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44)
- 2023(9767)
- 2022(8069)
- 2021(7582)
- 2020(6100)
- 2019(14081)
- 2018(13723)
- 2017(26483)
- 2016(14079)
- 2015(16115)
- 2014(15937)
- 2013(16157)
- 2012(15652)
- 2011(14628)
- 2010(14721)
- 2009(13866)
- 2008(13489)
- 2007(12046)
- 2006(11160)
- 2005(10468)
- 学科
- 济(84147)
- 经济(84085)
- 管理(37067)
- 业(32366)
- 方法(29827)
- 数学(27515)
- 数学方法(27310)
- 企(24505)
- 企业(24505)
- 中国(22578)
- 地方(18470)
- 农(17681)
- 贸(16583)
- 贸易(16574)
- 易(16200)
- 财(14360)
- 制(14287)
- 业经(13948)
- 地方经济(12993)
- 学(12929)
- 融(11878)
- 金融(11878)
- 银(11706)
- 银行(11695)
- 行(11397)
- 策(11315)
- 农业(11058)
- 环境(10903)
- 发(9539)
- 及其(9393)
- 机构
- 大学(216243)
- 学院(212941)
- 济(112032)
- 经济(110086)
- 研究(84280)
- 管理(77944)
- 中国(65885)
- 理学(65810)
- 理学院(65086)
- 管理学(64189)
- 管理学院(63780)
- 财(49118)
- 京(45610)
- 科学(43156)
- 所(41651)
- 财经(38605)
- 经济学(37789)
- 研究所(37209)
- 中心(36115)
- 经(35304)
- 经济学院(33815)
- 江(31623)
- 北京(30103)
- 院(30012)
- 农(29056)
- 财经大学(28610)
- 范(27040)
- 师范(26874)
- 科学院(24526)
- 业大(24468)
- 基金
- 项目(130121)
- 科学(104207)
- 研究(98688)
- 基金(98002)
- 家(84029)
- 国家(83414)
- 科学基金(71242)
- 社会(67178)
- 社会科(63976)
- 社会科学(63966)
- 基金项目(48962)
- 省(46034)
- 教育(45111)
- 资助(42625)
- 自然(42119)
- 自然科(41173)
- 自然科学(41161)
- 自然科学基金(40471)
- 划(39590)
- 编号(37731)
- 成果(31978)
- 部(31432)
- 发(29617)
- 国家社会(29416)
- 重点(29279)
- 中国(28251)
- 教育部(27752)
- 课题(27397)
- 人文(26303)
- 创(26108)
- 期刊
- 济(130571)
- 经济(130571)
- 研究(78330)
- 中国(45849)
- 财(34884)
- 管理(31237)
- 融(27579)
- 金融(27579)
- 科学(26935)
- 农(26644)
- 学报(25801)
- 经济研究(23236)
- 教育(21385)
- 大学(21036)
- 财经(20933)
- 学学(19817)
- 经(18284)
- 农业(18254)
- 技术(18023)
- 贸(16922)
- 问题(16796)
- 业经(16497)
- 国际(15803)
- 世界(14971)
- 技术经济(12474)
- 统计(12052)
- 经济问题(10314)
- 策(10226)
- 业(9870)
- 理论(9537)
共检索到346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祝梓翔 高然 邓翔
不确定性已成为中国经济下行的重要原因,已有研究多将不确定性视为外生因素。本文尝试探讨不确定性的内生性以及货币政策对不确定性的影响。本文通过估计一个具有"双向反馈"机制的均值波动率SVAR模型,从实证上分析货币政策对波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正向货币政策冲击在推高总需求的同时降低了产出和通货膨胀的波动率;货币政策冲击对波动率的解释比重在5%以上;关闭波动率的内生反馈机制会弱化货币政策的效果。接着,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信贷约束和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从理论上解释和拟合货币政策对波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正向货币政策冲击能够降低宏观变量的波动率,关闭不确定性的影响会弱化货币政策的刺激效应;不确定性的状态依存特征是正向货币政策冲击减少不确定性的关键机制;经济主体的风险厌恶偏好、信贷约束程度、货币政策惯性决定了货币政策冲击对不确定性的影响,其中信贷约束是最重要的影响渠道。本文认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与"去杠杆"并不矛盾,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有效措施。本文对于理解中国经济不确定性成因、缓解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博 李力 郝大鹏
本文首先测度了中国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并从宏观总量层面检验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于违约风险和实体经济活动的影响。进一步通过构建包含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和风险冲击的非线性DSGE模型,使用带有随机波动率的货币政策规则刻画中国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从理论上分析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对违约风险和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1)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会带来违约风险的上升和产出的下降。(2)当违约风险较高时,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于产出的负向冲击明显更强。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中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经济效应,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以更好地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佰成 尹韦琪
以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为切入点,运用SV-TVP-FAVAR模型分析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冲击下宏观经济的脉冲响应特征及阶段异质属性,进一步基于包含预期的DSGE模型模拟预期与未预期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检验预期管理对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宏观经济弱化效应的“逆向”调控功效。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产生抑制作用,抑制程度与观测变量有关;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抑制效应存在阶段差异,长短期评价指标下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弱化效应由强到弱为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期、下降期和平稳期,货币政策“跨周期”与“逆周期”调控不存在冲突;预期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调控效果优于未预期货币政策,预期管理具有弱化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经济的负向冲击效果,发挥“逆向”调控功效,货币政策预调微调功效明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熊海芳 刘天铭
稳增长、防风险目标下货币政策应关注不确定性的影响。本文综合考虑中国的宏观经济波动以及多种不确定性,从多目标、多工具和多频率视角讨论货币政策决策是否考虑不确定性以及不确定性和宏观经济波动对货币政策效果的非线性影响,并区分了渐进影响与突变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逆周期性,政策不确定性和信用利差比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具有更好的信息作用,货币政策在调整时较好地维护经济增长目标,但前瞻性不强。利率规则更关注稳增长目标,货币政策在不确定性较大时期比正常时期更加关注经济增长的稳定,较少考虑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因此,货币政策应该加强前瞻性并综合考虑信用利差等不确定性的作用。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林滨 王弟海
目前中国经济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为了更好应对经济不确定性及其产生的金融违约风险,系统性地评估不确定性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中国企业债市场数据构建信用利差指标,实证分析发现信用利差与产出呈负相关、与不确定性指标呈正相关。同时,本文构建局部均衡模型,在理论层面阐明不确定性冲击通过信用利差影响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并证实信用利差包含识别不确定性冲击的信息。最后本文构建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将信用利差数据纳入贝叶斯估计,结果表明2007年第二季度至2015年第四季度,不确定性冲击可以解释中国人均实际GDP增长率波动的13.04%,不确定性冲击的模拟数据对中国经济波动具有一定预测能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董锐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由于群众无法预测经济政策的走向,无法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政策使得政策效果明显,另一方面由于公众对政府政策具有不确定性,为预防不确定风险企业会减少投资,给经济发展带来冲击,造成不利影响。文章主要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波动的不利影响。文章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细分为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财政政策不确定性和政法政策的不确定性,从以上三方面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波动的不利影响。根据分析可以得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政治政策的不确定性均会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运行产生冲击,导致政府部门政策效率低下,企业融资成本上升,投资水平下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永强 尹力博 杜勇宏
文章采用MVEGARCH模型,对中国等多个国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并不必然引起经济波动。当经济政策针对经济波动进行调整时,逆周期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目标难以实现,而由政策调整引起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具有逆周期调整产出的影响。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不随经济波动而发生变化时,经济政策先于通货膨胀波动而预先进行调整,由此引起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将抑制通货膨胀;而受通货膨胀波动影响进行被动的政策调整所引起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将进一步推动通货膨胀。若经济政策调整一味地限制经济波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将抑制产出;当经济政策的调整既能抑制经济剧烈波动又能保持经济正常活力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将促进产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荃 刘心睿 甘小军
文章通过构建TVP-SV-VAR模型,分析了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经济的溢出影响。研究发现,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短期内会引起我国产出下降和通胀紧缩,渠道主要是人民币升值、净出口下降和金融市场波动,且这种短期负向溢出效应无论是在美国货币政策宽松还是紧缩周期都存在,中长期受益于美国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大幅资本流入,对我国产出有一定正向溢出效应。此外,在美国货币政策紧缩周期中,Taper阶段的不确定性对我国贸易、金融市场、经济增长的短期负向溢出效应最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德才 贾青 李梓玮
本文基于月频金融数据,构建了我国金融状况指数(FCI)以表征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同时基于日频上综、深综和恒生中国三个股价指数,使用BDFM模型构建我国综合股价指数(CSI)代表股市,接着使用混频抽样GARCH(GARCH-MIDAS)模型实证分析我国股市波动的长短期成分及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GARCH-MIDAS模型较好地测度了我国股市波动的长短期成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水平值对我国股市波动没有显著影响,但其波动率则为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德才 贾青 李梓玮
本文基于月频金融数据,构建了我国金融状况指数(FCI)以表征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同时基于日频上综、深综和恒生中国三个股价指数,使用BDFM模型构建我国综合股价指数(CSI)代表股市,接着使用混频抽样GARCH(GARCH-MIDAS)模型实证分析我国股市波动的长短期成分及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GARCH-MIDAS模型较好地测度了我国股市波动的长短期成分,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水平值对我国股市波动没有显著影响,但其波动率则为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兵兵 朱晶 孔乐兰
本文首先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理论机制进行剖析;然后,运用HP滤波方法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进行了测度,基于1996第1季度-2016年第4季度数据,采用随机波动的SV-TVP-VAR模型,实证检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波动对价格水平的冲击响应表现出持续上升且始终为正的特征;经济波动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响应呈现出双"V"型特征且始终为正;经济波动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冲击响应有正有负,具有持续性的时变特征,2010年之前,该冲击响应上下波动变化,正负频繁转换,2011-2016年,该冲击响应呈现出"V"型特征且始终为正;可见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正成为影响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我国政府制定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乐一 张喜艳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际经济协调难度增大,经济不确定性加剧逐渐成为世界面临的突出问题,引起学者与政策制定者的高度关注与重视。本文从实体经济不确定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两个方面探讨经济不确定性的测度方法,从Hartman-Abel效应、增长期权效应、实物期权效应、金融摩擦效应、消息和信任、预防性储蓄效应六个方面阐述经济不确定性影响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并进一步分析经济不确定性影响经济波动的实证研究。目前而言,大部分研究认为经济不确定性是逆周期的,主要通过实物期权机制、金融摩擦机制等渠道加剧经济波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经济不确定性与经济波动的因果关系已打破国界,产生的外溢效应值得进一步追踪研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稳存
本文基于中国人民银行对利率和货币量双重控制的现实,设计了体现这一现实的货币政策指标,并根据这一指标分析了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中国货币政策虽然具有反周期的操作取向,但是货币政策本身却是造成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中国自1997年以来宏观经济波动明显缓和化,其原因既包括基础因素冲击降低,也包括货币政策冲击的降低。中国货币政策在1997年以后有了很大的改善,主要是货币政策自身的波动减少了,货币政策更加稳健,不再像1997年以前那样在短期内出现巨大的变化。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经济波动 利率管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伟 李丹娜
文章基于时变视角,依据行为经济学理论,构建了一个包含企业家信心、投资者信心、利率、货币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六变量的TVP-VAR模型,研究信心、货币政策与经济波动之间的时变特征。结果表明:企业家信心和投资者信心能够影响利率和货币增长率,即信心可以通过影响货币政策进而作用于宏观经济。货币增长率和利率能够影响投资者信心和企业家信心,进而可以通过信心影响宏观经济。从时变角度看,企业家信心一单位的正向冲击在整个样本区间内均会促进经济的增长;在短期内投资者信心和货币增长率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是在长期内货币增长率的提高会阻碍经济的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田磊 林建浩 张少华
为量化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本文在一个基于标准宏观经济理论的SVAR模型中,构建了一种由常规符号约束条件和特定零约束条件相结合的混合识别法,以同时识别出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和需求冲击、供给冲击、货币政策冲击等三种传统结构冲击。研究发现:(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并不是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但它表现出类似于负向需求冲击的特征,且呈现通胀效应强于产出效应的中国特色;(2)样本期内,需求冲击是驱动中国经济波动的首要因素,供给冲击次之;(3)供给冲击是引致价格水平上涨的主要原因,货币冲击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则抑制了价格水平的进一步上升。本文研究为有关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效应讨论提供了来自最大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证据,也为"宏观经济政策要稳"的政策基调提供了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