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49)
- 2023(6348)
- 2022(5117)
- 2021(4867)
- 2020(4041)
- 2019(8897)
- 2018(8260)
- 2017(16404)
- 2016(8644)
- 2015(9843)
- 2014(9522)
- 2013(9186)
- 2012(8603)
- 2011(7481)
- 2010(7919)
- 2009(8088)
- 2008(7426)
- 2007(6956)
- 2006(6372)
- 2005(5948)
- 学科
- 业(34718)
- 管理(33909)
- 企(32697)
- 企业(32697)
- 济(31640)
- 经济(31589)
- 融(25256)
- 金融(25256)
- 银(22346)
- 银行(22338)
- 行(21696)
- 财(17906)
- 中国(16298)
- 务(15036)
- 财务(15016)
- 财务管理(14991)
- 企业财务(14549)
- 方法(14283)
- 制(13052)
- 数学(12059)
- 数学方法(11902)
- 中国金融(10946)
- 体(9029)
- 业经(8997)
- 农(8033)
- 体制(7849)
- 地方(7309)
- 理论(6624)
- 农业(5532)
- 学(5525)
- 机构
- 大学(120181)
- 学院(119991)
- 济(48249)
- 经济(47065)
- 管理(46376)
- 理学(39520)
- 理学院(39146)
- 管理学(38472)
- 管理学院(38268)
- 中国(38228)
- 研究(36469)
- 财(28094)
- 京(24607)
- 财经(21838)
- 中心(20239)
- 经(19766)
- 科学(19673)
- 银(17827)
- 江(17718)
- 所(17678)
- 融(17611)
- 金融(17249)
- 银行(17155)
- 农(16638)
- 财经大学(16525)
- 行(16121)
- 北京(15648)
- 州(15518)
- 研究所(15416)
- 经济学(15243)
- 基金
- 项目(73130)
- 科学(57926)
- 基金(54261)
- 研究(54115)
- 家(46016)
- 国家(45571)
- 科学基金(40216)
- 社会(35694)
- 社会科(33904)
- 社会科学(33895)
- 基金项目(28491)
- 省(27938)
- 自然(25393)
- 自然科(24885)
- 自然科学(24881)
- 教育(24876)
- 自然科学基金(24455)
- 划(22895)
- 资助(22539)
- 编号(21627)
- 成果(18807)
- 部(16526)
- 重点(16426)
- 创(15725)
- 性(15232)
- 教育部(14820)
- 发(14718)
- 国家社会(14709)
- 创新(14650)
- 项目编号(14646)
共检索到194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田雷 孙倩
完善公司治理是金融企业深化改革、防范金融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在企业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下,内部审计积极履行监督、评价、咨询职责,在国资金融机构防范风险、促进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健全银行保险业公司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实施,金融企业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公司治理机制,强化党的领导与法治化公司治理有机融合。内部审计为改革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强保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景东 张蕾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结合国内外形势来看,提高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水平、完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体系已成为我国金融行业的重要任务。然而,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其中厘清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魏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罗胜 邱艾超
金融机构最根本的风险是治理风险。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基于公司治理系统论对治理风险进行了界定,并解析了金融机构治理风险的内涵和来源;金融机构脆弱的治理体系以及治理结构、治理行为、治理对象风险的积累是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金融机构在完善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基础上,应该建立公司治理风险预警机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于换军 姚云
在过去的30年里,尽管经历了私有化的大潮,但国有金融机构仍然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均来看,国有金融机构占全球银行体系总资产的25%,其中欧盟国家该比例达到30%,而在金砖国家的这个比例则更高。在所有国有金融机构中,开发性金融机构通常是规模最大的,其中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巴西开发银行以及德国复兴开发银行更是超级银行,每家银行的总资产都超过了世界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国家设立开发性金融机构是为了向
关键词:
开发性银行 开发性金融机构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于换军 姚云
在过去的30年里,尽管经历了私有化的大潮,但国有金融机构仍然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均来看,国有金融机构占全球银行体系总资产的25%,其中欧盟国家该比例达到30%,而在金砖国家的这个比例则更高。在所有国有金融机构中,开发性金融机构通常是规模最大的,其中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巴西开发银行以及德国复兴开发银行更是超级银行,每家银行的总资产都超过了世界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国家设立开发性金融机构是为了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曹廷求 郑录军 段玲玲
本文从董事会、监事会、内控机制、激励机制、竞争环境和法律环境等六个方面对山东省245家银行类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机制情况进行了调查,以发现中小银行类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机制的基本特征及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的银行在内部治理机制与外部治理机制方面存在的差异。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公司治理 治理机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燕君 黄才伟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唐建邦 周文彪
日本金融机构积重难返的不良债权问题严重地侵蚀了其经营机体和竞争实力。一度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咄咄逼人的日本金融势力现正在悄然快速地退守本土。为了尽早摆脱金融危机,日本政府正在苦思对策。从1998年下半年以来,日本政府接连制定和通过了一系列旨在恢复金融机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阎坤
日本现代的金融机构是经过100多年的改革和变动逐渐形成的。它是在适应本国的具体条件,根据生产、流通、消费各个领域里的实际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起来的。它既汲取欧美各国银行体制之长,又保留了本国原有体制的特点,形成一个稳定型的现代化银行体系。它是以日本银行为中心,以民间银行为主体,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海霞
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经合组织)、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监会组织、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等国际组织普遍认为,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梅凤乔 包堉含
多边金融机构当前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环境治理功能最开始是在外界压力的推动下逐步形成的,后来则发展成多边金融机构的主动选择。以世界银行为例分析了其在环境治理上的功能和角色,概括为污染规制者、政策扩散者、标准立法者、治理投资者、技术支持者五个方面。多边金融机构可以加强全球环境治理的力量,但是也存在增加环境治理机制碎片化和保护机制僵硬等缺点。
关键词:
多边金融机构 世界银行 环境治理 亚投行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林时益
随着改革的推进和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下简称农信机构)法人治理重要性正在逐渐增强。改革是否成功,能否达到“花钱买机制”的作用,关键和核心是看法人治理是否逐步完善。OECD原则将法人治理定义为:“公司管理层、董事会、股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一整套关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我国现有的主要金融机构是: 一、银行系统 1、中国人民银行;2、中国工商银行;3、中国农业银行;4、中国银行;5、中国人民建设银行;7、交通银行;8、中信实业银行;9、招商银行;10、住房储蓄银行。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庄乾志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已经持续近两年,大批的金融机构纷纷倒下。长期以来美国引以为豪的华尔街五大投行中,贝尔斯登和美林证券相继被收购,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而剩下的两家——摩根斯坦利和高盛也因形势所迫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昔日的华尔街投行神话由此破灭,独立投行模式彻底崩溃。由于华尔街经常作为美国投资银行业的代名词,我们将美国投资银行业崩溃的现象称之为华尔街危机。在这场巨大危机的背后有着众多原因,专家学者也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