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20)
2023(8663)
2022(7073)
2021(6629)
2020(5330)
2019(12137)
2018(12015)
2017(22214)
2016(11756)
2015(13713)
2014(13687)
2013(13586)
2012(13403)
2011(12648)
2010(12774)
2009(12247)
2008(12230)
2007(11020)
2006(10125)
2005(9500)
作者
(35875)
(30082)
(29940)
(28792)
(19559)
(14359)
(13471)
(11786)
(11489)
(10705)
(10594)
(9953)
(9758)
(9655)
(9578)
(9354)
(9002)
(8647)
(8519)
(8171)
(7882)
(7300)
(7124)
(6912)
(6837)
(6784)
(6418)
(6234)
(6082)
(5967)
学科
(78312)
经济(78244)
管理(32337)
方法(27711)
(26533)
数学(23872)
数学方法(23602)
(21487)
企业(21487)
中国(19737)
地方(16657)
(14643)
业经(13470)
(13455)
(13325)
贸易(13317)
(12944)
地方经济(12445)
(11766)
(11244)
(10420)
金融(10419)
环境(10062)
(9970)
银行(9963)
理论(9944)
(9695)
(9558)
(9083)
(8971)
机构
大学(193241)
学院(189100)
(95905)
经济(94328)
研究(73471)
管理(66857)
中国(57564)
理学(56633)
理学院(55947)
管理学(55045)
管理学院(54688)
(42253)
(41465)
科学(40514)
(37218)
研究所(33514)
财经(33058)
经济学(32924)
中心(31447)
(30141)
经济学院(29336)
北京(27804)
(26879)
(25879)
(25786)
(24799)
师范(24612)
财经大学(24457)
科学院(22576)
业大(22161)
基金
项目(114832)
科学(91075)
基金(86289)
研究(84994)
(75047)
国家(74493)
科学基金(63005)
社会(58185)
社会科(55300)
社会科学(55289)
基金项目(43463)
(39943)
教育(38247)
自然(37126)
资助(37101)
自然科(36296)
自然科学(36285)
自然科学基金(35671)
(34485)
编号(31514)
(27411)
成果(27208)
国家社会(26141)
重点(26135)
(25852)
中国(25465)
教育部(24042)
(22738)
课题(22577)
人文(22484)
期刊
(113410)
经济(113410)
研究(65084)
中国(38256)
(31099)
管理(27772)
学报(27187)
科学(26652)
(24078)
大学(21406)
学学(20111)
经济研究(19917)
财经(18685)
(18238)
金融(18238)
教育(17876)
农业(16658)
技术(16558)
(16490)
问题(14930)
(14720)
世界(13576)
国际(13457)
业经(13103)
技术经济(11735)
统计(11188)
(9551)
(9206)
经济问题(9084)
决策(8506)
共检索到302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曾剑秋  任淼  
一国的经济发展依赖于国内及国际两个相互联系的经济循环共同作用。将国际、国内两个经济循环结合考虑,借鉴经济发展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思想,结合中国国情,提出内外经济循环理论及其模型。对中国经济的内外循环协调互补机制进行分析,主张通过发挥两个循环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优势,使中国经济在内外循环较大的正面效应和较小的负面效应作用下获得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方颖  陆铭  
非均衡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评袁志刚的《非瓦尔拉均衡理论及其在中国经济中的应用》方颖陆铭(复旦大学经济系)非瓦尔拉均衡理论(以下简称“非均衡理论”)滥觞于50年代中期,发展于60年代,进入70年代已是蔚然大观,成为现代经济学领域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俊文  曹玲娟  
在贸易比较偏好视角下研究我国经济内外循环度的演变特征及其空间集聚状况,有助于加快建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文章基于区域投入产出表构建了2012年与2017年的省内贸易、省际贸易需求、省际贸易供给、国际贸易需求和国际贸易供给共五类贸易比较偏好指数,重点考察我国的贸易比较偏好及供需视角下的经济内外循环度特征。结果表明:我国贸易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内陆省份如东北三省、河南和江西偏好国内循环经济,沿海省份如广东、江苏、上海和福建则更注重国际贸易流通;从行业层面来看,制造行业中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已初步呈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循环相辅”的特征,而服务行业中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则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久田  尹建中  初丽霞  
循环经济理论在国际上尚处于探索与发展的过程中 ,本文运用系统科学和实证研究的方法 ,对我国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佳琪  
20世纪初,随着泰罗科学管理原则和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中国企业也开始在企业管理中应用泰罗制对企业进行科学管理改革。改革的主要方面有管理组织结构、生产管理方法和会计制度。科学的管理方法为中国企业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永贵  张言彩  
Meta分析(元分析)是指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的多个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和概括,以提供量化的平均效果来回答研究的问题.其优点是通过增大样本含量来增加结论的可信度,解决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Meta分析是对同一课题的多项独立研究的结果进行系统的、定量的综合性分析。它是文献的量化综述,是以同一课题的多项独立研究的结果为研究对象,在严格设计的基础上,运用适当的统计学方法对多个研究结果进行系统、客观、定量的综合分析。作为一种有效的文献综合分析法,在国外,元分析被广泛的应用于文献的计量分析。本文紧紧围绕元分析法的应用,通过检索国内外重要的经济管理研究论文数据库,对1990~2010年发表的经济学、管理学类论文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太杰,李汉铃  
本文简略描述协同科学及其理论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追溯国外协同科学理论的思辩轨迹,展示了协同科学理论的研究空间;通过对外国协同科学理论基本内涵的分析与探究,综合评述了其协同思维的基本特征和研究方向;旨在借鉴国外协同科学理论研究成果,并为笔者创新研究“广义社会发展系统协同理论”提供科学的立论依据,也试图为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界拓宽社会发展管理研究领域开创新的研究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洪涛  李红昌  
一、关于运输业的外部性 在100多年的研究历程中,关于外部性的概念不仅没有统一反而存在散化的趋势,人们的观点也同样存在很大的差异。外部性与内部性的界限是多样化的,物理界限(以“账户”为界)和观念界限(以“市场机制”为界)混合存在,从而导致外部性边界也是不确定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袁东明  
传统经济学认为 ,由于市场经济具有自回归能力 ,因此一个短暂的外部冲击只能给经济带来短期效应 ,而等冲击消失后 ,经济系统总是能回复到初始的均衡状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很多情况下回滞现象都会产生 ,这意味着外部冲击消失后 ,经济系统总是无法回复到初始状态。目前 ,回滞理论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西方经济学的各个领域。本文在详细分析和总结回滞理论的渊源、界定与形式的基础上 ,对当前西方经济学中应用回滞理论的各个领域作了一一介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葛新权  
现实经济系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系统,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因此,客观上要求建立非线性模型,用于研究经济系统。非线性模型的发展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在传统的计量经济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另一种是非线性动力模型。这里,我们仅就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中的混沌理论在我国经济学中的应用进行讨论,指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应用中几点看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邓斌  孙建敏  熊宇  
中国经济内外失衡既源于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模式等内部因素,也源于不平衡的国际经济格局和分工体系等外部因素,其主要表现为内部储蓄—投资失衡和外部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选择时应考虑适时适度调整财政、金融、外贸、汇率等政策,实现内外部经济再平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乐一  邵成芳  
目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内外失衡问题严重。内部失衡主要表现为高投资、低消费,投资所形成的产出不能顺利地被消费所吸收,此外,还表现为中国在高投资的前提下仍然存在储蓄过多的问题,储蓄不能全部转化为投资。外部失衡则表现为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要减轻或消除内外失衡现象,必须从调整国内经济着手,要坚持稳定投资、拉动消费的经济政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丁晓强  张少军  
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深入认识中国经济双循环的演变规律,将有助于加快建成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此,本文构建了经济双循环的多维测度指标,首次利用中国7年30省的投入产出表,考察了1987—2017年中国经济双循环的分布格局、依存强度、竞争优势以及内卷程度等特征,主要的发现有:(1)中国经济双循环始终保持着较强的集中化趋势,且在外循环中的集中化程度要大于在内循环中的集中化程度。(2)尽管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依赖程度均在增加,但经济内循环在中国的国民经济中始终占据主体地位。(3)中国经济内循环的竞争优势虽然有所提升,但依然呈现为低竞争劣势;中国经济外循环的竞争优势虽然相对较高,却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4)中国在经济双循环中的内卷程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且1997年以来在经济内循环中的内卷程度始终小于在经济外循环中的内卷程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程承坪  邱依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