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28)
2023(12961)
2022(10223)
2021(9016)
2020(7240)
2019(15971)
2018(15989)
2017(30820)
2016(16444)
2015(18293)
2014(18231)
2013(17479)
2012(16033)
2011(14347)
2010(14325)
2009(13531)
2008(13354)
2007(12220)
2006(10851)
2005(9916)
作者
(44660)
(37723)
(37269)
(35698)
(24110)
(17763)
(16964)
(14373)
(14282)
(13444)
(12884)
(12625)
(12067)
(12044)
(11653)
(11609)
(11129)
(10885)
(10802)
(10797)
(9433)
(9039)
(8994)
(8549)
(8538)
(8517)
(8369)
(8308)
(7451)
(7278)
学科
(72938)
经济(72833)
管理(60224)
(57418)
(49656)
企业(49656)
方法(30152)
数学(26301)
数学方法(26166)
(22119)
中国(21911)
业经(20761)
(18941)
(18937)
技术(17614)
(13908)
银行(13896)
(13615)
财务(13586)
财务管理(13554)
(13498)
(13267)
(13215)
金融(13213)
企业财务(13022)
地方(12993)
产业(12881)
技术管理(12783)
农业(12770)
(11357)
机构
大学(235903)
学院(234728)
(102597)
经济(100709)
管理(94422)
理学(81643)
理学院(80853)
管理学(79772)
管理学院(79305)
研究(74001)
中国(58301)
(51873)
(47740)
财经(40441)
科学(40015)
(36802)
(36383)
中心(34746)
(34296)
经济学(33131)
(31705)
研究所(30414)
财经大学(30115)
业大(29949)
经济学院(29894)
北京(29453)
(28508)
(28426)
师范(28147)
(27163)
基金
项目(156406)
科学(127162)
研究(119122)
基金(116547)
(99254)
国家(98428)
科学基金(87311)
社会(80837)
社会科(76837)
社会科学(76824)
基金项目(61212)
(61190)
教育(55481)
自然(52971)
自然科(51851)
自然科学(51843)
自然科学基金(51023)
(50305)
编号(46632)
资助(45459)
成果(38905)
(38409)
(36073)
(35747)
创新(34985)
重点(34946)
国家社会(34718)
(33403)
课题(32850)
教育部(32087)
期刊
(113654)
经济(113654)
研究(72934)
中国(50565)
(41772)
管理(39378)
学报(31064)
科学(30204)
(29735)
教育(26846)
(26272)
金融(26272)
大学(25649)
学学(23878)
财经(21528)
技术(20749)
农业(19360)
经济研究(18747)
业经(18485)
(18449)
问题(14983)
技术经济(12275)
科技(12166)
(11678)
商业(11049)
现代(10792)
理论(10687)
(10582)
图书(10379)
(10268)
共检索到356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旭   崔红  
文章以我国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上市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并从调节模型的角度验证内部控制缺陷对两者关系的抑制作用。研究显示:上市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但内部控制缺陷会抑制该作用的发挥;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对创新能力的抑制作用对国有企业更加明显、对两职合一企业更加明显。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大禹  谢获宝  邹梦婷  
现有关于数字化转型的研究多聚焦于经济后果,鲜有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基于中国上市企业2008-2019年数据,借助爬虫技术归集企业年报中的“数字化转型”关键词,刻画出企业数字化转型强度,并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金融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渠道机制。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会对企业的财务行为、融资状况、生产投入和创新产出产生显著不利影响,进而抑制数字化转型。上述结论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及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中国的数字经济与智能经济发展时间较短,其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数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映射,本文对其可能的阻碍因素(金融化)进行细致剖析并详尽刻画二者之间发生作用的传导机制,以期导出科学结论,为政府制定有关数智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为企业投资决策与资产配置提供经济证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艺霖  王爱群  
内控缺陷披露与内控审计是否影响公司的资本成本这一问题,直接决定公司及其投资者对内控缺陷披露、内控审计的关注程度,进而决定资本市场的信息透明度以及资源配置效率。在我国内控信息披露制度转型的重要时间节点上,运用沪市A股上市公司2011-2012年的数据,探究内控缺陷披露、内控审计与债务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披露内控缺陷会显著提高债务成本,但内控审计却不会显著降低债务成本,而内控审计对内控缺陷披露与债务成本关系的调节为:只有当上市公司未披露内控缺陷时,内控审计才会显著降低公司的债务成本,当上市公司披露内控缺陷时,内控审计反而会提高公司的债务成本,但并不显著。该研究结论为提升公司、债权人对内控缺陷披露、内控审计的重视程度,以及为我国内控信息披露制度由"自愿"向"强制"的转型,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艺霖  王爱群  
一、引言内部控制对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也是资本市场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基本保障。投资者通常依靠上市公司披露的内控信息来判断上市公司的盈余可靠性与自身投资的风险性。投资者对披露了内控缺陷的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和内控信息的信心会降低,进而会要求较高的报酬率来弥补可能遇到的风险,从而提高上市公司的权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谢凡  施赟  舒伟  
本文以2011~2015年强制披露内控缺陷定量认定标准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财务报告内控缺陷定量认定标准的制订对第一类代理问题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内控缺陷定量认定标准制订越严格,越能降低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第一类代理成本。本文进一步检验外部治理机制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在降低代理成本的过程中,高质量外部审计、更高的市场化进程与严格的定量认定标准之间存在互补效应。上述研究结论为内控缺陷定量认定标准在理论和实务中的实施效果评价提供了实证证据和政策指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凤环  郑素兰  
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是我国内控信息披露制度的特有设计。以沪深A股披露过内控缺陷信息的企业为样本对象,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DID),从激励企业内控缺陷如实披露和有效修复的视角研究这一特有制度设计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能够促进企业披露内控缺陷数量增多、缺陷严重程度增大和修复有效性提高,即具有激励企业诚信担当的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的主动性和及时性、高质量的审计鉴证和较强的股权制衡能够强化这种效应。研究结论为坚持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这一我国特有制度设计提供了证据支持,也对企业如何有效执行这一制度规定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瑶  郭雪萌  
重点研究上市公司在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下,提高其内控信息披露质量,是否可以从资本市场中获得未来持续收益。从内控缺陷信息披露角度衡量内控信息披露质量,使用权益资本成本作为从资本市场中获得未来持续收益的指标,立足于沪市上市公司2010~2012年的实证数据进行验证,得出以下结论: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质量水平越高,权益资本成本越低。不同的信息披露方式会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选择自愿性披露方式的上市公司,随着内控信息披露质量水平的提高,权益资本成本变低的趋势会增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曾雅婷   徐新月   赵育瑶   李宾  
以2011—2020年2091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探析资产专用性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从企业是否进行数字化转型以及数字化转型程度两个层面来看,资产专用性会制约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第二,经营风险与可用资源数量在资产专用性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中发挥着中介作用,具体表现为资产专用性通过提高企业经营风险、减少企业通用性可用资源,进而抑制了数字化转型;第三,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但资产专用性越高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越差。研究结论对进一步推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化转型成效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文萍  李艳娜  丁志龙  梁贞巧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抑制控制和转换功能。方法:采用图形选择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昼夜Stroop测验和字色Stroop测验,以23例ADHD儿童和22例普通对照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其抑制控制能力、转换能力进行测试比较。结果:1.ADHD儿童完成图形选择测验转换任务时间较普通对照组儿童明显延长,犯错误数明显增多;2.ADHD儿童完成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的错误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明显比普通儿童多,差异极其显著;3.两组儿童完成昼夜Stroop测验时冲突任务平均时上有显著性差异,ADHD儿童的反应时多于普通儿童;4.ADHD儿童完成字色Stroop测验的干扰任...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池国华  王钰  
本文以20122015年沪深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信息披露视角,引入内部控制缺陷从披露到修正这一动态过程,从时间维度深入探讨内部控制缺陷对企业投资不足的影响,并检验了融资约束程度及信息披露充分性对这一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会导致企业投资不足加剧,其加剧程度与内部控制缺陷严重程度显著正相关,并受到融资约束、信息披露充分性的负向调节;在内部控制缺陷修正完成当期,投资不足并没有得到显著缓解。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寿喜  王袁晗  
在数字化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电子制造企业创新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以沪深A股电子制造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结果表明:环境不确定性越高,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驱动效果越强。进一步研究表明,高管文化程度较高或企业处于衰退阶段时,与国有企业相比,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的推动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显著。地区市场化水平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驱动效应也产生非对称影响。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水利  陈娜  李雷  
数字化已成为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但制造企业如何挖掘数据价值提升创新效率是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2007~2019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探讨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效率提升,该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行业竞争程度越高、市场化程度越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越明显。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数字化转型和企业创新领域相关研究,而且对优化公司治理,改善企业创新环境,助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飞  李鑫  吴秋生  
以沪深A股披露内控缺陷信息的企业作为样本对象,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DID)研究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投入效率的影响及其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投入效率的提升,且这种提升作用可以通过提高风险承担能力和降低研发操纵程度得以发挥。进一步研究发现,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的主动性、全面性和真实性能够显著增强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投入效率的提升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要求在内控评价报告中披露内控缺陷修复信息这一规定,有利于企业创新投入效率的提升;要增强这一规定的实施效果,企业必须努力提高披露的主动性、全面性和真实性。研究结论为坚持和有效实施我国这一规定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施赟  蒋华林  徐玉琳  
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认定标准的制定关系到内部控制缺陷的识别和认定,也是内部控制合理评价的重要环节。文章以2011—2015年沪深A股披露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公司为样本,考察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定量认定标准的制定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的影响。结果显示:定量认定标准制定越严格,上市公司当期内部认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越多、外部根据重大迹象认定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越少、同时出现企业内外部重大缺陷认定差异的概率越小。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瑛玫  戴荣华  
对我国上市公司而言,外部监管主要包括社会监管和政府监管,两者可以促进内控缺陷的披露和纠正。本文以2011年我国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信息为经验证据,在控制了公司规模、销售增长率等变量之后,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外部监管对上市公司内控缺陷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聘请国际"四大"事务所的公司以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披露内控缺陷的可能性更大;被证监会等部门处罚的公司披露内控缺陷的概率更大,但会计师事务所是否变更与公司是否披露内控缺陷没有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