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45)
- 2023(9054)
- 2022(8103)
- 2021(7477)
- 2020(6488)
- 2019(14790)
- 2018(14703)
- 2017(27916)
- 2016(15596)
- 2015(17511)
- 2014(17166)
- 2013(17066)
- 2012(15809)
- 2011(14442)
- 2010(14713)
- 2009(13881)
- 2008(13646)
- 2007(12300)
- 2006(10496)
- 2005(9365)
- 学科
- 济(60651)
- 经济(60595)
- 管理(39391)
- 业(38065)
- 企(30119)
- 企业(30119)
- 方法(29452)
- 数学(25997)
- 数学方法(25694)
- 农(18255)
- 中国(15634)
- 财(15507)
- 学(15192)
- 贸(12747)
- 贸易(12743)
- 易(12329)
- 业经(12146)
- 地方(12118)
- 农业(11842)
- 制(11081)
- 务(9564)
- 财务(9529)
- 理论(9512)
- 财务管理(9503)
- 和(9315)
- 银(9203)
- 银行(9150)
- 企业财务(8902)
- 融(8875)
- 金融(8872)
- 机构
- 学院(221828)
- 大学(220989)
- 济(85425)
- 经济(83521)
- 管理(79345)
- 研究(77800)
- 理学(68200)
- 理学院(67361)
- 管理学(65821)
- 管理学院(65406)
- 中国(57368)
- 科学(51579)
- 京(47251)
- 农(46766)
- 所(42057)
- 财(39169)
- 研究所(38450)
- 业大(38392)
- 农业(37496)
- 中心(35637)
- 江(34298)
- 财经(31096)
- 范(29558)
- 北京(29401)
- 师范(29163)
- 经(28056)
- 院(27539)
- 州(27080)
- 经济学(26088)
- 技术(25483)
- 基金
- 项目(147908)
- 科学(113495)
- 基金(104844)
- 研究(103729)
- 家(93584)
- 国家(92811)
- 科学基金(77019)
- 社会(62957)
- 省(59666)
- 社会科(59501)
- 社会科学(59481)
- 基金项目(55110)
- 自然(51483)
- 划(50582)
- 自然科(50271)
- 自然科学(50252)
- 自然科学基金(49315)
- 教育(48452)
- 资助(43866)
- 编号(42818)
- 成果(34934)
- 重点(34121)
- 发(32271)
- 部(31905)
- 创(30481)
- 课题(30010)
- 计划(29395)
- 科研(29286)
- 创新(28517)
- 大学(27196)
共检索到325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强 闫龙 杨春燕 张嘉楠 史晓蕾 东方阳 邓莹莹 侯文焕 张孟臣
【目的】以高蛋白、高产、高配合力大豆品种冀豆12为遗传基础,创造高蛋白含量新种质,分析蛋白含量相关QTL及其连锁标记,挖掘QTL中包含的优异基因,为高蛋白育种提供新种质、新标记。【方法】以冀豆12为轮回亲本,来自东北地区的红丰11、茶秣食豆、绥农14等蛋白质含量不同的育成品种和地方品种为供体亲本,通过有限回交,创造高蛋白新种质。从3个组合的回交后代品系中,选择农艺性状一致、产量与冀豆12无显著差异的4个高蛋白(50%—53%)品系和3个中低蛋白(38%—41%)品系为试验材料,参照大豆公共遗传连锁图谱,分别在20个连锁群上,均匀选取并筛选在双亲间表现多态性的SSR标记,分析冀豆12及其后代品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闫龙 冯燕 杨春燕 史晓蕾 张孟臣
以高蛋白品种冀豆12为受体亲本,不同来源、不同蛋白脂肪含量的大豆种质资源为供体亲本,构建了28个组合BC2F1后代群体,分析冀豆12遗传背景导入系后代蛋白、脂肪含量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8个后代群体均有蛋白含量超高亲个体,超高亲个体比例介于4.0%~68.2%之间,超高亲比例≥40%的组合有18个,占64.3%,BC2F1后代群体蛋白含量以超高亲和偏高亲类型组合为主。而脂肪含量分布特征恰相反,BC2F1后代群体脂肪含量以超低亲和偏低亲类型组合为主,超高亲个体比例介于0~67.4%,超高亲个体比例≥40%的组合有7个,占25.0%,9个组合无超高亲后代。表明以冀豆12为遗传背景通过有限回交易选育...
关键词:
冀豆12 导入系 蛋白含量 脂肪含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润辉 赵奋成 胡德活 吴惠姗 韦如萍
对3个杂交松育种交配组进行SSR分子标记的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3个交配组在24个EST微卫星位点上的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等指标属于中等水平,等位基因数目偏少;各交配组的父母本类群的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属于中等偏下水平,类群内的平均等位基因数目少,平均亲缘关系较近;各交配组的遗传相似性系数和聚类分析也表明,各交配组中的父母本类群内的个体间遗传相似度较大,能聚成一大类;各交配组中的父母本类群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也较大并且较为相近,分别为0.65、0.64、0.67.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秋菊 崔学强 邓杰玲 黄昌艳 殷文忆 张自斌
为获取性状优良的子代单株用于后续新品种培育和优质亲本的选配,采用iPBS与形态学双标记鉴定方法,对‘粉条纹’石斛(母本)与‘丹绒之星’石斛(父本)杂交组合进行遗传鉴定研究。结果表明:iPBS标记鉴定36个子代植株均为真杂种,在遗传距离0.71处,亲本及36个子代可分为3大类群,子代先与父本聚为一类再与母本聚合,两亲本与子代的遗传相似系数父本(0.686 1)>母本(0.510 5);形态学鉴定显示两亲本在各个性状上均存在较大差异,子代假鳞茎高度均值为25.48 cm,假鳞茎直径1.14 cm,叶片长度14.17 cm,叶片宽度3.45 cm,子代株型与叶型大小主要介于双亲间;子代花横径均值为4.96 cm,花纵径均值为5.75 cm,两者优于双亲的比例分别为16.67%和2.78%,多数子代植株花型较父母本偏小;在花部性状中,上萼宽、侧萼长宽和侧瓣长4个性状表现出一定超亲优势,唇瓣长和花梗数2个性状展现出较强的中亲优势,其余性状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衰退趋势;子代在花色遗传上以父本的白紫色系为主,并在双亲花色色谱基础上展现梯度变化。综上,iPBS分子标记可有效提高鉴定石斛兰杂种的效率,形态学标记鉴定有助于高效选育性状优良的子代个体,2种标记方法均可有效缩短石斛兰杂交育种进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明亮 杜娟 曾亚文 杨树明 普晓英 杨涛
测定了作为供体的95份云南稻微核心种质、籼稻轮回亲本滇屯502、粳稻轮回亲本合系35及其籼籼交和粳粳交的95份回交高代糙米的总黄酮、γ–氨基丁酸和抗性淀粉含量,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1)供体及其回交高代糙米的3种功能成分含量变幅和变异系数均较大,大小依次为抗性淀粉、γ–氨基丁酸、总黄酮;2)受体糙米的功能成分含量较低,回交高代3种功能成分含量比受体有提高,供体糙米总黄酮含量极显著高于回交高代,粳稻糙米回交高代的γ–氨基丁酸含量大于其对应的供体,供体与对应的回交高代糙米抗性淀粉含量均呈双峰分布且遗传稳定,说明抗性淀粉含量主要受基因型控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宏艳 郭印山 苏凯 任志华 赵玉辉 刘镇东 李坤 郭修武
白腐病是严重危害葡萄生产的主要真菌病害之一,研究其抗性遗传机制对培育抗病葡萄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接种法,以欧亚种红地球与山葡萄双优杂交组合产生的149株后代群体和欧亚种霞多丽与山欧杂种北冰红杂交组合产生的130株后代群体为试验材料,进行白腐病抗性鉴定及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红地球与双优的杂交后代群体中,母本红地球的病情指数为50.79%,父本双优的病情指数为33.33%,后代群体中有53株比红地球病情指数大,有45株比父本双优病情指数小;在霞多丽与北冰红的杂交后代群体中,母本霞多丽的病情指数为51.85%,父本北冰红的病情指数为27.78%,后代群体中有76株比霞多丽病情指数大,有14株比北冰红病情指数小。2个试验群体的病情指数分布范围较广,变异系数分别为53.14%和35.36%。红地球与双优杂交群体超低亲率高达31.03%,子代病情指数平均值低于亲中值,说明欧亚种与山葡萄远缘杂交组合中可能存在一定的杂种优势。霞多丽与北冰红群体超低亲率为11.67%,杂交后代群体抗性呈连续性正态分布,具有典型的数量性状遗传特征,研究结果为今后深入开展葡萄抗白腐病分子遗传机制研究奠定基础。在2个杂交后代群体中都分离出一定比例的高抗白腐病单株,为开展白腐病抗性葡萄新品种选育提供了材料。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聂以春 左开井 张献龙 冯纯大
选用 8 0个随机引物 ,对栽培种陆地棉、野生种雷蒙德氏棉、它们的杂种一代以及从回交后代中选育的 9个种质系进行了RAPD指纹图谱和遗传相似性研究。结果表明 :2 9个随机引物扩增的带具多态性 ,并能将两个不同棉种、F1 和种质系相互间加以区别。在 9个种质系中分别检测到 5~ 9条 (3 .7%~ 5 .3 % )带与野生种相同的特异带 ,大多数带与陆地棉回交亲本一致。野生种与种质系间的相似系数为 0 .388~ 0 .479,陆地棉亲本与种质系间相似系数为 0 .6 36~ 0 .892 ,材料间的带型差异与相似系数是吻合的。因此 ,利用RAPD标记检测远缘杂种后代材料中来自野生种的血缘是...
关键词:
棉属 种间杂种 RAPD标记 遗传变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丽侠 程须珍 王素华 徐宁 梁辉 赵丹
【目的】分析小豆起源国中国丰富的小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提高这些种质在育种中的利用效率。【方法】选用51对SSR引物对国内外145份小豆种质进行多样性评价,并分析了中国小豆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关系和遗传结构。【结果】共检测出222个等位变异,每SSR位点的等位变异数为2~13不等,平均为4.35个,其中分布频率低于5%的等位变异数占35.9%。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为0.014~0.838,平均为0.472。不同种质间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227~0.951,平均为0.482。比较分析发现,湖北、陕西等省小豆资源的遗传变异最丰富,且遗传背景与中国主产区小豆存在较大差异。基于NTSYS...
关键词:
小豆 SSR 遗传多样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鸿雁 李志勇 米福贵 师文贵 蔡丽艳 王成海 邢建军
【目的】揭示中国扁蓿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扁蓿豆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及更好地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15个表型性状(株高、叶长、叶宽、荚果长、荚果宽、种子长、种子宽、千粒质量、花序花朵数、单枝花序数、花序种子数、叶型、花色、叶色和生长习性)和16对SSR标记,检测来自中国7个省(市)的44个扁蓿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型性状分析结果表明,15个扁蓿豆表型性状表现出较大差异;花序种子数、种子长、种子宽和单枝花序数等性状是居群间和居群内差异较大的性状,是造成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表型聚类将44个扁蓿豆划分为8个类群,大部分材料聚在第Ⅱ类群内,但仍有部分材料独立成群。SSR标记分析结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树明 曾亚文 杜娟 普晓英 靳祥 尹志涛 杨仕强
以云南稻核心种质和云南主栽籼稻品种滇屯502、粳稻品种合系35配制的杂种BC3F5和BC4F4(172份)为材料,在云南新平相同栽培条件下种植,研究供体亲本及其回交后代稻谷粒形性状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1)供体亲本及其后代的谷粒长和谷粒宽遗传力较高,且均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变异,选择潜力较大.2)谷粒长、谷粒宽和谷粒长宽比3个谷粒性状的遗传变异度不同.利用供体亲本及其后代进行粒形新品种选育时,除应考虑各谷粒性状的表现特点和遗传潜力大小外,还应考虑籼粳、稻谷粒形、供体亲本与其后代的遗传差异和特点.3)籼粳间、稻谷粒形间的3个谷粒性状多样性指数均较高,表现出显著的粒形多样性.遗传改良可使粒形多样性明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芦江 熊尧宇 陈文生 兰海 林海建 杨克诚 高世斌 潘光堂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玉米自交系08-641(R08)不同选择方向回交改良得到的79个BC2F4后代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44对具有清晰多态性的引物共检测到272个多态性等位基因位点,其中有123个位点在回交后代株系中被检测到而在轮回亲本中缺失;以种子形状和颜色不像R08为标准选择得到的回交后代株系,基因型与R08的相似程度总体低于以种子形状和颜色类似R08为标准选择得到的回交后代株,且其变异范围更广。可见不同选择方向所得回交后代选系的遗传变异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回交过程中采用多向选择的策略,可能有利于提高回交改良的育种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国辉 向素琼 汪卫星 魏旭 何波 李晓林 梁国鲁
【目的】利用SSR标记对沙田柚杂交后代群体进行杂种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为柑橘种质创新和遗传改良提供技术、材料和理论支持。【方法】利用SSR技术分析沙田柚两个杂交组合159株后代的杂种性质,采用UPGMA聚类分析法分析后代群体和亲本的遗传关系。【结果】4对引物可以从104株沙田柚×强德勒柚的杂交后代鉴定出103株真杂种,鉴定率达到99.04%,且在引物AGC9的扩增图谱中有70个单株出现了双亲都没有的新条带;5对引物可鉴定出沙田柚×红江橙的全部杂交后代均为真杂种,一个纯合显性标记AAT12被发现,在引物GA18和AGC9的扩增结果中出现了亲本位点的缺失;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两个杂交组合...
关键词:
沙田柚 SSR 杂种鉴定 遗传多样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古世禄 刘厦 刘子坚
对春谷15个杂交组合后代蛋白质含量的遗传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_1呈倾母遗传,遗传表现比较复杂,F_2变异广泛,分布多数为单峰曲线,也有双峰曲线,并非所有组合都是正态分离,g_1为正值,呈正向倾斜。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也有显性作用。h_B~2一般为46.16%~55.79%,△G为1.07%~1.83%,△G′为7.97%~14.07%。超亲现象普遍,有的组合超高含量株率较高,早期世代选择效果较好。F_2与中亲值和母本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关键词:
谷子 蛋白质含量 遗传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段运平 陈卫国 李明顺 李新海 刘雪 田清震 白丽 张世煌
目的分析27个CIMMYT玉米群体和中国玉米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之间的遗传关系,为玉米种质的扩增与改良提供依据。方法利用SSR标记技术和DNA混合取样方法,选取均匀覆盖玉米染色体组的71对SSR引物对样品进行PCR扩增分析。结果71对引物在27个群体中共扩增出389个等位基因,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19个,平均为5.48个;平均多态性信息量为0.66,变化范围0.27~0.92。来自CIMMYT群体的多态性位点总数比国内适应群体的略高,但其多态性位点比例基本相同。根据27个群体的108个样本的遗传相似系数矩阵做出树型图,把27个群体大体分成了国内和国外两大群6个亚群。结论热带、亚热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宗胜 贾斌 李大全 王根林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对罗米丽羊 (RomillyHills)、哈萨克羊、中国美利奴羊、巴什拜羊等 4个群体 171只绵羊的白蛋白 (A1b)、转铁蛋白 (Tf)和脂酶 (Es)共 3个蛋白座位进行了检测 ,发现这 3个蛋白分别出现了3、 4、 3种表型 ,受到 2、 6、 2种基因支配。对这 4个绵羊群体的遗传分析表明 ,中国美利奴 (新疆军垦型 )羊、哈萨克羊、巴什拜羊和罗米丽羊的基因平均杂合度分别为 0 4 96 4、 0 5 0 39、 0 5 35 2和 0 5 2 90。本研究的结果与各品种羊的选育史是吻合的。由于选育目标、过程不同 ,哈萨克羊与巴什拜羊虽然有...
关键词:
血液蛋白 多态性 绵羊 遗传多样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