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36)
2023(18245)
2022(15525)
2021(14526)
2020(12014)
2019(27480)
2018(26969)
2017(51756)
2016(27549)
2015(30872)
2014(30714)
2013(30392)
2012(27880)
2011(25222)
2010(25304)
2009(23854)
2008(22429)
2007(19528)
2006(17446)
2005(15819)
作者
(77900)
(64654)
(64326)
(61144)
(41276)
(30930)
(29140)
(25275)
(24691)
(22971)
(22100)
(21776)
(20458)
(20455)
(20015)
(19992)
(19045)
(18592)
(18477)
(18416)
(16249)
(15758)
(15481)
(14731)
(14587)
(14410)
(14175)
(13954)
(13071)
(12600)
学科
(125881)
经济(125739)
管理(77993)
(73508)
(61188)
企业(61188)
方法(50966)
数学(43808)
数学方法(43394)
中国(37281)
(30050)
(29664)
(28948)
金融(28946)
地方(27527)
(27386)
银行(27338)
业经(26946)
(26358)
(25440)
(24911)
(23025)
贸易(23005)
(22332)
农业(20496)
理论(19844)
(18290)
财务(18219)
财务管理(18189)
(18138)
机构
大学(393826)
学院(390868)
(170318)
经济(166811)
管理(151092)
研究(137316)
理学(130341)
理学院(128873)
管理学(126794)
管理学院(126100)
中国(107846)
(83757)
科学(80397)
(77371)
(68371)
研究所(62098)
财经(62021)
中心(61937)
(58076)
(56488)
(55480)
经济学(53734)
北京(53507)
业大(53355)
(51282)
师范(50873)
(49548)
经济学院(48193)
财经大学(46197)
(45461)
基金
项目(261103)
科学(206300)
研究(193973)
基金(191360)
(165682)
国家(164326)
科学基金(141212)
社会(125326)
社会科(118830)
社会科学(118802)
基金项目(100438)
(99038)
自然(89042)
教育(88491)
自然科(86954)
自然科学(86934)
自然科学基金(85402)
(83406)
资助(78956)
编号(78113)
成果(64029)
(58757)
重点(58536)
(56518)
(54284)
课题(53951)
国家社会(52370)
教育部(51142)
创新(50641)
人文(49717)
期刊
(190714)
经济(190714)
研究(123470)
中国(76261)
(58201)
学报(58055)
管理(56263)
科学(55064)
(52971)
(45375)
金融(45375)
大学(44587)
教育(42076)
学学(41964)
农业(36276)
经济研究(32291)
技术(32278)
财经(31466)
业经(28252)
(27172)
问题(23937)
(20472)
技术经济(19578)
世界(18968)
理论(18734)
(18673)
国际(18261)
图书(18009)
现代(17374)
商业(17027)
共检索到5894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华培  
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为研究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从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出发,论证经济增长率是经济效率和资本边际生产率的函数,并以此建立了分析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模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熊鹏  王飞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并结合中国经济增长的典型事例,本文确定了经济增长的影响因子,将其与金融深化的指标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组,探讨了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的内生传导渠道。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存量、人力资本以及制度因素是中国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三条显著的内生传导渠道,资本积累是金融深化对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传导渠道;技术进步并不是显著的影响渠道;同为金融深化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传导主体,金融中介的作用明显要大于金融市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熊鹏  王飞  
文章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结合中国经济增长的典型事例,确定了经济增长的影响因子,并将其与金融发展的指标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组,探讨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内在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存量、人力资本以及制度因素是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三条显著的传导渠道,资本积累是金融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传导渠道;技术进步并不是显著的传导渠道;同为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传导主体,金融中介的作用明显要大于金融市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熊红轶  张先峰  
本文在回顾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中外文献的基础上,试图利用我国1978—2004年期间的年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技术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我国的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证实了我国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因果关系,这就支持了加快我国金融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汪办兴  汪兴隆  
本文对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与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促进经济增长优劣进行比较的实证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出四种观点及理论支持。基于内生增长模型对银行主导金融体系与市场主导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两种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增长上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但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某些方面存在优势,因而作者认为目前中国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促进经济增长上是有效的,强行将中介主导型金融体系转变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政策可能是误导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宇  许诗源  
文章选取2000—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季度数据作为样本,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中国金融效率指标,并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分别从短期波动和长期影响两个方面对中国的金融效率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发现:从短期来看,中国的金融效率冲击对经济增长影响并不显著;相反,经济增长的冲击对金融效率存在显著而持续的正向影响。从长期来看,二者存在着一定的协整关系,但长期影响并不明显。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未来中国要更加重视推进现代化金融体系建设,提升金融效率,让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服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欣  
应用1994~2012年全国金融生态和经济增长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熵权法和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等系统考察了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文章认为,(1)金融生态主体发展确实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却不是金融生态主体发展的原因;(2)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并不能够带来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却能够带来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3)金融生态主体和金融生态环境两者的关系不明显。政府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还是需要加大力度促进和优化金融生态主体建设,而经济增长的同时则可以显著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连刚  王树锋  
文章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这就需要对金融政策改革以更好的推动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英杰  
本文对我国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金融中介总体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在一个较长的滞后期内 (如三年 )是正相关的 ;如果把衡量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的指标也作为金融发展的指标且是主要指标的话 ,那么 ,经过这一修正的金融发展理论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的结论是符合我国现实经济运行状况的。也就是说 ,在我国 ,强化中央银行的作用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总的来讲 ,根据我国目前及今后一段可以预计的时期内经济体制状况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还是具有一定的正相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要强化中央银行的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宇  许诗源  
文章选取2000—2018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季度数据作为样本,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中国金融效率指标,并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分别从短期波动和长期影响两个方面对中国的金融效率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发现:从短期来看,中国的金融效率冲击对经济增长影响并不显著;相反,经济增长的冲击对金融效率存在显著而持续的正向影响。从长期来看,二者存在着一定的协整关系,但长期影响并不明显。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未来中国要更加重视推进现代化金融体系建设,提升金融效率,让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服务。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时卫干  孙拥军  
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与中国金融深化之间存在着深层次关系。本文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说明金融深化整体上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作用;金融体系中的商业银行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很明显;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并没有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形成有力的支持;通过调节货币市场的货币存量,可以对经济增长形成一定的正向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殷小丽  
文章基于江苏省1978-2016年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数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金融发展指标构建模型,通过协整分析与结构模型方法,探讨了金融发展影响社会经济增长的传导渠道。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的金融发展通过物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制度因素这三种渠道来影响经济增长,物质资本存量是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影响途径;而技术进步不是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主要的传导渠道,证明江苏省金融发展对GDP增长的推动较少地通过技术进步这一影响因素来实现,金融体系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不够。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快推进科技金融发展,积极引导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鼓励企业技术创新,行业结构优化调整,提升技术含量,助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劲松  
本文研究了开放条件下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进展。本文首先阐述新古典理论开放模型的困境,进而说明了内生增长理论中,熊彼特理论在时间和逻辑上对AK理论的继承性;比较分析了两者在跨国增长差异、跨国技术扩散等问题上认识的异同。前者一般支持国际间收入水平和增长速度趋异的观点。但后者则在一个统一的多国模型中提出了"俱乐部趋同"的概念;通用技术的出现,可能导致不同的国家集团之间出现起飞、停滞、衰退等增长模式的分化。而且一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相对位置是重要的;制度变化、开放政策,对于经济增长也起着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