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45)
- 2023(7994)
- 2022(6761)
- 2021(6113)
- 2020(5055)
- 2019(11390)
- 2018(10869)
- 2017(21856)
- 2016(11611)
- 2015(13130)
- 2014(12885)
- 2013(13267)
- 2012(12754)
- 2011(11598)
- 2010(12064)
- 2009(11347)
- 2008(11124)
- 2007(10278)
- 2006(9630)
- 2005(9117)
- 学科
- 济(72685)
- 经济(72643)
- 管理(31213)
- 业(26129)
- 方法(24457)
- 数学(22205)
- 数学方法(22099)
- 税(21627)
- 企(20287)
- 企业(20287)
- 税收(20194)
- 收(20027)
- 地方(17472)
- 财(16783)
- 中国(16709)
- 学(15390)
- 农(12979)
- 地方经济(12758)
- 制(12086)
- 业经(11359)
- 融(9393)
- 金融(9393)
- 贸(8711)
- 贸易(8701)
- 体(8690)
- 产业(8674)
- 教育(8618)
- 农业(8523)
- 易(8334)
- 经济学(8279)
- 机构
- 大学(181625)
- 学院(177087)
- 济(89003)
- 经济(87333)
- 研究(67721)
- 管理(63675)
- 理学(53630)
- 理学院(52973)
- 管理学(52233)
- 管理学院(51830)
- 中国(50272)
- 财(45833)
- 京(37682)
- 科学(35799)
- 财经(34770)
- 所(33953)
- 经(31542)
- 经济学(30916)
- 研究所(29836)
- 江(28185)
- 中心(27963)
- 经济学院(27604)
- 财经大学(25650)
- 北京(24459)
- 农(24455)
- 院(23955)
- 范(21723)
- 师范(21497)
- 州(21434)
- 业大(21115)
- 基金
- 项目(106603)
- 科学(84037)
- 基金(79479)
- 研究(78762)
- 家(68526)
- 国家(68053)
- 科学基金(58057)
- 社会(53918)
- 社会科(51306)
- 社会科学(51295)
- 基金项目(40138)
- 省(38942)
- 教育(35428)
- 自然(34406)
- 资助(34195)
- 自然科(33649)
- 自然科学(33637)
- 自然科学基金(33085)
- 划(32361)
- 编号(30429)
- 成果(26396)
- 部(24560)
- 重点(23929)
- 发(23721)
- 国家社会(23718)
- 教育部(21701)
- 性(21134)
- 课题(21004)
- 创(20986)
- 大学(20874)
共检索到292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永钦 高鑫
本文给出了一个由公共品(俱乐部商品)的消费、城乡移民数量和税率(转移支付)内生决定的二元结构模型,从劳动力市场和公共品提供这两个维度研究了内生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发现:农村居民的参与约束刻画了农村居民的谈判能力;在城市精英和农村居民的博弈中,税率由城市精英的偏好和他们共同面临的约束决定。因此,城市精英制定的税率不得不偏离自身最偏好的税率。本文的模型可以解释一系列的经验发现,也得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发现以供经验检验。尤其是,本文发现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将伴随二元结构的解体而实现工业化,而工业生产率的提高虽然可以促进工业化,但却会导致城乡差异的进一步扩大。最后本文讨论了二元结构模型对中国经济改...
关键词:
拥挤效应 二元结构 城市偏向 政治经济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欣燕
文章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探究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就业可能造成的影响。文章认为,从中短期与长期来看,智能机器人对未来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不同。中短期来看,机器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在其产品还没有对人力形成广泛挤压时,将对就业产生正向的拉动作用;长期来看,机器人产业对就业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就业人数的增减上,而且体现在就业结构的变化上。数量影响体现在增加三种形式的相对过剩人口,而结构变化方面,智能机器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广泛使用将造成就业结构的极化现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兵 赖景生 胡宝娣
我国经济存在典型的二元结构,大量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直接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改革后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速度较快,农业劳动力就业份额年均下降0·86个百分点,结构转换的资源再配置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7·26%,但目前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还很明显,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任务还很艰巨,今后,应站在城乡统筹和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从两个途径采取措施,促进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的劳动力转移问题。
关键词:
二元结构 劳动力转移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凤义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快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构建,以及把中国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的重要讲话精神,政治经济学界面临的紧迫任务就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问题。长期以来,政治经济学界以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部分建设为内容,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内容、理论体系的构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为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高帆
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城乡二元结构转化的主要机制。农村劳动力非农化从产业、空间、身份视角进行分析可发现其具有非农业化、非农村化、非农民化三重内涵。区别于发展经济学经典理论的推演逻辑,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是经济发展进程的重要特征事实,但非农业化、非农村化、非农民化并不是齐头并进的过程,而是存在着依次递减、多种落差的结构特征,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转化具有契合自身国情的独特性质。这种结构特征导源于我国实施的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所以应从政治经济学视角阐释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演变进程。依据这种理解,逻辑一致地提出后续改进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相应理论和政策含义:重视非农化笼统表述背后的结构特征,从政治经济学视角来阐释非农化问题;从全面深化改革视角改进非农化进程;注重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重点关注改善农业劳动生产率。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娟
本文在经济发展阶段的分析框架下,从劳动力商品化与劳动力去商品化的双维视角,从劳动力流动制度、就业制度、工资决定制度及社会福利供给水平四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劳动力市场演变的阶段性特征,并探索劳动力市场的演变机制。国家在劳动力市场的演变中发挥主导作用,市场与政府的相互作用使劳动力市场在每个阶段的劳动力商品化和去商品化程度呈现差异化。劳动力市场改革是在坚持市场化取向的前提下,通过渐进式改革推进的。展望未来,劳动力市场演变将在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原则下推进。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萌 胡永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日益突出。文章主要从工资差异的视角研究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二元结构的原因,采用2009年CHNS数据,分别对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收入进行OLS回归与分位数回归,并通过OaxaCa-BLiNder分解分析其工资差距产生的原因。研究发现,在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下,造成两大群体工资差异的主要因素来源于非市场作用的制度性分割,包含所有制结构、户籍制度、性别歧视等因素;在市场性分割中,教育对工资差异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梅建明
文章认为当前我国经济仍表现出明显的二元性。从国际经验来看,二元经济转换的中心问题是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程度,而我国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转移由于诸多障碍的影响其规模还相当有限。因此,如何促进农业部门劳动力大规模地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化的一元经济转换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二元经济 转换 劳动力转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柳欣 程晶蓉
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是发展中国家的突出矛盾,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严重阻碍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认为加速农村人口转移是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矛盾,发展经济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劳动力转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诚
与刘易斯模型预测的“拐点”不同,中国经济中出现了伴随着高达60%比例农村人口的普通劳动力工资水平的上升现象,文章称之为“准刘易斯拐点”。尽管有多方面因素促成这一现象,但中国经济中仍然存在一些潜在力量促使这一冲击现象尽快结束。文章认为,面对伴随“民工荒”而出现的中国“拐点”问题,中国政府政策需要做出一系列调整,以建立良性循环和互信互利的劳动力市场环境及劳资关系。经过政府、企业与新生代劳工之间的调适和努力,中国经济很可能会较好地渡过“民工荒”冲击阶段,回到正常的二元经济转型轨道。
关键词:
二元经济 刘易斯拐点 核心就业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任志成
本文研究了外国直接投资(FD I)促进二元经济转型与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机制,揭示了FD I对中国二元经济转型与劳动力转移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FDI 二元经济转型 劳动力转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玉敏 杨冰玉
人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和尊严,发展权的终极追求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当代国际人权理论体系中各项人权存在着"核心—支持"的结构关系,将发展权作为人权话语体系的核心,是对以个人自由权利为核心的西方主流人权话语体系的超越。(1)文章认为,劳动力发展权是从马克思劳动力产权思想发展而来的一项可交易的经济权利,(2)与人权理论中的核心发展权相对称,在经济学中把劳动力发展权作为产权理论核心,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交换领域克服"劳动异化"的经济学工具。
关键词:
发展权 劳动力发展权 产权理论核心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周春芳 苏群
本文利用CHIP2002和CHIP2013数据,采用基于RIF无条件分位数回归的分解法,分析比较了不同时间维度和不同分位数水平上,我国农民工和城镇职工的性别工资差距及其来源。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工资差距不断扩大且呈“粘地板”现象,农民工的性别工资差距较城镇职工高且低分数上增速较快;系数效应是造成性别工资差距的主因,且随时间推移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低收入城镇职工与中等收入农民工群体的性别工资差距及其来源具有相似的特征。因而,应针对不同群体采用差别化的性别干预政策。
关键词:
城镇职工 农民工 性别工资差距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秦海林 门明
在一个引入FDI的二元经济模型中可以证明,二元经济结构的变动是由包含FDI在内的投资结构、劳动力流动和两大部门的技术差距所造成的,因此,在现有技术水平上,只要优化投资结构和合理引导劳动力流动,就可以改善二元经济结构。这可以为基于中国数据的面板协整检验所证实,且其效应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特征;同时,实证检验结果还显示,固定资产投资、FDI和劳动力流动均会改善二元经济结构,而对外贸易则会发挥相反的作用。就区域差异来看,变量调整会恶化发达省份的二元经济结构,而改善发展中省份的二元经济结构,这为在区域间和城乡间优化投资结构提供了实证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