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55)
- 2023(17439)
- 2022(14759)
- 2021(13714)
- 2020(11762)
- 2019(27159)
- 2018(26744)
- 2017(50408)
- 2016(27030)
- 2015(31064)
- 2014(30751)
- 2013(30475)
- 2012(28030)
- 2011(25425)
- 2010(25059)
- 2009(23509)
- 2008(23332)
- 2007(20753)
- 2006(17923)
- 2005(16361)
- 学科
- 济(112165)
- 经济(112020)
- 管理(84786)
- 业(80075)
- 企(66966)
- 企业(66966)
- 方法(52693)
- 数学(46427)
- 数学方法(45895)
- 财(32682)
- 中国(31983)
- 农(29659)
- 制(25435)
- 贸(24823)
- 贸易(24814)
- 业经(24543)
- 易(24301)
- 学(22705)
- 技术(20186)
- 务(19781)
- 财务(19714)
- 财务管理(19659)
- 银(19442)
- 银行(19389)
- 农业(19180)
- 企业财务(18610)
- 行(18487)
- 融(18103)
- 金融(18098)
- 地方(18042)
- 机构
- 大学(394096)
- 学院(390678)
- 济(166882)
- 经济(163705)
- 管理(151057)
- 研究(134747)
- 理学(130057)
- 理学院(128662)
- 管理学(126500)
- 管理学院(125769)
- 中国(104118)
- 京(83837)
- 科学(80892)
- 财(77611)
- 所(68124)
- 农(66202)
- 中心(62280)
- 研究所(61707)
- 财经(61301)
- 江(58407)
- 业大(58145)
- 经(55803)
- 北京(52875)
- 经济学(52302)
- 农业(52301)
- 范(48612)
- 院(48583)
- 师范(48027)
- 经济学院(47162)
- 财经大学(45581)
- 基金
- 项目(262482)
- 科学(207415)
- 基金(193601)
- 研究(188941)
- 家(170274)
- 国家(168920)
- 科学基金(144514)
- 社会(121965)
- 社会科(115789)
- 社会科学(115758)
- 基金项目(101021)
- 省(100168)
- 自然(93799)
- 自然科(91681)
- 自然科学(91649)
- 自然科学基金(90065)
- 教育(87241)
- 划(85623)
- 资助(80222)
- 编号(74767)
- 成果(60914)
- 部(59584)
- 重点(59582)
- 发(55603)
- 创(54980)
- 国家社会(51893)
- 创新(51598)
- 课题(51505)
- 教育部(51209)
- 科研(51195)
- 期刊
- 济(177966)
- 经济(177966)
- 研究(114504)
- 中国(79137)
- 学报(63023)
- 财(62653)
- 农(58926)
- 科学(58190)
- 管理(56637)
- 大学(48046)
- 学学(45180)
- 农业(40059)
- 教育(38616)
- 技术(36309)
- 融(35887)
- 金融(35887)
- 财经(31017)
- 经济研究(29948)
- 业经(27218)
- 经(26629)
- 问题(23403)
- 业(22835)
- 贸(22074)
- 技术经济(20476)
- 统计(19477)
- 国际(19155)
- 版(18962)
- 世界(18653)
- 理论(18178)
- 图书(18120)
共检索到5857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先明 张胜利 李波
充分挖掘内外双向价值链参与的技术升级效应,是构建“双循环”新格局的重要前提和理论依据。文章将全球价值链(GVC)和国内价值链(NVC)置于多区域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中,利用2002~2017年间中国30个省区域间的投入产出表,考察内外双向价值链参与对中国地区-行业维度出口技术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参与GVC和NVC均能显著促进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但二者的促进作用存在一定替代关系,其结果通过了较好的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价值链参与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效应存在时间、空间及行业部门上的异质性。GVC和NVC不同参与方式及地位对出口技术复杂度效应呈非对称性特征。GVC上游环节参与是衔接NVC与GVC有效互动的主要方式。因此,各地区应不断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本身的技术吸收及研发创新能力,因地制宜地参与价值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余姗 樊秀峰
随着全球价值链分工水平的深入,中国制造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有了明显提升,但对其准确度量及影响机制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笔者基于价值链分工视角,对2002年~2011年中国制造行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变迁情况进行分析,并通过拓展的Feenstra商品连续统模型,提出影响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四个假说,并利用中国制造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外商进入强度、进出口贸易额、要素禀赋和产业规模等指标对制造业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存在较大异质性,因此,针对不同类型制造业应采取差异性研发投入策略和贸易政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琳 盛斌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将出口品中包含的进口中间品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剔除,构建了出口的国内技术复杂度指数,有效地将一国国内创造的技术含量从整个产品的技术含量中分离出来。接着,利用1998-2011年中国16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参与全球价值链对制造业出口的国内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并没有提高国内技术复杂度,但是研发投入和良好的商业及制度环境会在全球价值链对国内技术复杂度的偏效应中产生正向作用;对国外附加值区分来源国进行分组的实证结果表明,来自东亚3国和地区的国外附加值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国外附加值 国内技术复杂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琳 盛斌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将出口品中包含的进口中间品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剔除,构建了出口的国内技术复杂度指数,有效地将一国国内创造的技术含量从整个产品的技术含量中分离出来。接着,利用1998-2011年中国16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参与全球价值链对制造业出口的国内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并没有提高国内技术复杂度,但是研发投入和良好的商业及制度环境会在全球价值链对国内技术复杂度的偏效应中产生正向作用;对国外附加值区分来源国进行分组的实证结果表明,来自东亚3国和地区的国外附加值率对国内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显著为负,而来自美国的国外附加值率对国内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国外附加值 国内技术复杂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明益
本文从技术差距的视角研究了外资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理论层面论证了内外资技术差距对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可能存在倒U型关系的结论。在经验层面,以修正的出口质量指数衡量出口质量水平,并且选取1992-2012年我国制造业7个代表性行业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部分制造业行业确实存在这种倒U型关系;合理的技术差距能够显著地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包含加工贸易方式的出口会在一定程度上高估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水平,但一般贸易方式下外资仍能显著地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质量水平;港澳台外资因技术差距合理,其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果比欧美外资更明显。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如引资要充分考虑技...
关键词:
技术差距 出口质量指数 倒U型关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单元媛 郭雯青
本文基于增加值贸易视角,根据2016版WIOD数据库中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中国制造业出口服务化近年的发展状况、全球价值链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的修正版指标,研究结论表明:2000-2014年我国制造业已较大程度地参与全球生产网络分工,且出口服务化水平及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分工地位也在逐步上升中,但仍与部分发达国家有差距;服务含量比率在制造业出口中的提高对制造业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的程度呈负面影响,但对其分工地位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在全球生产网络分工地位上受到出口服务化水平带来的帮助比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相对更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尹伟华
本文利用最新的WIOD数据和WWZ方法对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增加值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制造业出口中国内增加值占比呈先降后升趋势,这是因为金融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反全球化浪潮高涨,严重破坏了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和合作;(2)以最终品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占主导地位,而以中间品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上升趋势明显,表明中国制造业正从全球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攀升;(3)以最终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显著高于以中间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表明中国制造业主要从事进口零部件进行最终品组装的低端环节;(4)直接进口国增加值明显低于其他国增加值,说明中国制造业出口中国外增加值主要是来自直接进口国以外的其他经济体;(5)来自于国外账户的纯重复计算部分显著高于来自于国内账户的纯重复计算部分,表明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生产分工程度高于国内生产分工;(6)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最高,但只是参与全球价值链中较为低端的生产环节,技术含量并不高;(7)中国中低技术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具有相对优势地位,较为成功地融入全球价值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尹伟华
本文利用最新的WIOD数据和WWZ方法对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增加值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制造业出口中国内增加值占比呈先降后升趋势,这是因为金融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反全球化浪潮高涨,严重破坏了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和合作;(2)以最终品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占主导地位,而以中间品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上升趋势明显,表明中国制造业正从全球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攀升;(3)以最终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显著高于以中间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表明中国制造业主要从事进口零部件进行最终品组装的低端环节;(4)直接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余娟娟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双重层面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下中国出口技术结构的演进机理及路径,得出如下结论及启示:中国工业行业1995~2010年间的出口技术结构呈现出不断优化的趋势,其优化动力主要来源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FDI资本要素的积累与进步。但随着这些要素禀赋条件的变化,中国出口技术结构的演进机制和路径也发生了动态变化:2001年前,物质资本是影响中国出口技术结构的首要要素,但2001年以后,物质资本对出口技术结构的提升效应明显减弱,人力资本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效应更加显著,且呈现出边际贡献动态上升的趋势。因此,加大对人力资本要素培育和创新将会成为中国出口结构优化和经济持续增长的新的驱动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维林 李兰冰 刘玉海
本文提出了基于产品与功能双重嵌入结构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测算框架,并从理论上论证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嵌入结构与价值来源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及其两面性,进而采用二次优化算法对区分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进行估算,得出用以反映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各项国外附加值率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2001—2010年中国27个制造部门的面板计量模型检验了国外附加值率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所获取的国外中间投入推动了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而相对于原材料、零部件等产品投入,服务投入对技术提升的贡献更大;在控制了国外附加值的直接贡献情况下,来自发达国家的...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国外附加值 出口技术复杂度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孙玉琴 郭惠君
一、引言对贸易结构的分析是国际贸易领域一个重要的课题,出口贸易技术结构分析在近年来更是得到了广泛关注。我国2010年制造业出口占总出口的88.2%,2015年为94.3%。制造业出口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分量一目了然,然而"大"已不是目的,"强"才是必然选择。制造业出口结构升级成为新常态下经济结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会政 朱光
中国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技术溢出与"低端锁定"等效应往往相伴而生。本文以装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在使用投入产出法测算其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了不同来源的进口中间品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异质影响。结论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显著地提高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而中间品进口中的中间制造品以及来自发展中经济体的中间品对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来自发展中经济体的进口中间制造品的促进作用最强。本文认为,不同来源的中间品实际上暗含了不同的嵌入方式,研究结论从调整中间品进口结构的角度为中国实现从"被动参与"到"主动构建"全球价值链提供了方向。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波 杨庆
文章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和OECD.STAN数据库2003~2014年的数据,测算了中国对85个国家的出口技术含量,构建了内生时变权重矩阵设定的动态空间自回归模型,运用拟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双向FDI对出口技术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从总体上来看,双向FDI均能显著促进出口技术含量的提升,但FDI对出口技术含量的影响更大;在影响机制中,OFDI和FDI均通过技术效应、结构效应和规模效应显著提高了出口技术含量,且OFDI对技术效应的影响最大,而FDI对结构效应的影响最大;双向FDI对出口技术含量的影响存在行业差异、三次产业差异和国别差异;在具有内生时变权重的动态空间面板模型中,出口技术含量的空间交互效应显著且为正,且中国对发达国家间的出口技术含量相对发展中国家存在更强的"协同增长效应"。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向进 杨来科 钱志权
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可以用于衡量制造业出口贸易结构转型。从嵌入全球产业价值链视角,深入制造业内部结构探究不同能耗行业和不同技术水平行业的贸易结构碳排放效应差异性,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我国高端技术行业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有重要意义。采用2005-2014年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制造业出口结构转型对碳排放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并将制造业按照技术研发度和能源消耗度的不同进行分组,对比不同类型行业的差异性。结果显示:(1)总体上,出口结构转型对制造业碳排放不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出口结构转型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行业技术水平提升和外资流入对碳排放具有显著影响,但影响方向不同。(2)产业结构变化显著增加行业总体碳排放,不同行业影响程度不同。对于高技术行业、中高技术行业和高能耗行业来说,结构效应更加明显。(3)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外商资本流入具有显著碳减排效果,但行业间存在差异性。总体而言,产业结构是限制制造业碳减排最主要的原因。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向进 杨来科 钱志权
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可以用于衡量制造业出口贸易结构转型。从嵌入全球产业价值链视角,深入制造业内部结构探究不同能耗行业和不同技术水平行业的贸易结构碳排放效应差异性,对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我国高端技术行业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有重要意义。采用2005-2014年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制造业出口结构转型对碳排放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并将制造业按照技术研发度和能源消耗度的不同进行分组,对比不同类型行业的差异性。结果显示:(1)总体上,出口结构转型对制造业碳排放不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出口结构转型引起的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木质林产品全球价值链地位分析——基于出口技术复杂度视角
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与方式——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的分析
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升级的贸易利益效应分析——来自美日欧韩对华贸易数据的经验证据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制造业产业升级分析
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制造业出口技术结构升级研究——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分析
知识产权保护能否促进中外价值链关联?: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双向影响关系研究
中国出口贸易全球价值链分解分析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产品内国际分工研究——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的测度与分析
全球贸易衰退、价值链重构和中国出口价值链升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