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65)
- 2023(9488)
- 2022(8496)
- 2021(8086)
- 2020(6654)
- 2019(15693)
- 2018(15745)
- 2017(30424)
- 2016(16588)
- 2015(18732)
- 2014(18834)
- 2013(18695)
- 2012(16985)
- 2011(15242)
- 2010(15151)
- 2009(13698)
- 2008(13268)
- 2007(11359)
- 2006(9779)
- 2005(8442)
- 学科
- 济(65181)
- 经济(65104)
- 管理(47468)
- 业(44443)
- 企(38367)
- 企业(38367)
- 方法(32491)
- 数学(27357)
- 数学方法(27038)
- 农(16217)
- 学(16047)
- 中国(15811)
- 财(15436)
- 业经(14843)
- 理论(13407)
- 地方(12620)
- 和(11594)
- 制(11583)
- 贸(10966)
- 贸易(10962)
- 农业(10863)
- 易(10608)
- 教育(10394)
- 技术(10305)
- 环境(10218)
- 务(10055)
- 财务(9997)
- 财务管理(9981)
- 企业财务(9474)
- 划(9283)
- 机构
- 大学(238458)
- 学院(234560)
- 管理(97244)
- 济(89263)
- 经济(87059)
- 理学(85201)
- 理学院(84272)
- 管理学(82825)
- 管理学院(82414)
- 研究(75828)
- 中国(53908)
- 京(51197)
- 科学(48562)
- 财(39610)
- 所(37583)
- 业大(35593)
- 农(35101)
- 研究所(34546)
- 中心(33619)
- 财经(32601)
- 江(32470)
- 北京(32386)
- 范(31863)
- 师范(31602)
- 经(29665)
- 院(27905)
- 农业(27482)
- 州(26954)
- 经济学(26062)
- 师范大学(25798)
- 基金
- 项目(165956)
- 科学(130059)
- 研究(122238)
- 基金(119917)
- 家(103878)
- 国家(102999)
- 科学基金(88702)
- 社会(75047)
- 社会科(70939)
- 社会科学(70920)
- 省(64602)
- 基金项目(64506)
- 自然(58624)
- 自然科(57194)
- 自然科学(57179)
- 教育(56168)
- 自然科学基金(56134)
- 划(54538)
- 编号(50621)
- 资助(49400)
- 成果(41055)
- 重点(36695)
- 部(36424)
- 发(34575)
- 课题(34513)
- 创(34497)
- 创新(32004)
- 科研(31754)
- 项目编号(31509)
- 教育部(31289)
共检索到327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蒋士成 李靖 费方域
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是第一代不完全合同理论受质疑的原因之一。不完全合同的内生性是第二代不完全合同理论的关键特征。合同完全的代价是复杂环境和缔约方有限的缔约能力导致的事前成本;合同不完全的代价是缔约方需要事后花费成本进行再谈判或协调。最优合同应最小化这两种成本。基于机制设计方法寻找导致缔约方选择不完全合同的结构性环境是一重要思路,但研究离现实越来越远。基于有限理性和行为因素的研究富有潜力,但仍待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程子建 钟笑寒
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的权衡取舍是文物旅游业的核心问题。本文从这一视角出发,利用不完全合同理论,构造模型分析了两种典型的文物旅游管理体制——企业经营和事业单位经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的开发程度大于社会最优,事业单位开发程度小于最优。但是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保护程度都小于社会最优。最优的管理体制取决于两个因素——开发收益性及文物脆弱性。当文物脆弱性和开发收益性较大时,最优体制选择偏向事业单位,反之则偏向旅游企业。
关键词:
文物旅游 不完全合同 管理体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凯南
长期以来,主流不完全合同理论一直没有在理论逻辑上圆满解答"合同为什么不完全",其理论基础存在很大的争议,这也导致其研究范式存在内在的逻辑矛盾与冲突,大量有关不完全合同的研究本质上却是关注完全合同。本文尝试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重新审视不完全合同理论,强调必须从知识不完全性的视角来阐释合同的不完全性,认为个体的有限认知是合同不完全性的重要理论基础,在此视角下探讨了不完全合同的功能、生成及其演变,并重新考察了权威在不完全合同中的作用。
关键词:
不完全合同理论 演化经济学 有限认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其静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为付 翟冬平
二战以来,国际经济分工越来越深化与细化,跨国公司成为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等经济活动的主体,垂直专业化的国际生产分工替代了传统的产品垂直贸易,大型跨国制造业与服务业活动同时具有垂直一体化和外包化趋势。本文首先回顾了跨国公司垂直一体化生产与外包化生产的相关研究,然后对内部一体化生产与外包化生产的机理进行理论分析,之后基于跨国公司与外包企业非完全契约的视角,构建了谈判成本外生化的模型,分析了中间投入品内部垂直一体化与外包化生产相互转化的条件。研究结果显示,中间投入品生产模式的选择取决于跨国公司A对最终产品X合作生产时的利润非依存度γa,外包生产企业B对最终产品X合作生产时的利润非依存度γb以及和内部一...
关键词:
国际分工 垂直一体化 外包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宋波 赵良杰
基于不完全合同理论HSV框架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两阶段模型,通过比较私人供给、政府供给及公私合作制供给三种模式下,研发部门的生产性投入和非生产性投入水平,发现政府供给和私人供给模式下,研发部门缺乏积极投入的激励;而公私合作供给模式可以有效激励研发部门的生产性投入和非生产性投入水平。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公私合作培育模式,提出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中融资机制、政府效率、产业转化、企业家精神等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盖骁敏 王忠杰
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但目前的研究大多注重分析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互动关系,较少涉及内部审计在控制管理者舞弊行为方面的作用,即使有这方面的分析也只是一笔带过(向永平,2008)。本文认为管理者舞弊问题产生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蒋士成 费方域
通过对不完全合同经典理论模型的组成要素的梳理和分类,本文首次将不完全合同理论的模型分为四种类型:行动事前不可缔约而事后可缔约的事前效率问题模型,行动事前和事后都不可缔约的事前和事后效率问题模型,事前部分可缔约的事前和事后效率问题模型,收益事后不可证实的事前和事后效率问题模型。这些不同的理论被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中进行表述。传统的产权理论具有一些缺陷,而事后不可缔约的模型更适合研究权威、授权、科层等问题。相对于关于投资激励的事前效率问题,事后效率问题的来源要多得多。对事前与事后缔约性问题的探讨以及对事后效率问题的研究是丰富不完全合同理论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
不完全合同 事前效率 事后效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蒋士成 李靖 梁龙
既有研发外包组织理论主要基于技术优势企业视角,关注如何治理技术溢出等交易成本,忽视了缺少专利和隐性知识的企业进行渐进性创新时最优研发外包组织选择。基于不完全合同视角,从企业对研发中激励代理方努力与降低渐进性创新的不完全替代性成本之间的权衡出发,分析委托方如何合作、并购、委托以及新建研发等组织最优选择。结果表明,当委托方技术水平较低时,最优组织将需要给代理方更多控制权以激励其努力,相反,委托方则保留更多控制权以降低不完全替代性成本。委托方市场规模通过影响代理方的私人收益降低不完全替代性成本,使得委托方愿意放弃控制权以激励代理方努力。新建研发可以看作是委托方通过承担更多时间和风险成本,从而降低不完全替代性成本。在不同组织形式中,委托方对研发投入的积极性是不同的,这决定了委托方通过研发外包获得的技术溢出效应和企业创新能力。
关键词:
研发外包 渐进性创新 不完全合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宏力
不完全契约理论是现代契约理论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由交易成本理论、激励理论和产权理论组成。西方不完全契约理论本世纪初以来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哈特"参照点"理论为代表的方法论的进展、企业契约理论研究进展、研究领域的拓展等几个方面。不完全契约理论的发展前景在于放松假设、引入工具、拓展领域和完善实证数据库等方面。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苏启林 申明浩
本文在评介和分析不完全契约理论主要观点和缺陷的基础上,比较了不完全契约理论与完全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其他契约理论分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概括了不完全契约在公司治理机制等三个应用领域研究的新进展。
关键词:
不完全契约 公司治理 最新进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曹伟
近年来,汇率传递理论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研究进展,特别表现为从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和产品属性两个视角研究企业的"依市定价"行为。鉴于此,本文首先总结了汇率传递不完全的微观原因和宏观解释;其次,以"依市定价"理论为研究主线,从企业经营绩效和商品质量两个层面分析了企业"依市定价"行为的异质性;再次,基于非对称性视角,探讨企业的"依市定价"行为,进一步拓展了汇率传递理论;最后,本文提出未来深化汇率传递理论研究的方向,同时得到了如何进一步深入探讨人民币汇率传递问题的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凯 王健
通过构建"政府-企业"两部门的碳排放博弈模型,重点考察在政府不了解企业处理碳排放效率的(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企业的最优碳排放行为和政府的最优政策制定。基于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两种状态的比较,研究发现在政府完全掌握企业碳排放效率的情况下,碳排放许可制度反而使得碳排放总量趋高,排碳费用增加;而在政府不了解企业碳排放效率的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许可制度使得排碳总量降低、费用减少。由此证实,在市场机制下,政府的精力应当放在激励机制设计中,而并非去了解和掌握每个企业的碳排放效率。
关键词:
碳排放 博弈论 配额 不完全信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凯 王健
通过构建"政府-企业"两部门的碳排放博弈模型,重点考察在政府不了解企业处理碳排放效率的(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企业的最优碳排放行为和政府的最优政策制定。基于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两种状态的比较,研究发现在政府完全掌握企业碳排放效率的情况下,碳排放许可制度反而使得碳排放总量趋高,排碳费用增加;而在政府不了解企业碳排放效率的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许可制度使得排碳总量降低、费用减少。由此证实,在市场机制下,政府的精力应当放在激励机制设计中,而并非去了解和掌握每个企业的碳排放效率。
关键词:
碳排放 博弈论 配额 不完全信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运生
传统理论认为,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一种重要表现,导致了资源配置非帕累托最优。内生外部性理论研究表明,外部性仅仅是合约外效应表现,根源于产权界定模糊不清或交易费用过高;合约内总效应与合约外总效应边际值相等时,即可实现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将外部性作为内生要素纳入签约行为之中,是有效实现外部性内部化的重要前提,庇古税仅仅是内生外部性理论分析范式中的一个特例。通过研究外部性与签约时机、未签约代理人数量、博弈方式、签约信息分布的关系,可以明晰外部性内生化过程机理。通过设计分而治之策略、定价方案、Shapley值法、菜单式合约与第三方合约,可以有效实现外部性内生化。
关键词:
外部性 内生化 合约结构 交易费用 产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