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01)
2023(20946)
2022(17748)
2021(16536)
2020(14066)
2019(31964)
2018(31421)
2017(59510)
2016(32689)
2015(36463)
2014(35878)
2013(35485)
2012(32658)
2011(29258)
2010(29053)
2009(26763)
2008(26419)
2007(23102)
2006(20204)
2005(18115)
作者
(94767)
(78882)
(78058)
(74538)
(50095)
(37592)
(35477)
(30859)
(29981)
(27954)
(26883)
(26658)
(25178)
(24930)
(24335)
(24244)
(23557)
(23515)
(22696)
(22611)
(19612)
(19437)
(19143)
(18002)
(17667)
(17522)
(17476)
(17432)
(15781)
(15606)
学科
(132778)
经济(132613)
(108166)
管理(103056)
(94881)
企业(94881)
方法(60600)
数学(50282)
数学方法(49639)
(38985)
(38940)
业经(36665)
中国(35634)
(27071)
农业(26853)
(26591)
财务(26514)
财务管理(26473)
(26254)
(25351)
贸易(25335)
企业财务(25105)
(24692)
地方(23690)
(23093)
技术(23092)
理论(22333)
环境(21589)
(21040)
(20392)
机构
大学(460179)
学院(459932)
(187685)
经济(184015)
管理(182158)
理学(157261)
理学院(155594)
研究(154968)
管理学(152867)
管理学院(152048)
中国(119832)
(98404)
科学(96723)
(86358)
(82317)
(78164)
业大(72074)
研究所(71327)
中心(71179)
财经(69163)
(67859)
农业(64894)
(63134)
北京(62003)
(57148)
师范(56467)
经济学(56444)
(56222)
(54257)
财经大学(51435)
基金
项目(314450)
科学(246809)
基金(229435)
研究(225089)
(202461)
国家(200760)
科学基金(171987)
社会(142748)
社会科(135341)
社会科学(135306)
(121527)
基金项目(120760)
自然(113481)
自然科(110928)
自然科学(110896)
自然科学基金(108924)
(102949)
教育(102463)
资助(95198)
编号(89944)
成果(71844)
重点(70644)
(68998)
(66780)
(66464)
创新(61732)
课题(61423)
科研(60818)
国家社会(59458)
教育部(58751)
期刊
(203515)
经济(203515)
研究(132895)
中国(86188)
学报(77190)
(74844)
管理(69859)
科学(69521)
(68156)
大学(58444)
学学(55197)
农业(51405)
教育(45484)
(40688)
金融(40688)
技术(40016)
业经(34126)
财经(33802)
经济研究(32699)
(29340)
(29153)
问题(26611)
技术经济(23270)
图书(22802)
(22568)
科技(22269)
(21988)
统计(20949)
现代(20807)
理论(20660)
共检索到678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基  杨来科  赵捧莲  
本文借鉴Grossman﹠Krueger的污染分解模型,构建了包含有FDI、国内投资、经济结构、技术水平、城市化水平和垂直专业化程度等自变量的计量模型,以比较FDI与国内投资对排放的差异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外资、经济结构、城市化水平和垂直专业化程度均对中国的排放产生正效应;相反,技术进步对排放产生具有负效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白澎  叶正欣  陈羽  
本文从内外资经济比较的视角实证检验了中国制造业市场结构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规模"和"竞争"对外资来说是统一的,对创新投入具有正向作用;而受制度影响,内资企业研发投入主要受规模的正向作用。外资比重和国有比重的作用符合预期,前者对外资企业研发投入有促进作用,而对内资企业则有反向作用;后者对外资企业的研发投入有反向作用,对内资企业则产生综合影响而显示为非显著的较低正向。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林基  杨来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的逐渐扩大在推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加剧了我国的自然环境恶化。由于不同来源地的外商直接投资在投资目的、产业结构、能源效率等方面有很大差异,从而它们对于中国碳排放的影响效应也是不同的。本文采用1986-2013年间的数据,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检验了不同来源地的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来源于欧美和日韩的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碳排放相关性不强,而来源于港澳台和其他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碳排放有较显著的相关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奇  汪清  
随着外资规模的逐渐扩大,其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影响不容忽视。文章首先论述了应从与内资企业对比的视角来分析外资对我国污染排放的影响,借鉴Grossman分解模型构建了包括外资经济规模、内资经济规模、经济结构、技术水平等自变量的计量模型以比较外资与内资对环境污染的不同影响,并以1999~200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全国层面还是区域层面,外资和内资企业经济规模的增大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的环境污染排放,但是与内资相比外资对污染排放的影响相对较小;对于部分污染物而言,外资的不利影响由东至西呈现出逐渐递增的特征。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邓良  刘英骥  
中国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重要区域,在华外资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是引起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大量数据的前提下,运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内资与外资企业在生产环节和环境责任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了外资企业在生产环节更注重环境责任的结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许广月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顺应世界发展大潮流的必然选择,应把碳排放作为重要的指标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体系中。本文考虑到不同区域的异质性,采用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深入研究了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认为影响我国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产出规模、产业结构以及能源消费结构,而清洁技术水平是低效率的,没有发挥碳减排效应。同时,不同区域中影响碳减排因素的效果是有差异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来军  朱艳  罗雨泽  
外资企业、港澳台企业及国内企业在同一产业中出现相同的集聚特征,国内企业集聚较大的产业,一般外资企业和港澳台企业也具有较高的集聚。同时,在地域的集聚上,外资企业、港澳台企业和国内企业存在差别,外资企业和港澳台企业在地域上有较高的集聚度,而国内企业的地域聚集度较低。应避免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分割,以便实现我国企业的更优集聚和减少重复建设。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娣   范磊  
基于区分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异质性的中国省际投入产出模型最新研究成果,本文追溯1997-2017年间代表年份国内价值链中外资企业的碳足迹,全面评价各省外资活动为满足最终生产的生命周期碳排放水平。全国层面,外资碳足迹占碳排放总量比重呈现上升再下降的态势,峰值出现在2007年。上海FDI价值链碳排放呈现如下特征:占全国比重不断下降,但长三角三省一市整体比重有所提升;随着上海转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外资碳足迹也呈现出从化工、冶金等高碳产业向机械电气、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以及商务、信息等现代服务业转移的趋势;碳足迹的主要来源地从能源富集省份和重化工省份,向长三角地区、中东部产业及物流发达省份转移。研究结果凸显出建立碳足迹数据、增强服务业低碳治理的迫切性,以及在界定地区碳排放责任时,应充分考虑国内价值链分工,重视外资企业跨省域产业链布局对碳排放的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福中  刘向东  
自2004年12月以来,随着中国逐步放开对外资进入流通产业的相关限制,外资对流通企业的影响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采用2006-2009年中国批发和零售业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外资进入对中国流通企业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整体外资进入对中国流通企业不存在显著负面影响,但若资本来源地与东道国文化相似度较高,外资进入就可能会对中国流通企业产生负面影响。同时,若地区开放程度较高,当地流通企业也可能会受到外资进入的冲击。最后,本文从外资进入对中国消费者福利及流通产业安全影响等方面,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拓展思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任海军  刘高理  
基于1997~2011年我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按照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划分为三个组别,采用STIRPAT模型实证研究了不同城市化阶段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差异,并验证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阶段的演进,城市化对碳排放的驱动作用越来越小,家庭小型化日趋成为引起碳排放增加的重要因素;在城市化不同阶段,人均财富对碳排放均具有显著的正影响,尤其是在城市化中期阶段;在城市化不同阶段,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都是存在的,但距到达碳排放拐点分别需要12年、31年和23年。最后,根据不同城市化阶段碳排放的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碳减排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炳南  林基  
在传统的EKC模型中引入腐败因素,建立了一个包含腐败、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的扩展EKC模型,利用1998~2014年中国30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基于静态与动态面板模型实证研究腐败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腐败显著地提高了中国的碳排放量,腐败程度与碳排放存在正相关关系;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在中国成立,中国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外资在中国存在"碳光环"效应,而贸易开放会增加碳排放量,存在"碳泄露"效应,产业结构升级对减少碳排放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环境规制对碳排放无显著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炳南  林基  
在传统的EKC模型中引入腐败因素,建立了一个包含腐败、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的扩展EKC模型,利用19982014年中国30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基于静态与动态面板模型实证研究腐败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腐败显著地提高了中国的碳排放量,腐败程度与碳排放存在正相关关系;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在中国成立,中国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外资在中国存在"碳光环"效应,而贸易开放会增加碳排放量,存在"碳泄露"效应,产业结构升级对减少碳排放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环境规制对碳排放无显著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曹小春  
针对中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可能会减少外资流入这一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在明确几个基本认识的基础上,分析并预测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对不同来源地、不同投资目的、不同规模、不同产品流向、不同部门和不同行业的外资企业的可能产生的不同影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培志  马兆庆  
一、从"两税并存"到"两税并轨"所谓"两税并存"是指我国企业所得税按照企业投资来源的不同,形成两部不同的税法,实行不同的税率和税收优惠政策。对内资企业征收的所得税,目前适用的是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周克清  陈小安  韩宏涛  
我国现行的差异性的企业所得税收制度使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竞争条件很不一致 ,背离了WTO所要求的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从长远看 ,它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 ,应就如何确定统一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如何处理税收优惠、如何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如何分配税收权限等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