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84)
- 2023(4934)
- 2022(4196)
- 2021(3952)
- 2020(3501)
- 2019(7687)
- 2018(7563)
- 2017(14813)
- 2016(8055)
- 2015(8524)
- 2014(8581)
- 2013(8682)
- 2012(7772)
- 2011(6625)
- 2010(6685)
- 2009(6065)
- 2008(6542)
- 2007(5884)
- 2006(4820)
- 2005(4308)
- 学科
- 业(33775)
- 管理(33327)
- 企(31578)
- 企业(31578)
- 济(28520)
- 经济(28489)
- 财(15808)
- 方法(14876)
- 数学(12951)
- 数学方法(12808)
- 务(12266)
- 财务(12249)
- 财务管理(12225)
- 制(12151)
- 企业财务(11477)
- 体(8996)
- 体制(8353)
- 银(8037)
- 银行(8028)
- 行(7498)
- 融(6695)
- 金融(6695)
- 业经(6556)
- 中国(5964)
- 技术(5882)
- 学(5749)
- 划(5552)
- 农(5506)
- 策(5210)
- 人事(5026)
- 机构
- 大学(109122)
- 学院(108209)
- 管理(44648)
- 济(42987)
- 经济(42043)
- 理学(38804)
- 理学院(38419)
- 管理学(37844)
- 管理学院(37641)
- 研究(33157)
- 中国(28096)
- 财(25060)
- 京(22178)
- 科学(20089)
- 财经(19418)
- 经(17809)
- 农(17792)
- 所(16798)
- 中心(16327)
- 业大(16097)
- 江(15888)
- 研究所(15087)
- 财经大学(14872)
- 农业(14150)
- 北京(13546)
- 商学(13484)
- 商学院(13386)
- 州(12882)
- 经济学(12833)
- 院(12054)
- 基金
- 项目(73226)
- 科学(58782)
- 基金(56119)
- 研究(49798)
- 家(49709)
- 国家(49329)
- 科学基金(43270)
- 社会(33041)
- 社会科(31529)
- 社会科学(31522)
- 自然(30032)
- 基金项目(29874)
- 自然科(29464)
- 自然科学(29458)
- 自然科学基金(28984)
- 省(27878)
- 划(23645)
- 教育(23316)
- 资助(23276)
- 编号(18282)
- 部(16973)
- 重点(16469)
- 创(15682)
- 性(15167)
- 教育部(14784)
- 科研(14704)
- 成果(14702)
- 创新(14638)
- 人文(14268)
- 国家社会(13978)
共检索到158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自愿 李影
立足于企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诉求,并购成为企业实现迅速扩张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本文选取2009—2014年发生并购重组事件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并购交易绩效、并购整合绩效和并购可持续增长绩效多重指标为研究侧重点,结合我国特有的产权制度背景,考察内部控制有效性、高管代理成本对多重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改善多重并购绩效,高管代理成本会抑制并购后主并公司的多重并购绩效;同时,内部控制能减弱代理成本对并购绩效的损害程度,但这一治理作用在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中表现各异。研究结论为我国进一步加强包括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机制在内的制度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岩 李佳宾 黄良佳
融资结构是决定公司并购成败的基础和关键,合理的融资结构不仅能提供充裕的并购资金,还可以降低并购方的融资成本和财务负担,影响并购方资本结构的变化和控制权的转移。文章选取2003—2015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6 459个上市公司成功主动并购事件的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融资结构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以及在高管持股条件下对其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普遍采取现金并购的支付方式下,高债权融资结构有利于提高并购绩效;高管持股比例越大的公司,采用高债权融资结构对并购绩效的正向作用越弱;另外,高债权融资结构对公司并购绩效保持短期持续性正向作用后趋于稳定。本研究认为,有主动并购倾向的国内上市公司在考虑融资时应更多地采取债权融资方式,同时限制高管行为,削弱高管对公司的控制权。
关键词:
并购绩效 融资结构 高管持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岩 李佳宾 黄良佳
融资结构是决定公司并购成败的基础和关键,合理的融资结构不仅能提供充裕的并购资金,还可以降低并购方的融资成本和财务负担,影响并购方资本结构的变化和控制权的转移。文章选取2003—2015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6 459个上市公司成功主动并购事件的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融资结构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以及在高管持股条件下对其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普遍采取现金并购的支付方式下,高债权融资结构有利于提高并购绩效;高管持股比例越大的公司,采用高债权融资结构对并购绩效的正向作用越弱;另外,高债权融资结构对公
关键词:
并购绩效 融资结构 高管持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姜岩磊 余灼萍
文章以2010年发生并购的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并购前后各两年即2008年、2009年与2011年、2012年的绩效指标为研究样本,采用管理费用率和自由现金流作为代理成本的代替指标;同时,引入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检验机构投资者对并购公司的市场绩效指标(Tobin_Q)和财务绩效指标(每股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并购公司管理者的代理成本会损害到并购后公司的绩效,机构投资者可以提升并购公司绩效,并可以抑制并购公司代理成本对并购绩效的损害。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代理成本 并购绩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葛玉林 吴君民
提升高校内部控制有效性有利于保护资产安全,防范违法舞弊等行为。现有的研究没有回答制度压力与高层管理者支持是如何影响高校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文章从制度理论视角研究高校内控有效性影响因素,以294份高校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探讨高管支持在制度压力与高校内控有效性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强制性压力对高校内控有效性既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又会通过高管支持间接影响高校内控有效性;模仿性压力显著影响高管支持,通过高管支持间接影响高校内控有效性,但对高校内控有效性无直接影响;规范性压力对高校内控有效性既无直接影响,又没有通过高管支持产生间接影响。在实证结果基础上提出了提升高校内控有效性的管理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
制度压力 高管支持 内部控制 有效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何任 樊粉芬 王纯
为了从并购视角探究分析师跟进对第一类代理成本的影响机理,文章选取2009—2014年我国发生并购事件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研究了收购公司分析师跟进、代理成本与企业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收购公司分析师跟进可以提高企业并购绩效;高管代理成本会降低企业并购绩效;在收购公司分析师跟进与企业并购绩效的关系中,代理成本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收购公司分析师跟进可通过抑制高管代理成本进而提高企业并购绩效。上述研究结果为分析师跟进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丰富了分析师跟进对第一类代理成本影响的研究和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
关键词:
分析师跟进 代理成本 并购 中介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毛雅娟 程昆
本文基于1999—2006年沪深两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8429个总样本及其中的215个农业类总样本,首先对我国目前农业类上市公司的并购现状及行业比较进行了分析,然后采用Logit多元回归模型对这一特殊行业中的代理成本、高管特征与并购动因的关联性展开经验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费用支出维度的代理成本可以显著解释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中高管的并购行为,说明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是管理者与股东之间代理冲突的表现形式;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的并购驱动因素主要来自于费用支出维度的代理成本,而一般行业的并购驱动因素主要来自于经营效率维度的代理成本,这一差异化结果对如何应对代理冲突引发的公司并购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阿平 林雨 张丽花
文章选用2007年至2013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年度数据,以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总资产报酬率、成长机会、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为控制变量,研究独立董事人数、独立董事规模占董事会规模比例对两类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董事人数对两类代理成本在统计上均不显著,独立董事规模占董事会规模比例对第一类代理成本在统计上不显著,独立董事规模占董事会规模比例对第二类代理成本在统计上显著,但符号却是正号。
关键词:
独立董事 有效性 双重代理成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桂林
文章选取2005年-2015年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检验了我国"任人唯亲"的董事会文化下高管超额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了高管超额影响公司绩效的路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超额薪酬与公司绩效具有显著地正相关关系,一方面验证了高管薪酬的有效契约理论,另一方面也说明友好型董事会能够增加董事会的咨询功能。同时,研究发现,高管超额薪酬通过降低代理成本从而提升了公司绩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桂林
文章选取2005年-2015年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检验了我国"任人唯亲"的董事会文化下高管超额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了高管超额影响公司绩效的路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超额薪酬与公司绩效具有显著地正相关关系,一方面验证了高管薪酬的有效契约理论,另一方面也说明友好型董事会能够增加董事会的咨询功能。同时,研究发现,高管超额薪酬通过降低代理成本从而提升了公司绩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桂林
文章选取2005年-2015年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检验了我国"任人唯亲"的董事会文化下高管超额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了高管超额影响公司绩效的路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超额薪酬与公司绩效具有显著地正相关关系,一方面验证了高管薪酬的有效契约理论,另一方面也说明友好型董事会能够增加董事会的咨询功能。同时,研究发现,高管超额薪酬通过降低代理成本从而提升了公司绩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史方 宁金辉 苑泽明
以2008—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高管薪酬黏性对研发操纵的治理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高管薪酬黏性能够显著抑制研发操纵;作用机制检验表明,代理成本的降低是高管薪酬黏性影响研发操纵的重要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奖优-罚劣”型薪酬契约,具有黏性特征的“奖优-奖劣”型薪酬契约对研发操纵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尤其是业绩下降时高管薪酬略微增加的“奖优-低奖劣”型薪酬契约的治理作用更明显。此外,高管薪酬黏性还有助于缓解研发操纵对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的负面影响,提高公司未来创新产出。因此,企业应加强对研发费用异常情形的关注和监督,并构建“重赏轻罚”的高管薪酬黏性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其在创新投资决策中的激励和约束效用;政府相关部门应营造“重赏轻罚”的营商环境,缓解创新决策者和参与者的后顾之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凌志雄 陶诗慧
本文以2008~2012年沪深两市A股成功进行跨国并购的111家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跨国并购前两年和并购后两年的绩效指标为研究样本,利用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引用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检验机构投资者对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的跨国并购绩效与公司治理水平正相关;长期境内机构投资者持股可以提升跨国并购的绩效;短期境内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跨国并购绩效负相关;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对跨国并购的绩效没有影响;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于公司治理水平没有影响;长期境内机构投资者持股可以削弱代理问题对跨国并购绩效的侵害;短期境内机构投资者持股却会强化公司代理问题对跨国并购绩效的侵害。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代理成本 公司治理 跨国并购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可宁 李心稳
本文基于代理成本理论,采用2013-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运用Logit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高管持股、代理成本与审计需求之间的关系,并且考虑对于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高管持股比例对于代理成本与审计需求之间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公司代理成本越高,具有越高质量的审计需求,更倾向于聘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2)高管持股比例对代理成本与高质量审计需求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具有负向调节效应;(3)在民营上市公司,这种负向调节作用显着高于国有上市公司,这可能是由于国有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比例普遍较低,以及国有上市公司内部激励市场化程度低所导致。研究结果说明:高管持股可以作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一种补充,以缓解代理冲突,进而降低公司的审计需求。而国有上市公司在高管持股这种内部激励机制的发展方面还有待完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文昌 王春雷
本文通过构建"高管薪酬激励-代理成本-公司绩效"中介效应模型,将三部分内容归纳到一个整体框架模型进行分析,以2010-2015年6期沪深两市国有控股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及Bootstrap法建立路径模型研究代理成本在高管薪酬激励(货币薪酬、股权激励、在职消费)和公司绩效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通过研究发现:第一类代理成本在高管股权激励和公司绩效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而代理成本在货币薪酬、在职消费与公司绩效间并不存在预想的中介效应。另外发现: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呈显著正相关,而在职消费对公司绩效呈显著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