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12)
2023(11671)
2022(10488)
2021(9663)
2020(8214)
2019(19077)
2018(18959)
2017(36350)
2016(20069)
2015(22496)
2014(22358)
2013(22335)
2012(20629)
2011(18652)
2010(18124)
2009(16570)
2008(15915)
2007(13606)
2006(11984)
2005(10294)
作者
(59788)
(49359)
(49170)
(46737)
(31598)
(23930)
(22220)
(19513)
(19070)
(17622)
(17295)
(16779)
(15808)
(15683)
(15358)
(15322)
(14863)
(14838)
(14311)
(14250)
(12500)
(12028)
(11980)
(11434)
(11157)
(11062)
(10985)
(10864)
(10069)
(9813)
学科
(79930)
经济(79838)
管理(56794)
(52947)
(43489)
企业(43489)
方法(37577)
数学(32765)
数学方法(32400)
(21992)
(20090)
(20087)
地方(19745)
中国(19516)
业经(17418)
环境(15299)
农业(14953)
(13182)
(12867)
贸易(12861)
(12841)
理论(12663)
(12405)
技术(12153)
(11910)
(11807)
财务(11747)
财务管理(11727)
企业财务(11137)
教育(10535)
机构
大学(282547)
学院(279612)
管理(112482)
(107575)
经济(105180)
理学(98141)
研究(97143)
理学院(97012)
管理学(95274)
管理学院(94807)
中国(69222)
科学(64428)
(60801)
(51902)
(49857)
(47252)
业大(47108)
研究所(46102)
(44240)
中心(43519)
农业(41098)
财经(38209)
(37683)
北京(37436)
师范(37216)
(35587)
(34785)
(33154)
(31304)
经济学(31217)
基金
项目(201747)
科学(157636)
基金(145873)
研究(143264)
(128880)
国家(127843)
科学基金(108912)
社会(88448)
社会科(83644)
社会科学(83614)
(81652)
基金项目(78596)
自然(73842)
自然科(72049)
自然科学(72026)
自然科学基金(70728)
(67625)
教育(64838)
资助(60060)
编号(57735)
成果(45775)
重点(45418)
(43722)
(43283)
(41717)
课题(40021)
科研(39094)
创新(38979)
计划(38190)
教育部(36616)
期刊
(116076)
经济(116076)
研究(80310)
中国(52611)
学报(50481)
(46109)
科学(45287)
管理(40043)
大学(37018)
学学(34854)
(33759)
农业(32293)
教育(30183)
技术(23214)
(20587)
金融(20587)
业经(19294)
财经(17776)
经济研究(17713)
(16449)
图书(15614)
(14949)
问题(14855)
科技(14679)
资源(14564)
理论(13802)
业大(13477)
(13420)
技术经济(13298)
实践(12830)
共检索到401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高升   胡梦柳   杨丰潞  
区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方案的确定是关系到区域间公平协调、经济高效发展的关键。为兼顾效率与公平,取效率最优解集中距理想公平方案最小的解为最终方案,构建排污总量分配模型,测算江苏省各地级市“十四五”COD排污总量分配方案。结果表明:(1)COD历史排放量较大的盐城、徐州分配到了江苏省14.2%、12.1%的排污比例,是历史公平、发展公平的体现,二者承担全省18.5%、10.8%的减排任务,应证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公平原则;(2)经济水平较高、单位排污产出较高的无锡、常州等地区排污分配量最终方案>公平方案,符合效率优先的要求。基于此,以COD排放削减率和人均GDP为依据将江苏省地级市划分为四类,分类探讨论可持续发展道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宏伟  朱继业  王腊春  窦贻俭  
水环境已经成为整个苏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为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协调发展,对水污染物排放实行总量控制至关重要。在对无锡城北地区水污染物负荷、水环境现状及水环境功能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该区域的水文特征和排水规划,统计分析出区域内水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根据污水集中处理方案,计算出区域水污染物的削减量,然后运用河网水质模型,预测水污染物削减后河流水质改善状况,以改善后水环境质量为本底值,以下游水环境保护目标的环境功能为控制要求,反推该区域在污水实行集中处理后所能接纳的水污染物排放总量。通过科学计算得知区域水环境纳污能力为19.8t/d,由此确定的经济规模有限,必将制约地方经济的发展,提出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战峰  裘浪  郝春旭  葛察忠  
将系统科学中表征系统要素重要性程度的信息熵理论引入到流域水污染物总量分配领域,综合考虑研究对象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总量减排因素情况下,遴选出人均GDP、人均排放强度、重点行业增加值比重、工业废水COD处理率、生活废水COD削减率和单位国土面积水资源量六项分配依据指标,构建一个定量化的基于公平性的流域间水污染物总量的公平分配模型,并以松花江流域"十二五"总量分配为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松花江流域的各地区之间COD削减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大庆市COD削减率最高(22.55%),辽源市削减率最低(6.34%),10个地区的COD削减率高于目标削减率(12.43%),COD削减量最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迎春  李峰  朱昌雄  杨正礼  
农田非点源污染带给我国水环境的污染负荷越来越大,现行的水资源保护标准体系尚不完善,且明显缺位,难以对农田水环境污染进行定量化管理和控制。本文分析了建立农田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必要性,阐述了建立该标准应遵循的原则,构建了将农田管理与污染物排放相协调的农田水污染控制标准框架与体系,探索该标准在实践过程中的推行机制,为该标准制定和实施进行了前瞻性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骏  李亚芳  
水资源既是一种自然资源,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各级政府已将治理水污染、保护水环境的工作放在了重要位置,寻求各种可行的技术手段和政策工具来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减少水污染带来的负面影响。文章选择江苏省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可计算一般均衡(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简称CGE)模型作为政策模拟的工具,根据2012年江苏省的投入产出表,编制了江苏省SAM,通过引入环境模块到传统的CGE模型中,构建适用于研究水污染税的环境CGE模型,设置四种不同的税率,研究不同税率对污染物排放量、宏观经济的发展、不同行业的产出以及贸易结构造成的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际  刘慧  吴先华  王莹莹  
大气污染物减排是中国环境治理中的急迫任务。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前提下的排污权交易是实现大气污染物减排的可行途径。其中,基于总量目标的初始排放权分配是排放权交易的关键。本文利用投入导向的ZSG-DEA模型,探讨了总量目标固定前提下的PM2.5排放权的省际分配效率。结果发现:1按照ZSG-DEA模型进行初始排放权的分配以后,各省份的PM2.5排放将处于新的共同的DEA前沿面上,可以实现总量控制下的整体帕累托最优;2在实际分配中考虑各个省份的国土面积和大气环境容量两个因素,避免了以往有关分配效率评价文献将各评价单元均质化看待的弊端,评价效果更符合各省实际情形。研究思路可为排污权交易中的初始排放权分配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及地方政府的减霾工作提供实证支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年磊 蒋洪强 卢亚灵 张静  
随着污染物总量控制手段在我国的不断推进与深化.不同区域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公平合理分配方法是目前污染物总量管理研究的热点。文章从公平性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水污染物削减潜力、主体功能区类型环境目标约束、水环境质量及资源桌赋等方面的差异.构建国家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分配指标体系.利用嫡值法与改进等比例分配相结合的方法对2015年国家COD和氨氮总量控制目标进行省级行政单元分配。结果显示.COD和氨氮在各省市自治区的削减目标分配特征基本一致.但削减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削减率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的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浙江和广东等地以及中西部的山西、陕西、宁夏和青海等...
[期刊] 改革  [作者] 章政   郭雨蕙   吴瀚然  
在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大背景下,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度作为我国环境管理的基础性制度,其“以新代旧、以严替宽”的动态提升是我国工业减排的主要驱动力。基于手工搜集的中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信息构建政策变量,利用2001—2014年中国水污染企业微观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系统研究标准提升的减排效应、作用机制和差异化政策效应。研究发现:标准提升显著降低了以化学需氧量为表征的企业水污染排放,基于多种方法开展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这一结论是可靠的。机制分析显示,企业减排没有以减产停产为代价,而是通过前端清洁生产和末端污染去除的方式共同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标准提升的减排效应在制定出台地方标准、标准提升幅度适中、企业达标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更为明显。为此,应持续完善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有序推进排放标准的覆盖、优化和更新,对不同水平企业分层分级设定排放限值,促使污染企业“劣者趋良、良者趋优、优者更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柳鑫  陈曦  于彤  
将演化博弈理论运用于排放权交易之中,分别通过对排污权交易中的交易企业之间以及交易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复制动态及其进化稳定策略进行分析,求出了各自的复制动态方程以及进化稳定策略,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研究表明:排污权交易企业之间的演化博弈存在唯一的进化稳定策略;交易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的演化博弈情况复杂,在不同的监管成本、监管程度、企业合谋收益下,存在不同的进化稳定策略,其中(H,H)演化策略是期望的系统演化方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刚  史会剑  谢锋  汪涛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地方性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以来取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综合分析,阐述了地方排放标准在促进"两高"行业节能减排、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环境质量改善等方面的作用。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三个转变"的历史时期,地方排放标准是综合利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环境管理的有力抓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荧  
定期根据各省、市、自治区的节能减排效率以及相关的公平标准对减排责任进行重新分配,一是可以激励各省、市、自治区提高节能减排效率,二是对碳排放额分配的政策推行也更具可行性。本文构建了多目标导向的DEA模型解决这个问题,该模型在6个硬性目标约束下,分四个步骤分别解决4个求解的软性目标:最大化期望总产出、最小化非期望总排放、最小化资源投入和各DMU非期望产出额尽可能接近公平分配下应得的非期望产出分配额。该DEA模型的优势在于管理者不仅可以增减硬软性目标的个数、改变硬性目标的参数值以及调整软性目标的优先顺序,而且还可以在每个步骤潜力评估的基础上,根据节能减排潜力通过改变软性目标参数,进一步设定合理的期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媛  牛志广  王伟  
水污染物总量的区域初始分配是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的起点,直接影响到排污许可证的发放工作。如何实现水污染物目标总量初始分配的公平性是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综合考虑待分配区域的经济、自然等客观因素,筛选出既能充分代表地区水环境承载力,又与总量分配密切相关的指标,应用经济学中衡量居民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基尼系数的概念,建立以基尼系数最小化为目标的规划模型,通过设定合理的运算规则和约束条件构建优化方程,制定基于公平性的水污染物总量的区域初始分配方案。初始分配后,可以在区域内部建立排污许可证交易制度,通过企业间的交易,实现社会总体治污成本最小化的目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苗壮  周鹏  王宇  孙作人  
本文借鉴"零和博弈"的分配思想,结合环境生产技术,提出针对多个非期望产出的非径向分配模型,以研究兼顾节能目标与"减霾"目标的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权分配机制,并实证分析了中国2015年30个省份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权的区域分配,首先讨论基于节能潜力与"减霾"潜力的效率分配,其次结合单位面积污染物排放指标进行地区分类,并对ZSG效率分配机制与国家行政分配机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①经过多阶段计算分配后,各省份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同时处于共同DEA前沿面上,从而实现污染物总量控制前提下的整体帕累托最优;②基于节能潜力与"减霾"潜力的分配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节能是实现"减霾"目标的主要路径,绝大多数省份应...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侃  樊杰  刘汉初  
本文基于地级行政单元的水污染物排放和社会经济截面数据,分析环渤海地区水污染物排放的流域特征与时空分异,定量解析环渤海地区及高强度排放聚集区内水污染物排放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海河流域是环渤海地区纳污量最大、增量最突出的流域,其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分别占区域排放总量的38.94%、39.23%。(2)2005年以来,环渤海地区水污染物高排放区从零星分布向连片分布转变,京津冀、山东半岛、辽中南已成为水污染物高排放区的叠加区域。(3)环渤海地区水污染物排放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且空间关联程度呈增大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