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05)
- 2023(9597)
- 2022(7886)
- 2021(7111)
- 2020(6228)
- 2019(13461)
- 2018(13603)
- 2017(25957)
- 2016(13601)
- 2015(14969)
- 2014(14147)
- 2013(14037)
- 2012(12601)
- 2011(10902)
- 2010(11034)
- 2009(10690)
- 2008(11072)
- 2007(10219)
- 2006(9065)
- 2005(8361)
- 学科
- 业(81878)
- 企(78861)
- 企业(78861)
- 管理(66459)
- 济(60788)
- 经济(60720)
- 业经(27375)
- 财(26714)
- 方法(25727)
- 务(22307)
- 财务(22292)
- 财务管理(22275)
- 企业财务(21207)
- 农(20006)
- 技术(19970)
- 数学(17619)
- 数学方法(17474)
- 农业(15003)
- 制(14430)
- 技术管理(13698)
- 策(13660)
- 划(13583)
- 理论(13564)
- 中国(13478)
- 企业经济(12415)
- 和(12270)
- 经营(11938)
- 体(11256)
- 体制(10130)
- 决策(9638)
- 机构
- 学院(194684)
- 大学(188217)
- 管理(87657)
- 济(84364)
- 经济(82963)
- 理学(74635)
- 理学院(74058)
- 管理学(73373)
- 管理学院(72992)
- 研究(54272)
- 中国(46990)
- 财(41880)
- 京(38673)
- 财经(32615)
- 江(30834)
- 科学(29630)
- 经(29464)
- 农(28739)
- 中心(26614)
- 商学(25746)
- 商学院(25519)
- 所(25429)
- 业大(25271)
- 州(24529)
- 经济学(24206)
- 财经大学(23781)
- 北京(23770)
- 经济管理(23076)
- 农业(22417)
- 研究所(22245)
- 基金
- 项目(122969)
- 科学(100783)
- 研究(94107)
- 基金(91365)
- 家(77044)
- 国家(76313)
- 科学基金(69681)
- 社会(62864)
- 社会科(59826)
- 社会科学(59814)
- 省(50438)
- 基金项目(48918)
- 自然(43900)
- 自然科(43044)
- 自然科学(43036)
- 自然科学基金(42411)
- 教育(41365)
- 划(39309)
- 编号(37783)
- 资助(35099)
- 创(33133)
- 业(32807)
- 创新(29751)
- 成果(29522)
- 部(26777)
- 重点(26666)
- 制(26487)
- 发(26321)
- 国家社会(26099)
- 项目编号(25089)
- 期刊
- 济(97816)
- 经济(97816)
- 研究(55765)
- 管理(39791)
- 财(39446)
- 中国(39180)
- 农(26942)
- 科学(22987)
- 学报(21494)
- 技术(20340)
- 融(18894)
- 金融(18894)
- 农业(18685)
- 业经(18674)
- 大学(17259)
- 财经(16938)
- 学学(16272)
- 经济研究(15313)
- 教育(15169)
- 经(14704)
- 财会(13643)
- 技术经济(13596)
- 业(13320)
- 会计(12116)
- 问题(11770)
- 现代(10942)
- 科技(10687)
- 商业(10395)
- 图书(10062)
- 经济管理(9633)
共检索到298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飞 李鑫 吴秋生
以沪深A股披露内控缺陷信息的企业作为样本对象,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DID)研究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投入效率的影响及其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投入效率的提升,且这种提升作用可以通过提高风险承担能力和降低研发操纵程度得以发挥。进一步研究发现,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的主动性、全面性和真实性能够显著增强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对企业创新投入效率的提升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要求在内控评价报告中披露内控缺陷修复信息这一规定,有利于企业创新投入效率的提升;要增强这一规定的实施效果,企业必须努力提高披露的主动性、全面性和真实性。研究结论为坚持和有效实施我国这一规定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凤环 郑素兰
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是我国内控信息披露制度的特有设计。以沪深A股披露过内控缺陷信息的企业为样本对象,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DID),从激励企业内控缺陷如实披露和有效修复的视角研究这一特有制度设计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能够促进企业披露内控缺陷数量增多、缺陷严重程度增大和修复有效性提高,即具有激励企业诚信担当的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的主动性和及时性、高质量的审计鉴证和较强的股权制衡能够强化这种效应。研究结论为坚持内控缺陷修复信息披露这一我国特有制度设计提供了证据支持,也对企业如何有效执行这一制度规定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蓝莎 苗泽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数量迅速壮大,上市公司内部监管问题层出不穷,为维护投资者利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基于2014—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实证研究内部控制缺陷披露与企业价值创造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充分性与企业价值创造效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若不考虑其他控制变量的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数量对提高企业价值创造效率产生正向影响,若考虑其他控制变量则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数量对提高企业价值创造效率无显著影响。由此提出加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相关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信息披露 企业价值创造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瑶 郭雪萌 肖序
以沪市上市公司2010-2012年存在违规行为、存在财务报表重述、受到证监会处罚、注册会计师对公司财务报表发布非标审计意见为基础,确定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上市公司样本,并在此基础上依据是否如实披露存在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信息,对公司管理层"动机选择"行为的经济后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越倾向于隐瞒已经存在的内控重大缺陷,其权益资本成本越高,债务资本成本越高,企业价值越低。研究表明,内控信息披露是解决代理问题的有效手段,管理层越规范"动机选择"的机会主义行为,如实披露已经存在的内控重大缺陷,外部资本市场越能够得到良好的市场反应。
关键词:
内控缺陷信息 机会主义动机 经济后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孔晓春
企业是否存在重大内部控制缺陷会对投资人等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但是我国目前的企业管理层几乎不对外披露重大内部控制缺陷。文章从社会心理学中的信任修复理论视角分析了管理层评估及披露企业重大内控缺陷的动机及策略选择,提出应强制企业出具审计师内控有效性鉴证报告,完善内控缺陷的分类以及加强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监督作用。
关键词:
管理层 重大内控缺陷 信任修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蒙立元 宋传智
通过对我国2010-2014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2010年4月《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颁布实施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自愿性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和强制性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对投资效率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由于融资约束的存在,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有利于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强制性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比自愿性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更加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程瑶
本文选取我国沪深上市公司2013~2015年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样本中投资不足的数量较投资过度的数量占大多数;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较未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更容易发生非效率投资问题;在企业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的前提下,公司如果存在融资约束,企业更倾向于投资不足;在企业披露了内部控制缺陷的前提下,公司如果不存在融资约束,那么企业更倾向于投资过度。本文为外部投资者投资做出正确的引导,为企业提高投资效率提供建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超 刘星
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是评价内部控制质量的关键信息之一,其对企业投资效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了我国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与企业投资效率在时序上的关系。基于我国当前内控缺陷信息披露现状的实证结果显示,上市公司在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前一期存在过度投资行为,而披露后一期的过度投资倾向有所减弱;对于审计监督较弱、披露充分性较低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对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均产生了显著影响。以上结果在控制自选择偏差等影响后仍然成立。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可靠性还较弱,但缺陷信息披露行为对特定企业提高投资效率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内部控制缺陷 信息披露 可靠性 投资效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瑶 郭雪萌
重点研究上市公司在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下,提高其内控信息披露质量,是否可以从资本市场中获得未来持续收益。从内控缺陷信息披露角度衡量内控信息披露质量,使用权益资本成本作为从资本市场中获得未来持续收益的指标,立足于沪市上市公司2010~2012年的实证数据进行验证,得出以下结论: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质量水平越高,权益资本成本越低。不同的信息披露方式会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选择自愿性披露方式的上市公司,随着内控信息披露质量水平的提高,权益资本成本变低的趋势会增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春玲 丁辉
本文以我国2012-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公司内控缺陷披露和修复情况,以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内部控制委员会、CEO和CFO变更情况,研究内控缺陷披露和修复同公司治理结构变更之间的关系。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国内研究主要聚焦于内控缺陷及修复和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以及CEO变更之间的关系,而针对公司治理结构变更同内控缺陷及修复之间的关系国内外现有研究尚未取得一致。本文不仅检验了董事会、审计委员会、CEO与内控缺陷和修复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检验了内部控制委员会和CFO变更与内控缺陷修复之间的关系。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佘晓燕 毕建琴
上市企业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信息被很多新闻媒体当作负面报道广泛传播,与此同时,大量上市企业未披露实际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在此背景下研究负面偏好对上市企业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2012年至2017年中国A股主板市场上有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迹象的企业为样本,从负面偏好的坏消息过度反应和事物类别诊断两个层面分别探究中国强制实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以来,上市企业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与来自主要外部利益相关方负面后果之间的关系。采用Tobit、Probit和OLS回归估计方法,检验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与来自监管机构、诉讼相关方、审计师和投资者4个外部利益相关方的负面后果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企业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数量与负面后果程度之间的关系。之后进一步探究内部控制质量对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负面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有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迹象的企业而言,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更易引起负面后果,现阶段的内部控制监管机制对此没有构成有效的威慑;(2)外部利益相关方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过度反应对企业有实质性影响,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显著引起监管处罚、诉讼仲裁、非正常审计师变更和负面市场反应;(3)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充分程度与负面后果的严重程度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充分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能够削弱与之相对应的负面后果;(4)内部控制质量能够正向调节充分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对负面后果的削弱作用。负面偏好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上市企业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内生动力,催生上市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更多隐瞒和不充分披露,即"劣币驱逐良币"。研究结论为研究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真实性提供一个新视角,也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相关部门开展监管工作提供相应的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石青梅 谢香兵
基于内控缺陷视角和国有集团维度,利用2009—2019年国有集团上市公司样本,检验国有集团上市公司的内控重大缺陷对其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内控重大缺陷对公司研发投入具有抑制作用;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内控重大缺陷对公司研发投入的负面影响是由于内控质量而非融资约束;异质性检验发现,在地方国有、代理成本较高、市场化程度较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的国有企业中,内控重大缺陷对研发投入影响的抑制效应更强。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国有集团视角下上市公司内控缺陷对创新投入影响的研究,还为完善国有集团上市公司的创新治理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七中 韩建清 马蓓丽
本文分别采用混合样本和PSM配对样本,通过研究2009年-2013年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前后的大股东资金占用情况,揭示内部控制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水平能够显著抑制大股东的掏空行为,抑制效应一直持续到内控缺陷披露之后的第二年才衰减消失,但对大股东权力强度的抑制效应并不明显。研究结论为两者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提供更直接的证据,也为化解有关内部控制制度的"效益与成本"之争提供证据支持。
关键词:
权力强度 内部控制 掏空行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永海 石青梅
文章考察了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披露阶段内控缺陷披露的盈余信息含量。结果表明,内控缺陷披露对公司盈余反应系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内控缺陷整改缓解了内控缺陷披露对公司盈余反应系数的负向影响;强制实施的内控缺陷披露不会对公司盈余反应系数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红娟
近年来,我国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工作有了一定成效,但存在法律规范不完善、披露的信息不系统、披露的内容不完全等缺陷,本文建议从完善有关法律规范、固定披露位置、规定披露的详细内容与加强信息披露监管四个方面加以改进。
关键词:
上市银行 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