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61)
2023(14968)
2022(12629)
2021(11925)
2020(9939)
2019(22449)
2018(22269)
2017(44137)
2016(23395)
2015(25966)
2014(25651)
2013(24895)
2012(22619)
2011(19881)
2010(19921)
2009(18547)
2008(17852)
2007(15247)
2006(13213)
2005(11628)
作者
(60153)
(49988)
(49616)
(47690)
(31749)
(23678)
(22812)
(19305)
(18866)
(17799)
(16704)
(16630)
(15573)
(15486)
(15414)
(15345)
(14840)
(14710)
(14332)
(14320)
(12171)
(11966)
(11955)
(11468)
(11466)
(11315)
(10843)
(10806)
(9757)
(9674)
学科
(92863)
经济(92771)
管理(70865)
(65879)
(53178)
企业(53178)
方法(43245)
数学(39189)
数学方法(38717)
(36290)
中国(27379)
(27045)
(20167)
(20067)
贸易(20057)
(19617)
业经(19531)
地方(19489)
(19021)
财务(18971)
财务管理(18915)
企业财务(17886)
农业(17437)
(16567)
银行(16556)
(15724)
(14649)
金融(14647)
财政(14592)
(14150)
机构
学院(315310)
大学(310907)
(137254)
经济(134679)
管理(125712)
理学(108454)
理学院(107443)
管理学(105790)
管理学院(105196)
研究(98128)
中国(78798)
(73097)
(62302)
财经(54710)
科学(54509)
(49696)
中心(46821)
(46261)
(45672)
经济学(43171)
研究所(41065)
(40977)
财经大学(40501)
业大(39729)
经济学院(39230)
(39091)
师范(38784)
北京(38662)
(36089)
(35871)
基金
项目(207738)
科学(166035)
研究(158157)
基金(152746)
(129814)
国家(128758)
科学基金(112873)
社会(102900)
社会科(97792)
社会科学(97772)
(80450)
基金项目(80161)
教育(73722)
自然(70225)
自然科(68636)
自然科学(68620)
自然科学基金(67388)
(67187)
编号(65316)
资助(62457)
成果(52779)
(47286)
重点(46269)
(45222)
课题(44035)
(43909)
国家社会(42827)
教育部(41836)
人文(41481)
创新(41035)
期刊
(147115)
经济(147115)
研究(96930)
(59636)
中国(56494)
管理(46319)
学报(37670)
科学(37282)
(36611)
(34472)
金融(34472)
教育(30778)
大学(30619)
学学(29031)
技术(28051)
财经(26870)
经济研究(25750)
农业(25097)
业经(25089)
(23094)
问题(19631)
(18014)
理论(15670)
统计(15657)
商业(15272)
技术经济(15169)
国际(15086)
财会(14845)
会计(14581)
(14253)
共检索到467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纯威  
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相互强化造成的内外经济失衡格局下,我国货币政策操作面临着"不可能三角"、货币冲销、国民财富流失等多种困境。通过长、短两种视角的实证分析发现,实施短期以稳定汇率为核心、重视价格型政策运用和长期以调控央行国外资产为核心、重视规模型政策运用的协同策略,是摆脱货币政策困境、促进国民财富增长的有效方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宗良   刘晨  
<正>2023年,面对多重挑战交织叠加,我国实现GDP增长5.2%,高于全年5%左右的预期目标,夯实了2024年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重要基础。2024年3月5日,李强总理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出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这一增速水平充分考虑到了当前经济形势、长期发展目标以及对改善的预期,具有合理性;考虑到上年基数较高,如果顺利实现也颇具含金量。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毛定祥  
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协整检验、G ranger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对我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性作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短期调控效果较显著,且财政政策的调控能力更强;货币供应量具有明显的内生性,并在很大程度上被动适应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但存在中期化现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汪东芳  徐长生  
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长足发展,股市的“财富效应”也日益显著。本文从分析股市“财富效应”影响货币政策的机制入手进而探讨了其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的挑战,并相应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傅勇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伴有多重的结构失衡。这些失衡当然是不合意的,但本文认为,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迅速成长的"并发症",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起点和基础。这些失衡不仅是可以被理论解释的,也符合一些先行国家的发展经验。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上处在"高增长、低通胀"的格局之中,中间也出现过通货紧缩、过热等波动,但相比之下,资产价格膨胀的风险更值得关注。危机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央行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这是大萧条没有再次发生的重要原因,但从中长期看,货币环境回归常态之路还布满荆棘。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小亮   林栋  
货币政策作为政府当局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在微观个体异质性的作用下具有潜在的财富分配效应。如何理解货币政策对财富不平等的影响、防止财富分化进一步加剧是政府与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带有初始财富异质性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货币政策对财富分配的影响机制,讨论如何调整货币规则以提升福利公平。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冲击将显著提高财富与收入基尼系数,且表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家庭收入结构与边际消费倾向由财富存量决定,货币政策首先通过收入结构差异加剧收入分化,随后借助家庭消费与资产配置行为放大财富不平等;中央银行应允许通胀与产出缺口小幅波动以防止消费差距过度增加;纳入家庭消费分布二阶矩的泰勒规则能在提高社会总福利的同时减小福利不平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卜林  郝毅  李政  
本文在DSGE框架下对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为代表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宏观审慎政策无法配合货币政策实现通胀、产出和信贷的稳定,只能采用财政政策应对经济衰退;在财政扩张背景下,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非合作模式会带来更好的政策效果,两个政策并不应该局限于简单的统筹协作关系,而是应该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对方的政策行为。宏观审慎政策会影响财政政策有效性,但能够增加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并降低由于财政政策不连续所造成的经济波动。在构建中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时,除了考虑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关系外,还应该让财政当局参与到宏观审慎政策的制定中来。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华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同配合对于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财政收支、货币政策与广西经济增长进行了描述性分析;选用1998年以来的广西相关经济变量年度数据,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基于IS-LM模型实证视角,分析了财政与货币政策实施在广西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实证发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广西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同步,但在拉动广西经济增长的效果方面,货币政策的作用明显要大于财政政策的作用,货币政策在广西的传导性存在一定阻碍;同时分析了广西经济运行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同配合中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稳定广西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闫先东  魏金明  
通过供给侧改革解决供需错配问题供需结构错配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中国经济增速系统性放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后,供给老化、供需结构不匹配。我国已整体进入小康社会,正向高度商业化社会迈进,中产阶级队伍正在壮大,需求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随着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居民对产品质量和性能的要求明显提高。随着制造业体系的完备,产业价值链提升对研发、设计、标准、供应链管理、营销网络、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关键词: 总需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闫先东  魏金明  
通过供给侧改革解决供需错配问题供需结构错配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中国经济增速系统性放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后,供给老化、供需结构不匹配。我国已整体进入小康社会,正向高度商业化社会迈进,中产阶级队伍正在壮大,需求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随着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居民对产品质量和性能的要求明显提高。随着制造业体系的完备,产业价值链提升对研发、设计、标准、供应链管理、营销网络、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天荣  赵蕊  
本文将利率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效应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由平均投资倾向加权的资本边际产出随利率变化所反映的投资效率效应;另一部分是由资本边际产出加权的平均投资倾向随利率变化所反映的投资规模效应。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对这两种效应进行估计检验,实证表明,实际利率的投资规模效应几乎可以忽略,投资效率效应也非常低,上一年实际贷款利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很微小。因此,在中国利率政策还难以成为货币政策实施的主要手段,抑制通货膨胀还需依赖其他调控政策手段。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卢永红  秦燕江  
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基于Q理论的"托宾效应"实现的,另一种是基于莫迪利亚尼的"消费财富效应"实现的。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部分学者对我国股市财富效应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但是,对基于财富效应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并不丰富。本文利用2002年第二季度至2007年第三季度的上证综指,广义货币、消费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借助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财富效应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有限,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其它传导途径发挥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碧云  高鸿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所以搞清楚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的关系就十分必要。通过计量分析可以得出:货币供应量M1的增长是推动GDP增长的主要因素,财政支出增长不是推动GDP增长的因素,但是不能否定其在反经济危机中的巨大作用;货币供应量M1的增长是推动CPI增长的主要因素;在制定货币供应量政策时,既要考虑到推动GDP增长的目的,也要受到CPI上涨的制约,需要在二者之间权衡;在制定利率政策时要研究均衡的利率,实际利率要向均衡利率靠近,并且要随着经济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以达到最大的资本积累量,保证我国的长期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万兆泉  许统生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是货币政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适的货币中介目标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基于ARDL模型的协整分析方法,对货币中介目标与中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通货膨胀率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幅度最大、货币供应量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次之,而利率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小。认为在目前条件下,我国应从过于强调货币供应量指标,转向综合利用多种金融变量来指导货币政策的操作,但在将来市场体系完善后,可考虑采用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范炜  娄依兴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主要工具,两者各具所长,运行时需要合理搭配,相互取长补短。这个宏观调控的基本原则,在中国,无论官方还是学术界对此并不陌生。不过,实际操作并不那么容易。回顾1994年以后宏观调控中财政货币政策的表现,由于两者配合上的不协调,相当一部分政策效应在不协调中相互抵消,使财政和货币的政策效应绩效大打折扣,我国政策协同效应绩效亟待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