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97)
- 2023(11192)
- 2022(9226)
- 2021(8633)
- 2020(6619)
- 2019(15371)
- 2018(14991)
- 2017(28314)
- 2016(15182)
- 2015(17036)
- 2014(17132)
- 2013(16717)
- 2012(15629)
- 2011(14554)
- 2010(15102)
- 2009(13935)
- 2008(13419)
- 2007(12334)
- 2006(11374)
- 2005(10180)
- 学科
- 济(71743)
- 经济(71672)
- 业(41826)
- 管理(36472)
- 农(32479)
- 企(27662)
- 企业(27662)
- 方法(24829)
- 中国(23859)
- 数学(22108)
- 地方(21923)
- 农业(21902)
- 数学方法(21579)
- 业经(19095)
- 发(13688)
- 制(13447)
- 财(12936)
- 银(12264)
- 银行(12251)
- 融(12136)
- 金融(12135)
- 行(11965)
- 学(11768)
- 贸(11565)
- 贸易(11551)
- 易(11138)
- 地方经济(11070)
- 发展(10825)
- 展(10797)
- 理论(10481)
- 机构
- 学院(219775)
- 大学(213259)
- 济(89349)
- 经济(87225)
- 管理(81430)
- 研究(77504)
- 理学(69003)
- 理学院(68189)
- 管理学(66717)
- 管理学院(66304)
- 中国(59564)
- 科学(46410)
- 京(46204)
- 农(40413)
- 财(40143)
- 所(38924)
- 中心(35960)
- 江(35262)
- 研究所(34935)
- 范(32608)
- 师范(32330)
- 业大(31841)
- 财经(30597)
- 农业(29948)
- 北京(29700)
- 州(28837)
- 院(27794)
- 经(27521)
- 经济学(26497)
- 省(25764)
- 基金
- 项目(141261)
- 科学(111578)
- 研究(108836)
- 基金(98993)
- 家(85070)
- 国家(84206)
- 科学基金(72180)
- 社会(68880)
- 社会科(65018)
- 社会科学(65008)
- 省(58594)
- 基金项目(50978)
- 教育(50693)
- 划(48026)
- 编号(46405)
- 自然(43424)
- 自然科(42411)
- 自然科学(42407)
- 自然科学基金(41585)
- 资助(40555)
- 成果(38381)
- 发(36804)
- 课题(33829)
- 重点(32201)
- 部(30308)
- 发展(29976)
- 创(29589)
- 展(29447)
- 国家社会(27756)
- 年(27747)
- 期刊
- 济(112634)
- 经济(112634)
- 研究(68584)
- 中国(53225)
- 农(44318)
- 教育(33291)
- 科学(31268)
- 学报(30757)
- 管理(30462)
- 农业(29317)
- 财(28281)
- 融(24980)
- 金融(24980)
- 大学(24848)
- 学学(23260)
- 业经(23217)
- 技术(22225)
- 经济研究(17237)
- 财经(14399)
- 问题(14378)
- 业(12939)
- 经(12489)
- 统计(11847)
- 版(11293)
- 农业经济(11226)
- 商业(11069)
- 技术经济(11040)
- 策(10983)
- 农村(10880)
- 村(10880)
共检索到348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范会敏 陈旭远
"以人为中心"的内源发展是由内部产生的,着眼于为人服务的发展观。以内源发展理论审视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其内部主体轻视自身教育,不信任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乡村教师在效仿城市的固化与单一教学模式下,教学的开放性和创造性被禁锢。乡村学校的发展定位趋同于城市,创新性和探索性被抑制。内源发展将研究的视野置于乡村小规模学校内部,通过提升教育者教育能力、将乡土文化融入学校课程、构建强调内部治理的集群发展模式以及借助网络直播技术构建"一师双助直播"课堂等突破乡村小规模学校的现有困境,为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乡村小规模学校 困境突围 内源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莹 曾庆伟
城市化进程作为一种客观的外部情境变动,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带来生源和规模减少的冲击。乡村小规模学校习惯将占主导地位的城市学校作为参照对象,产生自我结构边缘和心理边缘,最终陷入规模认识固化、教学效能降低、文化自觉缺失等发展困境。学校需要正视与反思"自我边缘化"的演进历程,理性审慎地看待办学情境的变动,重塑学校的价值认同、规模认同、群我关系,主动建构起个体能动性与外部支持之间的有效关联。
关键词:
乡村小规模学校 自我边缘化 学校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尹浩宇 赵丹
乡村小规模学校作为推进县域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乡村人力资本提升的重要载体,其高质量发展不仅是补齐乡村教育短板的关键,也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组织变革是适应乡村小规模学校班级规模较小、管理方式灵活等特殊性的关键动力,有助于提升办学质量。但当前乡村小规模学校存在组织目标不清晰,组织结构呈跨校科层制,扁平化优势体现不足,组织变革能力及实践效果不尽如人意等问题。基于学习型组织、科层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等相关理论及其主要特征,围绕愿景、价值、战略等核心要素,通过构建乡村小规模学校“愿景—促进”组织变革模式,可以增强组织变革的内驱力和创造力。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亟待转变学校组织发展理念,强化育人为本教育观念;重塑学校组织发展目标,挖掘学校发展内生动力;优化学校组织制度,促进组织高效运行;创生学校“在地化”组织文化,推进校地共生发展;再造学校组织环境,拓展高质量学习空间;优化学校组织技术,提升组织运行效率。各级政府应通过构建多元治理共同体、完善小规模学校治理政策、优化小规模学校治理机制、应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为乡村小规模学校组织变革提供保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元琳 林天伦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理论与实践上被视为"师之师"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面临着"八维"专业发展困境,表现出"五维"工作状态。困境的突围必须基于系统性思维,要求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所在院校和外部评估机构的协调联动。
关键词:
课程与教学论 教师专业发展 协调联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金一翔 杨涛 张雪艳
在新形势下,乡村小规模学校开展标准化建设存在三重困境,包括政府权威的潜在透支,对经费、师资等资源的高需求与低利用、飘零的文化高地与边缘化的文化标签。本文利用学校发展生态系统理论对上述困境进行了归因分析,结果发现:微观系统面临的挑战多于机遇;中介系统存在心态贫困与短视效应;外层系统存在复杂利益交织,沟通效能亟待提升;宏观系统存在执行偏差与时滞;历时系统缺乏学校叙事与趋势研判。基于上述分析,结合学校文化系统模型的价值论、故事论、系统论、工具论和类别论五个维度给出了对策建议:一是在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中应实现标准化建设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刚柔并济;二是应分步骤有重点地推动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三是应着力发挥乡村小规模学校在多系统互动中的关键联结作用,实现从"小而弱"到"小而美"的转变。
关键词:
乡村小规模学校 标准化建设 学校文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袁梁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了三十多年,发展中遇到了农村金融发展的瓶颈。村镇银行便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产物,是适应我国农村新环境下经济发展的金融辅助机构。本文就我国村镇银行的展开了分析论述。首先分析了村镇银行的定义与特征,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其产生的必要性,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村镇银行 生存困境 突围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梅亚萍
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是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职业学校主体性德育实践的重要载体。当前职业学校学生社团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存在着发展困境,据此从这3个层面分别提出了职业学校学生社团建设的突围策略。
关键词:
学生社团 困境 策略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孙闻泽 范国睿
人口减少与乡村人口迁移的叠加使得乡村学校的规模逐步缩小,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数量不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和师资资源的匮乏使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面临困境。国外许多国家在探索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包括构建教育资源共享网络、乡村教师补足策略和乡村贫困学生资助政策等。国际经验可以为我国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提供启示:制定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标准,实行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师待遇,培养"全科教师";实行乡村贫困学生的精准资助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晓峰 何慧丽
受结构性因素的制约,农民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发展合作社的现状和前景都不令人乐观。而资本和部门下乡主导合作社的发展,对农民增收几乎不能发挥任何实质性的作用,还变相地压缩了农民依靠农业生产获利的空间。因此,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必须建立在小农生产结构将长期存在的基础之上,以确保农民的基本收益权为出发点,遏制资本在农业经营领域快速扩展的势头,在经济作物区和大宗农产品生产区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有所为有所不为地推进农民合作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专业合作社 资本下乡 农民合作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兰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能促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赋能新发展格局实现的基础支撑,新发展格局是夯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关键引擎。目前我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存在的困境是:政府与市场边界不清,制约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生产要素流通受限;地方主导的“行政区经济”加剧地区间行政壁垒,区域协调发展不力;国内外市场环境规制、产业标准及生态治理存在显著差异,内外有效联动不足。因此,应以明确政府和市场角色定位为前提、以打破行政区壁垒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为基础、以构建国内国际联动发展的产业链条盘活全球市场和资源为抓手,全面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甘华银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高职教育发展的主题,然而由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基本国情、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偏差、高职院校办学规模快速扩张和办学体制单一、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对外开放程度不深、办学定位认知不准导致高职院校办学资源短缺和质量标准缺位,无法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应正确处理规模扩张与高质量发展的辩证关系、改革创新办学体制机制、科学构建内部质量标准体系。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高职院校 新时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党晨鹭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迅猛,体系建设逐步完善,经营主体和经营模式逐渐丰富。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迅速崛起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成长。对此,为了进一步突破诸如农村金融供需关系不平衡、金融产品和服务过于单一、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监管、金融市场的风险补偿、保障机制建设不健全等方面等诸多的发展困境,就必须在解决上述具体问题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金融市场的顶层规划和设计,强化农村金融市场的扶持、引导和监管,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
农村 金融市场 成长困境 解决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俊华 姜伯成
文章以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为背景,深入挖掘民办教育体系的内部运行机制,重点剖析民办学校的内部要素配置与整合方式选择,详细分析民办教育发展存在的困境以及未来发展路径,旨在为新时期民办学校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分类管理 民办学校 内涵式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萃
实现教育信息化管理观念变革和教育信息化管理软件系统的构建,系统规划教育管理信息化工程、把技术融入教育观念创新、实现大数据支持的教育管理信息化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是大数据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突围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教育管理 信息化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周海军 杨晓宏 俞树煜
“双师教学”是新时期助力农村薄弱学校发展、促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的重要举措。随着各地“双师教学”实践的深入开展,“双师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双师教学”面临新的困境。该文从资源依赖理论视角出发,认为“双师教学”是农村薄弱学校获取优质师资资源的有效途径,但当下“双师教学”面临资源优质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间依赖关系持续性差、农村薄弱学校教师主体性弱、优质学校教师参与积极性低的现实困境。研究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提出了“双师教学”困境的突围之策:在外部,需发挥政府行政职能,通过资金性补偿、政策性补偿等举措调动资源优质学校优秀教师参与积极性,保障“双师教学”持续性;在内部,需发挥农村薄弱学校潜能,依托资源性补偿、多形式联盟和协商性决策等途径降低其对优质学校优秀教师的依赖强度,提升农村薄弱学校教师主体性。研究可为当下各地“双师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