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24)
- 2023(8682)
- 2022(7283)
- 2021(6510)
- 2020(5489)
- 2019(12018)
- 2018(11676)
- 2017(22002)
- 2016(12209)
- 2015(13248)
- 2014(12974)
- 2013(12603)
- 2012(11314)
- 2011(10207)
- 2010(10046)
- 2009(9553)
- 2008(9433)
- 2007(8282)
- 2006(7327)
- 2005(6565)
- 学科
- 济(43109)
- 经济(43018)
- 管理(40694)
- 业(37140)
- 企(30739)
- 企业(30739)
- 方法(18276)
- 财(16050)
- 数学(16003)
- 数学方法(15877)
- 制(14281)
- 农(13122)
- 中国(11559)
- 业经(11353)
- 学(10168)
- 体(9887)
- 务(9828)
- 财务(9808)
- 贸(9795)
- 贸易(9791)
- 财务管理(9787)
- 易(9570)
- 企业财务(9309)
- 农业(8586)
- 银(8365)
- 银行(8316)
- 体制(8299)
- 环境(8189)
- 技术(7948)
- 行(7839)
- 机构
- 大学(175202)
- 学院(174109)
- 济(71041)
- 经济(69681)
- 管理(65355)
- 研究(59855)
- 理学(57125)
- 理学院(56489)
- 管理学(55557)
- 管理学院(55248)
- 中国(44495)
- 科学(38356)
- 农(38038)
- 京(36080)
- 财(34942)
- 业大(31777)
- 所(31008)
- 农业(30172)
- 研究所(28293)
- 财经(27460)
- 中心(26958)
- 江(26280)
- 经(25007)
- 经济学(22196)
- 北京(22018)
- 院(21665)
- 财经大学(20508)
- 农业大学(20485)
- 省(20424)
- 经济学院(20114)
- 基金
- 项目(123536)
- 科学(96655)
- 基金(91566)
- 家(82833)
- 研究(82807)
- 国家(82178)
- 科学基金(69562)
- 社会(55147)
- 社会科(52345)
- 社会科学(52334)
- 基金项目(49070)
- 省(48139)
- 自然(46745)
- 自然科(45671)
- 自然科学(45650)
- 自然科学基金(44900)
- 划(40855)
- 教育(37371)
- 资助(36117)
- 编号(30464)
- 重点(28182)
- 制(27161)
- 部(27110)
- 创(26379)
- 发(25398)
- 创新(24853)
- 计划(24484)
- 科研(24452)
- 成果(23850)
- 国家社会(23723)
共检索到251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秋萍 倪巍 万映伶 刘燕
[目的]明确多花芍药生根种子对上胚轴休眠解除抑制作用最强的部位及其潜在影响原因,为阐明多花芍药种子的休眠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采用多花芍药生根种子胚乳、种皮、胚3部分的浸提液处理白菜种子,确定抑制作用最强的部位;将该部位浸提液(1,2 g/L)添加到多花芍药离体胚培养基中,研究其对本体上胚轴休眠解除的影响;观测生根离体胚移入成苗培养基后的形态和脱落酸/赤霉素(ABA/GA_3)值变化,确定上胚轴休眠解除过程中的关键时间节点。用各关键节点胚浸提液处理易萌发的白菜种子,研究其对白菜种子发芽率、过氧化氢(H_2O_2)含量、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及NADP-苹果酸脱氢酶(NADP-MDH)、丙酮酸激酶(PK)、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活性的影响,分析白菜种子发芽率与这些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1)多花芍药生根种子种皮、胚乳和胚浸提液均可显著抑制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抑制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胚>胚乳>种皮;1,2 g/L胚浸提液均可显著降低多花芍药离体胚上胚轴休眠解除率。(2)生根离体胚移入成苗培养基的第4,8,12,16天,分别观测到ABA/GA_3出现拐点(S2)、胚芽萌出(S3)、胚芽伸长(S4)和真叶展开(S5)关键变化。(3)多花芍药离体胚移入成苗培养基之前(S1)及S2~S5节点胚浸提液均可抑制白菜种子萌发,且S4节点胚浸提液的抑制强度最大,该节点胚浸提液处理白菜种子H_2O_2含量、·OH清除能力、SOD活性和GSH、AsA含量均显著提高,同时CAT、POD、PK、G6PDH活性均显著降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各节点胚浸提液处理白菜种子的发芽率与H_2O_2含量、·OH清除能力、GSH含量极显著负相关,与SOD活性显著负相关,与CAT、POD、PK和G6PDH活性极显著正相关,与AsA含量和NADP-MDH活性相关性不显著。[结论]多花芍药生根种子抑制作用最强的部位是胚,胚中内源抑制物在胚芽伸长阶段抑制作用最强,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影响种子活性氧及抗氧化物质含量、呼吸代谢酶活性而发挥抑制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费日雯 樊富伟 孙天祎 辛如洁 宋文慧 关士鑫 孙晓梅
【目的】芍药具有极佳的观赏价值,但其种子的双重休眠难以解除,严重阻碍芍药的育种进程。本研究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芍药种子休眠解除关键时期的酵母杂交cDNA文库,可用于筛选调控芍药种子休眠解除相关基因的转录因子及互作蛋白。本文库的构建可为丰富芍药种子休眠调控研究提供科学支撑,能为芍药栽培育种和野生资源保护及利用奠定分子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以休眠解除过程中5个关键时期的芍药种子为试验材料,进行总RNA的提取和m RNA的分离,使用gateway方法构建cDNA初级文库,再通过LR重组,将初级文库重组到pGADT7-DEST次级文库载体上,构建出次级文库,最后经过酵母转化试验,将次级文库质粒转化到酵母Y187感受态细胞中,构建出芍药种子休眠解除过程的酵母文库。【结果】经鉴定,cDNA初级文库库容量为1.28×107 CFU,平均插入片段长度在1 000 bp以上,重组率为100%;cDNA次级文库库容量为1.12×107 CFU,平均插入片段长度在1 000 bp以上,重组率为100%;酵母文库滴度为7.0×107 CFU/mL,平均插入片段长度在1 000 bp以上,重组率为96%。23个阳性克隆测序结果经NCBI比对后,按照功能将20个已知蛋白序列划分为8类,其中7个序列已被报道参与种子的休眠与萌发。【结论】芍药种子休眠解除过程的酵母杂交cDNA文库构建的质量较高,具有较完整的基因信息,符合酵母文库筛选试验所需的标准,为构建芍药种子休眠解除过程的分子调控网络提供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尚旭岚 徐锡增 方升佐
青钱柳种子具有深休眠特性。对青钱柳离体胚及不同处理种子的萌发试验、种壳透水性和透气性测定以及种子各部分内源抑制物质的提取、生物测定和鉴定等的研究表明:1)青钱柳种胚基本不存在休眠,果皮和种皮存在一定的机械束缚和透水、透气性障碍,果皮中存在活性较强的内源抑制物质是引起青钱柳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2)种子各部分甲醇浸提液的生物测定结果说明,青钱柳种子各部分均含有内源抑制物质,抑制活性为果皮>种皮>完整种子>种胚。3)对抑制活性最强的果皮甲醇提取液采用系统溶剂法进行初步分离,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各分离相中乙醚相的抑制活性最强,GC-MS鉴定结果显示乙醚相中相对含量为35.09%的组分是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香...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龙雯虹 王琼 肖关丽 沙本才 郭华春
用酶联免疫测定法研究了休眠期山药珠芽内源激素二氢玉米素(DHZR)、玉米素(ZR)、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和赤霉酸(GA3)含量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多效唑(PP333)对不同休眠程度的山药珠芽破除休眠的效果及对休眠期珠芽内源GA3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休眠期DHZR含量低变化小;ZR含量较DHZR含量高,休眠期含量升高,尤其在第80天时出现明显上升;ABA含量在休眠前期70 d缓慢下降,第80天后含量较稳定;IAA和GA3的含量都是在前70 d先降后升,第80天后,IAA含量变化小,而GA3含量下降直到珠芽发芽才升高。PP333可以促进贮藏80 d后的珠芽发芽,加快内源激素GA3...
关键词:
山药 珠芽 内源激素 多效唑 休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闵卓 耿万刚 房玉林 张振文 李华
【目的】葡萄新梢上的芽有冬芽和夏芽两种,根据这两种芽休眠特性的差异,筛选与芽生理休眠相关基因,进而从分子水平研究葡萄芽生理休眠的相关机制。【方法】以‘赤霞珠’葡萄新梢上冬芽和夏芽为材料,夏芽作为驱动方(driver),冬芽作为实验方(tester),采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构建冬芽和夏芽的SSH-cDNA文库,筛选冬芽和夏芽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通过NCBI同源比对,寻找与葡萄芽生理休眠相关的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分类。最后,运用Real-time PCR技术对部分候选基因进行检测,以验证其与葡萄芽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廖晓虹 孔治有 覃鹏
为研究不同方法破除休眠处理对小麦新种子SOD活性的影响,将新收获的3个品系小麦种子(KQ11、KQ3和KQ27)分别用低温(2、4、6、8℃分别处理3、6、9、12 d)、H2O2(浓度为0%、0.31%、0.63%、0.95%,在18、20、22℃下分别处理8、16、24 h)、GA3(浓度为0、0.025‰、0.050‰、0.075‰、0.100‰,18、20、22℃下分别处理8、16、24 h)进行破除休眠处理,并测定分析种子SOD活性。结果表明,当以低温处理时,4℃处理SOD活性最高,2℃处理最低;以H2O2处理时SOD活性受处理时间影响较大;以GA3处理时处理浓度、处理温度、处理时间...
关键词:
小麦 SOD活性 新种子 休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闫芳 张恩和 王勤礼 毛著鸿
【目的】祁连山野生的黄瑞香生长在海拔2 500~2 600 m左右的半荫半阳的缓坡地带,为适应祁连山寒冷的冬季和凉爽的夏季气候,黄瑞香种子具有较强的休眠特性。探寻破除黄瑞香种子休眠的方法,可为其种子人工繁殖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方法】采用种子萌发抑制物的生物学鉴定、激素溶液浸种、低温层积、干藏等不同处理方法对黄瑞香种子的休眠类型、休眠原因及其破眠方法进行研究。【结果】1)新采收的黄瑞香种子生活力为84.6%,但不萌发,具有显著的休眠现象。种子吸水过程符合Logistic曲线,其种皮对种子吸水无严重阻碍作用。2)黄瑞香种子种皮和胚的醇提液、水提液对白菜种子的发芽率和胚根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
关键词:
黄瑞香 种子休眠 种子萌发 低温层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彩霞 高荣孚
洋白蜡(Fraxinus pennsylvanica Var.)种子中存在ABA等内源抑制物,其对离体胚发芽时的呼吸速率、呼吸途径以及细胞色素氧化酶和6-P-葡萄糖脱氢酶的活性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式与外源ABA有很大的差别.外源ABA处理的胚具有抗氰呼吸,而内源抑制物处理的胚不具抗氰呼吸.外源ABA和内源抑制物二者不同程度地改变了洋白蜡离体胚的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磷酸戊糖途径的比例,ABA则较大地诱导了磷酸戊糖途径.这种影响呼吸作用的明显差异表明内源抑制物质与外源ABA在作用方式上存在差别;同时也表明洋白蜡种子的休眠是多种抑制物质(包括内源ABA)的综合效应.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立学 王海南 范晶 那守海
研究了紫椴种子的休眠与萌发条件,主要对其解除休眠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试验设计包括3种处理:不同时间的浓H2SO4处理(10、30、60min),4种不同的层积方式(无处理,0~5℃、30d,15~20℃、30d,15~20℃、10d→0~5℃、20d),不同浓度的GA3处理(0、100、300mg/L)。每种处理设置4个重复。经上述处理的种子最终萌发率与平均萌发时间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同时,15~20℃、10d→0~5℃、20d的变温层积比其他恒温层积更加有效;层积处理效果比浓H2SO4、GA3的处理效果更好。对紫椴种子处理的最佳组合是以浓H2SO4浸泡种子30min,然后施以100mg/L的G...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婷 刘鹏 徐根娣
【目的】通过从种皮及内源抑制物两个方面探索栝楼(Trichosathes kirilowii Maxim)种子休眠原因,找出其萌发难的症结所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种子萌发率的可行措施。【方法】对照完整种皮,设置了刀割种皮和去除种皮的处理,以探究种皮对栝楼种子萌发率的影响;同时分种皮和种仁两部分分别用水、甲醇、乙醚提取其中萌发抑制物,并以白菜种子作为生物鉴定材料,测定其在各种提取物作为萌发基质下的萌发率、淀粉酶活性、苗高、根长及鲜重,以求确定抑制物的分布、极性并初步推测抑制物类型。另外,用GA3处理栝楼种子,并设置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间对比试验,以求探索栝楼促萌措施。【结果】去种皮处理组与对照...
关键词:
栝楼 萌发 种皮 内源抑制物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叶新如 刘建汀 裘波音 李永平 朱海生 温庆放
【目的】探讨影响冬瓜种子休眠的原因,确定种子休眠特性,为探明冬瓜种子休眠机理及破除方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冬瓜种子为材料,对其进行外观观察及形态指标和质量测定,分析数量性状分布规律及其相关性;采用恒温烘干法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TTC)法检测种子含水量和生活力;采用去皮法和吸水法处理种子,计算其发芽率和吸水率;以蒸馏水为对照(CK),分析0.02,0.04,0.06,0.08,0.10 g/m L冬瓜种子种皮、种胚水和甲醇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此外还分析了0.02,0.04,0.06,0.08,0.10 g/m L种皮、种胚甲醇浸提液对白菜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探讨冬瓜种子的休眠机理。【结果】冬瓜种子的种皮坚硬且厚,种子长、宽、厚平均值分别为1.155,0.694和0.226 cm,千粒质量平均值为52.820 g,含水量为75.800%。种子长、宽、厚在4~5级分布频率均较高,种子胚根长在9级分布频率最高,种皮质量和种胚质量均在6级分布频率最高,种子千粒质量和含水量主要分布在4~6级。种子厚与种子长、宽,胚根长与种子长,种皮质量与种子长、种子厚、胚根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同等条件下培养5 d后,完整冬瓜种子无萌发,而去皮冬瓜种子发芽率达到54.67%。冬瓜种子的种皮透水性良好,吸水处理21 h后,冬瓜完整种子和破壳种子的吸水率仅相差5.80%。冬瓜种子种皮、种胚水和甲醇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种子种皮、种胚水和甲醇浸提液对白菜幼苗根长的抑制效应大于苗高;随着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大,种皮、种胚水和甲醇浸提液抑制效应总体增强;种皮和种胚甲醇浸提液的抑制效应大于水浸提液,种胚浸提液的抑制效应大于种皮浸提液。冬瓜种子种皮和种胚甲醇浸提液总体能抑制白菜幼苗的SOD、CAT、POD活性。【结论】种子中的内源抑制物和种皮机械束缚可能是冬瓜种子休眠的重要原因,而种子各部位浸提物可能通过抑制保护酶活性而影响幼苗生长。
关键词:
冬瓜 种子萌发 休眠特性 抑制作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秀君 李天来 倪伟东
从天女木兰(Magnolia sieboldiiK.Koch)种子的形态、种皮电镜观察、种子各部分抑制物质的生物测定和种子成熟过程中激素含量的变化等方面研究种子的休眠特性。结果表明:天女木兰种子秋季采收后其种胚尚未发育完全,是导致天女木兰种子深休眠的主要原因,但其种皮透性良好;种子不同部位存在不同程度的发芽抑制物质,主要存在于假种皮和胚乳中;种子成熟时胚乳中高浓度的ABA、IAA及低浓度的GA3是导致种子休眠的又一原因。
关键词:
天女木兰 种子 抑制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丹 孙传清 屠乃美
种子休眠是内在和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种子结构、淀粉酶活性、内源激素等是导致种子休眠的内在原因;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外源 GA3,ABA 及可溶性糖分均具有在不同程度上打破休眠和促进发芽的作用.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影响休眠的遗传位点进行定位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种子 休眠特性 进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邢露 李铁华 何功秀 郭淑芸 张艺博
【目的】探究紫楠种子休眠原因,确定其休眠类型,找到解除种子休眠的方法和适合紫楠种子萌发的最佳温度条件,为其苗木培育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方法】通过测定紫楠种皮的透水性、透气性、种子内含萌发抑制物,探究种子休眠的原因,通过低温层积处理研究打破紫楠种子休眠的方法,通过设置15℃、20℃、25℃、30℃、35℃恒温、日30℃夜20℃、日25℃夜15℃变温共7个温度处理研究适宜种子萌发的温度。【结果】1)新鲜种皮对种子具有明显的吸水障碍和呼吸障碍,去皮种子的吸水率是完整种子的1.92倍,去皮种子的呼吸速率是完整种子的2.24倍,对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2)紫楠种子的水浸提液和甲醇浸提液能显著抑制大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由此可以说明紫楠种子具有水溶性和醇溶性的内源抑制物;3)低温层积能够打破紫楠种子的休眠,随着低温层积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提早,发芽速度加快,发芽率提高,低温层积100 d的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高达98.89%。GA3浸种对解除种子休眠的效果不理想;4)温度对紫楠种子的发芽率的影响较大,25℃的恒温条件下种子萌发的能力高于其他的温度处理。【结论】紫楠种子种皮造成的透水性透气性不良和种子含有的内源抑制物是引起种子休眠的主要因素,属于综合休眠类型。低温层积是解除种子休眠和提高其发芽率的有效方式,紫楠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25℃。
关键词:
紫楠种子 休眠 萌发 内源抑制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宏 李正红 张艳丽 王雁 刘秀贤 万友名
以9月采收于西藏林芝县、米林县并经自然晾干、室内储存3个月的大花黄牡丹种子为材料,研究温度、GAs、乙烯利等处理对种子休眠的解除效应。结果表明:1)经7天常温清水浸泡后直接播种于露地苗床,种子于第140天发根,第288天发芽,至发芽结束共490天,发芽率35%左右。2)温度对大花黄牡丹种子萌发具显著影响,低于10℃及高于25℃培养的种子均不能发根,15℃对下胚轴休眠解除效果最佳;15℃及20℃对上胚轴休眠解除效果最理想。3)各处理与对照的发根率均可达96%以上。4)GA3处理大花黄牡丹生根种子可起到显著的上胚轴休眠解除效果,其中以300mg·L-1处理效果最佳。5)综合考虑上胚轴及下胚轴休眠解...
关键词:
大花黄牡丹 种子 下胚轴 上胚轴 休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