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13)
2023(9991)
2022(8359)
2021(7531)
2020(6048)
2019(13638)
2018(13419)
2017(24777)
2016(13041)
2015(14434)
2014(14446)
2013(14277)
2012(13903)
2011(12671)
2010(13046)
2009(12100)
2008(12027)
2007(11312)
2006(10289)
2005(9466)
作者
(39159)
(32918)
(32638)
(30634)
(20871)
(15647)
(14658)
(12677)
(12453)
(11855)
(11142)
(10987)
(10587)
(10564)
(10066)
(9988)
(9836)
(9440)
(9411)
(9330)
(8388)
(8100)
(7963)
(7536)
(7516)
(7410)
(7322)
(7229)
(6746)
(6594)
学科
(63494)
经济(63438)
(43309)
管理(41807)
(35843)
企业(35843)
地方(21464)
中国(21214)
技术(19322)
(17930)
方法(17834)
业经(17764)
数学(13915)
数学方法(13724)
技术管理(13168)
产业(12676)
地方经济(12576)
农业(12384)
(11565)
(11340)
银行(11325)
(11298)
(11246)
(11203)
金融(11203)
(11082)
(10760)
(10240)
贸易(10225)
理论(9874)
机构
学院(193878)
大学(189971)
(81394)
经济(79670)
管理(73660)
研究(69520)
理学(62187)
理学院(61416)
管理学(60370)
管理学院(59992)
中国(53283)
科学(41826)
(41641)
(35836)
(35224)
(32204)
中心(31571)
研究所(31480)
(31248)
(27524)
财经(27312)
师范(27248)
北京(26944)
业大(26439)
(26222)
(25155)
(24471)
农业(24013)
经济学(23903)
(22499)
基金
项目(122480)
科学(97903)
研究(93307)
基金(85860)
(73985)
国家(73272)
科学基金(63538)
社会(59937)
社会科(56886)
社会科学(56878)
(51905)
基金项目(45384)
教育(42060)
(41854)
自然(38550)
自然科(37719)
自然科学(37713)
编号(37316)
自然科学基金(37080)
(33580)
资助(33413)
(31872)
成果(30465)
创新(28749)
课题(27862)
重点(27847)
发展(27654)
(27176)
(25621)
国家社会(24296)
期刊
(103816)
经济(103816)
研究(62588)
中国(49539)
管理(33099)
(31076)
教育(28080)
科学(27613)
学报(26925)
(26146)
农业(21421)
大学(21142)
(20584)
金融(20584)
技术(19922)
学学(19596)
业经(19318)
经济研究(15955)
财经(13538)
问题(12949)
科技(12789)
(11996)
技术经济(11803)
(11608)
商业(10489)
(10440)
论坛(10440)
(9795)
现代(9603)
图书(9412)
共检索到316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肖雁飞  
内城已成为创意产业区发展的主导区域,由此构成"新经济空间"。内城易形成柔性劳动力市场,吸引创意人才,且具城市文化的继承性,由此构成丰富的创意网络,再加上政府的制度激励等因素,成为创意产业区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创意产业的行业多维性和思维发散性促使内城形成多维发散"另类"空间,激发内城创新网络的形成,带来内城复兴和绅士化。此种创意产业区发展带来内城复兴的新模式,为简单拆建改造内城提供新的发展契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肖雁飞  曹休宁  廖双红  
对创意产业在城市发展中的创新作用进行了研究,提出创意产业通过对文化和个人创造力的投入,借以城市衰败空间,促使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其在城市发展中的创新作用使城市功能空间得以再生和提升;提出创意城市是城市创新系统的高级形态,二者是城市创新的共同事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帆  
文章从创意经济发展中的设计创意入手,分析设计创意对创意经济发展的影响。促进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升设计品牌价值,探讨设计创意过程中的设计创意风格与高端设计创意人才培养,以及创意经济发展中设计创意被赋予新的功能和使命,对发展创意经济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承忠  李雪飞  
在分析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总结了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五项集聚功能,认为不同类型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功能的形成与强化存在着差异。指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存在着管理角色定位不明、入驻企业审核不严、缺乏园区长远规划、忽视园区发展核心要素以及服务设施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文化产业不是一种必需品。但随着国民经济收入的提高,消费者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迅速增加,十八大把文化建设作为五位一体的重要一环提出来,标志着文化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近年来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都在做文化创意园区、基地的规划,这意味着创意产业与创意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此同时,在我国创意产业与创意城市如火如荼发展的表象下,我们还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其背后的不足。譬如,对于创意产业与创意城市的发展,国家相继颁布了许多相关规划,也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但就地方而言,却普遍缺乏战略性、整体性、系统性的视角和布局,导致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志元  
随着“从资本经济到创意经济”、“创意时代已经来临”等预言的不绝于耳,创意产业点石成金的案例层出不穷,全球经济的增长点正在经历继制造业、信息技术之后的又一次大调整。顺应这一趋势,我国也掀起了发展创意经济的热潮,但由于人们对其内涵和本质缺乏充分的认识,创意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定的思想误区和观念缺陷,致使创意产业的发展产生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鲍健波  
创意型产业集群在扩大就业、带动地区经济增长、提升城市形象、建立节约型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及国内部分先进城市发展创意型产业集群的成功经验,重视人才培养及个性定位,强化政策法规并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让更多的地区加快创意型产业集群的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岩  
创意产业是社会演进的必然产物,并已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应促进创意产业的差异化发展,摒弃过去低端的同质化竞争;推动创意产业集群内部的联结创意;积极鼓励创意产业进入国际市场,寻求跨界扩容与转型升级的更大空间。随着创意产业发展的日趋复杂化,创意的生产越来越不能通过单一的企业去完成,这就意味着创意产业未来发展必须依托孵化器和创新平台实现集群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隋新  张永庆  
创意产业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国际产业发展的新热点和新趋势。在上海创意产业也正成为一项热门产业,为加快自主创新与文化融合、增强城市竞争力、提升城市形象、扩大上海辐射力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评述了上海创意产业目前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具备的优势,提出了上海发展创意产业的战略措施和对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关众  
创意产业是当前经济发展的最活跃力量。中国经济面临着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过渡,创意产业对于中国来说,不仅是经济增长的亮点,而且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以智力为主要盈利手段的创意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其发展具有不同于以往的传统产业的独特规律,更需要创意思维。应加强政府的组织引导作用,采取进口替代、不平衡战略等措施,促进中国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清  
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市(州)城市创意指数进行了分析,基于各市(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条件的不同特点,提出各市(州)的文化创意产业应沿着两条不同道路发展的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龙花兰  夏雯  
近年来,湖南省财政围绕建设文化强省、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目标,积极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努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又好又快发展。2012年全省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出约2730亿元,增加值约1175亿元,占全省GDP的5.2%,已成为湖南重要的支柱产业,财政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功不可没。一、湖南财政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一)积极落实国家财政政策。一是制定湖南省文化强省战略实施纲要等相关文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2012年全省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燕  
北京市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写入《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发展纲要》中。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北京市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北京市经济发展新引擎;推动了城市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促进了城市就业;已形成3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汪菲  黄晓玲  
本文基于北京、上海、南京三市问卷调查,建立了城市居民对创意产业发展感知影响因素回归模型,并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创意产业区发展促进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尚涛  陶蕴芳  
本文分析我国创意产业中的国际分工,并与典型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我国创意产业的出口贸易总额及比重占据世界第一,远远超过了所研究的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我国创意商品贸易的比较优势与国际竞争力也远远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但是,更进一步的分析揭示我国创意商品的出口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低创意附加的产业部门,而在高创意附加、资本和技术密集的产业部门的国际竞争力低下,表现出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典型特征。最后,本文还就我国创意产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