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78)
- 2023(16981)
- 2022(13787)
- 2021(12567)
- 2020(10307)
- 2019(22929)
- 2018(22644)
- 2017(42023)
- 2016(22830)
- 2015(25377)
- 2014(25086)
- 2013(23996)
- 2012(22017)
- 2011(19635)
- 2010(20135)
- 2009(18809)
- 2008(18500)
- 2007(17105)
- 2006(15156)
- 2005(13767)
- 学科
- 济(91549)
- 经济(91430)
- 业(87819)
- 管理(79838)
- 企(78852)
- 企业(78852)
- 业经(32203)
- 农(30449)
- 方法(30325)
- 中国(29594)
- 财(28033)
- 地方(23595)
- 技术(22571)
- 农业(21517)
- 数学(21308)
- 制(21112)
- 数学方法(21082)
- 务(19840)
- 财务(19796)
- 财务管理(19768)
- 理论(19763)
- 企业财务(18690)
- 和(17657)
- 体(16639)
- 银(16607)
- 银行(16580)
- 策(16386)
- 行(16087)
- 融(15820)
- 金融(15812)
- 机构
- 学院(316713)
- 大学(308930)
- 济(126820)
- 经济(124096)
- 管理(121968)
- 研究(104336)
- 理学(102970)
- 理学院(101903)
- 管理学(100338)
- 管理学院(99745)
- 中国(82019)
- 京(65574)
- 科学(61696)
- 财(61654)
- 农(52272)
- 江(52072)
- 所(51733)
- 中心(48185)
- 财经(47011)
- 研究所(46176)
- 业大(43739)
- 范(42743)
- 经(42403)
- 师范(42297)
- 州(41676)
- 北京(41170)
- 农业(40631)
- 院(38519)
- 经济学(36918)
- 技术(36587)
- 基金
- 项目(202766)
- 科学(161108)
- 研究(157631)
- 基金(142326)
- 家(122018)
- 国家(120764)
- 科学基金(105207)
- 社会(99472)
- 社会科(94189)
- 社会科学(94169)
- 省(84863)
- 基金项目(74607)
- 教育(72942)
- 划(68498)
- 编号(66045)
- 自然(64195)
- 自然科(62795)
- 自然科学(62778)
- 自然科学基金(61710)
- 资助(55451)
- 成果(54646)
- 发(48962)
- 创(48048)
- 课题(47335)
- 重点(45538)
- 创新(43868)
- 部(43164)
- 业(42471)
- 项目编号(41069)
- 国家社会(40155)
- 期刊
- 济(155715)
- 经济(155715)
- 研究(97441)
- 中国(75581)
- 管理(53080)
- 财(51426)
- 农(50554)
- 教育(47419)
- 学报(43319)
- 科学(41830)
- 农业(34577)
- 大学(34155)
- 融(31928)
- 金融(31928)
- 技术(31529)
- 学学(31326)
- 业经(29903)
- 经济研究(23908)
- 财经(23451)
- 经(20485)
- 业(20361)
- 问题(19452)
- 图书(16981)
- 技术经济(16947)
- 科技(16531)
- 商业(15929)
- 现代(15694)
- 坛(15453)
- 论坛(15453)
- 贸(15085)
共检索到5020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雍莉莉 侯彦舟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已逐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提升就业能力的需要,现阶段各高校不应仅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更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构建创新创业体系,要从优化政府职能、强化宏观调控能力、加强意识培养、完善课程建设、加强实践训练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创业 体系构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罗嘉文 米银俊 刁衍斌
前孵化器是连接高校和企业孵化器的桥梁,主要用于整合高校资源,为高校创业人才提供前期专业化、信息化、系统化的服务指导。通过前孵化器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型教育理念,结合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为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实践和产品转化提供全过程的服务平台,能够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基于前孵化器的功能演变发展过程,对前孵化器的管理设计主体、入驻考核机制、实践平台构建、校外协同关系以及创业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
前孵化器 创新创业人才 知识经济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松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备程度直接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水平。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还不尽完善,主要表现在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不完善、课程体系不健全、师资体系薄弱、校企合作体系不完善等方面。为了更好地应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要求,高校应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以专业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导向,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路径。
关键词:
新常态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体系构建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其亮
以创新创业为引领,基于学校、政府、企业三维度构建了基础能力培养层、创新能力培养层及创业能力培育层3层次递进式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基础能力培养层,主要围绕课程相关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层,主要以竞赛项目和毕业设计为引领,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培育层,主要以"众创空间"为依托,对优秀项目进行培育孵化,引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结果表明,新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实践教学 培养体系 众创空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叶岚
高校构建创业教育视域下的创新创业专业学科课程体系,既要以专业学科的学科应用价值为基础,以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为方向,实现专业学科的应用性价值,也要引导学生以专业学科实践价值为基础开展具有专业性、学科性的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创业专业学科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高校推进现有专业学科教学的改革,引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并且建立相应的专业学科实践机制、教育管理机制,最终实现创新创业专业学科课程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指导的系统化和全面化。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教育 专业学科 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锦全
高校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始终是创业教育的重点所在,我们据此认为,侧重于教师知识讲授的教育形式需要得到改观,应适时让行动学习理论与方法导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任务中来,利用创业问题确认、创业团队组建、创业问题分析等环节,使学生在接近于真实的活动中感受到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所在,为其创业动机发展、创业态度升华、创业知识开拓服务。
关键词:
行动学习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继中
评价体系关乎现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成败,要围绕创业教育的导向性、实用性,明确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定位,全面梳理评价体系的构建因素。导向性评价理念和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是创新评价体系的主要构建方向,有助于增加评价的深度和准确性。高校要从深化创业教育内涵出发,明确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全面深化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推动评价体系构建走向系统化、科学化。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评价体系 综合素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银镇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推动,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中的创业教育,并提出了更加确切的目标,促使高校创业教育得到有效发展。但是在我国目前的高校创业教育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功利化倾向、教学方法滞后、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文章主要针对"多维体系"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展开分析。
关键词:
多维体系 高等教育 创业教育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晓东
党的十九大报告吹响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角,要想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在人才评价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博士后作为国家创新型人才中的一支骨干力量,完善博士后评价指标和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导向性。面对创新创业的时代浪潮,博士后人员的评价思路必须注重从"局部"向"整体"、"静态"向"动态"、"封闭"向"公开"三个方面的转变,围绕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个方面构建博士后评价体系。文章结合创新视角从"想创新"、"能创新"、"创新业绩"、"创新潜力"四个方面建立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立足创业基点从"想创业"、"能创业"、"创业业绩"、"创业潜力"四个方面建立了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多层次灰度理论综合评价模型,为合理评价博士后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创新创业 人才评价 创新基点 创业潜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娟慧
目前高职院校不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也缺少创新创业政策环境支持,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不相匹配。针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必须树立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完善创新创业教学管理,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反馈评价机制等,全面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变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钟志华 周斌 蔡三发 许涛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大学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的关键内容之一。创新创业教育应有所侧重,定位准确,目标合适,路径多样,策略各异。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目标、标准和模式改革,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大学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的关键内容之一。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国内主要"双一流"建设高校负责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机构的调研,梳理出这些机构的职能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旭 吴媛
目前,就业率已成为高校关注的焦点,高校所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存在一定偏差。这一问题成为当下社会的突出矛盾。依据社会需求改进高校培养模式,合理构建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培养目标,有效对接用人单位人才需求,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创新创业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 高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会利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纷纷尝试,积极实践,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思想开始影响当代大学生。但由于创新创业知识的缺乏,导致热情有余效果不尽人意的现象,急需高校探索和建立适合学生需求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本文着重从课程体系的构建方面深入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创业 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滕智源
随着"双创"环境的创造日趋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也"因地制宜"地进行了诸多尝试。本文主要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融合",以及"单一个体与团体融合"的思想为指导,从基础素质教育、专业技能教育和兴趣通识教育三个方面着手,将创新创业课程全面融入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从而培养出适合学校原有特色和社会现有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
关键词:
创新创业 课程体系 高校 技能教育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金建州 钱晨 王言心
<正>新农科时代,农林类高校作为培养农业领域人才的重要机构,肩负着引领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在这个背景下,建立一个健全的农林类高等教育机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对于培育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技能的专业人才,以及推动农业领域内的创新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张丽娟、肖连军、黄家军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22年出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一书,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坚持教育教学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强调创业过程中的实际操作,着眼于学生的特色技能教育,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它旨在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并增强创新活力。此外,本书也为在校大学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等方面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