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81)
2023(8390)
2022(7185)
2021(6685)
2020(5525)
2019(12166)
2018(11978)
2017(21871)
2016(11559)
2015(12984)
2014(12164)
2013(12356)
2012(11376)
2011(10067)
2010(10272)
2009(9267)
2008(9144)
2007(8338)
2006(7319)
2005(6464)
作者
(32358)
(27292)
(26922)
(25535)
(17458)
(12908)
(12007)
(10546)
(10233)
(9534)
(9227)
(8940)
(8794)
(8782)
(8352)
(8269)
(8052)
(7923)
(7742)
(7654)
(6683)
(6556)
(6539)
(6153)
(6040)
(5988)
(5978)
(5913)
(5468)
(5439)
学科
(50403)
经济(50375)
(41406)
管理(38926)
(36641)
企业(36641)
技术(20539)
方法(20025)
数学(16548)
数学方法(16426)
(14129)
贸易(14120)
业经(13931)
(13854)
技术管理(13444)
中国(13245)
(13198)
地方(12156)
(11926)
(11582)
产业(11295)
(10770)
农业(8964)
理论(8459)
(8268)
出口(8243)
出口贸易(8243)
(8230)
(8218)
教育(7867)
机构
学院(162065)
大学(161443)
(72512)
经济(71102)
管理(67306)
理学(58174)
理学院(57593)
管理学(56913)
管理学院(56583)
研究(55482)
中国(39739)
(33963)
科学(31296)
(30008)
(26377)
(26319)
中心(24720)
研究所(23791)
(23699)
财经(23466)
业大(22607)
经济学(22184)
(21315)
北京(21018)
(20907)
(20210)
经济学院(20074)
(20043)
师范(19841)
技术(18784)
基金
项目(111155)
科学(89591)
研究(84685)
基金(79957)
(69071)
国家(68510)
科学基金(60066)
社会(55382)
社会科(52862)
社会科学(52853)
(46231)
基金项目(42448)
教育(38939)
(37084)
自然(36874)
自然科(36117)
自然科学(36112)
自然科学基金(35535)
编号(32831)
资助(30910)
(30484)
创新(27461)
(25738)
重点(25281)
成果(24971)
(24345)
课题(24095)
国家社会(23206)
(22568)
(21842)
期刊
(80412)
经济(80412)
研究(50360)
中国(39982)
管理(28800)
(23532)
教育(23066)
科学(22011)
学报(21068)
(20999)
技术(18343)
大学(16901)
学学(15710)
农业(14879)
业经(13675)
经济研究(13152)
(12554)
金融(12554)
科技(11961)
财经(11579)
技术经济(11093)
问题(10377)
(10332)
(10200)
(9688)
(8690)
论坛(8690)
国际(8232)
(8193)
商业(8111)
共检索到249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魏守华  姜宁  吴贵生  
基于新增长理论的内生创新努力,分产业维和区域维运用1997—2006年面板数据,本文重点分析了本土技术溢出对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从中发现:从产业维角度看,长三角产业专业化集聚环境下的本土技术溢出效应呈弱的负外部性;从区域维角度看,作为创新极的上海对江(苏)浙(江)具有正的技术溢出效应,浙江能从上海和江苏的技术溢出中受益,而江苏受益于上海的同时也承受来自浙江的负外部性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卫红  杨婷  张爱美  刘安国  
在运用区位熵方法测度创新资源集聚水平的基础上,基于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实证研究高校和高技术产业创新资源水平对区域创新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1)当前高校单一创新资源集聚水平对不同地区创新绩效的溢出效应具有不确定性,其中对东部和中部地区具有负向影响,对西部地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高技术产业单一创新资源集聚水平整体上呈现出显著正向溢出效应;(2)整体而言,创新资源的交互作用对区域创新绩效的溢出效应多与单一创新资源集聚对区域创新绩效的溢出效应呈相反态势;(3)无论是高校还是高技术产业,其单一创新资源集聚水平对各地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魏守华  姜宁  吴贵生  
文章运用1997-2006年面板数据,以新增长理论的内生创新努力(R&D活动)为基准,实证分析本土技术溢出与国际技术溢出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影响,从中发现:在本土技术溢出中,大学等科研机构对产业创新存在积极的溢出效应,产业空间集聚的溢出效应呈不稳定性特征;在国际技术溢出渠道中,出口学习对创新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外资R&D活动的溢出效应不明显。进一步考察国际技术溢出效果与开放程度、开放模式关系后发现:就开放程度来看,国际技术溢出效果随开放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就开放模式来看,外资R&D主导型模式的溢出效果不明显,出口导向型模式的溢出效果较明显,而双重推进型———"引进来、走出去"模式的溢出效果...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灿  曾刚  
笔者利用2000年~2011年中国省域单元高技术产业分行业面板数据,基于外部性思想理论,同时考虑地区间空间相关性,构建空间滞后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专业化、多样化、竞争程度及省区间溢出效应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各行业创新过程中资本的贡献弹性都显著为正,劳动的贡献比资本小;知识的专业化溢出对高技术产业的区域创新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多样化溢出的影响在行业间有所不同,而企业竞争程度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姬中洋  李彦龙  
根据2009—2016年中国28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研究了非研发创新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非线性影响,从全国和地区两个层面分析非研发创新对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差距的影响,最后采用反事实计量研究方法对非研发创新影响创新绩效的水平和收敛性进行定量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政府R&D资助不利于非研发创新效果的提高,而企业规模和出口强度有利于提升非研发创新效果;从全国层面看,非研发创新在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大,在西部地区最小,从而显著扩大了创新绩效的差距;从地区层面看,非研发创新也拉大了东中西内部地区创新绩效的差距,其中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最大,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最小;非研发创新对东部和中部的贡献为上升趋势,近年来非研发创新增长大约使东部和中部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大约增长了5%。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姚丽  谷国锋  
本文基于2001—2011年中国31省区面板数据,运用ESDA分析工具研究了各省区人均高技术产业产值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特征。分析结果显示:表征区域高技术产业水平的HTI在全域范围内具有正的空间自相关性,表明高技术产业局域性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分析进一步考察了区域技术创新等影响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影响要素,劳动力投入要素的弹性系数大于资金投入要素。另外实证分析也表明空间溢出效应会随地区间距离增大而减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魏新颖  王宏伟  徐海龙  
文章基于2000-201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空间关联及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从全局来看,中国各省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存在正的空间关联且关联程度呈上升态势;从局部来看,东部地区省份表现为"高-高"型正相关,西部地区省份表现为"低-低"型正相关,这种状况随时间推移没有本质改变。(2)本省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及其他省份的技术溢出对本省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有积极影响,且其他省份的技术溢出效应超过了本省份技术创新的作用。(3)三种空间权重矩阵下人力资本权重矩阵的溢出效应最大,这印证了人力资本是影响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溢出的重要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花  王莹  李雅洁  李烨  
文章以长三角区域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共享投入的三阶段网络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将高技术产业的科技创新过程分为技术研发、技术转化和价值创造三个阶段,测算2007—2020年长三角区域高技术产业的科技创新效率,并与京津冀、珠三角等典型科创区域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区域高技术产业科技创新的整体效率呈现平稳上升态势;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的科技创新水平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与京津冀、珠三角相比,长三角在技术研发、技术转化和价值创造三个阶段的创新效率偏低,仍有较大上升空间。据此,为长三角区域提升科技创新效率、打造成为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汪传旭  任阳军  
高技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战略性产业,其创新效率显著影响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型国家战略实施。引入废气废水排放量指标,对识别绿色创新效率区域差异和考察区域间空间溢出效应有重要意义。运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对不考虑非期望产出和考虑非期望产出两种情况下的中国省际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和对比,并利用空间Durbin模型分析区域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不考虑非期望产出时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高于考虑非期望产出时的效率,但两种情况下的效率水平都偏低;省域高技术产业绿色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余升国  
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一个考虑国际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进口和出口4种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模型,分析4种不同渠道国际知识溢出对1995~2015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内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实证分析表明国际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进出口与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有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科研创新资金投入、科研创新人员投入、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有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庆潇  杨晨  李鹏  
本文基于2002—2011年高技术产业的地区面板数据,应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展开经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从全国来看,高技术产业的多样化溢出对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而专业化溢出的作用并不明显。从不同地区的角度来看,实证结果差异较大:东部地区的知识多样化溢出能够有效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中部地区的知识专业化溢出却阻碍了创新效率的提高;而西部地区知识专业化溢出对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余升国  
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构建一个考虑国际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进口和出口4种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模型,分析4种不同渠道国际知识溢出对19952015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内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实证分析表明国际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进出口与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有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内科研创新资金投入、科研创新人员投入、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有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涵  杨晓昕  
基于2000-2016年省级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从整体、区域、产业3个维度实证分析了异质性人力资本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差异化作用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在地理经济矩阵下,各省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与人力资本空间相关性显著;整体、行业、区域维度上,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且高端人力资本对高技术产业创新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与溢出效应,其空间间接效应均高于直接效应;低端人力资本普遍作用不显著,甚至可能产生一定逆向作用与溢出效应;男性人力资本比女性人力资本的促进作用更为普遍且强烈,尤其是男性高端人力资本。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涵  李晓澜  
选取2003-2016年省域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以R&D人员投入为门槛变量,实证分析FDI与OFDI溢出对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的非线性影响。得出以下稳健性结论:FDI和OFDI溢出对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具有双门槛效应,FDI溢出呈现先升后降的特征,而OFDI溢出则呈现先降后升特征;R&D人员投入、R&D资本积累、城镇化水平有利于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而金融成熟度未产生明显推动作用;政府支持可能对R&D人力投入较高省份产生抑制作用;2003-2016年跨越R&D人员投入中、高门槛的省份在不断增加。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丹  于渤  
基于2010~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面板门限模型与非线性模型,对长三角城市群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规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倒"N"型的非线性影响,呈现出阶段化特征;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倒"N"型影响中存在0.282与1.493两个临界值;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中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经济发展领先的城市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正向促进作用要远高于追赶型城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