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60)
- 2023(10958)
- 2022(9741)
- 2021(9186)
- 2020(7848)
- 2019(18155)
- 2018(18173)
- 2017(35476)
- 2016(19176)
- 2015(21533)
- 2014(21341)
- 2013(21236)
- 2012(19262)
- 2011(17190)
- 2010(17092)
- 2009(15711)
- 2008(15352)
- 2007(13214)
- 2006(11411)
- 2005(9885)
- 学科
- 济(71787)
- 经济(71700)
- 管理(56968)
- 业(56125)
- 企(46965)
- 企业(46965)
- 方法(36511)
- 数学(31502)
- 数学方法(31171)
- 财(20456)
- 中国(19734)
- 农(17409)
- 业经(16209)
- 学(16182)
- 制(16010)
- 银(14825)
- 银行(14776)
- 务(14137)
- 财务(14079)
- 财务管理(14044)
- 行(13983)
- 地方(13701)
- 理论(13453)
- 企业财务(13371)
- 融(13176)
- 金融(13175)
- 贸(13143)
- 贸易(13137)
- 易(12723)
- 和(12142)
- 机构
- 大学(267924)
- 学院(265091)
- 管理(110030)
- 济(100590)
- 经济(98225)
- 理学(95514)
- 理学院(94479)
- 管理学(92830)
- 管理学院(92370)
- 研究(83657)
- 中国(65859)
- 京(56759)
- 科学(53071)
- 财(49007)
- 所(41364)
- 农(39833)
- 业大(39755)
- 财经(39642)
- 中心(38544)
- 研究所(37872)
- 江(37194)
- 经(36129)
- 北京(35903)
- 范(33940)
- 师范(33655)
- 农业(31318)
- 州(31001)
- 院(30726)
- 财经大学(29886)
- 经济学(29255)
- 基金
- 项目(185597)
- 科学(145597)
- 基金(135213)
- 研究(135164)
- 家(117214)
- 国家(116230)
- 科学基金(100474)
- 社会(84190)
- 社会科(79567)
- 社会科学(79547)
- 基金项目(72660)
- 省(71729)
- 自然(66974)
- 自然科(65386)
- 自然科学(65372)
- 自然科学基金(64207)
- 教育(61603)
- 划(60549)
- 资助(55935)
- 编号(55456)
- 成果(44409)
- 部(40807)
- 重点(40588)
- 创(38442)
- 发(37711)
- 课题(37188)
- 科研(35734)
- 创新(35692)
- 教育部(35118)
- 项目编号(34992)
- 期刊
- 济(105506)
- 经济(105506)
- 研究(78850)
- 中国(46728)
- 学报(42190)
- 管理(38776)
- 科学(38509)
- 财(36942)
- 农(35085)
- 大学(31768)
- 学学(29990)
- 教育(27508)
- 融(26922)
- 金融(26922)
- 农业(24627)
- 技术(21527)
- 财经(18729)
- 业经(17187)
- 经济研究(16536)
- 经(15615)
- 理论(14587)
- 图书(14007)
- 实践(13687)
- 践(13687)
- 问题(13258)
- 科技(12981)
- 业(12652)
- 技术经济(12484)
- 现代(11888)
- 版(11863)
共检索到377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晓林 王慧心
内含价值是衡量寿险公司和整个寿险业发展状况的重要工具,而能够动态评价寿险公司经营实际状况的核心指标是公司有效业务价值在未来时间上的分布。在目前尚无有效业务价值分布的评价体系的情况下,内含价值评估的引入有助于从动态的角度评价寿险公司经营的实际状况,有助于反映寿险公司未来的实际偿付能力,可以弥补偿竹能力监管的不足,但内含价值的自身局限决定了其不能作为寿险监管的决定性指标。
关键词:
内含价值 寿险监管 有效业务价值分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兵
寿险公司的价值可分为财务价值和非财务价值。在财务价值中 ,由寿险公司现有业务所产生的价值和股东的资本金及未分配盈余是寿险公司的核心价值 ,即内含价值。寿险公司内含价值的评估对于寿险公司的经营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能有效地提高公司的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 ,并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在实务中 ,内含价值的评估大体上可分为保单分组、建立精算假设、对未来利润进行预测并贴现、敏感性分析等四个环节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冰清 庞立中
目前广泛应用于评估寿险公司价值的方法是基于内含价值的估价模型。内含价值评估法认为寿险公司的评估价值等于现有内含价值加未来新业务价值,这与当前在一般企业价值评估中最为流行的剩余收益估价模型具有很大相似性。本文首先对一般企业价值评估模型和寿险公司价值评估模型进行综述;然后基于剩余收益角度,分析了目前寿险公司广泛使用的内含价值评估法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修正的内含价值评估模型;最后以中国人寿为例,证实修正的内含价值评估模型较原内含价值评估模型对公司价值更具解释力。
关键词:
寿险公司 价值评估 剩余收益 内含价值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伟 郭金龙 张许颖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研究各寿险公司的规模效率,使用截取回归模型(Tobit)分析影响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寿险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没有明显表现出规模经济性;影响保险公司规模效率的主要因素是经营费用和保费收入,经营费用的负向影响作用大于保费收入的正向作用。寿险公司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提高效率和內含价值。
关键词:
保险业 规模效率 內含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静
内含价值评估方法是一种现金流折现方法,它是精算技术和财务方法的结合体。由于全面考虑了决定寿险公司价值的各个方面因素,较之其它方法,它显得更为专业、更为科学。文章通过内含价值增值分析、与会计指标的比较等方法,阐述了内含价值在寿险公司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最后,提出这种方法存在的缺陷,以便在应用中加以注意。
关键词:
价值评估 内含价值 绩效评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秦岩 白坤
市场化是金融改革的方向,其形式是解除行政性管制,但真正的困难并不在于解除管制本身,而是在于能否建立科学的定价机制和有效规范定价行为的监管机制车险是与公众利益最为密切、单险种市场占比最高的非寿险产品,其费率市场化一直是我国非寿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雷鸣 苗吉宁 叶五一
本文以寿险公司为样本,采用我国2005年12月31日之前成立的33家寿险公司2006~2013年的年度数据,将寿险公司的风险分为承保风险和投资风险,运用联立的动态面板门限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监管压力与寿险公司风险承担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监管压力对不同偿付能力的寿险公司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程度,以此来研究偿付能力监管的效力。实证结果显示,监管压力对寿险公司的风险承担行为存在门限效应,监管压力对不同偿付能力的寿险公司的影响程度不同。监管压力对偿付能力充足率低的寿险公司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不够显著,即不会使偿付能力不足的寿险公司显著降低自身的风险。这意味着偿付能力监管效力较低,不足以对偿付能力不足...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勇 李秀芳
寿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导致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有效的偿付能力监管对寿险行业的健康发展更是举足轻重。目前,中国保监会借鉴国外偿付能力监管经验,逐步运用各种偿付能力监管方法来加强对寿险企业的监管。但深入了解各种偿付能力监管方法之间的有效性差异,才是我们在实践中加以取舍的关键。本文从有效性的定义入手,深入阐述偿付能力监管有效性评价标准。随后介绍了近年来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有效性研究的主要方法及相关结论,最后,本文指出了偿付能力监管有效性研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指出了在中国开展偿付能力监管有效性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关键词:
有效性 偿付能力监管 成本收益分析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方力
当前,实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监管是强化寿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建立风险防范长效机制、提高监管有效性的内在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保险监管机构应当在总结国内外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监管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手段,有效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在保险监管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相关法制建设,强化管理层责任,完善内部控制评价机制,实施分类监管,加强对寿险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与交流,深入推进我国寿险公司内部控制监管的实践。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洪涛 曹晓婧
中国寿险公司和银行在资本结构、资产结构及资产负债管理方面的不同特点,决定了二者具有不同的投资取向和内含价值。而内含价值的不同决定了二者具有不同的股价,决定了寿险业将在未来的金融市场发挥更大的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武军 李政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有的监管体系"偿一代"已无法适应当前以及未来寿险业风险管理的要求。2016年,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偿二代"正式实施,给我国寿险公司的风险管理带来了深刻影响。为此,本文从负债端、资产端和公司风险管理三个方面分析"偿二代"对寿险公司风险管理的作用路径及影响。研究发现:在"偿二代"下寿险公司在负债端的风险管理重点应在于着力优化并调整产品结构,使得长期期缴业务成为核心;在资产端的风险管理重点应在于提升权益投资和另类投资比例;在公司的风险管理上应逐步加强完善风险管理框架,不断提高全面风险管理能力。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璐
我国人寿险公司非现场监管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主观赋权,而主观赋权一方面会导致对某个或某些因素过高或过低地估计,使评价结果不能如实反映寿险公司的真实状况,另一方面会诱使寿险公司粉饰或追求权重较高的指标。本文将因子分析法应用于寿险公司非现场监管,以2007年在我国境内开展业务的34家寿险公司作为样本,选择17个指标构建截面数据,对样本公司的风险水平和经营绩效进行评价,很好地解决了主观赋权带来的问题。
关键词:
寿险公司 因子分析 非现场监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杰
基于破产模型,文章利用拟合分布法和非参数Bootstrap法测算了不同破产概率下的最低资本,并和欧盟监管模型比较。研究发现:我国大型寿险公司的最低资本要求与欧盟Solvency 0/I相比过于严苛,中小型寿险公司的最低资本要求与欧盟Solvency 0/I相比要过于宽松,经各视角综合分析认为,寿险行业的现行监管标准与欧盟Solvency 0/I相比严苛程度是合理的。因此建议正在制定的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不应把重点放在最低资本的具体数目上,而应更加注重对定性风险及信息披露的监管。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唐汇龙 许闲 覃展辉
按照国际惯例,寿险公司监管的核心是偿付能力监管,而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中的重点则是确定资产投资风险的风险值。构建对资产投资风险运用参数进行测算的模型,以确定偿付能力额度中资产投资风险的大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