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53)
- 2023(16059)
- 2022(13550)
- 2021(12612)
- 2020(10466)
- 2019(24327)
- 2018(23907)
- 2017(46080)
- 2016(24637)
- 2015(27844)
- 2014(27565)
- 2013(27702)
- 2012(25577)
- 2011(23067)
- 2010(23338)
- 2009(21801)
- 2008(20354)
- 2007(18112)
- 2006(16214)
- 2005(14331)
- 学科
- 济(104946)
- 经济(104840)
- 业(74220)
- 管理(66686)
- 企(52018)
- 企业(52018)
- 农(51728)
- 方法(45034)
- 数学(39661)
- 数学方法(39312)
- 农业(34514)
- 中国(32828)
- 融(27953)
- 金融(27951)
- 业经(27154)
- 地方(27138)
- 银(26397)
- 银行(26359)
- 财(26256)
- 行(25412)
- 制(22234)
- 学(20580)
- 贸(17596)
- 贸易(17581)
- 易(16942)
- 务(16178)
- 财务(16107)
- 财务管理(16075)
- 理论(15919)
- 技术(15553)
- 机构
- 学院(346549)
- 大学(344983)
- 济(140984)
- 管理(138175)
- 经济(137958)
- 理学(119708)
- 理学院(118447)
- 管理学(116494)
- 研究(116096)
- 管理学院(115882)
- 中国(93189)
- 京(72934)
- 农(71733)
- 科学(70607)
- 财(64130)
- 所(57481)
- 业大(56359)
- 中心(55840)
- 江(55397)
- 农业(54806)
- 研究所(52144)
- 财经(51020)
- 经(46588)
- 范(45444)
- 北京(45126)
- 师范(45029)
- 州(42471)
- 经济学(41959)
- 院(41511)
- 经济学院(38038)
- 基金
- 项目(238467)
- 科学(187445)
- 研究(177838)
- 基金(172457)
- 家(149155)
- 国家(147818)
- 科学基金(127350)
- 社会(112463)
- 社会科(106295)
- 社会科学(106269)
- 省(94617)
- 基金项目(92161)
- 自然(81315)
- 教育(80148)
- 自然科(79360)
- 自然科学(79346)
- 自然科学基金(77917)
- 划(77543)
- 编号(73738)
- 资助(70397)
- 成果(59362)
- 重点(53027)
- 部(52924)
- 发(51770)
- 课题(50243)
- 创(49252)
- 国家社会(45995)
- 创新(45875)
- 科研(45295)
- 教育部(45188)
- 期刊
- 济(158231)
- 经济(158231)
- 研究(102043)
- 农(72764)
- 中国(71677)
- 学报(55086)
- 科学(50552)
- 农业(49011)
- 管理(46680)
- 财(46634)
- 融(45765)
- 金融(45765)
- 大学(42674)
- 学学(40221)
- 教育(37867)
- 业经(30550)
- 技术(29269)
- 财经(24655)
- 业(23017)
- 经济研究(22482)
- 问题(21546)
- 经(20860)
- 图书(18666)
- 版(17799)
- 理论(17363)
- 科技(16417)
- 技术经济(16410)
- 农村(16091)
- 村(16091)
- 资源(15990)
共检索到521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于楠 苏俊儒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表明,只有在生产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和农民有足够收入的基础上,才能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政府引导下,农民自愿发展建设起来的新农村,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所在。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助推作用。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新农村建设 金融支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淑湘 于娜
农业是为人类提供基本生活资料和生存环境的特殊生产部门,又是弱质性、需要特殊保护的产业,通过财政、金融等各种政策对农业进行保护和支持已成为国际惯例。在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加强金融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本文在对农村金融的理论进行简要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加强金融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提出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金融支持 机构改革 创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大庆 刘浪夷 彭湘杰
如何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支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是新农村建设中最为关键的问题。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金融支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继瑞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虽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的提法,但是新的历史时期强调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新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四川是农业大省,四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川 十六届五中全会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江胜蓝 王明卓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纳入“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以整体部署。文章总结了四川省部分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效果,并总结了一些经验以供其他地区学习。
关键词:
四川省 新农村建设 认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白鸽
在成都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重视和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培养千千万万的新型农民,将不断满足成都新农村建设对人力资本的需求。本文从剖析成都市新型农民培养现状及制约因素出发,提出创新新型农民培养机制、创新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机制、由一般性农民培训向农业产业人才开发转型、由政府主导型培训向农村自治组织、龙头企业主导型转变、扩展新型农民培养来源,创新"新农合"在新型农民培训中的新机制、整合各种资源,以发挥其整体功能等建议。
关键词:
新型农民 新农村建设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国斌
民间金融是指个人、家庭、企业之间通过在官方正式的金融体系之外直接进行的各种资金交易活动,也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不通过依法设立的金融机构来融通资金的融资活动和用超出现有法律规范的方式来融通资金的融资活动的总和。民间金融是我国农村金融的组成部分,包括:农村合作基金会、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立党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当前,农村金融在支农方面的现状如何,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应注意把握哪些问题,农村金融如何推进改革和创新以支持新农村建设,文章就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金融 支持 改革创新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云聪 金麟根
一、我国民间金融存在的必然性(一)国家过紧的金融控制。国家对金融的控制是我国民间金融产生的基本制度性原因。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方面为了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经济增长的目标,确保国有部门的发展是首要任务;另一方面,为了赶超资本主义强国,必须要采取工业化和城市导向战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崇梅 李竺容
现代农业的发展对新农村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四川省新农村建设实践表明,必须继续加大并引导资源投入、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应用、培育新型农民、推进农业产业化,才能切实提升现代农业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经济建设 现代农业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浩
本文联系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分析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以及优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进而提出在国家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下,如何建设和维护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见解和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明 安秀梅 李茜
经过近多年的改革,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有所提高,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主要是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低、农民贷款难、小额信贷发展不足、邮政储蓄资金严重外流、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可持续性差、政策性金融不到位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我们认为,解决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必须以中央农村金融改革的方针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构建一个多种形式并存、合理分工、功能互补、适度竞争、可持续发展的多元的、竞争性、开放性的农村金融体系,采取全方位的政策措施来构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金融基础。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金融 创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敬忠 那鲲鹏
目前关于新农村建设完成时间的研究,多是从学者的视角出发,缺乏农民视角的探讨。本文以社区为基础,对农民期望的新农村建设的完成时间展开了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八成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可以在20年以内完成。这也要求各地政府在以当地实际情况,加大力度建设新农村的同时,也要加强在政策上的宣传,不要给农民造成误解,让农民失望。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完成时间 农民视角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方行明 屈锋 尹勇
通过燃烧薪柴、秸秆等生物质获取能源的做法在中国农村历经了数千年,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近年来,中国农村能源技术和使用模式终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特别是四川省农村沼气建设的成就尤为突出。沼气系统将猪(禽)圈(舍)、厕所与沼气池联为一个系统,产出的沼气作为农户的生活用能,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而进入农田,形成了一个封闭式的循环,没有多余的有害物质排放到环境中,成为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一个典范,并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了农村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和农民健康状况及卫生条件的改善。但是,在沼气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农民财力不够、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鉴于其良好的综合效益,沼气项目应加...
关键词:
农村能源 沼气 效益 新农村建设 四川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级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基于成都市两个县的实证分析
新农村建设的区域梯度推进模式探析——基于四川10县(区)的实证分析
以产村相融为主线的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路径——四川省金川县产村相融调研报告
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以四川省岳池县为例
新农村建设中民间组织的作用与限度——以四川省农村专合经济组织发展的实证研究为例
全面把握“两个趋向”加快海西新农村建设
以土地制度变革为主线的城市远郊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四川邛崃市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实证分析
县域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融合发展评价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基于存量资源整合的制度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点——四川省仪陇县试点案例研究
农民消费现状及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以四川省农村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