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95)
- 2023(13389)
- 2022(11356)
- 2021(10811)
- 2020(8927)
- 2019(20721)
- 2018(20657)
- 2017(38424)
- 2016(21201)
- 2015(24175)
- 2014(24304)
- 2013(23837)
- 2012(21669)
- 2011(19372)
- 2010(19085)
- 2009(17546)
- 2008(17317)
- 2007(14684)
- 2006(12917)
- 2005(11481)
- 学科
- 济(83890)
- 经济(83805)
- 管理(63996)
- 业(61100)
- 企(52009)
- 企业(52009)
- 方法(37474)
- 数学(31905)
- 数学方法(31509)
- 中国(23947)
- 财(23761)
- 农(22799)
- 业经(20351)
- 学(18989)
- 地方(17866)
- 务(16502)
- 财务(16431)
- 财务管理(16395)
- 企业财务(15625)
- 制(15302)
- 农业(15248)
- 理论(14777)
- 贸(14224)
- 贸易(14215)
- 和(13900)
- 技术(13807)
- 易(13760)
- 银(12467)
- 银行(12429)
- 环境(12424)
- 机构
- 大学(297397)
- 学院(293807)
- 管理(119748)
- 济(113094)
- 经济(110536)
- 理学(103443)
- 理学院(102305)
- 管理学(100520)
- 管理学院(99986)
- 研究(99021)
- 中国(74181)
- 京(64264)
- 科学(62186)
- 财(52542)
- 所(49347)
- 农(46496)
- 中心(45867)
- 研究所(44950)
- 业大(44171)
- 江(42499)
- 财经(41960)
- 北京(40597)
- 范(39666)
- 师范(39297)
- 经(38172)
- 州(37904)
- 农业(36330)
- 院(36187)
- 经济学(32668)
- 师范大学(31917)
- 基金
- 项目(204954)
- 科学(161185)
- 研究(150130)
- 基金(148884)
- 家(129641)
- 国家(128554)
- 科学基金(110900)
- 社会(93381)
- 社会科(88321)
- 社会科学(88298)
- 基金项目(79667)
- 省(79608)
- 自然(73076)
- 自然科(71379)
- 自然科学(71364)
- 自然科学基金(70048)
- 教育(68263)
- 划(67164)
- 编号(62197)
- 资助(60629)
- 成果(50825)
- 重点(45725)
- 部(44568)
- 发(42841)
- 创(42237)
- 课题(41803)
- 创新(39369)
- 科研(39222)
- 项目编号(38964)
- 教育部(38195)
- 期刊
- 济(122919)
- 经济(122919)
- 研究(87272)
- 中国(56740)
- 学报(48296)
- 管理(43755)
- 科学(43559)
- 农(42144)
- 财(41306)
- 大学(36022)
- 教育(34019)
- 学学(33269)
- 农业(29657)
- 技术(25660)
- 融(24841)
- 金融(24841)
- 图书(21482)
- 业经(20010)
- 财经(19866)
- 经济研究(19660)
- 经(16750)
- 理论(16400)
- 问题(16016)
- 业(15722)
- 实践(15281)
- 践(15281)
- 情报(14611)
- 科技(14540)
- 书馆(14461)
- 图书馆(14461)
共检索到435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韩晓梅 朱国泓 徐相伟
内部控制与管理信息系统如何匹配,已成为内控信息化实务的重要课题,亟待相应的理论研究。借鉴演化经济学的理论进展,本文针对内控信息化决策的模型求解表明:内部控制与信息化存在时间序列上的多重均衡,不同均衡水平的内控信息化将以跳跃的突变形态呈现;当信息化的先进性容忍或落后性容忍落在可容忍区间时,内控信息化保持原状;反之,内控信息化必须从原有均衡迈向新的均衡。基于苏州高新1994-2011年的纵向案例研究较好地验证了以上模型的基本结论。本文因应了实务界对内控信息化决策的理论诉求,为企业内控信息化的时间及程度决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内在逻辑与基本理念:企业应当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在分析...
关键词:
内控信息化 动态均衡 模型求解 案例检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瑶 夏正豪 胡杨颂 谢康 王茜
如何解决组织间管理认知对跨组织动态能力的负面影响,既是双元动态能力研究的前沿课题,也是管理实践的难题。本文以"和而不同"的中国哲学思想为基础,通过对2011~2020年索菲亚与经销商的纵向案例研究发现:(1)适度变化与高度动荡两种环境类型决定了合作组织间一致("和")或不一致("不和")的管理认知。数字化技术通过削弱跨组织异质性资源的不匹配,促进了一致的管理认知,即实现"和";同时,通过强化跨组织异质性资源的互补与融合,促进了差异化的创新行动,即实现"不同";(2)合作组织基于数字化技术构建了合作创新能力和协同变革能力,形成从跨组织异质性资源到跨组织"和而不同"动态能力的构建。据此,本文提出基于数字化技术的跨组织嵌套型双元动态能力模型,扩展了管理认知与跨组织双元动态能力的关系研究而形成理论创新,为管理实践提供了管理认知一致与不一致条件下合作组织共建跨组织动态能力的一种解决方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江积海 蔡春花
动态能力是企业有目的地创造、拓展或整合资源库的能力,本文旨在分析动态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论文从能力的使役主体、使役行为、使役客体三个维度构建动态能力与产品创新的分析框架;建立"动态能力→运作能力→资源组合→创新绩效"的主导逻辑;剖析了创新主体、动态能力、运作能力、创新资源四个层面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逻辑及作用机理;最后,论文通过中国南车2005—2011年间动车组的纵向案例分析,印证相关的研究结论,提出案例的管理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晓波 马如飞 毛茜敏
开放、动态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仍是现阶段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作为前期对杭氧1978~1995年二次创新与组织学习动态演化案例研究的后续跟踪研究,试图通过对杭氧1996~2008年在更为开放的技术与市场环境下在非成套引进的新兴技术基础上所开展的二次创新过程的深度研究,进一步深化了1995年初步提出的"基于二次创新过程的组织学习模式演进"理论模型:分析了企业二次创新从基于第Ⅰ类技术引进(成套、成熟技术)向基于第Ⅱ类技术引进(非成套、新兴技术)升级过程中的学习模式动态演化规律;进而对技术范式转变期的非线性学习模式(过渡型学习、创造型学习)与线性学习模式(维持型学习、发展型学习)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静 苏敬勤
从创业机会选择视角探讨互联网企业内部创业路径的演化机制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本文基于创业理论提出创业机会、内企业家、组织特征和资源承诺四要素模型,选取腾讯和阿里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利用纵向跨案例对比分析识别了复制型内部创业、拓展型内部创业和生态型内部创业3种内部创业路径。研究发现:(1)源于不同创业机会的复制型内部创业和拓展型内部创业在经历战略转折后均可趋同演化为生态型内部创业;(2)创业初期,组织特征在复制型内部创业路径和拓展型内部创业路径中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机制不同,而内企业家和资源承诺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机制相同;(3)创业转折期后,内企业家和组织特征在生态型内部创业路径中的表现形式与作用机制发生改变,而资源承诺在生态型内部创业路径中的表现形式与作用机制保持不变。基于中国互联网情境探讨内部创业路径的演化机制,为互联网企业内部创业提供理论框架和创新路径。
关键词:
互联网企业 创业机会 内部创业 动态演化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凌冰 韩向东 杨飞
文章选取实施预算管理16年的中国本土企业神华集团为对象,研究了企业预算管理发展演变过程中的意义建构模式。研究发现,神华集团实施预算管理先后经历了预算管理植入、预算管理与管理控制系统融合、预算管理向业务纵深层次扎根和预算管理成为企业战略支持工具等四个发展阶段,各阶段意义建构模式分别是:最小程度的意义建构、受限的意义建构、分散的意义建构和导向明确的意义建构。研究认为,意义建构活动使企业和个人能够阐释预算管理情境,建立对预算管理的集体认知,并以此为指导,调整预算实施行为,进而影响企业预算管理的实施效果和管理功能的发挥,据此提出了集团企业预算管理实施的意义建构演进模型,该理论模型揭示了集团企业预算管理...
关键词:
预算管理 意义建构 集团企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海军 贺子桐 马晓琳 赵惠妍 束超慧
数字化如何驱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结构与机制演进?锚定该问题,构建“情景-组织-机制”框架,对中关村科技园区进行纵向案例研究。研究表明:(1)数字化情景以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为触点,园区组织结构呈现“聚合化-网络化-生态化”发展态势;(2)数字化下园区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机制聚焦在适应、互动和共生3个维度,其中,在市场需求的适应机制上,案例样本在时间线上呈现出“被动适应-主动适应-引领适应”的变异特征;在与合作资源的互动机制上,则沿着“资源共享-知识转移-利益分配”的路径迭代;在系统主体间共生机制上,表现出“寄生共生-偏利共生-互利共生”的演进轨迹。
关键词: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 数字化 结构 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韦影 周梦祎
通过对全球大型家电企业海尔集团1992—2017年的纵向案例研究,考察智能制造转型背景下企业动态能力三个维度(感知能力、获取能力和重构能力)的演化特征。研究发现,在智能制造转型的三个不同阶段,海尔集团动态能力的不同维度分别发挥主导作用。在智能制造萌芽阶段,感知能力占主导地位;在数字化制造阶段和数字化网络化制造形成阶段,重构能力占主导地位。
关键词:
动态能力 演化 智能制造 案例研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姜琴 胡先杰 苏思骐 陆红姝
为系统研究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采用单案例研究法,结合南京高新区1991—2021年发展历程的分析进行系统性研究,并从创新效率视角对个体国家高新区评价体系实施的效果进行测度评估。研究表明,(1)高质量发展评价要以统计为抓手、以制度为保障,建立统计监测制度是开展评价工作的首要环节;(2)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要有延续性,兼顾动态调整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阶段性的实施周期;(3)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发挥评价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引导高新区聚焦“质”的提升全方位推进工作,以提高创新资源利用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边伟军 杨薪钰 罗公利
本文基于对青岛高新区1992—2018年发展历程的分析,运用单案例探索性方法研究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演化路径及其背后的机理。结果表明:①高新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演化路径可分为种群形成阶段、群落形成阶段和系统形成阶段;②高新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演化是一个动态积累过程,并且是伴随着创新创业资源的聚合、整合和耦合逐渐形成的;③生态系统的创新创业能力形成实质上是从个体能力到种群能力、种群能力到群落能力、群落能力再到系统能力三阶涌现的结果。
关键词:
创新创业 生态系统 高新区 案例研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江积海 刘芮
数字化时代与工业时代相比,互联网产品的商业模式创新中价值动因和价值创造逻辑均已发生极大变化,互联网产品的商业模式创新强调供求连接方式的重构来实现用户价值创造。本文以互联网产品为研究对象,首先借助经典商业模式画布抽象出两个价值动因:产品和连接;然后从产品组合和连接维度两方面剖析互联网产品的价值动因对用户行为和用户价值的作用机理;最后,采用单案例纵向研究探讨微信的产品组合和连接属性对用户价值的具体作用。研究表明,产品和连接是创造用户价值快速增长的价值动因,价值创造遵循"价值动因→用户行为→用户价值"的主导逻辑。互联网企业既需要丰富产品功能、注重产品和服务的结合,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利用网络效应、社群等加强和用户的连接,为用户提供精准的"解决方案",实现用户使用价值、娱乐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倍增。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蕙馨 齐超 张金艳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文以企业能力观为理论基础,借助服务主导逻辑的演化,通过对海尔集团的纵向案例研究,提出了一个基于“前因-过程-结果”的制造企业“能力建构与动态适配”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两业”融合在制造企业层面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1)不同阶段的主导技术催生了差异化的生产服务场景和企业服务主导逻辑,范式转换与敏捷响应、互联工厂与大规模按需定制、工业互联网平台与生态赋能是不同阶段的主要标志;(2)在微观层面,基于“两化”融合的“两业”融合,本质上是不同阶段制造企业能力建构以及与特定生产服务场景和主导逻辑动态适配的过程;(3)敏捷响应能力与个性化定制以及与“边缘-响应”服务主导逻辑的适配是第一阶段,属于“两化”融合。大规模定制能力与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以及与“协同-响应”服务主导逻辑的适配是第二阶段,属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探索阶段。生态赋能能力与大规模流程化定制以及与“生态-竞合”服务主导逻辑的适配是第三阶段,属于“两业”融合。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两业”融合的实现以及制造企业的服务化转型提供了一个微观理论解释框架,拓展了企业能力观和主导逻辑的作用边界,丰富了“两业”融合相关研究,对我国制造企业的服务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叶江峰 陈珊 靳瑞杰
数字创业突破了传统创业实体运营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改变了企业的创业模式以及人们的消费方式,因而成为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现有文献多从单一视角考察知识搜寻或动态能力对企业创业活动的影响,较少对数字创业过程进行动态解析,而关于二者交互效应对数字创业影响机理的研究则更是缺乏。本文以盒马鲜生为研究案例,基于知识搜寻和动态能力的双重视角,探索两类因素及其互促机制在数字创业过程中表现出的规律特征。研究发现,数字创业是一个包含“机会识别→体系构建→价值实现→模式改进”四个阶段的动态过程。其中,知识搜寻为数字创业提供资源保障,动态能力促进创业资源合理配置,二者在不同阶段的互动效应以及更迭转换推动了数字创业的不断演进。本文揭示了数字创业的过程及内在机理,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数字创业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数字创业 知识搜寻 动态能力 盒马鲜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凤彬 李东红 刘月宁 王璁
本文以"社会互依论"为参照理论,运用纵向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了2000~2014年间研华科技公司中国大陆区线上与线下业务部门之间冲突的产生与演变过程,尝试探索组织中局部功能替代性部门间合作性与竞争性冲突产生的条件及其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将合作视为"冲突的对立面"的理论认识存在偏颇,冲突并不仅仅产生于竞争的场合;组织中建立一个在功能上局部替代原有部门的新部门,会引发因功能互替而带来的竞争性冲突,其间也因组织有意识地引入价值共创机制而带来合作性冲突,且两类冲突会在多重因素交互作用下相互转化;对致力于引入局部功能替代部门的组织来说,竞争性冲突与合作性冲突可能同时存在于"切分蛋糕"和"做大蛋糕"过程中,组...
关键词:
部门间冲突 竞合动态演进 纵向案例研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史晋川 傅绍文
纵向一体化可以很好地解决物质资本的专用性问题,然而对人力资本专用性造成的“套牢”无能为力。通过降低交易双方对一般性投资的激励,从而提高专用性投资的激励,联合所有权使得“套牢”的收益最小而成本最高。因此,联合所有权不仅可以解决物质资本专用性问题,也是解决人力资本套牢问题的有效途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动态匹配视角的企业服务整合路径及机制研究——佳怡供应链集团1999-2017年纵向案例研究
基于二次创新动态过程的企业网络与组织学习平衡模式演化——海天1971~2010年纵向案例研究
基于内控视角的高校经济活动信息化平台研究
内控体系的信息化升级
如何构建新型农业组织命运共同体:演进机制与知识基础——天虹丝绸纵向案例研究
数字化转型如何驱动企业动态能力生成实现价值创造?——基于三一重工的纵向单案例研究
企业组织变革的动态演化过程——基于海尔和IBM纵向案例的生克化制机理的探讨
新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资源编排动态演化机制——基于猎聘公司的纵向案例研究
基于内部治理与动态能力交互的平台生态系统持续创新机理——一个纵向案例研究
链内攀升与跨链嵌入:EMS企业动态能力协同演化——基于Sanmina公司的纵向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