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37)
2023(4853)
2022(3716)
2021(3729)
2020(2573)
2019(5956)
2018(5877)
2017(9236)
2016(6222)
2015(6991)
2014(7283)
2013(6239)
2012(5635)
2011(5115)
2010(5144)
2009(4533)
2008(4281)
2007(4058)
2006(3578)
2005(3319)
作者
(13456)
(11036)
(10910)
(10717)
(7007)
(5281)
(5231)
(4407)
(4139)
(4078)
(3792)
(3628)
(3569)
(3522)
(3476)
(3359)
(3328)
(3295)
(3278)
(3200)
(2947)
(2753)
(2730)
(2602)
(2571)
(2520)
(2480)
(2378)
(2267)
(2242)
学科
教育(20140)
(11897)
经济(11890)
中国(11720)
管理(9271)
理论(8424)
(7239)
教学(6684)
(6539)
企业(6539)
(5275)
(5132)
(5004)
业经(4888)
发展(4615)
(4493)
研究(4283)
思想(4269)
政治(4178)
思想政治(3972)
政治教育(3972)
治教(3972)
德育(3919)
文化(3771)
方法(3727)
农业(3550)
(3545)
地方(3506)
高等(3389)
技术(3353)
机构
大学(74610)
学院(71943)
教育(28042)
研究(27681)
(22744)
师范(22675)
管理(18951)
师范大学(18651)
(17842)
(17167)
经济(16373)
理学(15882)
科学(15621)
理学院(15521)
管理学(15011)
管理学院(14819)
职业(14141)
中国(13631)
技术(12981)
(12953)
(12903)
北京(12317)
研究所(11653)
中心(11350)
教育学(10933)
(10312)
(10269)
职业技术(9714)
(9107)
技术学院(8668)
基金
项目(44094)
研究(43228)
科学(35993)
教育(28607)
基金(26340)
社会(24149)
社会科(22429)
社会科学(22425)
编号(21694)
(21317)
成果(21160)
国家(20889)
(19593)
课题(18770)
(18378)
科学基金(17056)
(16960)
规划(13681)
项目编号(13072)
基金项目(12673)
(12241)
(12057)
重点(11731)
(11697)
研究成果(11526)
(10979)
(10802)
年度(10779)
(10758)
阶段(10730)
期刊
教育(49484)
研究(32755)
中国(26359)
(22514)
经济(22514)
职业(12230)
技术(10363)
学报(8660)
大学(8337)
技术教育(7909)
职业技术(7909)
职业技术教育(7909)
科学(7635)
(7328)
管理(6931)
(6771)
(6059)
论坛(6059)
高等(6031)
学学(5811)
(5492)
成人(5440)
成人教育(5440)
图书(5423)
高等教育(5289)
农业(5263)
发展(4527)
(4527)
业经(4467)
书馆(4256)
共检索到122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许丽英  
多元文化教育是内地办学的应然选择,它不仅关系着内地班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而且是实现民族自觉的重要举措。在内地班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现阶段的重点是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培训,二是多元文化课程的建构,三是多元文化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培训的重点是双语教学培训和多元文化教育教学理念与技能的培训。在多元文化课程建构上,贡献法、民族附加法是目前内地班切实可行的做法。内地班的课堂教学应以少数民族学生为根本出发点,紧密围绕他们的民族认知特点和文化特点来展开,构建起文化支架教学模式对内地班的课堂教学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内地班的多元文化教育改革还存在很多问题和障碍,其中评价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霍力岩  李敏谊  
多元智力理论关于智力具有文化性的观点为多元文化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多元智力理论在追求平等、尊重差异和倡导合作3个方面为多元文化教育提供了新的实际支持;多元智力理论在5个方面为多元文化教育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即创设体现不同文化特色的学校环境、将不同文化整合到课程之中、采用适合不同认知方式的教学方法、与社区合作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在真实的情境中评价学生的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郑璐  
历史上,占新西兰总人口约15%的毛利人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长期被白人压制。近年来,新西兰政府加大了针对毛利成人教育的力度,在尊重毛利文化与理念的基础上,毛利成人教育取得了突出进展。通过分析新西兰政府实施的《毛利成人的学习基础》项目,从学习环境、教师角色、教学内容、身份认同等方面展现毛利人在教育方面感受到的切实变化。最后,尝试分析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下的新西兰毛利成人教育政策的得与失:一方面,毛利成人获得了真正适合自己的教育,自信心显著提升,幸福感显著增强;另一方面,如何在尊重毛利传统与文化的同时,将所谓现代文明的内容更好地融入毛利人的课堂,或许正是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在实践中需要突破的瓶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铭彬  
在当前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如何彰显积极因素,规避消极影响,理性选择强化高校民族文化教育的路径,是重要而紧迫的问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据着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主体,是我国高校必须始终坚持的主流文化。高校应积极构建科学良好的民族文化教育内容体系,推进民族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田友谊  林静  
多元文化教育是一个涉及种族、族群、性别、阶层、语言、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复杂问题。随着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深入,对多元文化教育的误解逐渐出现,并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尝试对多元文化教育的误解进行梳理与分析,进而从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蕴与维度澄清对其的误解。基于多元文化的视野,从学校变革整体图景的勾画、革新性课程变革的实施、文化敏感性教学的开展等层面探讨学校变革的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别敦荣  唐世纲  
教授治学是我国现代大学重要的管理理念,体现了大学的学术本质、教授的办学主体作用和现代学术民主的思想。教授治学的落实既需要有发展比较成熟的大学学科专业、形成以学术为志业的教授群体、树立基于科学理性的共享治理精神等内在条件,又离不开宽松的大学文化环境、合理的大学资源配置以及制度化的学术权利保障等外在条件。通过充分认识其对于我国大学的重要意义、大胆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组织体制机制和建立彰显中国特色的教授治学体系等路径,可以实现教授治学,达到促进学术更快更好发展的目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万明钢  
兴起于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思潮,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从少数民族、弱势群体的抗争,发展为系统的、制度化的教育理论与政策。多元文化主义从追求差异到差异平等再到文化之间相互承认,走过了一条复杂曲折的道路。这一过程伴随着美国社会政治、经济、人口结构的历史演变,也是与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全球化等一系列社会思潮的博弈过程。我们应该在不同的政治和历史环境中把握多元文化主义,准确地理解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实质以及面临的困境,研究这一理论的普遍价值和社会文化的局限性,分析这一理论对建构我国民族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意义和价值。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吴明海  
在全球化及本土化时空背景下,当代多元文化教育思潮呈现出世界主义与本土化双向建构趋势。在此建构过程中,人们对多元文化及其教育的复杂性问题将会有一个更深刻更广泛的思考。
[期刊] 征信  [作者] 安瑞萍  
大学生群体的诚信意识及信用水平具有一定的社会示范效应,如何以点带面推动大学生群体提升诚信道德及金融素养,进而推动和谐社会信用环境建设是人民银行及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通过研究发现:多方位构建诚信及征信文化教育联动机制,全面推广征信及相关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注重信用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建立有效的教育评估监测体系是探索开展高校诚信及征信文化教育实践的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花景新  
从实现中国梦的应有之义,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引擎和大学生完美人格的需求三个方面阐述了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开展文化育人的实践探索为例,从顶层设计、载体建设、机制建设和品牌创建四个方面,探索构建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特点的优秀传统文化育人路径,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全面提升,更好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毛素芝  
社会工作的三个基本理念是"助人自助"、"平等与尊重"、"接纳原则"。引入这些理念对职业院校开展廉政文化教育活动,加强对大学生的廉政文化、廉洁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社会意义。引入社会工作的三个基本方法即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对职业院校廉政文化教育与社会工作有机融合、有效整合,是对职业院校的大学生进行廉政文化、廉洁文化教育的最佳途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郁慧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新时代青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目标耦合性、内容耦合性、功能耦合性。应该构建政—家—校—社“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框架,注重政府引领,强化家庭教育,夯实学校教育,推动社会培育,实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塑造新时代青年风貌。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何珊云  
依靠法兰克福学派、伯明翰学派和洛杉矶学派的努力,西方教育学界在应对媒体文化挑战时已推出了三种理论结构清晰的媒体文化教育学。不仅如此,西方教育学者还通过教育学院的教师教育体系开拓了合理有效的实践路径,使媒体文化教育的理论建构首先服务于塑造优秀的媒体文化教师。面对媒体文化的强大影响及国内中小学远未成熟的媒体教育实践,中国教育学者同样能发展出进步主义的媒体文化研究和媒体文化教育学,并将它纳入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培养教育观念进步、媒体文化研究能力优秀的教师。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志伟  吴艳梅  
德国高校通过跨文化教育模式推进民族团结事业的经验,对于我国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在面对由复杂的少数族裔群体所构成的社会环境时,德国主要通过高校作为跨文化教育的介质,依靠高校开发和建构自身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跨文化课程、政府部门及机构依托高校实施跨文化教育项目、社会机构为高等教育构建民族团结的人文环境等三项措施和手段,较好地满足了在德少数族裔彼此间文化理解和交流的需求,从而维护了整体族群结构的稳定和团结。其对我国民族团结教育所形成的启示和借鉴主要在于:可从开展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模式、增强公共资金支持下的民族团结教育项目、营造社会集体氛围下的民族团结意识等三个方面着手,提高我国高校践行民族团结教育的成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蕾  
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数学文化作为一种科学的素养和思维模式,有着自身的渗透性、工具性、创新性以及美学性特征。多途径、多角度地在高职院校进行数学文化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训练数学思维,改善解决问题的能力,既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使学生受益其中,又利于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