈现多层次化、多极化的趋势,即产业价值链向新兴市场转移步伐加快,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产业价值链重新布局,以及发达国家制造业复苏等;本文还总结了产业价值链提升路径和中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策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吴德进  
从劳动的专业化分工入手,本文通过揭示产业集聚降低区域企业交易费用,指出发生在产业关联企业间而不是企业内的专业化分工是产业集群组织发展的基本动力。大量的产业关联企业在区域内聚集发展,不仅能够降低企业内生交易费用,而且能够降低外生交易费用,使人们劳动的专业化分工深化沿着大量地理接近的企业间而不是数量有限的企业内进行,从而为产业集群发展给出了一个具有新制度经济学含义的理论解释。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桂梅  张平  
价值链分工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发展中国家在价值链分工中获得资金补充效应、技术学习效应、新兴产业的介入效应以及软件等服务业的发展和辐射效应,从而推动国内产业的成长和产业结构的跨越式升级。同时,价值链分工也可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低端环节的分工锁定、沙滩产业及产业安全威胁等风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扬  王学锋  
在系统的文献梳理基础上,文章认为现有研究对"国际航运产业"的认识在产业价值创造过程与产业各细分环节的结构两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引入产业链的视角,构建了一个由实体运输、船舶制造,结构性嵌入航运服务业与关系性嵌入航运服务业所组成的产业分析框架。最后,我们在新的框架下对国际航运产业研究领域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展开了适当讨论,并提出所谓"国际航运中心"是指特定社会生产力条件下,国际航运产业链上具有影响力的价值创造环节的空间集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雅卿   沈开艳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重构下多元化的产业政策目标——产业转型升级、战略自主、增强韧性、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分析了各目标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市场失灵和系统失灵)以及对应的产业政策工具,形成两大产业政策模式——部门导向型产业政策和使命导向型产业政策。研究发现,产业转型升级、战略自主、增强韧性的产业政策目标与部门导向型产业政策相匹配;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目标与使命导向型产业政策相匹配,两种模式相辅相成,促进产业政策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实现发展和安全并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璟  
文章回顾了以斯密和马歇尔等为代表的古典和新古典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分工理论,从劳动分工角度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进做了初步的解释。文章认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进是专业化分工产生的报酬递增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个劳动分工深化、交易效率提高的过程。根据已有理论结论和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现实,文章对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振鹏  张孝锋  李胜兰  
分工的深化是集群规模得以不断壮大的原因。本文以江西星火工业园发展循环经济案例为背景,通过建立和求解数学模型对循环经济园区的发展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结果表明,循环经济园区是一种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园区内的企业以上游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原料,发展新的产业链,逐步形成产业网,节省了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全面合作,集群内的企业充分享受到了报酬递增带来的效益。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明宇  芮明杰  
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如何冲破"瀑布效应"的难题。本文建立了一个价值网络分工深化模型,认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不同分工水平是产生瀑布效应的根本原因。发展中国家要突破瀑布效应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必须通过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重组建立自主发展型的价值网络,推进分工深化,才能摆脱价值链被俘获的处境,掌握产业结构优化的主导权。本土的产业链系统集成商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它需要根据企业的内外部环境选择具有一定分工迂回程度的产品,发挥分工带来的新比较优势,才能逐步实现资源和能力的积累,最终获得竞争优势。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政府政策与企业战略的协同非常重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继忠  冀刚  
文章在继承和集成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尝试从分工理论的视角重新挖掘外部性与产业发展相关性的理论根源与内涵,并借鉴Glaeser(1992)的划分方法将外部性区分为MAR外部性、Jacobs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同时也将产业发展聚焦为产业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两个核心方面,从而构建出ESG理论分析框架,进而能够使外部性、产业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之中,综合考查外部性对产业发展影响的作用机理,以期能够为"新常态"下中国地区产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柏昊  杨善林  
技术学习理论是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赶超的有力工具。传统的技术学习理论分析框架忽略了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因素,难以解释虚拟网络型产业的技术学习过程。本文分析了由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决定的虚拟网络型产业的三个特征:网络外部性、技术标准专利化和基于标准的竞争,提出了一个虚拟网络型产业技术学习的三维理论分析框架:国际贸易规则、全球技术演化和企业层面的技术学习模型,分别描述了国际贸易规则的变化,全球技术演化轨迹和企业的技术学习过程。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孙飞  
目前我国旅游产业仍处于旅游企业的集聚阶段,但集群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专业化分工带来的报酬递增和交易费用增加是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因此,发展我国旅游产业必须以旅游行业内的专业化分工为基础,消除市场壁垒,扩大市场规模;健全法制,规范行业内竞争,引导游客需求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