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66)
- 2023(4050)
- 2022(3496)
- 2021(3132)
- 2020(2694)
- 2019(6259)
- 2018(6201)
- 2017(11889)
- 2016(6391)
- 2015(7379)
- 2014(7254)
- 2013(7348)
- 2012(7253)
- 2011(6920)
- 2010(7025)
- 2009(6588)
- 2008(6734)
- 2007(6346)
- 2006(5963)
- 2005(5603)
- 学科
- 济(28618)
- 经济(28582)
- 贸(17359)
- 贸易(17348)
- 易(16850)
- 管理(15142)
- 业(13391)
- 方法(13292)
- 企(11501)
- 企业(11501)
- 数学(10694)
- 数学方法(10572)
- 学(7592)
- 中国(7208)
- 理论(6501)
- 出(6465)
- 关系(6441)
- 财(6374)
- 制(5894)
- 农(5883)
- 口(5635)
- 出口(5630)
- 出口贸易(5630)
- 业经(5617)
- 融(5449)
- 金融(5448)
- 银(5090)
- 银行(5068)
- 国际(4930)
- 地方(4920)
- 机构
- 大学(106163)
- 学院(102300)
- 济(46991)
- 经济(46132)
- 研究(40811)
- 中国(31983)
- 管理(31055)
- 理学(25420)
- 理学院(25095)
- 管理学(24572)
- 管理学院(24422)
- 科学(24017)
- 京(23051)
- 所(22153)
- 财(21927)
- 研究所(19999)
- 农(18752)
- 中心(17460)
- 财经(17274)
- 江(16448)
- 经济学(16136)
- 经(15641)
- 农业(15172)
- 北京(14806)
- 经济学院(14606)
- 业大(14454)
- 院(14333)
- 范(14027)
- 师范(13821)
- 州(13170)
- 基金
- 项目(60456)
- 科学(45818)
- 基金(43928)
- 研究(42542)
- 家(39777)
- 国家(39485)
- 科学基金(31375)
- 社会(26762)
- 社会科(25426)
- 社会科学(25417)
- 省(21767)
- 基金项目(21647)
- 自然(20075)
- 资助(19892)
- 划(19702)
- 自然科(19591)
- 自然科学(19582)
- 教育(19556)
- 自然科学基金(19255)
- 编号(15969)
- 成果(14796)
- 重点(14495)
- 部(14256)
- 发(13182)
- 课题(12269)
- 中国(12091)
- 教育部(12075)
- 创(11966)
- 科研(11878)
- 大学(11671)
共检索到170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锋
目前,全球最典型的贸易顺差国是中国和德国,中国主要体现为对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的顺差,而德国主要体现为对欧元区内部国家如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等国家的顺差。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王彬
本文基于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从经济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角度研究了人民币均衡汇率和汇率失衡程度。结果显示,人民币在2005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失衡趋势逐步缩小,近期汇率已接近均衡,未来大幅升值的可能性不大。本文进一步考察了汇率失衡与我国贸易顺差之间的关系,认为2005年以来的人民币持续升值已使得当前汇率对贸易顺差的贡献度大幅减弱,未来贸易部门的优化调整应更多着眼于贸易领域中结构性问题的有效解决。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均衡与失衡 贸易顺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史本叶 李俊江
2010年美国再次提出人民币汇率低估导致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人民币面临空前的升值压力。通过考察中美贸易差额和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指出中美贸易失衡和人民币汇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人民币汇率不是中美贸易失衡的根本原因;通过对内部经济失衡、产品内分工、外商直接投资、加工贸易和出口管制等方面的分析,指出中美贸易失衡的深层原因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产业转移和外商直接投资主导的加工贸易,以及美国过度消费和对华出口管制。因此,单纯依靠人民币升值不能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伟 凌江怀
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经常是中美双边贸易争端的核心,也被认为是中国对美贸易不公平的实证依据,人民币升值的舆论压力正是由此而起。本文通过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和中美贸易差额建立VAR模型,重点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和中美贸易差额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认为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美贸易差额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低储蓄率和相关贸易产品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相对低下造成的。单纯的人民币升值不会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关键词:
汇率 贸易失衡 经济失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继增 朱孟璐
当前中美贸易失衡持续保持高位,人民币汇率水平承受着巨大争议。本文在回顾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表明中美贸易失衡和人民币汇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人民币汇率变化、中美两国的单位劳动成本差异、中美两国的储蓄率差异、国外对华投资、中美产业结构差异等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中美单位劳动成本差异、中美储蓄率差异及对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顺差都存在正向的影响关系。因此应正确对待劳动力成本上升、鼓励消费、改善中国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中的不利地位、建立以"所有权"为基础的经常项目统计系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细芳 叶全良
本文利用2005年8月至2008年2月的月度数据,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中美贸易顺差进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二者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并运用历史路径法则,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日经贸关系为参照,探析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和实质,继而对我国外贸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胜 陈继勇 吴宏
针对中美贸易顺差与人民币汇率关系的问题,本文通过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人民币升值在短期难以对中美贸易顺差产生调节作用,从长期影响而言,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作用也不大。此外,中美贸易顺差在短期还是主要取决于当前贸易收支的现实情况,而中长期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因此,人民币升值不会缓解美国巨大的贸易逆差,而且即使美国贸易收支出现改善也不会对美国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伟 朱军林
本文通过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和中美贸易差额建立VAR模型,重点考察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和中美贸易差额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认为人民汇率变动与中美贸易差额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低储蓄率和相关贸易产品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相对低下造成的。单纯的人民币升值不会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关键词:
汇率 贸易失衡 经济失衡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传兴
近年来,美国一些政府官员、议员及学者将矛头直指中国,将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归咎于中美贸易失衡,又将中美贸易失衡问题归咎于人民币汇率。于是美国一方面实施新贸易保护主义,极力迫使人民币升值,另一方面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促使美元贬值。如何看待中美贸易失衡已成为当前中美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元杰
有效缓解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必须采取综合解决的一揽子调整措施,应优先从实体经济领域进行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在此基础上,在货币金融层面按照基本经济因素合理调整汇率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伟
当前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究其本质是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失衡问题。首先在理论上论述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汇率对贸易差额的影响是不确定的,然后通过人民币汇率变动和中美贸易差额建立VAR模型,考察了二者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认为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美贸易差额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的低储蓄率和相关贸易产品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相对低下,单纯的人民币升值不会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关键词:
汇率 贸易逆差 探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夏先良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裴长洪 郑文
贸易顺差会导致汇率升值,这是许多人从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得到的认识。近年来西方政界与学术界屡屡以中国贸易顺差为由要挟人民币升值。本文以1975年至2005年世界主要的46个经济体的贸易收支、外汇储备、实际有效汇率数据为基础,以格兰杰因果检验为基本方法,进行了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大样本检验,获得如下结论:贸易收支不能单独决定汇率水平。本文同时对均衡汇率理论及应用进行了述评,指出在中国现行体制下,按照西方均衡汇率实证模型测算人民币均衡汇率存在困难,其测算结果并不可靠。还指出:中国贸易顺差将长期持续,任何外国强权都没
关键词:
人民币 汇率 贸易收支 顺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卢万青
当前研究认为我国贸易顺差来源于国内实际因素,至于是何种实际因素却存在分歧。本文建立的贸易收支决定模型认为,本国供给相对上升,本国需求相对下降,本国供给相对于本国需求过剩,是我国贸易顺差形成的根本原因。根据模型还可知,全球经济危机虽然导致我国进出口大幅下降,但对我国贸易顺差的作用相对较小;人民币升值对本国相对需求影响较小,但是对本国相对供给影响较大,如果人民币大幅度升值,我国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则会丧失比较优势,我国贸易顺差因此而出现拐点。
关键词:
贸易顺差 人民币汇率 比较优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惠珍
文章以国际收支弹性理论为基础,以我国和美国的贸易往来为研究对象,选取了1995-2008年的季度数据,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和简单的线性回归分析,得出马歇尔-勒纳条件在我国是成立的,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