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42)
- 2023(8764)
- 2022(7955)
- 2021(7568)
- 2020(6385)
- 2019(14898)
- 2018(14914)
- 2017(28908)
- 2016(15754)
- 2015(17760)
- 2014(17733)
- 2013(17596)
- 2012(15897)
- 2011(14200)
- 2010(13974)
- 2009(12538)
- 2008(11941)
- 2007(10089)
- 2006(8674)
- 2005(7287)
- 学科
- 济(60156)
- 经济(60090)
- 管理(44921)
- 业(42344)
- 企(35957)
- 企业(35957)
- 方法(30300)
- 数学(26207)
- 数学方法(25913)
- 农(15438)
- 中国(14714)
- 财(14372)
- 学(14149)
- 业经(13392)
- 地方(12420)
- 理论(10827)
- 贸(10624)
- 贸易(10620)
- 和(10465)
- 农业(10358)
- 易(10301)
- 技术(9971)
- 环境(9702)
- 务(9454)
- 制(9435)
- 财务(9397)
- 财务管理(9380)
- 企业财务(8884)
- 教育(8879)
- 划(8613)
- 机构
- 大学(219927)
- 学院(217348)
- 管理(91690)
- 济(81965)
- 理学(80555)
- 经济(80079)
- 理学院(79696)
- 管理学(78333)
- 管理学院(77956)
- 研究(69925)
- 中国(49866)
- 京(46895)
- 科学(45423)
- 财(35552)
- 所(34489)
- 业大(34165)
- 农(33688)
- 研究所(31876)
- 中心(31300)
- 北京(29521)
- 财经(29469)
- 江(29442)
- 范(28937)
- 师范(28688)
- 经(26882)
- 农业(26493)
- 院(25892)
- 州(24557)
- 师范大学(23392)
- 经济学(23232)
- 基金
- 项目(157410)
- 科学(123439)
- 研究(115116)
- 基金(113998)
- 家(99044)
- 国家(98218)
- 科学基金(84797)
- 社会(70424)
- 社会科(66646)
- 社会科学(66628)
- 基金项目(61741)
- 省(61487)
- 自然(56751)
- 自然科(55407)
- 自然科学(55397)
- 自然科学基金(54390)
- 教育(52463)
- 划(51911)
- 编号(47618)
- 资助(46907)
- 成果(38016)
- 重点(34588)
- 部(34293)
- 发(32853)
- 创(32842)
- 课题(31959)
- 创新(30507)
- 科研(30311)
- 项目编号(29743)
- 大学(29443)
共检索到300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玉龙 唐茂
确定轴向摩擦副动润滑效果的最佳条件并计算油楔面的最佳倾斜角和最佳油膜力。将浮动侧板的内侧面分成左中右3个区域,左右2区域为具有动压润滑效应的油楔斜面,中间区域为起密封和同轴支撑的平行面;由动油膜力的最大条件,建立左右2油楔斜面的倾斜角和油膜力的计算公式;定性比较轴向摩擦副内各种泄漏流量的大小。结果表明:2油楔斜面使总油膜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案例参数下提高了195.4%;内齿轮端面内的动油膜力相对较小,可忽略不计;采用外齿轮外圈半径处的最佳收敛比,油膜力最大;2油楔斜面还有利于外齿轮外圈、轴-轴孔等摩擦副间的润滑供油和困油现象的充分缓解。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付春 李玉龙 钟飞
针对齿轮泵现有径向力计算的局限性问题,采用困油压力影响径向力的定量分析法,在1个困油周期内,先对从动轮齿顶圆上吸压、过渡、排压和困油的4区段内的动态液压分布,后基于实例困油压下的困油径向力进行研究和间接验证。结果表明:1)排压、吸压、过渡卸载下困油径向力的改善率分别为9.9%、-10.2%、-1.1%,困油压能改善排压卸载下的径向力,不过却恶化了吸压卸载下的径向力,对过渡卸载下径向力的影响不大,实际应用中,应尽量采用排压卸载的径向力减少措施;2)排压、吸压、过渡卸载下困油压力的冲击率分别为24.5%、38.5%和13.8%,对径向力的冲击很大,一方面要求通过卸荷槽创新尽量释放困油压力,另一方面应采用困油径向力的定量计算方法;3)困油压力对径向力的影响不仅在于本身更在于径向力的卸载措施,困油力由困油压力和作用面积共同决定,困油压、径向力、困油力的极值位置并非完全一致。困油径向力的定量计算方法为泵尤其是轴承的全流体润滑设计提供了动态的外载荷依据。
关键词:
齿轮泵 困油压力 径向力 液压力 啮合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玉龙
计算齿轮泵圆形卸荷槽下的卸荷面积和对应的困油压力。以困油的膨胀过程为例,首先通过啮合点位置和圆形槽圆形轮廓与从动轮齿廓和主动轮槽廓的交点位置计算,给出卸荷面积的精确计算方法,其结果由虚拟的测量数据验证;其次由流体体积弹性模量定义所构建的困油模型,对圆形、矩形两卸荷槽下的困油压力分别进行仿真运算,结果则被相关文献提供的试验结果所验证。结果表明:卸荷面积的计算结果与虚拟测量结果非常吻合;困油压力峰值的仿真结果与现有试验结果也非常吻合。当泵采用小侧隙大卸荷槽间距时,应多采用矩形槽,以提供更大的卸荷面积;当泵采用大侧隙小卸荷槽间距时,应当多采用圆形槽,以降低加工维修成本。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宋海蓝 刁英洁 郑榆槿 郭晨晨 刘怀举 谢怀杰
针对注塑成型的碳纤维强化PEEK(PEEK-CF)齿轮在接触疲劳方面所进行的研究较少、失效机理尚不清晰的问题,开展30% PEEK-CF齿轮几何精度、齿面粗糙度和注塑缺陷的表面完整性测试表征,并进行油润滑下钢-PEEK-CF齿轮副耐久试验,绘制PEEK-CF齿轮接触疲劳S-N曲线。发现PEEK-CF齿轮能更好地适用于中低载荷工况,认为其在输出扭矩为40 N·m、接触应力为323.6 MPa的条件下有无限寿命。通过对失效试件断口SEM图进行失效分析,判断30%PEEK-CF齿轮失效机理主要为基体内碳纤维断裂。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玉玺 吴丹 杨亚鹏 马信国 梁雄
为了探究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铝合金(Al)叠层钻孔时不同冷却润滑方式对刀具磨损、钻削轴向力和钻孔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微量润滑和干式钻削条件下的钻孔实验。通过建立积屑瘤存在时CFRP钻削模型,揭示了影响轴向力诸因素的内在联系,解释了钻削CFRP层轴向力随加工孔数增加而逐渐变大的原因,分析了CFRP切屑分离原理和叠层制孔质量数据。结果表明:积屑瘤通过改变横刃实际工作长度、积屑瘤夹角、主切削刃摩擦角以及碳纤维实际剪切面上应力状态来影响CFRP钻削轴向力;积屑瘤存在时两种冷却润滑方式下CFRP总钻削轴向力的
关键词:
叠层钻孔 冷却润滑 加工质量 轴向力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顿国强 叶金 夏雯桢 杨永振 于春玲 杜佳兴 郭艳玲
针对外槽轮式排肥器排肥流量均匀性不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反转啮合齿轮式排肥器,利用排肥盒内设置的啮合排肥齿轮反向啮合传动将肥料经齿槽从两侧连续交替排出,提高排肥流量均匀性,并通过试验检验其排肥性能。对反转啮合齿轮式排肥器排肥量和流量进行理论分析,确定对排肥量和流量的数学模型。为比较反转啮合齿轮式排肥器与外槽轮式排肥器排肥流量均匀性高低,在保持排肥器结构参数不变的情况下,设计单因素试验,选取硫酸钾为试验肥料,以排肥轮转速为试验因素,以排肥均匀性为试验指标,设计对比仿真试验,转速分别为30,45,60,75,90r·min-1。利用EDEM建立排肥器离散元仿真模型,进行仿真试验,采集试验数据并对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反转啮合齿轮式排肥器排肥流量均匀性系数均值较外槽轮式排肥器提高32.0%,且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排肥轮转速对反转啮合齿轮式排肥器排肥流量均匀性有极显著影响(p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贤彬 韩永辉 韦东明
东道国政府腐败控制水平是影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因素。文章在严谨衡量各国历年腐败控制水平的基础上,分析了东道国腐败控制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东道国腐败控制水平越高,越有利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在制度质量约束下,东道国腐败控制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影响呈非线性关系:随着东道国法治水平和监管质量的提高,腐败控制的影响由抑制转向促进;政府效率的提高强化了腐败控制的促进作用;随着公民权利的提升,腐败控制的促进作用亦逐步增强。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钦 贺迪 桂良进 胡智宇 彭金 范子杰
准双曲面齿轮是驱动桥系统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常在高速重载工况下工作。由于系统变形大且齿面啮合状态复杂,重载工况下会引起齿面载荷的显著偏载。因此,考虑系统变形对准双曲面齿轮啮合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针对复杂工况下的驱动桥准双曲面齿轮,提出了考虑系统变形的齿轮啮合效率计算方法。首先,将驱动桥系统简化为多支撑轴系耦合模型,计算不同载荷工况下系统变形引起的齿轮啮合错位量。然后,基于齿轮机床加工参数计算实际齿面,并采用齿轮摩擦加载接触分析(frictional loaded tooth contact analysis, FLTCA)方法求解得到实际运行工况下齿面载荷分布与啮合效率。最后,通过驱动桥台架试验对比不同工况下齿轮副齿面载荷分布和啮合效率。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变形对准双曲面齿轮齿面载荷分布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同时,该试验验证了驱动桥准双曲面齿轮啮合效率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顿国强 于春玲 郭艳玲 李海山 杨永振 陈海涛 纪文义
为解决排肥器排肥不均匀的问题,设计了间隙啮合渐开线齿轮排肥器,为考察排肥齿轮结构参数对排肥均匀性的影响规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离散元法对排肥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以排肥轮齿数、排肥轮间隙、轮齿压力角为试验因素,以排肥均匀度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优化试验,结果发现,影响排肥均匀度的因素大小为排肥轮齿数>排肥轮间隙>轮齿压力角,其中,排肥轮齿数对排肥均匀度有显著影响(P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岑佳佳 张德坤 陈琴 张欣悦 冯存傲 冯海燕 陈凯
人体内关节滑液中各成分浓度的变化对人工关节滑动配副的摩擦学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该文基于人工关节置换后关节滑液的各组分浓度,以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和高交联聚乙烯(highly 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组成的“软-软”关节配副为研究对象,体外配制不同浓度的白蛋白(albumin,Alb)、γ-球蛋白(γ-globulin,γ-Glo)、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和脂质体(phospholipids,PLs)等人体关节滑液主要成分的复合滑液,研究了不同成分复合滑液润滑条件下PEEK-XLPE关节配副的摩擦磨损行为,探明了滑液组分和浓度对“软-软”关节配副摩擦磨损的影响机制,揭示了“软-软”关节配副在不同成分复合滑液润滑作用下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滑液中的4种主要成分均对“软-软”配副人工关节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有较大影响,其中γ-Glo浓度对摩擦系数(coefficient of friction,COF)影响较大,当γ-Glo浓度由5.83mg/mL增加至8.75mg/mL时,摩擦系数增加了29.4%;总蛋白质浓度对磨损率影响较大,由15mg/mL Alb+3.75mg/mL γ-Glo增加至35mg/mL Alb+8.75mg/mL γ-Glo时,磨损率增加了166.0%。当复合滑液中γ-Glo或总蛋白质浓度过高时,蛋白质在摩擦表面发生不良黏附,使“软-软”配副关节材料的磨损加剧。此外,蛋白质混合液中同时加入HA和PLs,能促进Alb吸附而抑制γ-Glo吸附。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玉龙 何永勇 雒建斌
柱塞泵是液压系统中最核心、技术难度最大的组成部分,在航空航天中应用广泛。航天器和飞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对航空柱塞泵的压力、转速、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技术及性能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柱塞泵中三大关键摩擦副的润滑和摩擦磨损性能又是柱塞泵性能和服役寿命的决定性因素。该文在回顾柱塞泵发展历程和设计方法的基础上,主要对柱塞泵关键摩擦副的润滑理论及试验进行了总结,着重对航空柱塞泵关键摩擦副表面改性和性能增强技术及方法进行分析和阐述。最后,对未来重点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玉龙 何永勇 雒建斌
柱塞泵是液压系统中最核心、技术难度最大的组成部分,在航空航天中应用广泛。航天器和飞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对航空柱塞泵的压力、转速、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技术及性能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柱塞泵中三大关键摩擦副的润滑和摩擦磨损性能又是柱塞泵性能和服役寿命的决定性因素。该文在回顾柱塞泵发展历程和设计方法的基础上,主要对柱塞泵关键摩擦副的润滑理论及试验进行了总结,着重对航空柱塞泵关键摩擦副表面改性和性能增强技术及方法进行分析和阐述。最后,对未来重点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海涛 魏文军
为进行斜齿锥齿轮副的齿面接触分析,并直观显示齿面接触区,利用圆向量函数和球向量函数的矢量回转和坐标变换方法,建立了斜齿锥齿轮齿面接触分析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编制软件绘制斜齿锥齿轮副齿面接触的空间图形。对一斜齿锥齿轮副进行齿面接触分析和接触区图形显示,其轮1和轮2为左、右旋斜齿锥齿轮,齿数分别为16和32,法向模数5 mm,法向压力角20°,轴交角90°,法向齿顶高系数为1,法向顶隙系数为0.2,螺旋角10°,齿宽40 mm。结果表明:斜齿锥齿轮副齿面的瞬时接触线是相互平行的直线,传动比恒为2,为两轮齿数的反比。本软件可用于数控机床进行齿轮加工,也可用于齿面接触的计算机辅助分析。
关键词:
斜齿锥齿轮 齿面接触分析 Matlab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奇 蒋康 夏余平 彭博 刘克非 吴庆定
以杨木粉末为基材、纳米刚玉粉为增强因子,采用温压成形技术制备纳米颗粒增强木质滑动轴承,研究了纳米刚玉粉含量对木质滑动轴承的摩擦系数、磨耗量和承载能力的影响规律,并对试件摩擦磨损表面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刚玉粉对木质滑动轴承的摩擦磨损性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当纳米刚玉粉含量为6%时效果最佳;含6%纳米刚玉粉的木质滑动轴承的磨合期短(~7 min)、摩擦系数小(~0.11)、极限PV值高(161.7 MPa·m·min~(-1)),可望在一定工况下替代烧结青铜用于轻纺机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亚平 魏文军 王书茂
建立了交错轴斜齿轮齿面接触分析的数学模型 ,利用MATLAB软件绘制了交错轴斜齿轮副两齿面接触的空间图形 ,并对其进行了局部放大以展示瞬时接触椭圆 ;绘制了两齿面接触点处相对速度的速端曲线图。本研究为进行齿轮副虚拟设计、虚拟装配、三维动画、运动仿真等提供了可借鉴的资料
关键词:
交错轴斜齿轮 齿面接触分析 MATLAB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