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78)
2023(9771)
2022(8839)
2021(8528)
2020(7166)
2019(16566)
2018(16601)
2017(32098)
2016(17850)
2015(20190)
2014(20309)
2013(20045)
2012(18509)
2011(16545)
2010(16466)
2009(14968)
2008(14837)
2007(12809)
2006(11152)
2005(9608)
作者
(52333)
(43295)
(42982)
(40881)
(27728)
(20891)
(19562)
(17196)
(16511)
(15540)
(15007)
(14399)
(13630)
(13520)
(13268)
(13207)
(13193)
(12966)
(12372)
(12248)
(10865)
(10586)
(10552)
(9834)
(9833)
(9635)
(9560)
(9506)
(8796)
(8648)
学科
(67390)
经济(67310)
管理(51706)
(47357)
(40682)
企业(40682)
方法(32977)
数学(28154)
数学方法(27731)
(17085)
(16991)
(16888)
中国(16717)
业经(14698)
地方(13523)
理论(12634)
(11831)
(11749)
贸易(11741)
(11621)
(11373)
(11300)
农业(11242)
财务(11236)
财务管理(11214)
环境(11034)
技术(10702)
企业财务(10621)
教育(10199)
(10044)
机构
大学(252118)
学院(249011)
管理(100353)
(90762)
经济(88431)
理学(87393)
理学院(86379)
管理学(84719)
管理学院(84292)
研究(82123)
中国(59535)
(54812)
科学(54171)
(41846)
(41689)
(41074)
业大(39929)
研究所(38214)
中心(37205)
(35476)
北京(34598)
(33571)
财经(33394)
师范(33233)
农业(32930)
(30315)
(30044)
(29350)
技术(27462)
师范大学(26950)
基金
项目(173665)
科学(134947)
研究(125064)
基金(124841)
(109150)
国家(108235)
科学基金(92511)
社会(75487)
社会科(71342)
社会科学(71321)
(68089)
基金项目(67117)
自然(62432)
自然科(60960)
自然科学(60943)
自然科学基金(59812)
(57821)
教育(57257)
资助(51948)
编号(51727)
成果(42153)
重点(38221)
(37491)
(35908)
(35599)
课题(35228)
科研(33479)
创新(33116)
大学(32400)
项目编号(32222)
期刊
(98777)
经济(98777)
研究(72202)
中国(46203)
学报(43581)
科学(38843)
(37891)
管理(36509)
大学(32233)
(30682)
学学(30147)
教育(29848)
农业(26796)
技术(21592)
(18007)
金融(18007)
业经(15871)
财经(15577)
图书(15574)
经济研究(14679)
(13527)
理论(13237)
(13096)
科技(13072)
问题(12774)
实践(12423)
(12423)
(12387)
技术经济(11884)
业大(11566)
共检索到357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齐萌  
我国"内幕交易司法解释"第四条规定了不属于内幕交易的免责抗辩事由,该规定标志着内幕交易行为人的抗辩权得到了立法确认。其中的预定交易计划抗辩条款是参照美国10b5-1规则设立,但该条款过于简单,既无法为行为人的合法交易提供有效地法律依据,也无法有效的惩治违法交易。鉴于此,本文在探讨预定交易计划抗辩的法律依据、判例沿革的基础上,发现该抗辩事由可能存在的法律漏洞,并针对我国立法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伍坚  刘慈航  
美国内幕交易规制涵盖于证券反欺诈体系之下,并通过交易计划规则为内部人士证券交易松绑。随着市场主体的逐利性挖掘与执法实践的深入,交易计划规则逐渐被内部人士通过巧妙信息披露、策略性修改和终止以及多样化操作等方法所滥用,成为隐蔽型内幕交易的合规倚靠。美国新法案旨在探求内部人士所持证券流动性与严格监管内幕交易行为之间的平衡点,但规则变革仍面临现实利益考验。在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浪潮下,我国《证券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应当从现有减持规定重置、界定标准划分、强制延迟期施加与严格信息披露等方向入手,完善预定交易计划规则,以使其为内幕交易规制体系服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蓝威  
由于操纵证券交易价格行为的危害性,禁止操纵证券交易价格行为的规则逐渐为世界各国所确认,但并非所有的操纵证券交易价格行为都为法律所禁止。本文试图以安定操作抗辩为中心,阐述了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的抗辩事由,认为一旦符合法律所规定的安定操作行为主客观要件,则可以免除行为人本应承担的操纵市场行为的民事责任。本文最后还对我国安定操作制度提出了立法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利  
抗辩既包括程序法意义上的抗辩,也包括实体法意义上的抗辩,抗辩事由属于实体法上的抗辩。根据侵权责任的三层结构,会计师事务所侵权责任抗辩事由可按照客观构成要件阻却事由(不存在侵权行为、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违法性构成要件阻却事由(过失相抵、受害人故意和第三人过错)——主观构成要件阻却事由(不存在过错)三个层次,依次展开。在前一抗辩事由成立时,会计师事务所即无侵权责任,不必考虑后一抗辩事由;只有在前一抗辩事由不成立时,才须考虑后一抗辩事由。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许杰  
学校事故的抗辩事由是处理学校事故的重点和难点 ,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责任范围和损害赔偿的数额。本文试从法理上对学校事故的抗辩事由进行初探 ,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现行有关学校事故法规和条例的相关规定 ,明晰学校事故中的各方当事人的权责 ,保护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勇  刘学明  
电影产业的经营者纵向集中已经成为产业的发展趋势,在可预见的未来,越来越多的纵向集中将面临反垄断审查。本文结合电影产业的特点,运用交易成本这一理论工具,探究了电影产业纵向产业链上高昂成本的构成和产生原因,并分析了电影产业的经营者纵向集中所带来的效率提升,为将来我国电影产业经营者纵向集中反垄断审查的效率抗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鹂  
随着资本市场的扩容壮大,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内幕交易行为的表现方式日益多元化、隐蔽化、虚拟化、技术化。对内幕交易的规制,需进行法律层面的探讨内幕交易(Insider Trading or Insider Dealing)又称知情者交易、知内情者交易或内部人交易。目前各国法律对内幕交易没有统一的定义。据统计,我国资本市场大约80%的违法案件与内幕交易有关,大约80%的违法交易金额与内幕交易案件有关,诸如2013年轰动全球的"8·16"乌龙指事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军岭  
期货内幕交易行为和泄露期货内幕信息行为并非同一行为,二者可以从概念、立法、认定等方面进行区分。从概念上比较,二者是既有交叉、又分别具有独立性的两种行为。从立法上比较,我国现行法律均未明确规定二者的民事责任,仅对二者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作出了规定。从认定和构成上比较,二者在行为主体、内幕信息和行为三个方面有所区别。从境内外"内幕知情人"界定上比较得知,我国"内幕知情人"立法范围较窄,缺少关于关联人和专门人士的规定。通过比较,有助于明确期货内幕交易行为和泄露期货内幕信息行为之间的界限,明确二者与"老鼠仓"、证券内幕交易等相关概念的区别,完善我国期货法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军岭  
期货内幕交易行为和泄露期货内幕信息行为并非同一行为,二者可以从概念、立法、认定等方面进行区分。从概念上比较,二者是既有交叉、又分别具有独立性的两种行为。从立法上比较,我国现行法律均未明确规定二者的民事责任,仅对二者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作出了规定。从认定和构成上比较,二者在行为主体、内幕信息和行为三个方面有所区别。从境内外"内幕知情人"界定上比较得知,我国"内幕知情人"立法范围较窄,缺少关于关联人和专门人士的规定。通过比较,有助于明确期货内幕交易行为和泄露期货内幕信息行为之间的界限,明确二者与"老鼠仓"、证券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岳宝宏  王化成  
本文在对内幕交易识别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测算了中国控制权转移事件(2001~2009年)中的内幕交易严重程度,并且利用回归模型研究了控制权转移中内幕交易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控制权转移事件的内幕交易效应超过50%,公告效应仅为19.1%,即80.9%的超额收益发生在控制权转移事件首次公告日之前,可以看出控制权转移过程中的内幕交易相当严重;流通市值规模、股价波动幅度、目标公司的盈利性、公司治理水平等都对内幕交易的严重性有显著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尚林  黄佩佩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以2011年发布并购信息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并购信息披露日前后股票价格的变化情况,来检验我国发生并购事件的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日前是否存在并购信息泄露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并购公司存在并购信息在公告日前已经泄露的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了改善这种状况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晏艳阳  赵大玮  
本文采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的第一和第二批试点公司作为样本,以事件研究为基础,进行了累积超常收益率的波动分析、相对交易量的变化分析、公告效应和内幕交易效应的分析。结果发现,这三个不同的分析指标都表明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存在较为严重的内幕交易行为。这一结论为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以及给投资策略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祝红梅  
本文以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事件为研究对象,利用事件研究法分析、检验了此类事件中是否存在内幕交易和股价操纵行为。对471个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资产重组引起上市公司的股价和交易量出现大幅异常波动,存在比较严重的内幕交易和股价操纵行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岳宝宏  孙健  
本文在对国内外内幕交易者收益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借鉴Bris[1]以间接方法测算了我国控制权转移事件(2001—2009年)中的内幕交易者收益率,同时利用回归模型研究了控制权转移中内幕交易者收益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控制权转移中的内幕交易者收益有正有负;公告前30天内幕交易者的收益占公告前60天收益的42.3%;公司的规模、盈利状况、公司治理水平和控制权转移的支付方式等都对内幕交易者的收益有显著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韩岚岚  
文章运用事件研究法对我国证券市场2012年上证A股中发生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并购重组中是存在内幕交易行为的,内幕交易行为损害了证券市场秩序,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并基于我国证券市场中存在的内幕交易行为提出了改善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