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90)
- 2023(6845)
- 2022(5634)
- 2021(5202)
- 2020(4013)
- 2019(8590)
- 2018(8476)
- 2017(15197)
- 2016(8533)
- 2015(9320)
- 2014(8545)
- 2013(7600)
- 2012(6497)
- 2011(5847)
- 2010(5732)
- 2009(4955)
- 2008(4337)
- 2007(3612)
- 2006(3073)
- 2005(2552)
- 学科
- 管理(21391)
- 济(21144)
- 经济(21123)
- 业(17130)
- 企(13733)
- 企业(13733)
- 中国(10441)
- 农(9250)
- 业经(6849)
- 方法(6757)
- 农业(6102)
- 理论(5763)
- 学(5669)
- 财(5530)
- 数学(5462)
- 教育(5435)
- 数学方法(5337)
- 人事(5136)
- 人事管理(5136)
- 地方(4764)
- 贸(4728)
- 贸易(4724)
- 制(4675)
- 技术(4610)
- 易(4569)
- 教学(4357)
- 环境(4120)
- 税(3929)
- 发(3859)
- 划(3801)
- 机构
- 学院(100763)
- 大学(92520)
- 管理(34234)
- 研究(32435)
- 济(31943)
- 经济(30990)
- 理学(29606)
- 理学院(29229)
- 管理学(28522)
- 管理学院(28338)
- 中国(23107)
- 科学(20937)
- 京(18673)
- 职业(16982)
- 技术(16980)
- 范(16552)
- 师范(16408)
- 所(15999)
- 江(15947)
- 财(15556)
- 中心(15395)
- 研究所(14681)
- 农(14638)
- 业大(13763)
- 教育(13375)
- 院(12649)
- 师范大学(12633)
- 州(12575)
- 财经(12278)
- 职业技术(11588)
- 基金
- 项目(70938)
- 科学(57011)
- 研究(56862)
- 基金(48653)
- 家(42254)
- 国家(41825)
- 科学基金(35796)
- 社会(33950)
- 社会科(31955)
- 社会科学(31950)
- 省(30502)
- 教育(29454)
- 编号(26354)
- 划(26121)
- 基金项目(25630)
- 自然(22219)
- 自然科(21708)
- 自然科学(21705)
- 自然科学基金(21280)
- 成果(20024)
- 课题(19515)
- 资助(17956)
- 年(17574)
- 重点(17300)
- 发(16991)
- 创(15544)
- 项目编号(15507)
- 规划(15226)
- 部(15165)
- 性(14648)
共检索到145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均 马君
当下,很多组织内存在的激励机制错位和缺少同态化现象,导致员工的真实工作状态无法被客观反映与评价,员工开始热衷营造努力工作的表象,沦为内卷群体,走向职业倦怠。如何破解内卷化下的员工职业倦怠,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嘉晖
我国正处于社会和经济的转型期,职业的不稳定性和不安全感逐步增加,职场竞争激烈,职业焦虑严重,职业倦怠已成为职场人工作和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最新权威调查显示,我国正进入"职业倦怠"的高峰期,七成以上的职场人士产生了工作倦怠。职业倦怠因工作而起,又反作用于工作。本研究对职业稳定性的理论进行了梳理,从职业倦怠角度分析了员工职业稳定性下降的原因。这些因素说明员工个体因为工作负担过重、缺乏工作自主、薪资待遇不合期望、缺乏职业安全感、缺乏挑战性的工作以及个人能力得不到发挥等对员工的职业稳定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员工职业
关键词:
职业倦怠 职业稳定性 人力资源 企业管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志荣 杨周 邵永娥 夏芳亚
员工职业倦怠问题的存在,有着复杂的原因与社会现实,但是从银行管理人员的角度,不能对此加以忽视或听之任之。而是要上下同心协力,大力倡导学习金融业务新知识的氛围,积极采取各项措施,弥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制度缺陷,使得全体员工对工作充满热情,对人生充满激情,对生活充满希望。
关键词:
银行管理 职业倦怠 培训教育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肖克奇
当前我国中年员工普遍遭遇职业倦怠。本文从中年员工职业倦怠的表现、危害及其成因分析入手,从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员工个人四个层面提出重整中年员工工作活力的策略,以期科学地最大限度地开发中年员工的潜能,放大其对组织、社会的贡献。
关键词:
中年员工 职业倦怠 心理倦怠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馨
职业倦怠是困扰当前高校图书馆员工的主要心理情结。本文通过调查并结合相关理论,分析了导致图书馆员工萌生职业倦怠意识的原因并提出了防范与矫正措施。认为在改善管理的同时,员工需调整思路,改依附为独立,并适应社会意识,强化职业认同感,这是消除图书馆员工职业倦怠现象的核心要素。
关键词:
高校 图书馆员工 职业倦怠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雯 隋宇飞
近年来,中年员工的职业倦怠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论文首先从职业倦怠的内涵、影响因素、后果和干预措施等方面对职业倦怠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对商业银行中年员工职业倦怠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分析,最后从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燕
转型经济下,企业员工职业倦怠现象普遍存在,给员工个人、家庭、企业及社会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管理研究者和实践者都急需解决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从国家标准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视角解决职业倦怠问题,通过一个"显性"标准的实施减少和消除现阶段我国企业存在的职业倦怠这一"隐性"问题,促使企业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韩晓晶 连晓娇
文章用分层抽样法对970名员工应用职业倦怠调查普适量表(MBI-GS)调查,分析某地级市公立三甲医院员工职业倦怠现状,并使用加和法、均值法统计分析职业倦怠现状、水平,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职业倦怠单因素组间比较。调查问卷有效回收97.2%,检出率72.1%;职业倦怠水平为轻度。研究结果表明样本医院职业倦怠检出率达三分之二,应引起人力资源管理的关注和重视;职业倦怠水平整体尚属轻度,仍需控制其水平并持续降低。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 张宇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以心理资本为中介变量,员工薪酬水平为调节变量,探究员工沉默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法对770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员工沉默正向预测职业倦怠;心理资本在员工沉默与职业倦怠之间起中介作用;薪酬水平正向调节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以及员工沉默与职业倦怠之间的间接关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毕帼英 张姝玥 许燕
对16例幼儿教师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根据访谈结果编制了幼儿教师工作特征的测量工具。对146名被试的施测结果进行因素分析,得到6个因素:工作负荷过载、高情感投入、技能多样性、安全责任重、收入与发展不满意、缺乏领导和家长支持。幼儿教师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独特工作特征是高情感投入和安全责任重。经回归分析发现工作特征和应对方式对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
工作特征 应对方式 职业倦怠 幼儿教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海燕
针对中国高校教师的职业现状,分析了高校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内涵、表现特征和形成原因,并从社会、学校及教师自身的视角提出高校教师应对职业倦怠的策略。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职业倦怠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金金 刘博
结合中国组织情境,考察了职场排斥对员工职业倦怠倒U型影响的可能性,并探讨了心理授权和集体主义导向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选取19家企业的416名知识型员工作为调研样本,对问卷收集到的匹配数据做层级回归分析进行假设验证。实证结果表明,职场排斥与职业倦怠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心理授权和集体主义导向显著调节职场排斥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即员工心理授权越高,职场排斥对职业倦怠的倒U型影响越弱,而员工集体主义导向越高,职场排斥对其职业倦怠的倒U型影响越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郭璐露
研究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和工作特征问卷对145名特教教师进行了测查,结果显示:(1)职业倦怠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2)私立学校的特教教师的身心衰竭程度显著高于公立学校的特教教师。(3)中专及其以下学历的特教教师的身心衰竭程度显著高于大专和本科学历的特教教师。(4)教龄在5年内的特教教师人格解体程度最严重,极易产生职业倦怠。(5)职业倦怠中的身心衰竭维度与工作特征的全部维度都有较显著的正相关,而人格解体和缺乏支持与公平感呈显著正相关,成就感与感知社会偏见呈显著负相关。结论:(1)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整体上并不严重,但在各维度上的发展不平衡。(2)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其工作特征的关系紧密且复杂。
关键词:
特教教师 职业倦怠 现状 工作特征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琼 王松丽 张艳
基于对北京市5255名中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研究考察了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来源于工作特征、学生学业、社会因素、专业发展压力均对职业倦怠中所有维度表现出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其中工作特征、学生学业压力对教师职业倦怠中的身体衰竭具有最大的变异解释率;社会因素与专业发展压力对教师的去人性化具有最强的解释力;2)学生问题带来的压力与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呈现负向的影响关系,而且学生问题压力对教师低成就感的负向解释力最大,即教师感受到学生问题的压力越大,教师的成就感越高。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工作压力 职业倦怠 路径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小建 黄健荣
中层管理者是组织中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职业倦怠的"易感人群",文章探讨了中层管理者职业倦怠的表征及其对组织的影响,分析了中层管理者由于社会环境、职业特征、外部因素和个体的自身因素而导致的职业倦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以从个体层面和组织层面对中层管理者职业倦怠进行干预,以切实的发挥组织中中层管理者的作用,提高组织的绩效水平。
关键词:
职业倦怠 倦怠的归因 干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