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65)
- 2023(11380)
- 2022(9743)
- 2021(8749)
- 2020(7330)
- 2019(15896)
- 2018(15484)
- 2017(29763)
- 2016(15660)
- 2015(17268)
- 2014(16787)
- 2013(16267)
- 2012(14676)
- 2011(12980)
- 2010(13359)
- 2009(13098)
- 2008(11878)
- 2007(10731)
- 2006(9638)
- 2005(9012)
- 学科
- 济(58361)
- 经济(58268)
- 管理(51791)
- 业(47303)
- 企(39621)
- 企业(39621)
- 融(26798)
- 金融(26795)
- 银(24718)
- 银行(24695)
- 行(23897)
- 方法(22955)
- 中国(22676)
- 财(22378)
- 制(20918)
- 数学(20234)
- 数学方法(20074)
- 农(17317)
- 业经(14904)
- 务(14202)
- 财务(14170)
- 财务管理(14145)
- 企业财务(13468)
- 地方(13122)
- 体(12665)
- 农业(11904)
- 贸(11565)
- 贸易(11551)
- 易(11260)
- 中国金融(11168)
- 机构
- 学院(212126)
- 大学(209791)
- 济(92226)
- 经济(90217)
- 管理(78757)
- 研究(70219)
- 理学(66923)
- 理学院(66309)
- 管理学(65263)
- 管理学院(64899)
- 中国(60569)
- 财(48414)
- 京(42480)
- 科学(37408)
- 财经(37187)
- 中心(34311)
- 经(33629)
- 所(33450)
- 江(32691)
- 农(31416)
- 经济学(30121)
- 研究所(29639)
- 财经大学(27705)
- 业大(27418)
- 经济学院(27230)
- 州(26372)
- 北京(26305)
- 院(25673)
- 范(24764)
- 师范(24472)
- 基金
- 项目(137330)
- 科学(108994)
- 研究(104318)
- 基金(100491)
- 家(85718)
- 国家(84970)
- 科学基金(74018)
- 社会(68717)
- 社会科(65348)
- 社会科学(65341)
- 省(54526)
- 基金项目(52201)
- 教育(48644)
- 自然(45074)
- 划(44195)
- 自然科(44077)
- 自然科学(44067)
- 自然科学基金(43293)
- 编号(42711)
- 资助(40549)
- 成果(34712)
- 制(31949)
- 重点(31167)
- 部(30829)
- 创(29913)
- 课题(29845)
- 发(29688)
- 国家社会(28978)
- 创新(28073)
- 性(27778)
共检索到3330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蔡宇宁
当前我国经济正走向消费主导经济转型的实际进程。在这个特定阶段,消费将逐步取代投资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消费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需求,在我国尚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本文运用消费经济学原理,通过对消费金融的拉动作用、发展潜力激活以及微观风险控制的分析发现,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理性激活消费金融,合理控制消费安全边际,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超
尽管我国经济出现恢复性高增长,但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投资需求扩张没有化解经济运行中的供求结构失衡和严重过剩,内需扩张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受益面不大,宏观经济仍面临较大的波动风险。在产品创新、新产品销售与经济增长具有较强互动作用的前提下,当前应确立以支持企业产品创新和相关技术进步为重点的积极政策,以既破解经济中的结构失衡与过剩问题,又激活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内生性动力,使经济从增长恢复成功地转变为稳定、持续、内生的增长。
关键词:
过剩化解 内生动力 产品创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罗自琛 耿明斋
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投资、政府采购以及对外出口途径均出现发展疲态的背景下,消费成为下一阶段国家经济"保增长、调结构"的重点工作方向,而消费与金融的结合为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和政策基础,同时也派生出新经济名词"消费金融"。本文通过梳理我国的消费经济驱动力形成背景,综合分析了新时期我国消费金融的激活路径,并基于消费金融的延伸风险而提出了相应的安全边际控制措施。
关键词:
消费金融 经济增长 安全边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华培
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为研究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从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出发,论证经济增长率是经济效率和资本边际生产率的函数,并以此建立了分析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模型。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方培林 程斌
文章论证了民间投资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民间投资增长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强化政府政策支持、拓展资金渠道、开拓投资新领域和完善信息服务几项激活民间投资的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晋斌
使用不同阶段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的GMM方法,依据划分的金融控制程度强弱的不同区域样本,本文得出了不同金融控制强度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不同的关系:在金融控制强的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金融发展不是经济增长的解释因素,而是一种负面的作用;在金融控制弱的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可能表现出一种"中性"的作用。这些结论隐含表明了降低金融控制程度能够降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金融控制 经济增长 GMM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勇兵
在政府不可能以财政来支持体制内系统本身运转时,迫使内生的国家金融控制来支撑旧体制。同时体制内企业改革的复杂性反过来迫使国家迟迟无法进行全面系统的金融改革,使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处于低效运行状态。而地方政府"为增长而竞争"进一步扭曲了中国对外资的实际需求。基于1985—2006年的数据进一步证实了内生金融控制这个解释。
关键词:
FDI 储蓄 内生金融控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财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课题组 杨之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晋斌
不同于传统的金融抑制 (自由化 )、金融约束理论所描述的发展路径 ,90年代的中国在处理金融改革、风险化解与经济增长关系上 ,对金融改革采用了既发展又控制的政策。金融控制为改革提供了所需要的资本 ,同时 ,让居民个人参与政府主导下的资本市场交易来使风险社会化。金融控制和风险化解之间的不同组合可以理解为某一阶段经济改革、发展与稳定关系处理上的动态性。金融控制和风险化解的动态组合决定了中国资本市场特定的结构、交易与绩效。中国转轨时期的金融控制缓和了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的资金关系 ,并可能减少银行预期不良资产比例 ,在让国有银行继续成为大中型国有企业主要债权人的同时 ,争取到了体制内部 (特别是国有商...
关键词:
金融抑制 金融约束 金融控制 风险化解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殷小丽
文章基于江苏省1978-2016年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数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金融发展指标构建模型,通过协整分析与结构模型方法,探讨了金融发展影响社会经济增长的传导渠道。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的金融发展通过物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制度因素这三种渠道来影响经济增长,物质资本存量是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影响途径;而技术进步不是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主要的传导渠道,证明江苏省金融发展对GDP增长的推动较少地通过技术进步这一影响因素来实现,金融体系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不够。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快推进科技金融发展,积极引导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鼓励企业技术创新,行业结构优化调整,提升技术含量,助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传导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陆瑶
公司控制权市场被认为是重要的外部公司治理机制。之前,非流通股和对并购活动的约束限制了我国控制权市场的发展。2005年实施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将非流通股转化为流通股;2006年实施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放宽了对我国并购活动的制约。两项改革进一步激活了我国控制权市场。本文采用倍差分析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了激活公司控制权市场对我国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激活公司控制权市场能够显著提高公司的价值;该正向影响对在改革前并购不活跃的行业更大,对拥有国有股份的公司更小。这表明,建立活跃的公司控制权市场是改善我国公司治理水平,提高企业价值的重要途径。但是,其作用对民营企业比对国有企业更有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熊鹏 王飞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并结合中国经济增长的典型事例,本文确定了经济增长的影响因子,将其与金融深化的指标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组,探讨了金融深化对经济增长的内生传导渠道。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存量、人力资本以及制度因素是中国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三条显著的内生传导渠道,资本积累是金融深化对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传导渠道;技术进步并不是显著的影响渠道;同为金融深化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传导主体,金融中介的作用明显要大于金融市场。
关键词:
金融深化 经济增长 传导渠道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严太华 魏荣华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大多实证研究在方法上都选用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本文运用超外生性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存在正向的控制因果关系,但在长期内存在经济增长到金融发展的逆向控制因果关系的结论。同时,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门槛效应",结论表明:需要为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创造内生性环境,提高其效率,使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传导机制更加畅通,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力军 齐春宇
先实体-后金融分步推进的渐进式改革发展战略,虽然导致我国金融体系效率低下和金融资源错配严重进而拖累经济增长,但是却使国家对金融发展有足够的控制力,从而保持金融和经济稳定。对于存在的大量的金融资源向国有部门的错配问题,由于国有企业民营化等市场化改革措施的推进,得到大幅度修正和提高,国有金融资本为构成中国经济起飞和民营资本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这使得中国经济增长更像是某种间接的金融政策作用的结果。因此,限制政府干预,明确政府、国企、市场的职能边界,促进民营经济生长等实体领域市场化改革仍需大力推进,而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则应慎重缓行。
关键词:
渐进式改革 金融控制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项小龙
<正>由安徽省高速公路控股集团和安徽省交通投资集团合并重组成立的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整合存量、做优增量、激活变量等一系列改革,构建产业布局、资本运营和管控治理“三大体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2022年在全国省级交通企业中营业收入排名第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