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59)
2023(10826)
2022(9478)
2021(9060)
2020(7543)
2019(17848)
2018(18069)
2017(35334)
2016(19169)
2015(21762)
2014(21874)
2013(21489)
2012(19271)
2011(17287)
2010(17365)
2009(15695)
2008(15042)
2007(12929)
2006(11164)
2005(9467)
作者
(55483)
(45906)
(45675)
(43398)
(29330)
(22090)
(20664)
(18235)
(17546)
(16292)
(15769)
(15295)
(14461)
(14425)
(14170)
(13896)
(13830)
(13761)
(13022)
(13016)
(11514)
(11169)
(11151)
(10451)
(10297)
(10173)
(10155)
(10062)
(9262)
(9084)
学科
(75376)
经济(75299)
管理(54436)
(50980)
(43514)
企业(43514)
方法(39883)
数学(35187)
数学方法(34525)
(18799)
中国(17771)
(17007)
(16679)
业经(16261)
理论(14290)
地方(14273)
(12940)
(12548)
贸易(12542)
农业(12419)
(12170)
技术(12061)
环境(11822)
(11397)
(11010)
财务(10937)
财务管理(10916)
(10443)
企业财务(10295)
教育(10065)
机构
大学(269621)
学院(268385)
管理(110687)
(99907)
经济(97619)
理学(97345)
理学院(96314)
管理学(94213)
管理学院(93761)
研究(84531)
中国(60880)
(57381)
科学(55944)
(43312)
业大(43059)
(42969)
(42135)
研究所(38966)
中心(38392)
(37061)
北京(36086)
财经(35834)
(34979)
师范(34625)
农业(33853)
(32596)
(31061)
(30793)
技术(29889)
经济学(28682)
基金
项目(192029)
科学(150020)
基金(138306)
研究(137603)
(120939)
国家(119975)
科学基金(103363)
社会(83850)
社会科(79424)
社会科学(79398)
(76031)
基金项目(73726)
自然(70064)
自然科(68476)
自然科学(68462)
自然科学基金(67184)
教育(64214)
(63930)
资助(58600)
编号(56705)
成果(44999)
重点(42640)
(41356)
(39877)
(39855)
课题(38858)
科研(37101)
创新(37068)
大学(35802)
计划(35339)
期刊
(103118)
经济(103118)
研究(73572)
中国(45686)
学报(44601)
科学(40668)
管理(40074)
(38393)
大学(33523)
学学(31611)
教育(31149)
(31100)
农业(27344)
技术(25373)
(17769)
金融(17769)
业经(17698)
经济研究(16547)
财经(16200)
图书(15105)
科技(14051)
(13952)
(13624)
理论(13486)
技术经济(13366)
问题(13042)
实践(12640)
(12640)
(12575)
统计(12443)
共检索到3697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静  许文跃  
根据苏云金杆菌的发酵工艺要求 ,设计了 70L内循环气升式反应器并研究其冷模特性 ,得出反应器的平均循环时间是每次 1 6.62s,混合时间为 38.96s,物料混合达到均匀状态时的循环次数小于 3次 ,最大体积溶氧系数达到 1 0 1 .5 2h- 1 。体积溶氧系数与通气量的关系为KLa =- 793.2 77+ 35 2 .645Vg - 34.72 6Vg2 。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孔宪旺   陈昌文   袁镇   陆李超   陈建孟   陈东之  
CO_2是生物法处理有机废气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之一,对其进行有效吸收可实现废气治理减污降碳协同的目标。该文以氯苯为模型污染物,在气升式细菌反应器中添加蛋白核小球藻(C. pyrenoidosa),构建气升式藻-菌共生反应器,初步探究了藻-菌体系对废气去除、CO_2吸收、微生物群落结构等关键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停留时间和氯苯进口浓度条件下,气升式藻-菌共生反应器对氯苯的去除率超过90%,与气升式细菌反应器无明显差异,然而气升式藻-菌共生反应器的出口CO_2浓度显著低于气升式细菌反应器,75天的运行周期内CO_2累积排放量降低了约25%。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根义  杨仁斌  虢清伟  
针对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对低浓度、有毒有害有机废水的处理因产气量不足而不能正常运行的弱点 ,采用强制性附加气提高循环气量而加大内循环量使其在处理两类废水时达到高的处理效率 ,设计与制作了一种实验用附加气内循环反应器 ,通过对比试验发现 ,该反应器较普通内循环反应器启动时间缩短 38d,最大容积负荷提高2 0 % ,进水浓度为 5 0 0 mg/ L 时仍能正常运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贵振  王永江  
为研究内循环式浆料好氧发酵反应器内浆料的流动与传热特性,进一步优化反应器的工作参数,基于计算流体力学软件,通过单因素仿真试验,分别研究不同转速(60、120、180、240 r/min)对浆料循环效果的影响以及不同加热温度(45、50、55、60℃)在一定转速下对浆料升温的影响;并搭建小型试验台架,利用试验台架对导流筒出口处的流速分布和罐体壁面上的温度分布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搅拌器的转速为120 r/min时,非搅拌区域浆料的速度区间为0.01~0.27 m/s,流速矢量波动较小,浆料具有更高的循环速率,搅拌器的单转循环流量为3.77 L/r;在壁面加热温度为55℃、转速为120 r/min工况下加热5 min,可使浆料平均温度从15.00℃上升至36.98℃,升温效果明显;实测结果与模拟结果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流速实测值与模拟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4.29%,温度实测值与模拟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0.78%。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钱伟  陆开宏  郑忠明  吕镇梅  谢丽凤  张克鑫  
利用生物膜的高效截留原理,设计了生物强化反应器,在装有弹性纤维载体的反应器内接种具有硝化反硝化作用的复合菌群,经6周左右的人工挂膜后,弹性纤维载体表面出现了肉眼可见的生物膜。试验以循环养殖废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温度(WT)对生物强化反应器净化水质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HRT和WT对生物强化反应器净化养殖废水效果的影响显著(P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冰琪   杨乐乐   陈文霆  
自吸式搅拌反应器是一种高效的气液、气液固三相混合设备。目前,对自吸式搅拌反应器的研究和放大主要依赖于经验和实验,仍然需要大量的基础实验数据来指导反应器的放大。该文采用3-D打印技术设计并制造了一种双层自吸桨,用于搅拌反应器中。研究了不同叶轮转速和叶轮浸没深度对临界吸气转速、气含率和气液传质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临界吸气转速随着自吸桨浸没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增加自吸桨的转速可以有效提高系统中的气含率和气液界面面积。在1.2 L液体条件下,氢气在四氢呋喃中传质系数介于0.08~0.17 s~(-1)之间。此外,还拟合得到了氢气在四氢呋喃中的传质预测方程,用作反应器放大的指导。最后,结合该反应器研究了黄体酮加氢反应的动力学。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仇天雷  王旭明  高敏  海热提  王晓慧  李媛  韩梅琳  
利用自制的硝化细菌菌剂促进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Mbbr)的挂膜启动,分析不同载体氨氮负荷、碳氮比条件下反应器运行状况,并进一步进行了实验室模拟循环水养殖草金鱼实验。结果显示,利用自制硝化菌剂能够完成整个移动床反应器的启动过程,在接种15 d后使循环出水氨氮稳定在1 Mg/l以下。单位体积载体氨氮负荷实验表明,Mbbr能够在100 Mg tan/(l填料·d)条件下,使出水满足一般水产养殖水质要求(氨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义  吕育财  李宁  郭金玲  田毅红  龚大春  
利用以炭纤维为载体的生物膜反应器处理酵母废水,通过逐步提高进料浓度的方式,对厌氧生物膜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能力及反应器内微生物的多样性变化特征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当控制水力停留时间(HRT)为6d,进料COD浓度由启动时2 798mg/L分阶段提升至5 596和13 990mg/L的过程中,相应的沼气容积产气率分别为0.06、0.14和0.37L/(L·d),平均甲烷含量分别为57%、71%和74%,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5%、64%和65%,反应器表现出了较强的抗有机负荷冲击能力。当进料COD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北忠  
传统方法生产丹贝 (大豆发酵食品 )都以静态方式进行固态发酵 ,发酵过程中热质传递受到一定的限制 ,会产生温度梯度 ,且气体组分不均匀 ,从而导致发酵产品质量不稳定。滚筒式生物反应器的应用可以促进热质传递 ,使物料均匀发酵 ,且易于实现机械化生产和扩大生产规模。笔者参予设计制造了 4 50 L的滚筒式生物反应器 ,并利用其进行了固态发酵生产丹贝的应用研究。以 2株根霉为发酵剂 ,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固态发酵的对照试验 ,并对发酵过程中物料的化学组分和微生物组成进行了检测 ,结果表明 ,滚筒式固态发酵产品质量可靠 ;不同的菌株对搅动有不同的反应 ,其中微孢子根霉对搅动有适应能力 ,适用于滚筒固态发酵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美萍  林志城  张驰  江文  何芳练  杨柳  韦绍龙  
以慈姑(Sagittaria Sagittifolia)茎尖诱导的组培苗为材料,利用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开展慈姑组培快繁激素组合的筛选、慈姑不同代数继代材料的培养效果、不同接种密度对慈姑组培增殖影响及不同间歇频率对慈姑组培快繁的影响等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tiBS系统可以使慈姑组培苗一代增殖19.5倍以上,比传统方法提高3倍以上;培养基含6-Ba 3.0mg/l+Naa 0.01 mg/l的tiBS适合组培苗继代增殖培育;tiBS系统中,以第5代继代材料为宜,接种密度10株/l,间歇浸没频率在10 miN/3 h时,最有利于慈姑组培苗的增殖和生长。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唐亚鹏  郭立  杨丽诗  杨育凯  姜松  周发林  江世贵  黄建华  
采用一种新型负压式光生物反应器对常用饵料微藻威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weissflogii)的培养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培养过程中藻密度、异养菌与弧菌(Vibrios)数量及氨氮与亚硝酸氮质量浓度变化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负压光生物反应器培养下威氏海链藻的生长速度快,培养第4天达到平台期,藻密度最大值可达到1.5×10~6个/mL,最大比生长率可达1.37;弧菌与异养菌数量两者变化趋势相同,分别为(0.19~2.70)×10~4 cfu/mL和(0.071~0.93)×10~6 cfu/mL,藻与细菌表现出相互竞争抑制的效果,在指数增长期藻对细菌抑制较强,特别是对弧菌的抑制,在平台期与衰败期藻对弧菌与异养菌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藻液中氨氮与亚硝酸氮质量浓度随藻密度增加而上升,最高值分别达到0.24 mg/L和0.37 mg/L,指数增长期藻密度与氨氮和亚硝酸氮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因此,采用负压式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威氏海链藻,可以大大缩短培养周期,抑制细菌生长,提高培养效率和藻液质量,但需要在投喂幼体前对藻液进行充分曝气来降低氨氮与亚硝酸氮质量浓度。该反应器是一种适合饵料微藻培养的系统。研究结果为负压光生物反应器作为微藻生物饵料培养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高宏岩  卞瑶瑶  
建立复杂对象的数学模型是工科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由于复杂对象具有多变量、非线性等特点,难以建立其精确的机理数学模型。神经网络具有极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为复杂系统建模提供了一种新方法。为培养学生建立复杂对象数学模型的能力,设计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反应器建模实验。神经网络建模所需输入、输出数据来源于SMPT-1000半实物仿真实验平台,该平台的工程师站通过以太网与西门子S7-400 PLC直接连接,并用上位机软件SMPTLAB进行数据的实时采集;利用采集数据建立了3种神经网络模型,并用MATLAB软件对3种神经网络模型的性能进行了实验验证和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丽敏  谭裕模  李松  唐红琴  刘红坚  余坤兴  淡明  李翔  戴友铭  
利用新型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系统(TIBs)在培养基配方、接种数量、蔗糖浓度及品种差异等方面对甘蔗脱毒组培苗快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PP333及6-BA+PP333均能促进组培苗分化,增殖率较高且生长整齐,可进入下一阶段培养;②GA3浓度为1.0mg·L-1伸长培养效果最好,平均苗高9.87cm;③每升培养液接种量为20株时的增殖率最高;④培养基蔗糖浓度以20g·L-1较为适宜。利用该系统对ROC16和ROC22两个甘蔗品种的脱毒苗经过3个阶段的培养,ROC16增殖率达40倍,每瓶得苗800株苗左右;ROC22增殖率为30倍,每瓶苗的数量达600株。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舒建洪  刘津  胡先春  杨瑞锋  张涌  
 针对利用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技术生产重组蛋白,具有生产效率高和经济效益明显的特点。综述了制备乳腺生物反应器时表达载体构建和基因转移两个关键环节的研究现状,并就基因打靶和体细胞克隆技术的结合探讨了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发展趋势。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用  谭洪新  罗国芝  刘文畅  庞云  程丽妹  
运用序批式生物絮凝反应器,研究不同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1 500 Mg/L、3 000 Mg/L和5 000Mg/L)下反应器对循环水养殖系统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养殖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反应器内氨氮(TAn)、亚硝氮(nO-2-n)和硝氮(nO-3-n)出水浓度分别为(0.29~0.39)Mg/L、(0.005~0.006)Mg/L、(7.11~7.60)Mg/L,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2.20%~86.20%、98.40%±0.89%、38.40%~40.00%(P>0.05),体积去除负荷为(2.51~2.64)g/(M3·d)、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