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67)
- 2023(11845)
- 2022(10589)
- 2021(10240)
- 2020(8651)
- 2019(20005)
- 2018(19701)
- 2017(38354)
- 2016(21637)
- 2015(24922)
- 2014(25207)
- 2013(24225)
- 2012(22567)
- 2011(20190)
- 2010(20297)
- 2009(18056)
- 2008(17407)
- 2007(15301)
- 2006(13347)
- 2005(11688)
- 学科
- 济(75800)
- 经济(75712)
- 管理(58927)
- 业(55354)
- 企(46005)
- 企业(46005)
- 方法(35196)
- 数学(29585)
- 数学方法(29132)
- 农(23358)
- 中国(21971)
- 财(19673)
- 业经(18010)
- 地方(17228)
- 学(16997)
- 理论(16593)
- 农业(15393)
- 教育(15152)
- 贸(14484)
- 贸易(14480)
- 制(14138)
- 易(14018)
- 和(13694)
- 技术(13571)
- 策(12906)
- 务(12234)
- 财务(12170)
- 财务管理(12150)
- 环境(12045)
- 银(11637)
- 机构
- 学院(297853)
- 大学(291689)
- 管理(116737)
- 济(110142)
- 经济(107337)
- 理学(100897)
- 理学院(99728)
- 管理学(97860)
- 研究(97486)
- 管理学院(97327)
- 中国(71061)
- 京(62709)
- 科学(61307)
- 财(50906)
- 所(49051)
- 农(47114)
- 中心(44783)
- 江(44722)
- 研究所(44619)
- 业大(43737)
- 范(42258)
- 师范(41937)
- 财经(40436)
- 北京(39975)
- 技术(37268)
- 州(37054)
- 农业(36719)
- 经(36674)
- 院(35447)
- 师范大学(33332)
- 基金
- 项目(202143)
- 科学(157818)
- 研究(154827)
- 基金(141723)
- 家(121965)
- 国家(120780)
- 科学基金(103221)
- 社会(92310)
- 社会科(87063)
- 社会科学(87043)
- 省(81179)
- 基金项目(75361)
- 教育(74227)
- 划(68280)
- 编号(67578)
- 自然(66861)
- 自然科(65229)
- 自然科学(65215)
- 自然科学基金(64020)
- 资助(58919)
- 成果(56447)
- 课题(47440)
- 重点(45279)
- 部(44551)
- 发(43382)
- 创(42010)
- 项目编号(41036)
- 年(39190)
- 创新(38747)
- 大学(38628)
共检索到435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齐小萍 米娜瓦尔·艾力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内地学习面临文化适应问题,运用文化适应量表对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的新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分析发现学生总体的适应度比较高,但存在一些问题。为使新疆学生更好地融入内地高校生活,提高文化适应度,应建立由双向适应、民汉共助、双业提升构成的帮扶机制。通过提高内地汉族学生了解与适应新疆学生的生活,增强新疆学生的文化融入度;通过汉民学生共同帮助,使新疆男性学生尽快适应内地生活;通过新疆学生学业创业双提升,提高其文化适应能力。
关键词:
内地高职 新疆生 文化适应 实证分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冲羚 杨艳
文章开展主题调查问卷发现,新疆高职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国家认同度、法律意识、主体意识等现代公民基本意识还不成熟,需要通过强化课堂教学、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予以提升,使高职少数民族学生能够更好地成为新疆未来社会生活的参与者与主导者。
关键词:
高职 少数民族 学生 公民意识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袁辰霞
近些年,进入内地高校学习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越来越多,这些学生在生理特征、文化传统、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其他学生相比,需要经历更多、更长的社会文化适应过程。本文通过调查了解到他们社会文化适应方面的一些情况,如对大学生活基本满意但没有十足的安全感、思乡情绪浓、文化休克现象少等,并探讨高校帮助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加速文化适应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
文化适应 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 北京高校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袁同凯 宵雪灵
内地新疆高中班是党和国家"教育援疆"的重大举措,内高班阶段也是新疆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关键时期。内高班的文化生态对于凝聚和统一内部存在差异的新疆生群体起着决定性的作用。Z学校的"混合编班"和"封闭式管理"模式、"管理部"制度、"新生教育"文化及校园活动建设提供了一个积极的个案。本研究在个案情境下,思考和探讨了新疆学生的教育公平困境、文化再适应问题、学业成绩表现及新疆学生的地域认同现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军利
少数民族学生是高校内的一个特殊群体,普通高校内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状况受到广泛关注,但是高职院校内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状况却很少得到重视。本文以徐州市高职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状况及学习问题归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少数民族学生 学习状况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韩炯 李洁
本研究选取391名"内初班"学生为被试,采用AAT问卷测验,考察"内初班"学生学习适应性的总体状况、年龄特点及性别差异。结果表明:"内初班"学生学习适应性总体水平高于全国常模;年级差异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现象;而性别在各个维度无显著性差异。调查同时发现"内初班"学生在学习环境及身心健康方面仍存在适应问题。
关键词:
新疆区内初中班 学习适应性 少数民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建莺 谭刚 赵爽
内地高校招收和培养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意义重大。在与学生的交流、活动参与、实地调研基础上,从管理教师队伍、内地高校及相关部门、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等方面分析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配齐配强管理队伍、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和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内地高校 少数民族大学生 教育管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覃勇
文章对广西部分高职院校800名学生进行"弘扬雷锋精神状况"的调查。针对在认识、理解和践行"雷锋精神"等方面存在的简单化、片面化和形式化等现象和问题,提出了建立思想导师制、结合民族宗教信仰、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以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罗文
多年的实验课程教学发现,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由于长期在以本民族语言(文字)为主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数理化课程基础差,缺乏良好的实验教学训练等诸多原因,进入高校后,在理工类实验课程教学中遇到基础知识、语言、技能等障碍,并容易引发消极的学习心理。因此,必须通过教学实践的改革,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开展理工科课程教学,特别是实验课程的教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姜爱玲
"双语"教育作为提高民族素质的有效途径,日渐成为中央和自治区关注的重点,并已上升到了促进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而学前"双语"教育是整个"双语"教育体系中最基础、最薄弱的环节。近年来,新疆坚持把推进"双语"教育尤其是学前"双语"教育摆在民生工程的优先地位,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学前"双语"教育的快速发展,但师资、经费、教材等问题仍是制约新疆学前"双语"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对新疆学前"双语"教育战略定位的认识,本文对近年来新疆学前"双语"教育实施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重点分析了学前"双语"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促进学前"双语"教育持续发展的对策建...
关键词:
学前“双语”教育 战略定位 研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高爱华
清华大学少数民族学生调查高爱华为了加速我国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文化建设,培养更多的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四化建设人才,按照国家教委“1980年在部分全国重点高等学校试办少数民族班的通知”的精神,清华大学每年在吉林、广西、云南...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余海波
文章阐述了民族认同的内涵,学校在少数民族学生认同构建中的作用以及影响,认为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的认同以及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两种不同层次的认同,两者的构建应该是和谐的。和谐是指"合而不同",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上的、尊重各民族文化差异之上的和谐。学校在引导青少年构建民族认同的过程中,应关注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背景,树立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在学业和经济方面对少数民族学生给予关心。
关键词:
校园 和谐民族认同 制约因素 对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谢治菊 刘和健
通过客观效果、主观福祉、伦理价值三个指标来评价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发现,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都对该政策的知晓度较高,对政策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认识充分,对政策的实施成效比较认可。不同的是,通过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检验,虽然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都认为该政策比较公平,但与汉族学生相比,作为受益群体的少数民族学生认为该政策更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和强化他们的学习效果、增进他们的公共情怀与改善他们的社会心态,认为该政策对政府、社会和民族地区的正面影响更大,对非受益者的负面影响更小,更不会给他们带来心理压力,使其产生被"污名化"的感觉。研究发现,无论是汉族学生还是少数民族学生,均认为我国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应继续推行,但推行中应改革"一刀切"的政策标准,完善政策过程监督机制,做好政策解释与政策宣传,健全少数民族学生回乡就业的政策体系。
关键词:
民族高等教育 高考 加分政策 实施效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淑琴
文章通过调查成都某高职院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大学英语课程的现状,剖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教学质量的策略:培养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探索教学与考核模式;设置民族班等。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英语学习 策略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马钟范 郑喜淑
大学生就业难已日渐引起人们和社会的关注,存在的问题不少,如大部分大学生缺乏"吃苦"精神;在择业观念上过于追求实利;考虑就业问题的时间较晚;在校期间未能为走向社会做必要的准备等等。笔者认为各民族院校应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加强对民族院校毕业生的公共就业服务;进一步开展自主创业教育并大力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加强对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配备专业指导人员;建立健全毕业生的跟踪和反馈机制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