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63)
2023(13420)
2022(11604)
2021(10847)
2020(9505)
2019(21985)
2018(22085)
2017(42457)
2016(23197)
2015(26348)
2014(26892)
2013(26379)
2012(24337)
2011(21672)
2010(21394)
2009(19948)
2008(19832)
2007(17924)
2006(15316)
2005(13194)
作者
(66863)
(56129)
(55914)
(53366)
(35436)
(27184)
(25895)
(22196)
(21420)
(20040)
(19128)
(18950)
(17755)
(17470)
(17409)
(17403)
(17197)
(16484)
(16358)
(16134)
(13912)
(13814)
(13613)
(12918)
(12753)
(12526)
(12523)
(12483)
(11452)
(11331)
学科
(99049)
经济(98848)
管理(68308)
(63288)
(52454)
企业(52454)
方法(48761)
数学(42186)
数学方法(41596)
(28840)
(26459)
中国(24003)
(21667)
业经(19349)
(18229)
农业(17228)
地方(17144)
(16983)
财务(16895)
财务管理(16845)
理论(16590)
企业财务(15777)
(15650)
(15270)
贸易(15268)
(14805)
(13498)
银行(13463)
(13109)
(12967)
机构
大学(331166)
学院(329609)
(132783)
经济(129869)
管理(129462)
理学(111839)
理学院(110628)
管理学(108397)
管理学院(107822)
研究(107542)
中国(81351)
(69966)
科学(67444)
(62728)
(57302)
(54367)
中心(51374)
业大(51332)
财经(50091)
(49760)
研究所(49477)
(45424)
农业(45156)
北京(43367)
(42920)
师范(42448)
经济学(40833)
(38882)
(38589)
财经大学(37122)
基金
项目(224257)
科学(176434)
基金(163431)
研究(160958)
(142720)
国家(141545)
科学基金(121726)
社会(102850)
社会科(96697)
社会科学(96666)
(87886)
基金项目(86172)
自然(79966)
自然科(78144)
自然科学(78120)
自然科学基金(76699)
教育(75532)
(74174)
资助(68065)
编号(65361)
成果(52968)
重点(50329)
(50276)
(46508)
(45743)
课题(45072)
科研(43836)
教育部(42918)
创新(42840)
国家社会(42243)
期刊
(141071)
经济(141071)
研究(91016)
中国(65569)
学报(53518)
(51768)
(51034)
科学(48688)
管理(45061)
大学(40608)
学学(38312)
教育(34513)
农业(34310)
技术(30616)
(25757)
金融(25757)
财经(24740)
业经(23078)
经济研究(22440)
(21248)
统计(19250)
问题(18958)
(18060)
(17019)
技术经济(16968)
(16729)
决策(15513)
图书(15180)
理论(15076)
财会(15021)
共检索到477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郑思齐  张英杰  张索迪  龙瀛  杜立群  
保障性住房能够改善受保障对象的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但城市政府供给保障房用地也意味着损失较多的土地出让收入(较高的机会成本)。保障房的合理选址有赖于对上述社会效益和土地机会成本的理性权衡,这需要基于城市低收入和中高收入居民的居住选址偏好,寻找那些相对于中高收入居民而言,低收入居民更为偏好的区位,这样的区位意味着较高的社会效益和较低的机会成本。本文在北京市1911个微观区块尺度上,以2010年北京市城市居民家庭调查的大样本微观数据为基础,应用显示性偏好法(Hedonic模型)分析了两类群体的选址偏好差异,量化了他们对各个区块的综合支付意愿水平并进行比较,建立并计算了北京市内不同...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玖军  谢刚  谢元贵  董艳艳  刘弢  杨禹  
从社会保障功能角度构建土地整治项目社会效益测算模型,采用典型土地整治案例相关资料和研究区经济社会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并对不同区域、不同土地整治类型的单位建设规模社会效益与投资社会效益系数差异2个社会效益指标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种类型土地整治项目产生的效益差异较为显著,单位建设规模社会效益表现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农用地整理>土地复垦;投资社会效益系数表现为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农用地整理>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土地复垦。2)单位建设规模社会效益与投资社会效益系数差异较为显著,但总体变化趋势趋同。3)4种土地整治类型社会效益表现出区域差异,总体上呈西部和北部好于东部和南部。基于商业保险的标准表征土地保障能力的测算模型能较好实现各类土地整治项目的社会效益测算,克服传统以打分或定性分析为主的土地整治社会效益评价的不足,并可直观地反映土地整治社会效益实现程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常瑞英  唐海萍  
碳价格的确定对于各类生态系统价值的估算及碳贸易具有重要的意义。碳价格是根据单位固碳量的固碳成本来确定的,而固碳成本的计算是确定碳价格中的难点,土地机会成本则是固碳成本计算中的一个重点方法。本文分析了在碳价格确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介绍了目前在碳贸易中计算碳价格常用的3种土地机会成本的模型:自下而上模型(Bottom-up model)、部门模型(Sectoral model)和计量经济模型(Econometrical model),并对这3种模型进行了比较和评述。结果表明,这3个模型均不适用于我国,特别是北方草原区的碳价格计算。为此,本文初步给出了一个在我国内蒙古草原区确定碳价格的固碳成本估算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翼  
近年来,我国城市住房价格持续上升。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居住权已成为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目前,各部门和各地区针对住房保障问题,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制定了诸多的保障政策。但对于市场化条件下住房保障体系的内在运行机理研究则较为滞后。而国外的相关研究表明,住房过滤模型理论可以从微观角度对住房市场的结构性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并对住房价格进行生命周期全过程分析,较真实地反映住房市场特别是住房保障体系的运行机理。因此本文尝试从住房过滤模型的角度分析国内住房保障政策与住房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并结合该模型的适用条件与面临的现实障碍,探索住房保障措施及住房信贷制度的优化途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国杰  常东坡  刘子先  
项目投资决策应基于资金的机会成本进行贴现分析,但对什么是资金的机会成本却存在不同理解,从而导致投资决策错误。本文明确提出应以行业基准收益率作为资金的机会成本的度量,以净现值最大化为准则科学地评价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宝库  杨欣鹏  徐维隆  
在营销渠道的管理中,企业通常会通过设计一系列契约条件对中间商进行监督和激励,整个过程很少考虑来自市场第三方——消费者的信息反馈。本文指出和分析了消费者信息在三方经济关系中的作用。通过企业、消费者和中间商的定量模型,分析了消费者信息对企业激励与监督营销渠道中间商行为的影响,以及提高营销渠道的效率影响因素和条件。本文的结论是:当消费者偏好和企业偏好不一致时,过多的消费者反馈信息会降低渠道管理效率。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乃云  李青  
住房问题是当今民众最为关心的生存问题之一。房价居高不下,让广大民众,尤其是低收入群体陷入困境。尽管这几年政府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先后推出了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等一系列住房保障的措施,但政策实践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如何积极地运用财税政策,切实地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权益,已然成为我国住房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值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代明  刘燕妮  陈罗俊  
要保证全国及各省、市、县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顺利实施,首先要确保被"限制"或"禁止"发展(主要针对工业)的特定区域得到最基本的经济补偿——其标准足以弥补因限制或放弃发展机会而付出的机会成本。为此论文基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工业基础薄弱和相对雄厚这两种情况出发,通过建立生态补偿与机会成本的计量模型,并以广东佛冈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了工业发展减速后理应得到的生态补偿水平。研究表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的成败取决于生态补偿能否顺利实施,而生态补偿实施的关键又在于其补偿标准的合理量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享光  
效率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效率有微观效率和宏观效率之分,微观效率分析着眼于微观主体在相对价格下的资源配置,这种微观分析把制度看作既定的,把政府排除在资源配置过程之外。这种分析范式难以适应对中国效率的增进情况进行分析,因为中国改革中体制和制度是变动的,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宏观效率虽然是一个客观存在,但宏观效率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一直没有建立起来。本文根据中国改革实践,在引入制度和政府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基于机会成本原则的宏观效率分析框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韡韡  常超  
文章以北京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结合养老机构相关的投入与产出指标,分析比较北京市17个区县的服务效率情况。通过K-means聚类分析进行分类,再通过回归分析找出养老机构与选择偏好之间的关系。发现影响养老机构的因素为专业技术技能人员、床位数,并研究得出影响养老机构效率的不同因素。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罗婧  黄太刚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问题也日益突出。早在1998年,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相应政策就已经出台,但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却并不顺利。尤其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欠发达地区更是如此。为了从信贷支持的角度来探究推动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的有效路径,本文以广西桂林为例,进行了相关调研,并基于桂林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水平,借助过滤理论分析桂林市经济适用房住房保障及其信贷支持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潘雨红  巨选博  
保障性住房的供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而保障性住房的选址却存在一些问题。以重庆"民心佳园"公租房项目为例,从公租房住区选址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保障性住房选址策略,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这些选址策略进行排序,提出相关建议,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郭晗  任保平  
城乡二元市场分割来自于城乡购买力不平衡与城乡消费偏好差异,而城乡消费偏好差异反映在城乡消费结构变迁中。本文通过一个反映城乡消费结构差异的AIDS模型对中国2004—2010年的八类商品消费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一步计算城乡居民消费的支出弹性、价格弹性和边际消费份额。研究结果表明,除食品类消费均体现为"必需品"特征外,城乡其他消费品类均存在性质上的差异,城市居民更偏好"享受型"消费而农村居民更加偏好"安全型"消费。要建立统筹城乡的商贸流通体系,应通过提高农民收入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来缩小城乡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差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蔡运龙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当代需要和后代需要兼顾北京大学土地科学中心主任、教授蔡运龙市场经济下政府对土地资源的管理以及对土地市场的规范和调控不能削弱,但要寻找有效的办法。政府的目标是要纠正和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当代需要与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