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21)
- 2023(15307)
- 2022(13220)
- 2021(12502)
- 2020(10359)
- 2019(23766)
- 2018(23446)
- 2017(44576)
- 2016(24933)
- 2015(28197)
- 2014(28405)
- 2013(27700)
- 2012(26145)
- 2011(23483)
- 2010(23768)
- 2009(21418)
- 2008(21080)
- 2007(18778)
- 2006(16709)
- 2005(14950)
- 学科
- 济(101505)
- 经济(101405)
- 管理(70802)
- 业(66260)
- 企(55089)
- 企业(55089)
- 方法(40780)
- 数学(34268)
- 数学方法(33823)
- 中国(30221)
- 农(27477)
- 地方(25716)
- 财(24951)
- 业经(23539)
- 学(22779)
- 制(19492)
- 理论(18588)
- 农业(18212)
- 贸(17271)
- 贸易(17256)
- 易(16646)
- 银(16640)
- 银行(16592)
- 技术(16556)
- 和(16257)
- 务(16169)
- 财务(16096)
- 财务管理(16060)
- 融(15936)
- 金融(15935)
- 机构
- 学院(351165)
- 大学(346196)
- 济(133617)
- 管理(132851)
- 经济(130417)
- 研究(120670)
- 理学(113647)
- 理学院(112284)
- 管理学(110238)
- 管理学院(109625)
- 中国(89994)
- 京(76464)
- 科学(75673)
- 财(62486)
- 所(61583)
- 农(56654)
- 研究所(55705)
- 中心(54143)
- 江(53286)
- 业大(51159)
- 范(49305)
- 财经(49146)
- 北京(49014)
- 师范(48811)
- 经(44548)
- 院(44073)
- 州(44067)
- 农业(43956)
- 技术(42976)
- 师范大学(39149)
- 基金
- 项目(232105)
- 科学(181574)
- 研究(173862)
- 基金(164023)
- 家(142509)
- 国家(141189)
- 科学基金(120497)
- 社会(106038)
- 社会科(100168)
- 社会科学(100141)
- 省(92967)
- 基金项目(86955)
- 教育(82056)
- 划(77756)
- 自然(77507)
- 自然科(75670)
- 自然科学(75655)
- 自然科学基金(74298)
- 编号(73423)
- 资助(67954)
- 成果(60475)
- 重点(52787)
- 发(52648)
- 课题(52383)
- 部(50599)
- 创(47740)
- 项目编号(44508)
- 创新(44375)
- 科研(43735)
- 教育部(43292)
- 期刊
- 济(155956)
- 经济(155956)
- 研究(106776)
- 中国(74758)
- 学报(55867)
- 农(52515)
- 教育(52001)
- 科学(51263)
- 管理(50438)
- 财(47275)
- 大学(42416)
- 学学(39562)
- 农业(36658)
- 技术(34070)
- 融(31635)
- 金融(31635)
- 业经(25990)
- 经济研究(24446)
- 财经(23929)
- 经(20470)
- 图书(19959)
- 问题(19951)
- 业(18421)
- 科技(16835)
- 理论(16825)
- 职业(16737)
- 技术经济(16633)
- 版(16569)
- 坛(16317)
- 论坛(16317)
共检索到531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崔清源 傅伟
随着高职教育的大发展以及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加之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张,有关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方面的研究成为了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者一个共同关注的课题。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研究的理论对于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与现代高职教育制度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文章从内涵发展观视野出发,对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内部治理理论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描述了目前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研究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理论与实践方面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了基于内涵发展观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洪春 温中梅
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多维结构中,资源整合、人才培养和制度建设是三个最基本的发展维度。其中,资源整合的核心是知识整合与共享,人才培养的核心是教师与教学发展,制度建设的核心是体制与机制创新。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在经历了认识深化阶段、整合协调阶段、开发创新阶段和可持续发展阶段后,呈现了规模跨越、本真回归、境界提升的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一般规律。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涵发展 结构 规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晓妮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顶层制度设计"滞后,制约了高职院校内部治理能力的提升;"泛行政化"倾向严重,消解了大学精神和基本使命;内部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监督与制衡;治理结构过于封闭,陷入缺乏职责界限的治理困境。为更好地提升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能力,促进治理结构现代化,必须从整体上把握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变革走向,做好顶层制度设计,完善大学章程;深化高职院校内部权力结构改革,建立开放式治理结构体系;建立分权制衡机制,强化对高职院校内部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培育高职院校的大学文化,发挥文化的整合效应。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部治理结构 权力结构 变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刚 杨理连
当前高职教育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中课程体系改革、师资团队构建、产学研结合、国际交流合作、文化建设、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等均是高职内涵发展模式的要素。高职内涵式发展应遵循课程体系改革特色化、师资建设配套化、产学研一体化、国际合作多样化、文化建设兼容化、办学体制机制制度化等基本途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涵式发展 要素分析 建设途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立今
资源整合是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它具有聚焦、聚强、聚变、聚效功能。在高职院校相对投入不足,整体办学条件亟待改善,资源配置存在不合理状况的情况下,加强资源整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资源整合应坚持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兴校,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增值、整体功能发挥最大化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资源包括有形和无形资源,整合应突出重点,统筹兼顾。资源整合必须采取更新观念,做好自我诊断、创新整合方法,改革管理体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等方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资源整合 内涵发展 战略思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冲 侯敏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国家"十二五"时期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高职院校走内涵发展道路模式的切实要求。当前,高职院校对学校文化软实力建设还缺少应有的重视,缺乏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可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维度来切实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发展阶段文化软实力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鲁武霞 马建富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实现了规模与速度的发展之后,已进入内涵发展时期。面对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新一轮推进,高职院校要适应外部变革,快速实现内涵式发展,其关键是要着力提升四个核心能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适应市场变化的教育资源整合运作能力,以及遵循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院校管理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常忠武 钮立新
高等职业教育围绕人才培养要求的内涵建设,最根本的就是建设一支优秀的专业教学团队,以满足研究专业建设规划、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落实专业教学工作、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涵发展 教学团队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成军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高职教育发展需要承担起新的责任、赋予新的内涵。新时期高职院校要从进一步思考和完善自身教育类型的价值追求出发,通过科学定位办学目标、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精心打造"专兼"结构教师队伍、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全面推动自身内涵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海峰
运用系统论、矛盾论、利益相关者论等学说的主要观点,阐明通过职业教育模式改革,探索高职院校内涵发展之道,同时分析了实现内涵发展目标的一些有效路径:办学模式改革以职教集团为平台、培养模式改革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教学模式改革以服务学生为中心、评价模式改革以校内评价为重点。
关键词:
职教模式 改革 内涵发展 高职院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振洪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就国家示范院校而言,应该说规模发展已经完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就业导向等一些理念和做法已经深入院校领导、教师的思想和行动之中。在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当下,院校长的当务之急是紧紧抓住内涵发展这个主基调不放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微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既具有高等教育的共性,又具有应用性和区域性,要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必须坚持以应用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通过品牌专业和特色学科创建,提升服务地方的能力与水平,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学校的新要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萍
自1998年以来,我国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外延式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大众化。与此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这就要求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走质量与规模共同提升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即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努力推进规模、质量、结构以及效益四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保持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以及国际交流四者之间的互相促进;学科建设、师资建设、办学机制、管理体制应合理科学有效,努力推进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郝翔 储祖旺
科学发展观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的重大创新。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工作全局,对全力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中国地质大学经过55年的建设,由一所学科单一的地矿类高等学校发展为地学特色优势鲜明,多学科适度综合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的未来如何发展。如何适应中国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到走质量和数量并重的内涵式发展之路,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个重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丹中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已进入"后示范时期",高职院校特别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应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回归与创新上,由"项目创建式"发展回归常态式发展,由"亮点"导向回归问题导向,由关注"升本"回归"以生为本",从校企合作转向校企融合,从惯性发展转向创新发展,在回归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现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内涵式发展 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