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4)
- 2023(1531)
- 2022(1293)
- 2021(1205)
- 2020(1137)
- 2019(2404)
- 2018(2280)
- 2017(3857)
- 2016(2502)
- 2015(2554)
- 2014(2318)
- 2013(2208)
- 2012(2160)
- 2011(1951)
- 2010(1907)
- 2009(1830)
- 2008(1728)
- 2007(1590)
- 2006(1357)
- 2005(1088)
- 学科
- 济(6400)
- 经济(6395)
- 学(4613)
- 壤(3733)
- 土壤(3720)
- 森(3493)
- 森林(3493)
- 林(3476)
- 业(2941)
- 管理(2886)
- 方法(2786)
- 数学(2574)
- 数学方法(2534)
- 地方(2368)
- 农(1842)
- 企(1831)
- 企业(1831)
- 生态(1827)
- 中国(1488)
- 地方经济(1463)
- 农业(1392)
- 生态学(1347)
- 及其(1287)
- 环境(1242)
- 防(1207)
- 业经(1192)
- 财(1171)
- 防治(1141)
- 治(1138)
- 森林土壤(1101)
- 机构
- 大学(33265)
- 学院(32998)
- 研究(16637)
- 科学(14749)
- 农(14302)
- 业大(12461)
- 农业(11009)
- 所(10774)
- 中国(10679)
- 研究所(10402)
- 林业(9555)
- 济(9134)
- 京(9072)
- 经济(8950)
- 管理(8546)
- 省(8089)
- 室(7634)
- 实验(7560)
- 农业大学(7512)
- 理学(7366)
- 理学院(7230)
- 实验室(7159)
- 林(7118)
- 院(7039)
- 管理学(6891)
- 管理学院(6849)
- 重点(6782)
- 中心(6370)
- 环境(6286)
- 资源(6250)
共检索到4610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莎 李倩茹 许中旗 贾彦龙 庞瑞
为了了解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对土壤肥力的影响,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当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9、18、33 a)和杨桦天然次生林(9、18、28 a)2种林型下的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1)2种林型土壤有机质及氮的差异在不同的林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总体上幼龄和中龄阶段,华北落叶松人工林高于杨桦天然次生林,而近熟林则相反;在多数年龄阶段的多数土层中,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磷元素含量高于杨桦天然次生林;除近熟林040 cm土层土壤全钾略低于杨桦天然次生林外,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其他年龄及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人工林 天然次生林 土壤养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敏 马香丽 杨晋宇 黄选瑞 吴亚楠
【目的】研究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与白桦的不同混交经营模式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群的影响,为落叶松人工林混交经营及可持续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冀北山地落叶松人工纯林(CK)及其与白桦的幼龄同龄株间混交林(M_1)和异龄带状混交林(M_2)为对象,于2013年5,7,9月用手拣法和Tullgren漏斗分离法调查土壤动物群落,并依据食性将其划分为腐食性、肉食性、植食性与杂食性4个功能群;分析2种混交模式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功能群组成的影响差异。【结果】共获得土壤动物70类49 106头,其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敏 马香丽 杨晋宇 黄选瑞 许洪军 孙海静
【目的】研究围封前后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动物结构组成及多样性的时空变化规律,探讨围封对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于2013年5,7,9月,在河北省围场县龙头山林场,选取围封(2007年围封)与未围封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样地,调查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测定土壤动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uo均匀度指数(J)、密度-类群指数(DG)和JaccarD相似性系数;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土壤动物群落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1调查共获得土壤动物13 816头,隶属于3门7纲17目,分为58个类群,其中大型土壤动物398头,分为4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雷瑞德 党坤良 张硕新 谭芳林
秦岭南坡中山地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对土壤的影响雷瑞德,党坤良,张硕新,谭芳林(西北林学院森林资源保护系杨陵712100)关键词华北落叶松,土壤养分状况,阳离子交换量,酶活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is-rupprechciiMaryr.)天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健飞 王淳 徐雯雯 黄选瑞 张志东
【目的】探究不同代际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及细菌变化有助于了解地力维持机制。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以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不同代际人工林(一代林(17和37年生)、二代林(14年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代际林及不同土层土壤养分、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异规律及土壤养分与细菌群落的耦合关系。【结果】(1)在0~10 cm和10~20 cm土层,一代林(17年生)和二代林(14年生)的速效钾和有效磷显著高于一代林(37年生)(P 0.05)。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各代际林土壤养分均呈现降低趋势。(2)在门水平上,3个林分的优势菌群均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疣微菌门和酸杆菌门。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3个林分的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呈迅速下降趋势。(3)一代林(37年生)的ACE和Chao1细菌丰富度指数在3个代际林中最低,且在0~10 cm和20~30 cm土层代际林间差异显著(P <0.05)。【结论】华北落叶松二代林在早期发育阶段不存在地力衰退问题,随着林龄的增加,应加强速效钾、有效磷和碱解氮的调控,并重视特定细菌群落的变化以维持土壤肥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马小欣 赵鹏飞 陆贵巧 马娇娇 吴强 杨超 谷建才
以冀北山区4个不同生长阶段的华北落叶松林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容重、孔隙度以及渗透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容重随着落叶松的生长而减小,以成熟林最小,林龄相差较大的林分之间,土壤容重存在显著性差异;土壤总孔隙度以近熟林最大,各个生长阶段虽然有变化但是没有显著的差异性;近熟林与成熟林在渗透性能的大小上不分伯仲。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对评价指标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出各个生长阶段的综合水源涵养功能。结果表明:冀北山区不同生长阶段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以近熟林最好,其次为成熟林、中龄林、幼龄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龙生1 李永宁1 冯楷斌1 赵中凯1 霍艳玲1 金辉2
摘 要:在木兰林管局桃山林场选取面积为 100 m×100 m 的杨桦次生林样地,以每株林木树高、胸径和坐标为基础数据,运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等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了杨桦次生林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该林分中山杨 Populus davidiana 和白桦 Betula platyphylla 在株数和断面积比例上占优势,为林分内优势树种;(2)林分各混交类型的比例相差不大,林分整体呈中度混交状态;(3)林分优势木和亚优势木相对较多,基于胸径、树高得到的平均大小比数结果基本一致,均能客观反映林分的分化规律;(4)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504,属于随机分布,林下伴生树种以集聚分布为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冬至 张冬燕 张志东 牟洪香 张玉珍
林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林分稳定性和更新苗的存活与分布,因此,研究林分结构与更新格局至关重要。本文运用角尺度、大小比数、趋势面分析对不同林龄落叶松人工林结构及更新苗分布格局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7 a生落叶松林为随机分布,32 a和39 a生落叶松林均呈均匀分布;更新苗在不同林龄落叶松林下均呈聚集分布,且与林龄呈负相关关系。不同林龄林分结构随着林龄的增加林木分化呈递减的趋势,随着林龄增加林木在空间结构上的分化趋于稳定;不同林龄更新苗在空间结构上呈现出随着林龄的增加更新苗分化不明显;草本植物对更新苗的数量和分布影响最大,在人工林经营过程中应结合抚育间伐并对林下灌草及枯落物进行及时清理,促...
关键词:
人工林 空间结构参数 趋势面分析 更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慧敏 韩海荣 程小琴 蔡锰柯 刘旭军 刘莉 张文雯 刘铭波
【目的】探究不同密度调控强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的变化规律,为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及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西太岳山好地方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壤密度、含水率、养分含量、酶活性等18项土壤指标,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相关系数法建立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采用加权求和指数法对不同密度调控强度的(对照,2 096株/hm2,CK;低强度处理,1 850株/hm2,LT;中强度处理,1 402株/hm2,MT;高强度处理,1 106株/hm2,HT)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对照相比,LT、MT和HT样地土壤含水率呈增加趋势;从密度调控对土壤养分影响而言,MT处理下C、N和P等养分含量均较高。此外,土壤生物学性状也对不同调控强度存在显著响应,其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在MT显著高于CK;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在MT最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在LT最高,蔗糖酶活性在CK最高,而纤维素酶活性随密度调控强度增加整体呈下降趋势。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有机质、含水率、微生物生物量氮、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构成了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不同密度调控强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指数大小为MT(0.598)> HT(0.510)> LT(0.432)> CK(0.339)。【结论】密度调控可有效改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质量状况,中等林分密度下土壤质量指数最高。建议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进行适度密度调控处理,以提高人工林地土壤质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卫军 赵婵璞 任仙 姜鹏 张绍轩 任佳佳 谷建才
为了评价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水源涵养功能高低,以木兰林管局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四分法对不同林龄不同密度的华北落叶松土壤持水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30、40、50 a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对应的林分最佳密度分别为2 500株/hm2、1 800株/hm2、1 000株/hm2、800株/hm2时,土壤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均达到最大。随着林分密度增加,土壤层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持水量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并根据土壤持水能力随林分密度的变化规律和林木生长规律的相关关系,编制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持水能力的密度控制图,为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水源涵养林的密度管理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水源涵养 土壤 持水能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商添雄 韩海荣 程小琴 蔡锰柯 李斌 张雯雯
[目的]探讨不同间伐强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并找出影响林分生长的关键土壤因子。[方法]在山西省沁源县好地方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设置12块抚育间伐试验样地,开展轻度(间伐强度15%)、中度(间伐强度35%)、重度(间伐强度50%)抚育间伐并设置对照样地,以树木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平均枝下高、平均冠幅、乔木层生物量与生产力为林木生长指标,利用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分析不同间伐强度林分生长特征,结合土壤因子运用相关性分析研究林木生长量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经中度、重度间伐2年与4年后,各树木生长指标与对照样地相比均显著增加;间伐在减少林分内乔木层生物量的同时能显著提高乔木层生产力,各时间段及间伐强度下乔木层生产力均表现为重度>中度>轻度>对照;间伐可提高土壤有机碳(SOC)、土壤全氮(TN)、土壤全磷(TP)含量,减缓土壤养分的流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平均胸径生长量与SOC、TN呈显著正相关,平均冠幅生长量与土壤含水率(MC)、SOC、TN、TP显著正相关。[结论]间伐可促进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单株林木胸径和冠幅生长,增大林木单株冠径比与生产力,在本研究的3个间伐强度中,50%的重度间伐是最适间伐强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内土壤有机碳与土壤全氮含量较为丰富,土壤全磷含量较少,土壤pH为弱酸性,SOC、TN、TP是影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的重要土壤因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尹欢宇 赵匡记 刘彦青 纪福利 刘彦文 贾忠奎
以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间伐剩余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剩余物堆腐处理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共设置5种处理:处理1(清除)、处理2(带状堆放)、处理3(平铺)、处理4(粉碎)、处理5(堆腐)。研究结果表明:(1)处理1.5年后,堆腐处理的剩余物分解速率最高为18.75%,是其他处理的1.02~1.48倍。(2)堆腐处理的土壤毛管孔隙度、饱和含水量和饱和蓄水量变化量最高,分别为10.15%、8.84%和3534.63 t/hm2,比其他处理的高9.04%~10.52%、2.53%~18.44%和474.26~1030.19 t/hm2;堆腐处理的非毛管孔隙度...
关键词:
间伐剩余物 堆腐 分解速率 土壤质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邵英男 刘延坤 李云红 陈瑶 田松岩
以3种不同林分密度长白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林分密度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养分特征,结果表明:同一林分密度条件下,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全氮、全磷、C/N)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降低的趋势,呈现明显的"表聚"现象;不同林分密度下,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规律不尽一致;对土壤养分含量与环境要素(凋落量、现存量、林分密度、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率)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凋落量、现存量和林分密度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密切;林分密度为750900株·hm(-2)时,土壤多种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林分密度养分含量,有利于该地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 土壤养分 林分密度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孙鹏跃 徐福利 王渭玲 王玲玲 牛瑞龙 高星 白小芳
以秦岭地区幼中龄林(5,10,20年生)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林木生长季节(5~(-1)0月)每月中旬采集表层(0~20 cm)土壤样品,通过测定不同物候期的土壤速效养分质量分数与土壤酶活性,研究分析两者的物候季节动态特征及相互关系,旨在发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土壤肥力最低的时期并为人工林的合理施肥提供基础理论指导。结果表明:3种林龄人工林(5,10,20年生)土壤速效养分(速效氮、速效磷)质量分数在整个生长季节内变化规律趋于一致,在林木生长旺盛期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质量分数最低,土壤速效氮质量分数最低值分别为29.49,19.9...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顾伟 马玲 孙虎 王利东 张子龙
【目的】研究不同土壤条件下落叶松人工林昆虫群落结构及动态的差异,为森林经营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以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内封山育林状态下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根据地形土壤条件,选择埋藏潜育暗棕壤-落叶松人工林(A)、厚层埋藏暗棕壤-落叶松人工林(B)、暗棕壤性土-落叶松人工林(C)、典型暗棕壤-落叶松人工林(D)4种生境类型,分别设置3个20 m×20 m的样地,采用扫网法、巴氏罐诱法、震落法、高枝剪标准枝法对样地内昆虫群落进行系统的调查。【结果】共捕获昆虫样本5 204头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