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28)
2023(14619)
2022(12391)
2021(11535)
2020(10141)
2019(22820)
2018(22783)
2017(43956)
2016(23600)
2015(26556)
2014(26667)
2013(26246)
2012(24285)
2011(21801)
2010(21627)
2009(19905)
2008(19826)
2007(17724)
2006(15132)
2005(13465)
作者
(70999)
(59470)
(59233)
(56594)
(37839)
(28919)
(27071)
(23215)
(22547)
(21401)
(20328)
(20143)
(19154)
(18698)
(18499)
(18495)
(18352)
(17764)
(17366)
(17330)
(14822)
(14576)
(14538)
(13740)
(13465)
(13366)
(13354)
(13232)
(12153)
(12012)
学科
(95482)
经济(95375)
管理(71842)
(69706)
(57632)
企业(57632)
方法(49067)
数学(42371)
数学方法(41797)
(26308)
(25812)
中国(22519)
(21775)
业经(21405)
技术(19167)
农业(17921)
(17761)
财务(17705)
财务管理(17662)
(17280)
贸易(17273)
(17241)
理论(17061)
企业财务(16819)
(16790)
地方(16470)
(14296)
(14206)
银行(14154)
(13412)
机构
大学(344837)
学院(343150)
管理(134840)
(133624)
经济(130759)
理学(116673)
理学院(115372)
管理学(113093)
研究(112727)
管理学院(112460)
中国(84321)
科学(73293)
(72645)
(63287)
(60967)
(57829)
业大(55373)
中心(54074)
研究所(52893)
(51617)
农业(50255)
财经(49373)
(44915)
北京(44897)
(44750)
师范(44126)
(41077)
(40506)
经济学(40409)
技术(38174)
基金
项目(236795)
科学(185916)
基金(173448)
研究(165566)
(154201)
国家(152999)
科学基金(130735)
社会(104663)
社会科(99287)
社会科学(99258)
(92809)
基金项目(92043)
自然(88233)
自然科(86267)
自然科学(86235)
自然科学基金(84744)
(78622)
教育(77114)
资助(72107)
编号(66285)
重点(53441)
成果(52929)
(52246)
(49824)
(49274)
科研(46585)
创新(46143)
计划(45118)
课题(44611)
教育部(44299)
期刊
(138603)
经济(138603)
研究(89389)
中国(64404)
学报(61160)
(55229)
科学(54327)
(49255)
管理(47522)
大学(45255)
学学(42689)
农业(37733)
教育(33348)
技术(32055)
(27286)
金融(27286)
财经(24281)
业经(22800)
经济研究(22153)
(20857)
(20842)
图书(20158)
问题(18235)
(17980)
技术经济(17844)
统计(16891)
科技(16778)
理论(16294)
(15558)
业大(15454)
共检索到492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宗慧源   赵宇翔   宋士杰  
[目的/意义]移动互联时代,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内容社交平台开展日常健康信息获取(如主动信息搜寻、信息偶遇等),进而满足其健康信息需求。然而,目前对内容社交平台如何赋能用户的健康信息行为的研究尚不充分,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为内容社交平台的健康信息服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小红书为例,基于示能性理论框架,首先通过App漫游法提炼平台可能提供健康信息服务的相关功能,然后招募15名参与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并使用关键事件技术法进行编码分析,最后将析出的用户健康信息需求、示能性与平台功能相映射。[结果/结论]分析得到12种主要平台功能、10种用户健康信息需求和6种示能性,并进一步构建了用户使用小红书这类内容社交平台获取健康信息的“信息需求—示能性—功能”框架。研究结果为理解用户将小红书作为日常健康信息获取渠道以及使用过程中的信息需求和行为提供了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莉  
以用户信念为基础,期望确认模型为框架,将社交网站看作是一个信息获取工具或人际交互工具,分别构建了其用户持续使用行为模型,并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建模的方法,以新浪微博用户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能促进对社交网站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理解,以及能为社交网站服务商提供参考和建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付少雄  赵安琪  
隐私保护政策是应对移动健康市场中个人信息滥用及泄露问题的核心举措,现有研究对健康APP中隐私保护政策的关注较少,缺乏面向健康APP隐私保护政策文本的专门解读。文章以5类代表性健康APP为例,以《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为框架,对其隐私保护政策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政策未明确违规处罚措施;健康APP的隐私保护政策多数未达到个人信息安全的规范标准;健康APP企业较少设立单独的用户隐私团队或部门;未成年信息保护是国内健康APP隐私保护政策中的薄弱环节。应制定面向隐私权保护的系统性法律法规,确保隐私保护政策法律法规的底层实施,构建企事业单位隐私保护组织与制度,细化未成年隐私保护政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程淑平  孟令杰  程业炳  
[目的]针对新生代农民工信息获取行为受多种因素交互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数学和DEMATEL耦合的量化分析方法。[方法]首先,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从个体因素、信息源因素、环境因素3个方面构建新生代农民工信息获取行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三角模糊数表征因素间的关联程度,再通过实证调研,利用DEMATEL方法进行结果分析。[结果](1)个体因素类的F1、F3、F4、F6、F7,环境因素类的F14、F15为原因组因素;个体因素类的F2、F5,信息源因素类的F8、F9、F10,环境因素类的F11、F12、F13为结果组因素;(2)以中心度为基础,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新生代农民工信息获取行为关键影响因素分别是原因组的F1、F14、F6、F15和结果组的F10、F8、F12。[结论]原因组关键影响因素易对其他因素产生影响,从长期来看,应优先考虑对其进行提升或投资,结果组关键影响因素易于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且对新生代农民工信息获取行为的作用最为直接,因此可以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进行调整和控制。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皇甫军  
【目的/意义】研究科研社交网络平台功能对用户行为的影响,对进一步完善平台设置、促进科研社交网络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方法/过程】文章从用户感知有用性、易用性和用户获取信息资源、人才资源角度设置平台功能要素问项和用户行为问项,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平台功能定义为信息、凝聚、合作、管理四项功能,研究其对用户关注、互动、学术共享和学术合作行为的影响。【结果/结论】得出平台信息功能有效增强用户学术分享行为,合作功能对各行为影响较小,凝聚功能对学术分享与合作行为作用较大,管理功能也会有效增强用户的学术分享。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敏  聂瑞  罗梅芬  
[目的/意义]结合网络健康信息搜索情境,从健康知识素养和健康信息检索素养两个视角出发,对用户健康信息搜索行为的过程变量和结果变量进行影响分析,探究健康素养对用户健康信息检索行为的影响机理。[方法/过程]采用情境模拟实验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在校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利用SPSS多变量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归纳出用户健康信息检索过程呈现的规律特点,并探究用户健康素养及搜索经验与网络健康信息搜索行为过程变量和结果变量的影响关系。[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用户的健康知识素养和健康信息检索素养对搜索过程变量分别有较大影响,对搜索结果变量有交互影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单子丹  陈晓利  
[目的/意义]为更好地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有效地利用移动社交平台获取知识资源,提高知识获取绩效。[方法/过程]从知识特性、用户行为因素、知识获取情景3个方面分析了移动社交平台中知识获取绩效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理论概念模型,运用AMOS 17.0对所建立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检验。[结果/结论]结果表明,用户间信任度,知识的可观察性、可表达性,知识获取方的吸收能力,知识提供方的共享意愿对知识获取绩效影响显著。研究对提高平台知识运作效率,扩展知识资源推送能力,挖掘知识潜在用户及搭建长效使用途径提供一定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金更达  
1 问题的提出由于Internet上大多数信息以文本页面形式存在,网络用户在信息获取过程中要进行文本处理和语言理解,通过对文本内容的阅读和评审,才能实现信息的过滤,因此信息获取过程是一个典型的认知行为。在信息获取过程中,用户须做一系列决定,其中主要有两个:(1)决定搜索的查询过程(初始查询和扩展查询),(2)在提交搜索任务时提供决策支持(decision-making)。Sage指出决策支持系统的目标是支持人类完成主要的认知过程,包括决定、判断和选择。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仇婷  刘岩芳  
自媒体时代,人们越来越多的从互联网中获取信息。文章从沟通分析的角度,探析网络环境下用户获取信息的过程,通过信息之间的传递以及各主体之间的沟通方式,并从信息源、沟通者、各网络平台沟通能力、用户反馈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网络用户信息获取行为的因素,探析网民与各个网络主体之间的关系,即网民与网民、网民与虚拟社区、网民与政府之间,在出现网络突发事件时,通过沟通过程模型让其尽快消解,以减轻事件的影响。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晶  
本文系统介绍了关键事件技术的起源、发展与优缺点。在总结国外关键事件技术在图书情报领域应用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其在情报学领域的适用范围。最后详细阐述了该研究方法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毛太田  马家伟  吴鑫  赵绮雨  
[目的 /意义]探究新媒体环境下,不同移动社交媒体用户健康信息规避的影响因素与表现差异,抽取标签要素并结合FBM理论模型进行用户画像分析,为健康服务机构深度了解用户群体特征、精准把握用户类型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方法 /过程]基于半结构访谈收集样本资料,通过扎根理论抽取要素标签,以在校学生、公司职员与农民为调查对象,通过K-means聚类算法对移动社交媒体健康信息规避用户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结论 ]研究得出,移动社交媒体健康信息规避用户可分为利用规避型、吸收规避型、暴露规避型与屏蔽规避型4种用户画像群体结构,且不同用户群体显著触发因素与规避表现有所差异。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秀红  沈世玲  
[目的/意义]研究当前我国农民工群体健康信息获取的影响因素,以为农民工健康信息精准服务提供依据,提高农民工群体的健康意识、信息获取能力和精准服务的效用。[方法/过程]基于扎根理论,对36名具有代表性的农民工就其健康状况、健康意识和健康信息获取状况进行抽样访谈,将所得音频数据文本化,对文本内容进行实质性编码,包括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并验证理论饱和度。[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影响农民工健康信息获取的主要因素包括个人因素、人际因素、组织因素、社区因素和社会因素,并构建了农民工健康信息获取影响因素理论结构图,明确各因素的影响作用机制,可更好地为农民工健康信息精准服务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裕  周毅  农颜清  
[目的/意义]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在为社会公众生产生活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平台用户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也日渐严重,探析其中风险并有效治理是增强网络空间治理能力和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方法/过程]通过对117个样本App平台隐私政策内容的聚类分析,梳理出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的潜在风险类型。[结果/结论]网络信息服务过程中第三方的小生态、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的内生态、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行业团体的外生态共同构成网络空间整体生态环境。提出从平台隐私政策制定、平台内控机制与第三方互动机制、政府治理主体作用发挥等方面加强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风险治理的相关思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莹盈  林德荣  
在移动社交媒体时代,旅游分享已成为当下旅游者的行为偏好,越来越多的旅游者选择微信、QQ这类强关系移动社交平台进行分享。国内学界对移动社交平台旅游分享行为的研究随之日增,但少有文章从理论上系统地揭示旅游分享行为的过程与动因。文章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构建反映强关系网络移动社交平台的旅游分享动态过程理论模型。将旅游分享行为动态过程划分为分享前因、分享实现与分享结果3个阶段,总结每个阶段的行为特征、表现方式及阶段之间的演替规律,并探讨这类旅游分享行为的特点与动因。研究发现,在旅游分享动机上,强关系移动社交平台强调情感联结与互动,从而旅游者受到与个体相关动机的影响更为显著;分享内容上,平台的强关系特性与熟人社交促使旅游者尽量避免分享负面信息;分享结果上,强关系移动社交平台的旅游分享能调节旅游者行中、行后的体验水平,并形成兼具网络时空拓展性与熟人圈规模局限性的口碑传播。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宁  唐娜  
文章综合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信息获取全过程三阶段影响因素,研究了用户信息行为对网络学术信息有效获取和合理利用的影响与作用,提出了用户可信度感知判据指标。采用分析对比的方法,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网络学术信息获取取决于用户的可信度感知,可信度感知的认识程度支配用户的信息行为,用户的信息行为决定网络学术信息有效获取和合理利用的最终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