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07)
- 2023(12034)
- 2022(10309)
- 2021(9597)
- 2020(8000)
- 2019(18422)
- 2018(18327)
- 2017(34601)
- 2016(19103)
- 2015(21446)
- 2014(21234)
- 2013(20966)
- 2012(19536)
- 2011(17676)
- 2010(18210)
- 2009(17026)
- 2008(16929)
- 2007(15274)
- 2006(13883)
- 2005(12382)
- 学科
- 济(81598)
- 经济(81417)
- 业(58074)
- 管理(50681)
- 农(50543)
- 企(37527)
- 企业(37527)
- 农业(33676)
- 方法(31710)
- 数学(26627)
- 数学方法(26167)
- 业经(24654)
- 制(20753)
- 中国(20689)
- 财(19169)
- 地方(19133)
- 学(16197)
- 体(14013)
- 理论(13370)
- 发(13158)
- 农业经济(12609)
- 环境(12134)
- 和(11713)
- 银(11655)
- 贸(11636)
- 银行(11632)
- 贸易(11630)
- 策(11590)
- 融(11316)
- 金融(11310)
- 机构
- 学院(273015)
- 大学(271263)
- 济(109581)
- 经济(107073)
- 管理(102865)
- 研究(96241)
- 理学(88825)
- 理学院(87744)
- 管理学(85851)
- 管理学院(85353)
- 中国(72387)
- 农(64648)
- 科学(59057)
- 京(57926)
- 财(51218)
- 农业(49309)
- 所(48641)
- 江(48155)
- 业大(46889)
- 中心(44787)
- 研究所(43903)
- 财经(39357)
- 范(38125)
- 师范(37767)
- 经(35538)
- 北京(34962)
- 州(34315)
- 院(34079)
- 省(33630)
- 经济学(32084)
- 基金
- 项目(183689)
- 科学(145513)
- 研究(136925)
- 基金(132756)
- 家(115292)
- 国家(114192)
- 科学基金(97926)
- 社会(88360)
- 社会科(82365)
- 社会科学(82342)
- 省(74955)
- 基金项目(70401)
- 教育(62831)
- 自然(62221)
- 划(61139)
- 自然科(60720)
- 自然科学(60704)
- 自然科学基金(59585)
- 编号(56702)
- 资助(53162)
- 成果(46464)
- 重点(41612)
- 部(41190)
- 发(40391)
- 课题(39956)
- 制(38292)
- 创(38035)
- 国家社会(35703)
- 农(35634)
- 创新(35488)
- 期刊
- 济(133680)
- 经济(133680)
- 研究(81634)
- 农(68051)
- 中国(63259)
- 农业(46173)
- 学报(44300)
- 科学(41805)
- 财(39356)
- 大学(34838)
- 管理(34467)
- 教育(33162)
- 学学(32820)
- 融(27285)
- 金融(27285)
- 业经(26938)
- 技术(22935)
- 业(21528)
- 财经(19185)
- 问题(18379)
- 经济研究(17196)
- 版(16548)
- 经(16339)
- 农村(15255)
- 村(15255)
- 农业经济(15105)
- 资源(14708)
- 世界(13843)
- 业大(12934)
- 技术经济(12876)
共检索到420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健 罗钦涛
外生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在地方实践中面临可持续发展困境,因此,如何激活村庄互助养老内生动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浙江省中部罗村的田野调查,分析内生型互助养老运行机制的构建路径,阐明引导和约束运行机制的社会基础。研究发现,新乡贤、村集体及(新)村民等多元主体构建起组织建设、资金筹措、文化浸润以及行为激励四重运行机制。依托乡村精英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熟人社会的相互信任与面子竞争、地方知识的关联建构与拓展应用等乡村社会基础促进内生型互助养老实践生成,以软性约束方式保障实践长效运行。基于此,加强乡村社会建设、通过农民自组织互助养老应是建设内生型互助养老模式的核心要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程昆 潘朝顺 曹木顺
运用浙江瑞安农村互助会的调查资料,实证分析农村互助会的运行机制与社会网络之间的互动关系,得出如下结论:互助会以轮会的形式普遍存在,成员人数、会期和利息等特征在一段时期内相对比较稳定;会员参加互助会的动机复杂,主要是帮助亲戚朋友和偿还人情;互助会的关系网络中,会员关系较为密切,会首能够利用社会关系向成员施加影响并保证互助会运行;合会组织内的成员关系密度很高,信息交流通畅,违约风险小,在有效监管的条件下,可以用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关键词:
农村互助会 运行 风险 关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妮娜
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是对农村传统非正式互助的正式化、组织化、规范化,是对农村家庭养老的重要补充,是农村社会养老发展的务实选择。动员社会资金和闲置人力资源,低成本地提供互助服务是其重点,资金、组织、服务、评估是其可持续运行的关键部分。以资金为划分标准,互助型社区居家养老包括纯公益型和福利+公益型,互助型集中养老包括纯公益型、纯福利型、市场+型。目前突出问题表现为重设施轻培育,忽视资金互助的基础作用等。社区居家互助面临娱乐—照料服务的转型瓶颈;集中互助需要开源节流、降低成本;一些特殊的互助养老形式需要给予定位和扶持。建议拓宽资金互助渠道、培育农村互助养老组织、扩大农村互助养老内容、推动互助机制介入集中养老等。
关键词:
农村人口老龄化 互助养老 社会养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虹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农村社会的新常态,互助养老作为一种极具本土化色彩的就地养老模式,以其社区性优势成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创新之举,但作为新兴事物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覆盖率不断攀升的互助幸福院在建成之后,长期冷冷清清甚至无人入住。因此,互助养老应真正契合农村社会的现状和老年人的需求,这也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本质要求。
关键词:
农村 互助养老 基础 优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虹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农村社会的新常态,互助养老作为一种极具本土化色彩的就地养老模式,以其社区性优势成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创新之举,但作为新兴事物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覆盖率不断攀升的互助幸福院在建成之后,长期冷冷清清甚至无人入住。因此,互助养老应真正契合农村社会的现状和老年人的需求,这也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本质要求。
关键词:
农村 互助养老 基础 优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吴思红
在村民委员会竞争性选举中,贿选现象愈演愈烈,这已成为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一大障碍。贿选的产生和蔓延有其内在的社会基础,构成这一社会基础的主要因素有利益取向、村庄派系、人际信任和半熟人社会中的"面子"等,它们相互之间形成共振并反作用于现行相关法律制度。所以,必须运用多元的手段和方式来约束和调整贿选行为。
关键词:
贿选 社会基础 法律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洪波 袁鹏 罗建强
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农情。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小规模兼业农户仍将是我国农业经营的主要微观主体。内生型农机服务市场能够有效连接小农户与农机服务提供者,有助于解决因土地细碎化而产生的高交易成本问题,为此,本文重点揭示了内生型农机服务市场的形成机理,设计了其运行机制。研究发现,小农户分散且多元的农机服务需求是内生型农机服务市场形成的前提条件,以规模经营农户以及乡村农机投资者为代表的多元农机服务供给主体的出现,实现了耕、种、管、收各环节的分工,并凭借乡村社会的内生优势,实现了需求与供给的有效衔接;此外,农机手与农户通过整合需求、利益优化、舆论约束机制,降低了双方的交易成本,保障了农机服务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关键词:
农机服务 小农户 内生型 农业机械化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储奕洋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养老问题已成为全社会的热点问题。相比于城市,农村地区老龄化程度更深、养老问题更为严重。解决农村养老服务问题成为积极应对老龄化的重中之重。在农村人口老龄化和空心化的严峻形势下,互助养老作为补充性的模式成为了可行之举。本文以江苏省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为例,对其不同互助养老模式类型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在目前运行的基础上还应加大宣传力度,明确相关政策要求,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完善配套设施,有效提升互助养老服务质效,助力其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养老 互助养老 供给优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培 李伟红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建设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生活垃圾分类越来越成为全国各地农村尝试开展与实施的环境治理工程,但如何建立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一直困扰着地方环境管理者。通过对浙北码头村的案例分析,总结该村在长期实践中的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建设经验以及不同主体参与垃圾分类的行动策略,并深入挖掘长效机制建设背后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地方文化等社会基础。最后,基于理论分析与实地调查的互动联系,提出内生于村庄社会的制度规范、有效的组织动员结构、可适用的治理技术手段是当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建设的社会基础,以此来反映符合农村社会特点、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建设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关键词:
农村 生活垃圾分类 长效机制 社会基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培 李伟红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建设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生活垃圾分类越来越成为全国各地农村尝试开展与实施的环境治理工程,但如何建立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一直困扰着地方环境管理者。通过对浙北码头村的案例分析,总结该村在长期实践中的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建设经验以及不同主体参与垃圾分类的行动策略,并深入挖掘长效机制建设背后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地方文化等社会基础。最后,基于理论分析与实地调查的互动联系,提出内生于村庄社会的制度规范、有效的组织动员结构、可适用的治理技术手段是当前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建设的社会基础,以此来反映符合农村社会特点、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建设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关键词:
农村 生活垃圾分类 长效机制 社会基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知林
现阶段,农村财务治理是农村经济与社会治理中一个全局性、基础性内容。分析认为,政府行为、村治结构、农村经济状况、村民权益意识是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财务治理机制变迁轨迹的主要变量。依据我国农村组织制度的现行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以及机制自身的演进规律,今后农村会计核算治理机制应沿着体现村庄自治、强化民主监督、保障信息质量的方向变迁。农村财务制衡治理机制的变迁思路是:创设与"村两委"具有等同法律地位的财务监督组织,构建制衡的财务治理结构;施行村代会常任制,发挥村代会的财务决策与监督功能。
关键词:
农村财务治理 机制变迁 机理 路径 浙江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白呈明
研究目的:探究农村土地纠纷大量产生的社会基础及其治理思路。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资料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当前农村土地纠纷大量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基础.包括政治的、经济的、观念的、行为的、制度的和体制的,只要这些基础和条件存在,农村土地纠纷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因此,解决农村土地纠纷远非事后救济以及救济方式的选择那么简单,而需要深化改革,逐步消解体制性矛盾;完善法律,合理界定利益边界;正视现实,实现制度兼容;尊崇法治,理性选择纠纷解决机制。研究结论:构建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的长效机制应致力于消解纠纷产生的社会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志强 王凤芝
当前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问题。河北省首创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初步解决了这一问题,并已在全省推广。在市场经济主义泛滥的现代社会,以熟人社会邻里相助为依托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是由于农村文化和社会结构冲突下农村社区互助文化基因发挥作用的结果。这是符合我国乡土社会实际的理性选择,具有很强的文化适应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石伟
在未富先老的基本国情下,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方式,是构建积极老龄化社会的重要实践。受到当前村庄内生组织动力不足的影响,通过制度设计提供的互助养老机制,在制度设计和养老事务的行动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组织建设型互助、社区服务型互助和院舍照料型互助三种模式。然而,由于村庄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有差异,不同的互助养老模式之间存在衔接失衡的问题,这会影响到村庄养老秩序的维持和再生产。农村互助养老制度的不完整性、模糊化与区域非均衡性,制约农村互助养老合作中信任机制的达成。村社集体统合能力的弱化,限制了互助养老行动主体的合作。因而,实现农村互助养老多层供给有效衔接,促进农村互助养老秩序达成,应进一步完善互助养老的制度建设,如优化农村互助养老的顶层设计、加强政策网络建设与促进多元养老政策的融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丽娟 邱梦华
文章以上海市互助养老的"时间银行""老伙伴计划""为老服务志愿组织"三个典型的模式为范例,从模式的运行过程角度出发,以维持机制、激励机制、评估机制作为运行机制的分析框架,对三种模式及其运行机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城市互助养老服务运行中的困境,认为应从法律法规体系完善、资金筹集和使用、组织内部管理、志愿者队伍建设、评估与反馈指导等方面,完善城市互助养老模式运行机制。
关键词:
互助养老 典型模式 运行机制 城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