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09)
- 2023(9184)
- 2022(7454)
- 2021(6762)
- 2020(5668)
- 2019(12867)
- 2018(12643)
- 2017(24516)
- 2016(12670)
- 2015(14013)
- 2014(13622)
- 2013(13448)
- 2012(12163)
- 2011(10366)
- 2010(10400)
- 2009(9936)
- 2008(10013)
- 2007(8903)
- 2006(7822)
- 2005(7332)
- 学科
- 业(73013)
- 企(69112)
- 企业(69112)
- 济(59670)
- 经济(59602)
- 管理(55143)
- 业经(27189)
- 方法(22691)
- 农(21694)
- 财(20737)
- 务(17477)
- 财务(17467)
- 财务管理(17461)
- 技术(16724)
- 农业(16523)
- 企业财务(16457)
- 数学(15129)
- 数学方法(15024)
- 中国(13401)
- 划(12654)
- 和(12497)
- 地方(12478)
- 策(12380)
- 企业经济(12004)
- 理论(11730)
- 制(11518)
- 经营(11185)
- 技术管理(11008)
- 体(9914)
- 贸(9001)
- 机构
- 学院(181990)
- 大学(175138)
- 管理(79456)
- 济(77509)
- 经济(76120)
- 理学(67861)
- 理学院(67210)
- 管理学(66519)
- 管理学院(66168)
- 研究(53465)
- 中国(44474)
- 京(39865)
- 财(34998)
- 科学(31559)
- 江(28603)
- 农(28211)
- 财经(27731)
- 中心(25796)
- 业大(25404)
- 所(25167)
- 北京(25143)
- 经(25099)
- 州(22590)
- 商学(22382)
- 研究所(22348)
- 商学院(22175)
- 农业(21967)
- 经济学(21846)
- 经济管理(21380)
- 范(21123)
- 基金
- 项目(119044)
- 科学(97113)
- 研究(91253)
- 基金(87360)
- 家(73685)
- 国家(72942)
- 科学基金(66474)
- 社会(59937)
- 社会科(56803)
- 社会科学(56790)
- 省(48284)
- 基金项目(47554)
- 自然(42289)
- 自然科(41355)
- 自然科学(41343)
- 自然科学基金(40673)
- 教育(39116)
- 划(38664)
- 编号(37021)
- 资助(33242)
- 业(30590)
- 创(29335)
- 成果(27818)
- 发(26609)
- 创新(26381)
- 重点(25470)
- 部(25256)
- 制(24599)
- 国家社会(24474)
- 课题(24208)
共检索到275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戴俊骋 那鲲鹏
现有工业用地更新重视工业景观的保护利用,忽略了附着在工业用地上企业网络的演化。通过北京市西城区普天德胜科技园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了工业用地更新基础上园区企业横纵向网络的演化过程,并发现延续下的企业网络对新入驻的同类型企业有一定吸引力,但吸引力有限。区位和租金仍是企业入驻的核心考虑因素。提出需要重视工业用地更新后企业网络的继承延续,推动工业用地更新后形成各类园区孵化所需的"制度厚实",促进用地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工业用地更新 企业网络 演化 地方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文雯 周丁扬 苏珊 田盈盈
研究目的:分析市场和发展"双转型期"北京市工业行业用地演变特征。研究方法:基于2007—2015年北京市工业用地出让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重心转移分析等方法,从时间、空间和行业三个维度探讨了北京市工业用地演变特征。研究结果:北京市工业用地出让总面积及各行业受让面积均呈下降趋势,出让行业以"现代制造业"为主,但出现由"现代制造业"向"高新技术工业"转变的趋势;出让工业用地集中分布于距市中心20—40 km的近郊区,具有明显的工业园区指向性和近郊区环状集聚态势,不同行业的空间集聚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工业用地出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文雯 车娜 周丁扬 姜广辉
本研究旨在刻画北京市工业用地供给及工业转型特征,探讨土地供给与工业转型的相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97-2011年北京市工业转型呈"快-慢-快"发展趋势,经历了1998年和2011年两个快速转型期,工业高级化程度快速提升,工业行业由资源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向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制造业转变。同时,北京市工业用地供给数量和价格均显著提升,但以2007年中国工业用地供给市场化为转折点,2007年后面积增速明显放缓,而价格增速显著上升。VAR模型结果显示,工业用地供给变化对工业转型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且具有滞后和波动性;但工业转型对工业用地供给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因此,未来需推进工业用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进一步落实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保障新产业、新业态用地,促进土地的合理配置以及工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文雯 车娜 周丁扬 姜广辉
本研究旨在刻画北京市工业用地供给及工业转型特征,探讨土地供给与工业转型的相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97-2011年北京市工业转型呈"快-慢-快"发展趋势,经历了1998年和2011年两个快速转型期,工业高级化程度快速提升,工业行业由资源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向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制造业转变。同时,北京市工业用地供给数量和价格均显著提升,但以2007年中国工业用地供给市场化为转折点,2007年后面积增速明显放缓,而价格增速显著上升。VAR模型结果显示,工业用地供给变化对工业转型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且具有滞后和波动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吕萍 徐跃红 沈佳庆
以北京市为例,探讨工业用地的空间集聚分散变化特征,并针对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工业用地管理政策建议。分析产业用地区域分布的变化规律,利用统计数据,从产业结构变化、工业产值比重变化和工业用地报酬变化等方面分析和探讨工业用地集散的趋势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总结北京市及不同区域目前工业用地布局发展所处的阶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工业用地供应应坚持市场化方向,同时,工业用地管理应顺应工业用地的集散分布规律。
关键词:
工业用地 集聚 分散 演变 动因 北京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帆 游达明
本文分析了浏阳生物医药园企业网络形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对园区企业网络核心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运用模糊评价模型对园区企业网络核心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同时针对其不足,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核心能力 企业网络 实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谭峻 韦晶磊
科技园区是新型工业经济的载体,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园地。作为特殊的工业用地,科技园区的企业在取得优惠地价的同时,还会享受优惠的税收政策,种种举措显示了大陆发展高新科技的决心。长期以来,大陆工业用地主要采取协议出让方式。调查中发现,当前科技园区中出现了项目的实际用途与合同签订用途不一致的情况,出现了对外出租、出售等经营性的行为,造成了土地资产的流失,同时也存在土地资源稀缺与浪费并存的局面,影响了科技园区的健康发展。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区工业用地的现状问题,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工业用地用途变更的驱动因素,最后提出了解决园区工业用地用途变更的相关调控机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时云辉
本文基于网络分析方法,提出一个网络演化分析框架。该框架引入关键事件的概念,试图通过企业网络所不断发生的激进式变化来理解企业网络的演变,特别对两个方面进行强调:其一,企业网络演变的机制是循环的,而不是单向的;其二,与传统研究方法相比,关注环境对企业关系的影响,特别强调双边关系的变化对与之相链接的其他关系的影响。此外,文章以郑州宇通客车为例,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双边关系 核心企业 网络演化 宇通客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孟鹏 郝晋珉 周宁 双文元 洪舒蔓
研究目的:从微观层面进行工业用地的集约利用评价,为工业用地的合理布局和适度集约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选取新城5大主导产业的土地利用强度、就业吸纳程度、投入产出效益、生态环境效益4类指标构建工业用地集约评价体系,运用统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进行数据处理和综合评价,归纳总结出不同产业的集约特点与类型。研究结果:电子信息产业属于人员密集适度集约型,汽车及交通设备产业属于资金密集低度集约型,装备制造产业属于人员聚集基本集约型,生物工程和医药产业属于高效产出适度集约型,都市产业属于人员密集基本集约型。研究结论:因循企业特点和新城的发展阶段,分别从招商源头、集群发展、企业用地多种模式、公共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武杰 王国金 李海燕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兴起,媒体技术革命正在造就一个全新的网络舆论环境。当今,互联网(包含移动互联网)上言论传播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活跃程度,进而产生巨大的舆论信息场。如何结合企业特点和网络媒体传播特性,实现有效舆情管理,维护好企业公众形象,成为中小民营企业的难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于永海 吕福新
网络化成为当代企业的存在方式,企业网络中蕴含的社会资本有着提高企业经济绩效的功效,研究企业网络的演化有助于企业从战略上进行自身的定位从而把握好发展方向。综合多视角的企业网络研究发现,企业网络呈现出由内部网络转向外部网络、由供应链拓展至商业生态系统、由个人主导的关系型网络转变到市场交易网络、由生产网络演化到服务网络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企业网络 市场交易网络 服务网络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帆 麻林巍 蓝钧 陈世杰 陈景文
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将有助于稳步推进我国的生态工业园建设,而园区所处区域的特点对于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北京工业开发区的发展现状和特点,考虑相关性、可操作等原则,初步提出了一套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及其计算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共分为6大类准则,共计25个具体指标,划分为“控制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前者包括:信息基建共享类指标、管理与发展类指标、减量消耗类指标、园区环保类指标。后者包括:循环利用类指标和产业共生类指标。该指标体系蕴涵的思想和理论方法已成为推进北京生态工业园建设的重要借鉴,也可作为国家生态工业园评价方法研究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韬 朱一中 张倩茹
我国已进入了存量规划时代,研究文化创意导向的工业用地更新不仅有利于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对产业结构调整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广州市旧工厂改造而来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为研究对象,引入场景理论,综合运用核密度分析、不平衡指数和多分类Logistic模型等方法,探究广州市工业用地更新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工业发展起源较早的区域工业遗产丰富,导致旧工厂文创园空间分布格局不均匀,呈现明显的集聚特征;回归结果显示除了地理位置、市场和运营成本等传统区位理论所强调的外部环境因素,人才、文化活动、文化价值观等内部场景特征的差异化也对工业用地更新产生显著影响,揭示了场景特征对产业发展和用地转型的内在动力机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楼佳俊 赵小风 王黎明 朱凤武 金平华
以往行政划拨、协议出让和低价招拍挂造成的工业用地无序扩张及粗放低效利用等问题十分严重。现行工业用地供应制度亟待改革。本文梳理和总结了工业用地供应政策的演变过程,在江苏省工业园区和典型企业调查的基础上,测算了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工业企业生命周期。研究结果表明:(1)每种供地方式的产生都有其时代背景,具有其历史意义;(2)工业企业生命周期存在规模差异,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工业企业的生命周期分别为26年、18.5年、13年和8.8年;(3)工业企业生命周期存在行业差异,且不同规模工业企业的生命周期同样存在行业
关键词:
工业用地 生命周期 土地供应 江苏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施昱年 张秀智
近年来我国产业园区逐步成为支撑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产业园区促进了产业集群在成片土地空间上发展,也引领了地区经济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特别是影响了产业园区周围城乡结合部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发展。本文试图以产业集群视角分析产业园区与城乡结合部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研究中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产业园区对农村产业转型的推进作用。本文针对中关村丰台科技园,采用产业集聚、投入产出、聚类以及空间分析等研究方法,实证研究产业园区内和园区外城乡结合部区域的主导产业、产业集聚、产业集群与产业关联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产业园区长期发展和带动下,其外围的城乡结合部区域不但发展出主导产业和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也形成了能够与产业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政府科技投入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耦合协调度——以北京市为例
工业企业市场化改革视角的工业用地空间管控手段——以上海市为例
高成长企业网络发展的空间格局与演化特征——以江苏省为例
数据包络分析法在企业孵化器效率评价中的应用——以北京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例
知识网络方法在城市产业技术选择中的应用——以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产业技术选择为例
独角兽企业空间格局演化及其区位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上海、深圳、杭州为例
北京DRC空间约束下的企业网络特征与创新能力关系分析
工业企业搬迁及其对污染场地管理的启示——以北京和重庆为例
国有企业组织文化结构的探索与改革——以北京地区为例
高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方案及其实施——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