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91)
- 2023(2881)
- 2022(2396)
- 2021(2481)
- 2020(1851)
- 2019(4146)
- 2018(3908)
- 2017(6704)
- 2016(3728)
- 2015(4159)
- 2014(3986)
- 2013(3934)
- 2012(3644)
- 2011(3385)
- 2010(3346)
- 2009(2891)
- 2008(2811)
- 2007(2402)
- 2006(2230)
- 2005(1895)
- 学科
- 济(13813)
- 经济(13801)
- 管理(9347)
- 业(8498)
- 企(6805)
- 企业(6805)
- 学(4785)
- 方法(4777)
- 地方(4556)
- 农(4305)
- 数学(4053)
- 业经(3989)
- 数学方法(3956)
- 中国(3843)
- 农业(3190)
- 环境(2723)
- 财(2688)
- 制(2662)
- 技术(2466)
- 理论(2348)
- 和(2235)
- 发(2180)
- 地方经济(2043)
- 划(1950)
- 贸(1910)
- 贸易(1907)
- 体(1896)
- 易(1805)
- 融(1795)
- 金融(1795)
- 机构
- 学院(53565)
- 大学(52589)
- 研究(21543)
- 管理(17712)
- 科学(16972)
- 济(16542)
- 经济(16100)
- 中国(15631)
- 理学(15605)
- 理学院(15272)
- 管理学(14740)
- 管理学院(14638)
- 农(14278)
- 所(12336)
- 京(12131)
- 研究所(11559)
- 农业(11448)
- 业大(11232)
- 州(10611)
- 中心(9581)
- 江(8748)
- 省(8303)
- 院(8128)
- 范(8012)
- 师范(7872)
- 室(7835)
- 技术(7658)
- 北京(7450)
- 财(7417)
- 农业大学(7378)
共检索到79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红梅 李天来 李云飞
以兰州百合鳞茎为试材,研究2、6、10℃条件下保湿贮藏101d内顶芽中内源激素的变化,并对内源激素与碳水化合物、酚类物质、游离氨基酸等物质的关系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低温处理过程中ABA含量呈下降趋势,GA3、IAA和ZR含量均有升高过程。ABA和GA3含量均随贮藏温度降低而减少,且贮藏温度越低,ABA含量下降越早。相关分析结果表明GA3和ABA无任何相关性。淀粉酶活性、总可溶性糖含量、PAL活性、酚类物质含量均与ABA含量极显著负相关,而与GA3含量和ZR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通径分析结果表明ABA的负效应是最关键的因素,其次是GA3的正效应,而ZR的贡献率则相对较小。精氨酸含量与AB...
关键词:
兰州百合 休眠 内源激素 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红梅 李天来 李云飞
兰州百合鳞茎分别在2℃、6℃、10℃条件下保湿贮藏至101d。贮藏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鳞茎各部位酚类物质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以及游离苯丙氨酸含量,同时比较了发芽鳞茎与休眠鳞茎中酚类物质含量和PAL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低温解除休眠过程中,鳞茎内酚类物质含量呈增加趋势。贮藏初期的34d是酚类物质含量以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关键时期。鳞茎不同部位的酚类物质含量呈极显著差异,以鳞茎盘内最高,顶芽次之,鳞片中酚类物质含量较低。顶芽和鳞片的酚类物质含量随贮藏温度升高而下降,且与PAL活性和游离苯丙氨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鳞茎盘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变化与之不同。未发现PPO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红梅 李天来 李云飞
以兰州百合为试材,研究了2℃、6℃、10℃条件下保湿贮藏101d内兰州百合中部鳞片中碳水化合物、酚类物质、游离氨基酸以及内源激素的变化对解除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降低和处理时间延长,淀粉明显降解、ABA含量显著下降,可溶性糖、酚类物质、内源GA3、IAA含量急剧增加。低温处理初期的34d是上述物质变化最活跃的时期。相关分析表明,淀粉酶和PAL活性升高是分别导致可溶性糖和酚类物质含量增加的因素。低温贮藏期间,游离氨基酸总量呈下降趋势,其中精氨酸含量最高、变化最大。根据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的结果初步判定鳞片内碳水化合物、酚类物质和游离氨基酸等物质变化主要受内源GA3的调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云飞 孙红梅 李天来
以兰州百合为材料,研究了百合种球经不同贮藏温度处理后,植株生长及鳞茎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温度的降低,百合各个生育阶段均提前,总生育期缩短,同时百合株高和茎粗的生长加快,叶面积和鳞茎鲜重增加;母鳞茎和新鳞茎淀粉、总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蔗糖是百合鳞茎内糖分积累和转运的主要形态,其含量变化与总糖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淀粉酶活性变化与淀粉含量变化趋势相反。结合鳞茎鲜重的变化可知,在本试验范围内,2℃贮藏百合种球101d有利于鳞茎发育。
关键词:
百合 鳞茎 碳水化合物 可溶性糖 淀粉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振坚 王雁 彭镇华 缪崑 王彩云 于耀
该文在探讨春石斛假鳞茎生长规律基础上,研究了GA3和6-BA对高芽萌发的调控效果,PP333对假鳞茎封顶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生长季,假鳞茎节间平均生长长度为3.57 cm,节间日均生长量为0.068 cm,假鳞茎日均生长量为0.28 cm;如需形成50~60 cm高的假鳞茎,需要在1月末至2月间开始留鳞芽,同时需要不能晚于8月底停长,假鳞茎节数可达14~19节,能形成高质量的假鳞茎;PP333可促进假鳞茎及时封顶,50 mg/L灌根处理效果最佳;用6-BA处理有利于高芽和鳞芽形成,植株灌根浓度以200 mg/L最佳;GA3各种浓度处理都不利于高芽和鳞芽形成,导致徒长和落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英民 吴沙沙 张启翔
百合是重要的鲜切花,也可以做盆花,还可以在园林中应用。要生产出优质的百合切花,需要优良的百合种球,生产出优质种球需要对百合鳞茎的发育生物学深入了解。在阐述了百合鳞茎生长发育特点的基础上,对其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生理生化变化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鳞茎中淀粉含量变化、淀粉代谢的关键酶、可溶性糖及蛋白质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就今后鳞茎发育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百合 鳞茎 子鳞茎 发育生物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延龙 梁建丽 牛立新
以东方百合‘S iberia’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激素种类及其质量浓度、蔗糖浓度、大量元素浓度、低温处理对试管鳞茎形成和膨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质量浓度NAA有利于提高结鳞茎率;90 g/L蔗糖处理结鳞茎效果最好,所结鳞茎的平均直径为1.59 cm,平均鲜重为2.09 g,但与70 g/L蔗糖处理差异不显著;增加大量元素浓度可以促进鳞茎的形成和膨大,当浓度为2M S时,鳞茎直径最大达2.06 cm,平均直径1.65 cm,平均鲜重2.68g,较处理前的单芽增加了12.8倍;5℃低温处理可使试管苗100%结鳞茎,处理30 d对结鳞茎的效果最好,鳞茎的直径、鲜重平均分别为1.50 cm,2.06 ...
关键词:
东方百合 试管鳞茎 组织培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沙沙 彭东辉 李雯琪 王晶懋 吕英民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对东方百合‘索邦’鳞茎源--库转换过程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蔗糖和淀粉合成相关的主要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自栽种期至花蕾发育中期(花蕾长度达到3cm),外层、中层鳞片中淀粉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鳞茎此时作为源提供营养物质;此后至盛花期,外层鳞片中淀粉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而中层鳞片中呈现上升趋势,说明鳞茎在此时表现为源--库复合体时期;之后鳞茎作为库积累营养物质。此外,外层鳞片和中层鳞片内蔗糖与蔗糖合酶(SS)、蔗糖磷酸合酶(SPS)之间表现为正相关,而SS和SPS与淀粉含量均表现为负相关,但均不显著。除中层鳞片内可溶性淀粉合酶(SSS)与淀粉含量表现...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中轩 杨森 杜运鹏 贾桂霞
研究了4℃冷藏过程OT百合(Lilium hybrids)品种‘黄天霸’(‘Manissa’)鳞茎形态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49 d后顶芽生长点距鳞茎顶端小于1 cm,淀粉含量明显下降,可溶性糖、蔗糖和还原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在第49天出现峰值);ABA含量在贮藏初期略有上升,第35天开始明显下降;IAA含量的变化则与ABA相反;GA3与ZR含量的变化规律不明显;激素含量之间比值均在29-35 d明显上升.表明‘黄天霸’百合鳞茎4℃解除休眠的合适时间为49 d,冷藏后29-35 d为其打破休眠的关键时期.
关键词:
‘黄天霸’百合 鳞茎 解除休眠 生理指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冬云 张晓曼 杨楠 张利娟 邵帅
【目的】研究兰州百合及有斑百合的染色体核型。【方法】利用染色体常规压片的方法,对兰州百合和有斑百合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兰州百合的核型公式为2n=2x=24=2m+2sm+6st+14t,相对长度为6.35%~12.07%,核型不对称系数为83.25%,染色体相对差异较大。有斑百合的核型公式为2n=2x=24=4m+12st+8t,相对长度为6.11%~12.90%,核型不对称系数为80.11%。【结论】兰州百合的核型类型属于3A型,有斑百合的核型类型为3B型,以有斑百合核型的进化较高,可见不同居群的百合间核型存在差异。
关键词:
兰州百合 有斑百合 核型分析 染色体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红梅 王微微 何玲 王春夏 李天来
为了建立富含多糖的百合鳞茎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nthase,EC2.4.1.13,SuSy)活性检测体系,深入研究其蔗糖代谢机制,以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鳞茎外层鳞片为试材,分别研究了提取缓冲液种类及pH值、反应温度、底物浓度以及缓冲液pH值对SuSy合成和分解方向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uSy合成方向活性检测的最适提取缓冲液是pH值为7.8的Tris-HCl,最适反应温度为50℃,底物果糖最适浓度为50 mmol.L-1,UDPG最适浓度为5 mmol.L-1,反应缓冲液Tris-HCl最适pH值为7.5;SuSy分解方向活性检测的最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洁 游向阳 郭文杰 蔡宣梅 方少忠
为研究百合抽薹调控机理,以自繁的百合小鳞茎‘Siberia’为材料,分析小鳞茎在抽薹前后蛋白质组表达差异。经双向电泳分离,共得到差异表达蛋白质点21个。11个蛋白质点获得MaLDi-TOF-TOF-MS的鉴定,其中包含2个伴侣蛋白质、4个参与能量代谢的蛋白质、1个胁迫诱导表达的c DNa产物、3个百合花中的c DNa片段和1个未知蛋白质。结果表明,在百合抽薹过程中,参与能量代谢的蛋白质表达量受到调控,为抽薹过程准备能量或重新合成储能物质;分子伴侣蛋白质或胁迫诱导蛋白质的表达量发生变化,是百合植株应对低温春化的生理反应。
关键词:
百合 小鳞茎 抽薹 差异表达蛋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乔永旭 张永平 陈超 陈敏敏
以东方百合"索蚌"(sorbonne)小鳞茎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鳞茎在4℃低温处理过程中活性氧和抗氧化系统酶的动态变化。鳞茎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释放速率在低温处理的前期缓慢上升,30 d时达最大,随后迅速下降,过氧化氢含量在低温45 d后达最大值,随着低温积累也迅速下降。在休眠解除过程中4种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的动态不同,超氧化物歧化酶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在低温处理前期下降,随后又上升,45 d后又迅速下降,与过氧化氢的动态变化趋势一致。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在低温解除休眠过程中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
百合 休眠 活性氧 抗氧化系统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红梅 陶文玲 王春夏 李天来
以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为试材,研究了GA3和IBA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锯木屑和草炭两种培养基质对鳞片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锯木屑埋片处理的繁殖系数最高(2.4),锯木屑扦插处理可获得较大的小鳞茎(Φ=5.24mm),并有利于生根。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的影响效力高于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IBA显著提高了小鳞茎数量,GA3与IBA等体积混合溶液显著促进了小鳞茎生根,但使IBA促进小鳞茎增殖的效应减弱。对IBA的不同浓度而言,培养前期(30d,45d),低浓度(100mg·L-1)处理的繁殖系数较高(3.85,4.06);而培养后期(60d,75d),...
关键词:
兰州百合 鳞片扦插 植物生长调节剂 基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钰芳 张恩和 张新慧 王惠珍 王琦 刘青林 荔书楠 陈红刚 崔佳佳
[目的]研究不同连作年限下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 salisb)光合参数日变化及其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筛选出影响兰州百合光合作用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分别测定正茬、连作2年和连作4年兰州百合叶片光合特性及生理生态因子的日变化进程;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净光合速率(P_n)和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 07:00—17:30,光合有效辐射(PAR)和空气温度(T_a)均呈单峰曲线,先升高后降低,13:45达到峰值;空气相对湿度(RH)呈“V”形变化,大气CO_2浓度(C_a)变化较小。正茬、连作2年和连作4年兰州百合P_n均呈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气孔导度(G_s)总体呈下降趋势,胞间CO_2浓度(C_i)呈“W”形变化,气孔限制值(L_s)变化趋势与C_i相反;蒸腾速率(T_r)呈倒“V”形变化,水分利用效率(WUE)呈“M”形变化趋势。随连作年限的延长,兰州百合P_n、G_s、T_r及WUE的日均值呈不断下降趋势,而C_i日均值逐渐上升,与正茬相比,连作4年兰州百合各指标变化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非气孔因素是引起连作兰州百合P_n下降的主要原因;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PAR、T_r和WUE是影响兰州百合P_n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结论]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兰州百合光合作用能力不断下降;各生理生态因子对兰州百合不同的光合参数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其中PAR、T_r和WUE的影响程度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