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55)
2023(16073)
2022(13986)
2021(13057)
2020(10873)
2019(25306)
2018(25058)
2017(48722)
2016(26776)
2015(30420)
2014(30566)
2013(30359)
2012(27957)
2011(25316)
2010(25249)
2009(23356)
2008(23185)
2007(20637)
2006(17670)
2005(15519)
作者
(80497)
(67232)
(67019)
(63876)
(42808)
(32536)
(30449)
(26397)
(25495)
(24034)
(22960)
(22442)
(21156)
(21120)
(20944)
(20819)
(20783)
(19895)
(19406)
(19101)
(17028)
(16548)
(16445)
(15187)
(15157)
(15037)
(14911)
(14889)
(13730)
(13474)
学科
(109107)
经济(108987)
管理(75313)
(71983)
(59529)
企业(59529)
方法(54653)
数学(47459)
数学方法(46946)
(29552)
(27787)
中国(26743)
(26233)
业经(23544)
地方(21418)
农业(19914)
(19883)
贸易(19877)
(19224)
理论(18699)
(18526)
(17948)
财务(17875)
财务管理(17834)
(17239)
企业财务(16923)
环境(16851)
技术(15856)
(15440)
银行(15368)
机构
大学(391666)
学院(389576)
管理(151151)
(151058)
经济(147671)
理学(131816)
理学院(130308)
研究(129344)
管理学(127955)
管理学院(127269)
中国(93376)
科学(84528)
(82574)
(71056)
(68955)
(66709)
业大(63633)
研究所(61240)
中心(58606)
(56439)
农业(56426)
财经(56192)
北京(51708)
(51087)
(51048)
师范(50521)
(46466)
经济学(45921)
(45710)
技术(41988)
基金
项目(269529)
科学(209308)
基金(193672)
研究(192292)
(170097)
国家(168709)
科学基金(143140)
社会(118731)
社会科(112394)
社会科学(112363)
(106923)
基金项目(103039)
自然(94902)
自然科(92617)
自然科学(92583)
自然科学基金(90918)
(89962)
教育(88819)
资助(80531)
编号(78660)
成果(63927)
重点(60779)
(58952)
(57349)
(55623)
课题(54479)
科研(52322)
创新(51960)
计划(50297)
大学(49977)
期刊
(160500)
经济(160500)
研究(108408)
学报(69994)
中国(68445)
(64329)
科学(60448)
(52115)
管理(51533)
大学(51347)
学学(48644)
农业(44349)
教育(41477)
技术(32707)
(29548)
金融(29548)
财经(27112)
业经(26735)
经济研究(25572)
(23049)
(22623)
问题(21521)
(20007)
图书(19887)
技术经济(18994)
理论(18879)
科技(18878)
业大(18063)
统计(17427)
实践(17345)
共检索到549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园园   崔傲然  
为进一步明确兽用抗菌药减量路径,助推畜牧业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基于山东省702家生猪养殖企业的调查数据,通过构建损害控制模型测度兽用抗菌药的最优使用量,并进一步分析当前生猪养殖过程中兽用抗菌药的用药种类和用药结构,提出兽用抗菌药的有序减量路径。结果表明:1)兽用抗菌药减量符合生猪养殖主体利润最大化的根本诉求,是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也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由于生猪疫病的危害程度不同、兽用抗菌药的功能差异以及兽用抗菌药的药物替代选择,应开展兽用抗菌药有序减量。2)当前受访企业兽用抗菌药投入的边际生产率接近于0,最优使用量为9.53元/头,超量使用7.21元/头,且四环素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与磺胺类兽用抗菌药使用占比较高,促生长类兽用抗菌药和广谱抗菌药使用较为普遍。3)兽用抗菌药有序减量应优先减少疗效不佳、轻症疫病的过度保健用药,优先减少促生长类兽用抗菌药使用量,优先减少可中药替代的兽用抗菌药使用量。因此,应着力提升利益相关主体的兽用抗菌药减量能力、加快产业链转型升级、加大兽用抗菌药使用风险点的监督监测。本研究为推进兽用抗菌药减量提供理论借鉴和政策参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司瑞石  余璇  刘明月  陆迁  
兽用抗菌药过量使用产生的药物残留和耐药性问题给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公共健康带来严峻挑战。如何降低兽用抗菌药过量使用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基于河北、山东、河南和湖北四省份675户生猪养殖户数据,从休药期监管、休药期遵从和休药期时限三个层面表征休药期制度,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休药期制度对养殖户兽用抗菌药过量使用的影响效应与路径。研究发现:休药期监管和休药期遵从能够降低养殖户兽用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过量使用。休药期监管每增加一次,养殖户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过量使用金额将分别降低10.1元/户和7.0元/户;如果养殖户选择遵从休药期,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过量使用金额将分别降低12.1元/户和9.4元/户。休药期时限对养殖户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过量使用呈现U型显著影响,并在15.5天和8.7天拐点时抑制作用最强,因此,休药期制度对养殖户处方药过量使用的抑制效应大于非处方药。进一步地,休药期监管在休药期遵从影响养殖户处方药过量使用中存在负向调节效应,同时,休药期监管在休药期时限影响养殖户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过量使用中均发挥U型的负向调节效应。本文提出,增强休药期监管可持续性、完善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提升畜禽养殖生物安全水平以及提高规范用药技能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大双  颜建周  白铭钰  李新宇  邵蓉  
目的:分析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对中选抗菌药物销售额、销量、用药厂牌、用药频度、仿制药替代率、药品价格、日均费用和潜在节省费用的影响,探究抗菌药物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实施效果并提出政策建议,为完善抗菌药物集采规则和配套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第3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6个中选抗菌药物2020—2021年1~3季度的销售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抗菌药物集采实施效果。结果: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显著影响抗菌药物市场规模并重塑抗菌药物市场竞争格局;改变抗菌药物的用药行为和调整用药结构;影响中选品种各厂牌价格并显著降低用药费用。结论:抗菌药物集采取得了显著的政策效果,同时基于抗菌药物的特殊性需要重点关注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效果与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关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明星  王玉莲  朱惠玲  刘振利  袁宗辉  
免疫激活主要通过多种细胞因子影响动物食欲和促进机体蛋白质及糖类分解,降低动物的生长性能。抗菌药物可调节免疫细胞活性,影响机体免疫激活状态。现有的研究提示,在应用抗菌药时除应注意考虑其在体内的药效外,还应考虑其免疫调节作用,以维护动物健康,促进动物生长。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吴雅丽  邓玉婷  姜兰  谭爱萍  薛慧娟  王伟利  罗理  赵飞  
为了解广东地区水产动物源气单胞菌的耐药情况,采用K-B纸片法测定了112株1995-2012年来源于不同种类患病水产动物的气单胞菌对20种抗菌药的耐药性,数据用WHONET 5.6耐药监测软件分析。结果显示,气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噻吩的耐药率分别高达85.7%和79.5%,其次对利福平、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链霉素、萘啶酸、磺胺类、头孢西丁、四环素和磺胺甲基异恶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分别达57.1%、51.8%、49.1%、44.6%、31.2%、28.6%、28.6%和21.4%;对氟喹诺酮类(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曲松、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呋喃妥因、氯霉素和多西环素相...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于挺  谢闽  戈梅  
当前,抗菌药物滥用已成为危害人类公共健康的重要问题。尽管滥用的控制与技术领域密切相关,但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加以综合考量,特别是要从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制衡与政府监管的角度来考量,因而归根结底是社会经济问题。抗菌药滥用问题主要表现为药不治病、治病太贵、研发进展缓慢三个方面,问题的根源在于抗菌药物所涉及的技术基础与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总是交织在一起的,当利益结构不能与技术基础相匹配,而且监管约束无力时,就必然会出现这个问题。为此,研究分别对抗菌药滥用的界定、问题的本质与根源、国内外经验借鉴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上海特色,对控制抗菌药滥用的策略与方案进行了探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爱华  蔡桃珍  吴玉深  
研究了人工海水、天然半咸水以及生理盐水对6种我国常用抗菌药物(环丙沙星、四环素、土霉素、氯霉 素、磺胺以及呋喃唑酮)体外抗两种鱼类病原细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Vibrio fluviali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水对几乎所有受试药物的抗菌活性均呈抑制作用,其中对土霉素的影响最为显著;半咸水可使土霉素、 四环素及磺胺药的抗菌活性下降;生理盐水对不同药物或不同细菌的作用不一致;呋喃唑酮的抗菌活性不受 3种水质的影响。此外,喹诺酮与二价阳离子的螯合产物可能并不稳定,当用无二价阳离子水稀释后药物可 被重新释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曹翠萍  宁海强  位朋  孙丽  刘远飞  
本试验将黄芩及4种中药组合分别与5种抗菌药物联用来检测这些组合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大多数中西药物组合对大肠杆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不同组合对大肠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不同,其中黄芩与5种抗菌药物的组合对大肠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均十分明显。另外,同一种中西药物组合对大肠杆菌耐药株和标准株的生长的抑制作用也不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铮  周静  宋宝辉  
推进兽药减量使用是实现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辽宁省466个肉鸡养殖户微观调查数据,引入分布函数为Weibull分布的损害控制模型对肉鸡养殖户兽药超量使用水平进行测算,运用OLS回归和Probit模型从政府规制、市场收益保证、产业组织模式和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对影响肉鸡养殖户兽药减量使用行为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地区肉鸡养殖户兽药超量使用现象较为普遍,60.52%的肉鸡养殖户超量使用兽药,兽药实际平均使用量超过最优使用量的24.84%。养殖监管、检验检疫、合作组织参与、垂直协作方式、技术培训、信息服务以及养殖规模对肉鸡养殖户兽药减量使用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肉鸡产量下降预期对肉鸡养殖户兽药减量使用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由此提出加强肉鸡检验检疫和养殖监管、完善肉鸡市场体系、建立并形成肉鸡产品优质优价机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肉鸡养殖户组织化程度、加强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等建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爱华  
目前 ,抗菌药物在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 ,在水产养殖中使用抗菌药物也可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 ,例如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药物在鱼体和环境中的残留。本文就水产药物使用的历史、现状、适应症、副作用 ,耐药性的现状、来源、产生机制 ,耐药菌判定的标准 ,以及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等问题进行综述与分析 ,以便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灵静  辛翔飞  肖红波  王济民  
兽药在畜禽养殖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然而大量使用兽药造成的环境污染及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等问题日益凸显。肉鸡产业是我国第二大肉类产业,深受药残的困扰,兽药减量对肉鸡产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基于9省334个养殖户调研数据,分析了肉鸡养殖中科学用药、生物安全和动物福利三种主要减药措施的现状,并采用贝叶斯信度网络模型探讨了药物投入及减药效果之间的内在关系,最终筛选出了较适宜或最佳的减药措施及措施组合。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肉鸡养殖科学用药水平明显偏低,生物安全和动物福利水平相对较高,但与期望最优水平仍有较大差距;(2)科学用药、生物安全和动物福利水平与药物投入水平存在弱负相关关系,这表明了减药路径优化的可能性;(3)药物投入及科学用药、生物安全、动物福利分别处于最高水平时,技术和经济效果均可达到良好状态,但技术和经济效果的期望最优状态需通过三种减药措施的组合实施才能达到;(4)在药物投入处于低和最低水平,且保证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处于最高水平的理想状态下,减药路径组合应为“科学用药(低)—生物安全(高)—动物福利(高)”的状态,即减药路径重在提升生物安全水平和动物福利水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伍金娥  范盛先  王玉莲  常超  宋士波  陈品  袁宗辉  
以巨大芽孢杆菌为受试菌,建立一种高度敏感的动物组织中抗菌药物残留快速筛选拭子法。拭子法对猪、鸡组织(肌肉、肝脏)青霉素、红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的检测限均低于我国规定的最高残留限量,其准确度、精确度及假阴性率等性能指标均符合筛选要求。本方法与国外同类方法(FAST试剂盒)对6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检测限一致。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群  刘淇  李健  雷霁霖  孙绪文  
应用反相液相色谱法对氟苯尼考、土霉素和磺胺间甲氧嘧啶3种抗菌药物在大菱鲆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在肌肉、血液、皮肤、肝脏和肾脏中的消除半衰期(t1/2)为24~30h左右,土霉素在各组织中t1/2为2~3d,而磺胺间甲氧嘧啶在肌肉、血液和皮肤中的t1/2与氟苯尼考接近,在肝脏和肾脏中的t1/2与土霉素相似。本试验条件下,氟苯尼考、土霉素和磺胺间甲氧嘧啶3种抗菌药物在大菱鲆肌肉组织中降低到最高残留限量0.2、0.1和0.1μg/g下所需要的理论时间为10、20和15d,本试验的水温为23±2℃,考虑到温度为影响药物代谢和残留的最主要环境因素,建议氟苯尼考、土霉素和磺胺...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文斌  周岩民  张利祥  陈耀耀  黄林  
12 0尾异育银鲫随机分成 4组 ,一组为对照组 ,其它 3组为试验组 ,分别添加 30mg/L颗粒杆菌肽锌、 50mg/L喹乙醇、 50mg/L的呋喃唑酮于异育银鲫饲料中进行饲养试验 ,探讨它们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 经 33天饲养试验 ,结果表明 :添加喹乙醇试验组增重率最高 ,比对照组提高 4 62 % ,其次为添加颗粒杆菌肽锌试验组。提高 3 2 7% ,饲料利用率以颗粒杆菌肽锌试验组最好 ,其饵料系数比对照组降低了 12 0 1% ,其次为添加呋喃唑酮组和喹乙醇组 ,分别降低了11 52 %、 9 0 7%。经济效益和群体整齐度也以颗粒杆菌肽锌的试验组为好。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肖永红  侯芳  王进  颜青  孙自镛  吕晓菊  杨莉  郑迎东  
目的:研究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所造成的社会经济负担。方法:应用文献检索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我国抗菌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调查。结果:我国抗菌药物使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占所有药品的1/3以上,抗菌药物综合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20.0%;我国每年因抗菌药物不良反应需要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的患者为55.0万~263.4万人次,门诊中重度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为1473.8万人次,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导致约15.0万人死亡;每年用于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处理费用为29.1亿~139.3亿元,导致社会生产力损失3.4亿~16.2亿元。结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占我国药物不良反应比例高,所致后果严重,大部分与不合理用药有关,提倡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社会经济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