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87)
2023(7156)
2022(5971)
2021(5781)
2020(4777)
2019(11162)
2018(10449)
2017(20292)
2016(10566)
2015(12074)
2014(11670)
2013(11993)
2012(11483)
2011(10479)
2010(10343)
2009(9566)
2008(9037)
2007(7904)
2006(6974)
2005(6494)
作者
(29410)
(24673)
(24572)
(23814)
(15696)
(11676)
(11197)
(9734)
(9568)
(8802)
(8540)
(8068)
(8009)
(7998)
(7780)
(7761)
(7417)
(7045)
(6909)
(6739)
(6215)
(5893)
(5879)
(5575)
(5561)
(5547)
(5349)
(5178)
(5030)
(4881)
学科
(52925)
经济(52872)
管理(27150)
(24772)
方法(24608)
数学(23198)
数学方法(23131)
中国(17382)
(16341)
贸易(16335)
(16090)
(15674)
企业(15674)
(14380)
(13771)
(13494)
农业(9926)
(9728)
(8790)
出口(8789)
出口贸易(8789)
业经(8451)
地方(8442)
(7877)
(7727)
金融(7727)
(7614)
银行(7602)
收入(7488)
环境(7436)
机构
大学(159832)
学院(154108)
(83283)
经济(82140)
研究(61582)
管理(57964)
理学(50028)
理学院(49515)
管理学(49053)
管理学院(48767)
中国(46971)
(37101)
(33994)
科学(31197)
(29723)
财经(29486)
经济学(29301)
(27331)
研究所(26890)
经济学院(26594)
中心(25852)
(23571)
财经大学(22240)
(22214)
北京(22048)
(20585)
业大(19350)
(18494)
农业(18386)
师范(18356)
基金
项目(102699)
科学(82837)
基金(80064)
研究(75931)
(70037)
国家(69559)
科学基金(59249)
社会(54175)
社会科(51725)
社会科学(51718)
基金项目(40546)
自然(34953)
(34569)
自然科(34238)
自然科学(34230)
教育(34082)
资助(33723)
自然科学基金(33667)
(30090)
编号(27383)
(25813)
国家社会(25307)
中国(24284)
重点(23232)
教育部(22757)
(22516)
成果(21763)
人文(21222)
(20944)
大学(20293)
期刊
(88378)
经济(88378)
研究(56095)
中国(32034)
(26954)
科学(21423)
学报(21364)
管理(20978)
(20526)
经济研究(17652)
大学(17407)
学学(16341)
财经(15379)
农业(14610)
(13852)
金融(13852)
(13814)
教育(13567)
(13479)
问题(12016)
国际(11756)
世界(11667)
业经(11034)
技术(10803)
(9179)
统计(8543)
技术经济(8332)
(7165)
商业(7015)
(6988)
共检索到238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永刚  郭新强  
中国财政支出的较大一部分用于生产建设,中国居民消费与政府生产性支出表现出稳健的正相关关系,这一事实与从标准的新古典和新凯恩斯模型得出的挤出效应截然不同。本文构建了包含存量和流量两部分政府生产性支出的内生增长模型,研究表明,政府支出增加在提高税负、挤出居民消费的同时,也通过其生产性增加收入、挤入居民消费;政府支出增加究竟挤入还是挤出居民消费取决于两种效应的比较以及政府的生产性支出比重和税负水平。政府生产性支出的最优结构等于其相对生产性之比,政府支出的最优规模等于政府支出的生产性。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余英  俞成锦  
长期以来,我国内需不振,居民消费需求增长乏力,政府也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刺激消费,但收效甚微。在肯定了财政生产性支出对居民消费挤入作用的基础上,将税制结构引入增长模型中,理论上证明税制结构对挤入作用的影响,再运用我国30个省级区域1999-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证实了上述理论假设。研究表明,总体上,我国间接税比重偏高,削弱了财政生产性支出对居民消费增长的挤入作用;分地区来看,东部、中部和西部的间接税比重均偏高,且各税种在地区间影响的显著性存在差异。因此,我国应因地制宜,调整和优化税制结构,最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洪源  肖海翔  
以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特征为出发点,通过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消费函数,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政府民生消费性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理论和实证检验分析都表明,政府民生消费性支出与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互补关系,并且,政府民生消费性支出是导致居民消费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政府今后应进一步加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的民生消费性支出,以利于构建强有力的社会安全网,降低居民对未来的"大额刚性支出"预期,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王麒麟  赖小琼  
通过验证发现,政府生产性支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只有产出效应,没有增长效应。以基本建设支出、财政科学支出与财政教育支出对产出的影响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当只考虑生产性支出的水平影响时,财政科学支出与财政教育支出的正向作用较为明显;而当考虑到生产性支出的滞后项时,三项支出都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2)在静态分析中,教育支出的影响非常大,而引入滞后项后,教育支出的正向影响在当期较弱,到下一期才会大大强化;(3)当考虑到生产性支出的滞后项时,基本建设支出与财政科学支出的下期影响是负向的,只有财政教育支出的下期影响是正向,且影响幅度超过当期,这说明在这三项支出中,教育支出更具有产出效应的持久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洪源  
本文从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特征出发,通过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居民消费函数,对我国政府民生消费性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1985—2007年期间我国政府民生消费性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研究表明,政府民生消费性支出与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互补关系,并且前者是导致后者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今后我国政府应以民生状况改善为导向,优化政府财政支出结构,降低居民对未来"大额刚性支出"的预期,以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持续稳定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智峰  
文章主要探讨政府消费性支出、国有资本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首先设定有效消费函数,再利用跨期优化理论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并由此导出实证方程,然后利用全国30个省1992~200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宝顺  刘京焕  
本文基于一个含有两类不同产出能力的公共商品的内生增长模型,通过数理分析得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优公共支出结构的依据是公共商品各自的产出弹性。进而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13个发达国家1972~2009年的公共支出实践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经常性(资本性)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正(负)效应。该研究结论为平衡预算下的公共支出结构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志耘  吕冰洋  
在国际学术界,尽管有许多经济学家在宏观经济模型框架下研究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但是很少有人从理论和实证角度研究政府支出对产出-资本比的影响,而产出-资本比的提高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本文利用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生产函数,分析政府生产性支出的增加对税前和税后产出-资本比的影响,认为存在着一个能使产出-资本比最大化的最优政府生产性支出规模。在此基础上,本文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在我国国家财政生产性支出中,财政基本建设支出与产出-资本比弱正相关,而教育支出和科学研究支出与产出-资本比强正相关;(2)在我国地方财政生产性支出中,财政基本建设支出和产出-资本比弱负相关,财政教育支出和产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饶晓辉  刘方  
中国过去的宏观经济实践显示出政府对生产性财政支出政策的强烈偏好,在涉及基础设施等公共资本的生产性支出方面更是着意倾斜。本文将政府生产性支出纳入生产函数,构建存在不完全竞争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政府生产性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波动所造成的影响。研究表明:(1)利用贝叶斯估计得到的公共资本产出份额大约为10%,同时表明政府支出确实会造成生产的外部性;(2)政府生产性支出冲击是产出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该冲击能解释约23%的总产出波动;(3)政府生产性支出冲击对居民消费和私人投资造成了短期"挤出"效应,长期"挤入"效应,另外该冲击有利于促进经济体系资本持续性积累。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常欣  
本文主要从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的互补性关系出发,提出政府支出结构调整的三个主要方面,即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加大教育和健康服务等优效品的支付以及加大社会保障和收入支持的支出,以此促进居民消费快速增长,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主要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拉动转变。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贺俊  刘亮亮  张玉娟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靳涛  陶新宇  
本文针对中国转型式增长的特征,基于Barro的理论模型,构建了一个地方政府支出和对外开放影响居民消费的理论模型,并利用中国1997—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分别检验了全国范围内以及东、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支出和对外开放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二者对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直接影响以及交互影响效应。最后,在研究基础上对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给出了积极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袁晓玲  杨万平  
本文运用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1978—2006年的年度经济数据对我国政府消费、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层次递进的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居民消费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因果原因,政府消费增长是居民消费增长的因果原因。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勇  李慧中  
文章运用中国1978~2012年的数据,采用误差修正模型(VECM)与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进行实证估计,研究发现:不论是在短期还是在长期内,城市化都是显著影响收入差距的原因。城市化短期内缩小而长期内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呈现"U"型结构。这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中国推行的城市偏向、扭曲的城镇化道路,在总趋势上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开启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则在短期内缩小了收入差距。政府用于农村生产性支出的增加及政府对农村的生产性支出相对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在短期内(与城市化共同作用)及在长期内都能显著地缩小收入差距,可部分解决城市化发展中农村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政府应进一步稳步推行统筹城乡发...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伟  
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存在生产性支出偏向。对该现象有两种解释视角,一种是基于财政分权和晋升锦标赛理论,认为生产性支出有利于经济增长因而受到地方政府的偏好;另一种则是认为是腐败导致了地方政府生产性支出偏向。但某些经验研究并不支持第一种解释视角,而第二种视角又受到腐败度量指标选择的限制,所以需要新的解释视角。一种新的解释视角是:不同来源财政资金因其财力自主性大小不同,可能会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财政支出产生不同的效应。这为研究地方政府生产性支出偏向现象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这种视角下,遵循新的研究思路,可以将财政资金来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